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楞伽經(梵語:लंकावतारसूत्र,羅馬化:Lankāvatāra-sūtra),漢譯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入楞伽經》、《大乘入楞伽經》。本經說明清淨心、如來藏及阿賴耶識之教義,是禪宗以及法相宗(唯識宗)的重要經典之一,中觀學派論師清辯亦援引本經解釋中觀空義。在印度、在中國的佛教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五法是指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三自性是緣起自性(依他起性)、妄想自性(遍計所執性)和成自性(圓成實性);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二種無我是人無我和法無我。「自覺聖智所行」(ārya-jñāna-pratyātma-gati-gamya)為楞伽經眼目之所在[1][2][3]。
楞伽(梵語:Lanka)一詞出於《羅摩衍那》,是地名,指楞伽島,即現今的斯里蘭卡島(Sri Lanka)。《羅摩衍那》記載楞伽島上有座楞伽山,山上居住很多羅剎、夜叉,人皆不敢前往。故楞伽指不可入、不可往的危險處。阿跋多羅(avatāra)是指入、降臨之義。
「楞伽阿跋多羅」是如來入此楞伽島、聖足山(楞伽山),為夜叉王、諸大菩薩說法。山海風浪險處,喻說眾生界的「藏識海」,現起生死流轉之惑業苦相;而山城勝寶,喻說眾生身中之「如來藏」無價寶,自性清淨常住不變[4][5]。
現存最早譯本是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天竺三藏法師求那跋陀羅的譯本《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又稱『宋譯』,以散文與詩句相互交叉應用,最能表現此經的原始形態,流行也最廣,傳說禪宗祖師達摩以此譯本授於二祖慧可[6][7],並云:「我觀漢地,唯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度世。」以後慧可弟子有持此經以修持者,主張「專唯念慧,不在話言」,世稱楞伽師,其唯心論、禪法、頓、漸之法,成為禪宗開宗的基石,《傳燈錄》記載五祖曾在牆壁上畫有楞伽修定圖。
北魏菩提流支的譯本《入楞伽經》10卷,又稱十卷楞伽經、魏譯楞伽經,「入楞伽」意思是進入楞伽島,法藏大師曾於《入楞伽心玄義》中批評此譯而說:「其十卷雖文品少具,聖意難顯,加字混文者泥於意,或致有錯,遂於明明之正理,以滯於方言」;據呂澂考證,《大乘起信論》就是在中國根據楞伽經的這個譯本而構造出來的。
梵文原典由一位英國外交官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偶然發現,1923年,日本人南條文雄校刊梵文本行世。1932年,日本人鈴木大拙依南條文雄版出版英譯本。[8]
2005年談錫永據南條文雄所刊的梵文本,參考現存的三種漢譯本和二種藏譯本而翻出《入楞伽經梵本新譯》。[9]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2011年出版《梵漢對勘入楞伽經》,譯者是黃寶生。是以印度學者維迪耶(P.L. Vaidya)的《妙法入楞伽經》(Saddharmalaṃkāvatārasūtram,1963)為底本參考南條文雄本,譯為白話文,並與唐譯文言文對勘。
本經另有兩種藏文譯本。一種名為《聖入楞伽大乘經》,一種名為《聖入楞伽寶經名為諸佛所說心髓品》,兩者皆由漢文本譯出,前者與梵文本相同,後者對應於劉宋的譯本。
《楞伽經》是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之一,與《解深密經》同為論述唯識思想的重要經典,全經展開「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等法義,最終歸趣於「自覺聖智」(如來自內證智慧)的境界。
五法謂名(nāma)、相(nimitta)、妄想(vikalpa, samkalpa)、正智(saṃyagjñāna)、如如(tathatā)[10]。三自性謂依他起性、遍計執性、圓成實性。八識謂「如來藏-藏識」(為煩惱藏識覆蓋的清淨如來藏)、末那識(心意)、六識(意識及五識身)[11]。二無我謂人無我、法無我[12]。
三自性及八識、二無我可含攝於五法中。「名、相、妄想」描述世俗的運作,為迷法,「正智、如如」表述真理,為悟法。楞伽經中稱,名和相屬於妄想自性,也就是遍計執性。依於妄想自性,八識心出現於三界中。八識心和其種種心所法的現行和運作則屬於緣起自性,亦即依他起性。而正智和如如則攝屬圓成實性[13]。此五法含攝三乘一切佛法,相續次第深入,乃至究竟佛地,悉入其中[14]。其他尚論及「緣起」、「涅槃」、「禪定」、「漸頓」等內容。
《楞伽經》稱一切眾生分五種種性(種姓),不同種性的人,獲不同的修行果位。後卷中,將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統為一體。經中提到如來的「三阿僧祇百千名號,諸凡夫不覺不知」又以毗濕奴、自在天、因陀羅等為其異名,用來攝化印度教信徒。在末後,說食肉與殺生過咎以及素食的功德。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宋譯四卷,一切佛語心品[15][16] Sarvabuddha-pravacana-hṛdaya |
入楞伽經 魏譯十卷,十八品 |
大乘入楞伽經 唐譯七卷,十品 |
---|---|---|
一切佛語心品 第一卷 (第一段) | 請佛品 | 羅婆那王勸請品 Rāvaṇādhyeṣaṇā |
(無對應) | ||
一切佛語心品 第一卷 | 問答品 | 集一切法品 Ṣaṭ-triṁśat-sāhasra-sarvadharma-samuccaya |
一切佛語心品 第一卷 (終) 一切佛語心品 第二卷 |
集一切佛法品 | |
一切佛語心品 第三卷 | 佛心品 | 無常品 Anityatā |
盧迦耶陀品 | ||
涅槃品 | ||
一切佛語心品 第四卷 | 法身品 | |
無常品 | ||
入道品 | 現證品 Abhisamaya | |
問如來常無常品 | 如來常無常品 Tathāgata-nityānitya-prasaṅga | |
佛性品 | 剎那品 Kṣaṇika | |
五法門品 | ||
恆河沙品 | ||
剎那品 | ||
化品 | 變化品 Nairmāṇika | |
遮食肉品 | 斷食肉品 Māṁsa-bhakṣaṇa | |
(無對應) | 陀羅尼品 | 陀羅尼品 Dhāraṇi |
總品 | 偈頌品 Sagāthakam |
菩提流支、新羅元曉、隋代曇遷、唐代智儼皆為楞伽經註疏,不過已散佚不存。《楞伽經》現存註疏有:
民國以來太虛大師作《楞伽經義疏》,歐陽漸著《楞伽疏決》,丘晞明(丘檗)著《大乘入楞伽經疏證》。印海法師筆錄印順法師的講解為《楞伽經親聞記》[18]。西藏大藏經中收有《聖入楞伽經注·如來心莊嚴》(梵Āryalaṅkāvatāravṛtti),為印度論師智吉祥賢所撰。
淨影慧遠《大乘義章》、作者署名為龍樹的《釋摩訶衍論》、禪宗的《楞伽師資記》,以及《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亦是研究、解釋楞伽經義的相關著作。
《楞伽經》經文思想並不一貫,各品間缺少連繫,歐陽漸《楞伽疏決》說:「雅頌失所,琴瑟不調,增安繁蕪,安能純繹!讀雜亂書,倍阻機穎」。太虛大師說:「本經實有次第可循,如除經前百八句外,將經後四十一門判分為:境、行、果三類,果中又分共果與不共果。」[19]
《楞伽經》傳出的年代難以斷定,求那跋陀羅443年的漢譯是能確定的年代。[20]《楞伽經》可能在四世紀時傳出,部分內容的年代可能更早。[21]
鈴木大拙認為,四卷本《楞伽經》最古,其餘的七卷本與十卷本的則是慢慢增補而成。鈴木大拙主張《大乘起信論》為馬鳴的作品,而《大乘起信論》的主體思想非常接近《楞伽經》,因此鈴木大拙推斷《楞伽經》應早於馬鳴,約成立於西元1世紀。
在《楞伽經》中曾引用《勝鬘經》、《大雲經》、《央掘魔羅經》、《大般涅槃經》等,因此它編成的時間應晚於這些經典。偈頌品中曾提到龍樹,但龍樹作品中不曾引用《楞伽經》,因此《楞伽經》應在龍樹之後才集成。呂澂認為,在龍樹、提婆作品中都不曾引用《楞伽經》,直到清辨時才開始引用,推斷《楞伽經》是在提婆之後才出現。
印順法師認為,《楞伽經》可能在笈多王朝時代編成,約在西元4世紀到5世紀時,因為無著、世親著作中沒有引用《楞伽經》,但《楞伽經》中的思想多融攝了無著、世親論著中所說,其編成年代可能晚於無著、世親[22]。宇井伯壽、常盤大定等也認為《楞伽經》在世親之後才集成。舟橋尚哉則認為《楞伽經》成立的年代,在世親之前,但近於世親在世時。
現代學者如程恭讓、陳玉萍等依據梵文本《楞伽經》對呂澂的考證進行了認真審視[23]。程恭讓針對呂澂在魏譯《楞伽經》找到的「錯誤」翻譯,將其對應梵文與三種漢譯本之翻譯進行了比較,認為魏譯本與梵文本雖略有不同,但並非如呂澂所說「全盤錯了」[24]。
《楞伽經》曾被借用於部份的武俠小說創作。如金庸在《神鵰俠侶》的尾聲和《倚天屠龍記》的開頭均曾提及,並說內藏武功秘笈(即「九陽神功」)。在霹靂布袋戲中的一頁書也常提及。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