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美國首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英語:Washington, D.C.),正式名稱為哥倫比亞特區[3][註 1](District of Columbia),簡稱華盛頓特區、華盛頓(Washington)或特區(the District),有時被一些中文媒體稱作華府,是美利堅合眾國的首都,為大多數美國聯邦政府機關、各國駐美使館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美洲國家組織等國際組織總部所在地,擁有為數眾多的博物館與文化史蹟。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 | |
---|---|
首都 聯邦地區 | |
哥倫比亞特區 District of Columbia | |
| |
綽號:華盛頓、D.C.、特區、華府、美京 | |
格言:Justitia Omnibus(全部人的公義) |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在美國本土及與馬利蘭州和維珍尼亞州的相對位置 | |
坐標:38°53′42.4″N 77°02′12″W | |
國家 | 美國 |
批准設立 | 1790年7月16日 |
組織 | 1801年 |
合併 | 1871年 |
有限自治權 | 1973年 |
語源 | 佐治·華盛頓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
政府 | |
• 市長 | 梅利爾·巴烏斯爾(民主黨) |
• 特區議會 | 菲爾·門德爾森(民主黨),主席 |
面積 | |
• 首都 聯邦地區 | 177.0 平方公里 (68.3 平方哩) |
• 陸地 | 159.0 平方公里(61.4 平方哩) |
• 水域 | 18.0 平方公里(6.9 平方哩) |
海拔 | 0–125 米(0–409 呎) |
人口(2020年)[1] | |
• 首都 聯邦地區 | 689,545(全美第23大) |
• 密度 | 4,361.45人/平方公里(11,294.76人/平方哩) |
• 都會區 | 6,385,162(全美第6大) |
時區 | EST(UTC−05:00) |
• 夏時制 | EDT(UTC−04:00) |
郵政編碼 | 20001-20098, 20201-20599 |
電話區號 | 202、717 |
網站 | dc |
「華盛頓」的各地常用名稱 | |
---|---|
中國大陸 |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2] 華盛頓市、哥倫比亞特區 |
臺灣 | 華盛頓、華盛頓特區、 哥倫比亞特區、華府 |
美國 | 華盛頓、華府、特區、 美京、哥倫比亞特區 |
1776年美國獨立時的首都是費城,之後因獨立戰爭和國家新立而屢有變遷,到1785年改定紐約為首都。1790年7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首都選址法》,決定將首都從紐約遷至波多馬克河和安那考斯迪亞河匯合處附近;但完成正式遷都前先由費城為行都。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4]。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聯邦地區,因此不屬於美國的任何州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屬馬利蘭州和維珍尼亞州的交界處,兩州界河波多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形成特區西面的天然界限。成立之初,哥倫比亞特區是一個邊長10哩(16公里)的正方形區域,不僅包括特區現在的全部範圍,還包括波多馬克河西岸維珍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郡,即今日的阿靈頓郡以及亞歷山德里亞市。特區成立後不久,西岸的居民就因為國會過度重視東岸以及蓄奴等問題,發起回歸維珍尼亞的運動,經他們多次請願,美國國會於1846年7月9日通過法案,並經維珍尼亞人民大會批准,將波多馬克河南岸的土地交還南方的維珍尼亞州。特區設立早期,波多馬克河北岸有佐治城、華盛頓市及華盛頓郡三個分開的行政區劃;其中建立於1791年的華盛頓市乃為彰顯佐治·華盛頓對美國建國的貢獻而命名,後來發展為特區中的核心城市。依據一項1871年的立法,前述三區於1878年合併為華盛頓市,而聯邦管轄的特區及華盛頓市地方政府從此轄區重疊,因此產生今日使用的「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之合稱。
美國獨立後,各州對首都的位置發生爭執:北方希望將首都定在紐約;而南方希望將首都定於南方。最終美國南北雙方協商,各作讓步,在美國南方離北方不遠的地方新建一個城市作為美國的首都。地理位置是由詹姆斯·麥迪遜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湯瑪斯·傑佛遜邀請的一次晚宴上討論出來。當時的「聯邦城」規劃為一個面積100平方哩的菱形區域。其位於波多馬克河上的實際地點是由華盛頓總統決定,華盛頓本人還建議美國首都稱為「聯邦市」。但是1791年9月9日美國首都被命名為華盛頓市,同時把所在的區命名為哥倫比亞特區,因為哥倫比亞當時被作為合眾國的擬人化女性稱呼,從發現新大陸的哥倫布名字而來。華盛頓本人儘管居住在離華盛頓不遠的弗農山莊,但在1799年逝世前華盛頓本人很少到訪這個以他為名的都市。
華盛頓是由設計過紐約的聯邦大廳的法裔美國建築師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規劃的。朗方將華盛頓的馬路設計成棋盤型,南北向的馬路以數字命名,東西向的馬路以字母命名。除此之外,他還設計幾條斜向的大街,並且在大街相匯的路口規劃幾個圓環以及長方形廣場,例如著名的杜邦圓環和法拉格特廣場。這些大街都以各州的名稱命名,而廣場則以人名(尤其是南北戰爭時期北方將領的名字,如詹姆斯·麥克弗森)。華盛頓的道路系統雖然體現城市規劃中的美學,卻並不適合現代汽車交通系統。在上下班高峰期,整個華盛頓最擁堵的地區往往都集中在這些圓環和廣場附近,因此,華盛頓被認為是美國道路交通條件最差的城市。
1791年-1792年,Andrew Ellicott和非洲裔的自由人本傑明·班內克勘測哥倫比亞特區的邊界,每哩埋設一個界碑。其中很多界碑現在仍然存在。
1792年10月13日,白宮奠基。
1814年8月24日,在1812年戰爭中英軍攻佔哥倫比亞特區並燒毀大部分公共建築。美國軍隊沒有能夠組織有效的防禦並在燒毀海軍船廠之後潰逃。英國軍隊則燒毀美國議會,白宮和財政部等美國政府建築。一般認為英軍燒毀華盛頓是對1813年美軍入侵並燒毀多倫多(當時仍稱約克)的報復。但是英軍的行動僅僅限於公共建築,而美軍在燒毀多倫多時破壞很多民居,導致很多加拿大人在冬天露宿街頭。
1847年,波多馬克河南岸土地歸還維珍尼亞州。在美國內戰爆發之前華盛頓一直是僅僅有幾千人居住的小城。美國內戰爆發後由於戰爭需要,美國政府急劇擴張,華盛頓居民顯著增加。
1864年,美國內戰,具伯·爾利率領南方邦聯軍隊短時間佔領蒙哥馬利境內的多處地方並進攻到哥倫比亞特區。7月11日,南方軍隊經羅克維爾和惠頓(Wheaton)順着 Rockville Pike(MD-355),New Cut Road(現Viers Mill Road MD-586)進攻到哥倫比亞特區境內距離白宮只有5哩的斯提芬斯堡。
1864年7月12日,聯邦總統林肯親自到斯提芬斯堡視察戰況,成為美國唯一一個在就任期間上戰場的總統。當林肯在城堡的矮牆後面觀察敵情的時候,林肯旁邊的一個軍官中彈身亡。具伯·爾利部隊的第二指揮官是林肯的前任詹姆斯·布坎南的副總統約翰·C·布雷肯里奇。7月13日,具伯·爾利在發現北方軍隊得到大量增援之後經蒙哥馬利郡撤出。
1870年,哥倫比亞特區設立地方政府機構,但由於當時的地方政府行政長官過於鋪張浪費,美國國會很快又撤銷地方政府,國會對哥倫比亞特區實施近一個世紀的直接管理。
1888年,華盛頓紀念碑開放。
1932年,由於不滿退伍補償金政策,兩萬多名一戰退伍軍人在國會大樓前駐紮請願達一個多月。最終在赫伯特·胡佛總統的命令下,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率領陸軍部隊介入清場,導致四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1950年,哥倫比亞特區居民人口達到最高的802,178。隨後人口由於居民逐步向城市外圍遷移而減少。
1976年,華盛頓地鐵開通。
作為首都,但華盛頓特區一直在國會無代表,只有一位無投票權的眾議院代表,故首都居民一直爭取正式成為美國第51州。最近的嘗試是華府無投票權眾院代表諾頓(Eleanor Norton)2019年1月提出的「承認華盛頓特區法案」(Washington, D.C. Admission Act),該法案的目的是使華盛頓特區成為一個州加入聯邦,從而使其成為該國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城市州。該法案最初於2019年1月3日在第116屆美國國會中提出,並於2021年1月4日在第117屆美國國會中重新提出。[5]4月22日,美國眾議院批准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成為美國第51州[6],但還未經美國參議院認可。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位於美國中大西洋岸地區,北緯38.913611度,西經77.013222度;總面積177平方公里,其中有10.16%是地表水。特區西南同維珍尼亞州相連,邊界為波多馬克河,其他三面同馬利蘭州相連。有三條河流流經華盛頓,分別為波多馬克河,及其支流安那考斯迪亞河和羅克河(石溪、岩溪)。
華盛頓的最高點為海拔125米,位於Tenleytown,最低點為海平面高度。市中心位於西北區4街,西北區L街和西北區紐約大道,而不是一般認為的國會大廈球頂。
華盛頓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氣溫變化相對和緩,全年降水分配均勻。冬季冷涼,微潮,時而偏向寒冷,日最高氣溫低於或等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為7.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0 °C(32 °F)的平均日數為60天,低於或等於−10 °C(14 °F)的平均日數為2.3天;夏季炎熱潮濕,日最高氣溫30 °C(86 °F)或以上的日數年均有72天,達35 °C(95 °F)的有12天。就維珍尼亞州雷根國家機場而言,[8]最冷月(1月)均溫3.1 °C(37.5 °F),[9]極端最低氣溫−26 °C(−15 °F)(1899年2月11日)。[8]最熱月(7月)均溫27.2 °C(81.0 °F),[9]極端最高氣溫41 °C(106 °F)(1918年8月6日,1930年7月20日)。[8]無霜期平均為235天(3月28日至11月17日);由於熱島效應的影響,市中心的無霜期較西北郊可多出30天以上;此外,西北郊平均降雪量可達51厘米(20吋)。[8]可測量降雪平均期為12月22日至2月27日。[8]年均降水量約1,060毫米(41.8吋),[9]年極端最少降水量為550毫米(21.66吋)(1930年),最多為1,684毫米(66.28吋)(2018年)。[8]年均降雪量為35厘米(13.7吋),[8]但降雪年際變化較大;1972–73與1997–98年的降雪量最少,積累降雪量只有0.25厘米(0.1吋),2009–10年的降雪量最多,積累降雪量為142厘米(56.1吋)。[8]
華盛頓特區(雷根國家機場), 1991–2020年正常值,1871年至今極端數據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27 (80) |
29 (84) |
34 (93) |
35 (95) |
37 (99) |
40 (104) |
41 (106) |
41 (106) |
40 (104) |
37 (98) |
30 (86) |
26 (79) |
41 (106) |
平均最高溫 °C(°F) | 19.3 (66.7) |
20.1 (68.1) |
25.2 (77.3) |
30.2 (86.4) |
32.8 (91.0) |
35.4 (95.7) |
36.7 (98.1) |
35.8 (96.5) |
33.3 (91.9) |
29.2 (84.5) |
23.8 (74.8) |
19.5 (67.1) |
37.3 (99.1) |
平均高溫 °C(°F) | 7.1 (44.8) |
9.1 (48.3) |
13.6 (56.5) |
20.0 (68.0) |
24.7 (76.5) |
29.5 (85.1) |
32.0 (89.6) |
31.0 (87.8) |
27.1 (80.7) |
20.8 (69.4) |
14.6 (58.2) |
9.3 (48.8) |
19.9 (67.8) |
平均低溫 °C(°F) | −1.1 (30.1) |
−0.1 (31.8) |
3.7 (38.6) |
9.1 (48.4) |
14.4 (58.0) |
19.7 (67.5) |
22.4 (72.4) |
21.7 (71.0) |
17.8 (64.1) |
11.2 (52.2) |
5.3 (41.6) |
1.4 (34.5) |
10.5 (50.9) |
平均最低溫 °C(°F) | −9.8 (14.3) |
−8.4 (16.9) |
−4.8 (23.4) |
1.6 (34.9) |
7.5 (45.5) |
13.2 (55.7) |
17.7 (63.8) |
16.7 (62.1) |
10.7 (51.3) |
3.7 (38.7) |
−1.8 (28.8) |
−5.9 (21.3) |
−10.9 (12.3) |
歷史最低溫 °C(°F) | −26 (−14) |
−26 (−15) |
−16 (4) |
−9 (15) |
1 (33) |
6 (43) |
11 (52) |
9 (49) |
2 (36) |
−3 (26) |
−12 (11) |
−25 (−13) |
−26 (−15)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73 (2.86) |
67 (2.62) |
89 (3.50) |
82 (3.21) |
100 (3.94) |
107 (4.20) |
110 (4.33) |
83 (3.25) |
100 (3.93) |
93 (3.66) |
74 (2.91) |
87 (3.41) |
1,065 (41.82) |
平均降雪量 cm(吋) | 12 (4.9) |
13 (5.0) |
5.1 (2.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25 (0.1) |
4.3 (1.7) |
35 (13.7) |
平均降水天數(≥ 0.01吋或0.25毫米) | 9.7 | 9.3 | 11.0 | 10.8 | 11.6 | 10.6 | 10.5 | 8.7 | 8.7 | 8.3 | 8.4 | 10.1 | 117.7 |
平均降雪天數(≥ 0.01吋或0.025厘米) | 2.8 | 2.7 | 1.1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1 | 1.3 | 8.0 |
平均相對濕度(%) | 64 | 63 | 60 | 60 | 66 | 68 | 68 | 70 | 71 | 70 | 66 | 66 | 66 |
月均日照時數 | 144.6 | 151.8 | 204.0 | 228.2 | 260.5 | 283.2 | 280.5 | 263.1 | 225.0 | 203.6 | 150.2 | 133.0 | 2,527.7 |
可照百分比 | 48 | 50 | 55 | 57 | 59 | 64 | 62 | 62 | 60 | 59 | 50 | 45 | 57 |
數據來源:NOAA(1981–2010年相對濕度;1961–1990年日照)[8][9][10][11] 註:華盛頓特區國際交換站,1871年1月1日-1945年6月30日在西北區24號街與M街交口,1945年7月1日起在維珍尼亞州里根國家機場。[12] |
依據美國憲法第一章,華盛頓特區的最高權威機構為美國國會,通過華盛頓特區政府實施市政治理,因此國會有權否決地方立法。除了地方自治權受制約外,華盛頓特區居民的一些參政權也與居住在各州的一般美國民眾不同:他們在眾議院僅有一名列席代表,是不具選舉權的代表(英語:delegate),而且沒有聯邦參議員。
1961年3月29日,憲法第23修正案通過後,哥倫比亞特區居民獲得美國總統選舉權利,賦予3張選舉人票,是人均選舉人票最多的地區,而歷次總統選舉中,3張選舉人票全給民主黨候選人,民主黨得票率超過八成。從1964年開放選舉人票以來,華盛頓特區始終是民主黨的鐵票倉,總統大選選舉人票全由民主黨以極高的票數拿下。
1974年Walter Washington成為華盛頓特區第一任及首位黑人民選市長。1978年Marion Barry成為華盛頓特區市長,在其領導下哥倫比亞特區的治安十分惡劣,其對市政的管理不善,被稱為美國最差的市長。1990年Barry因吸毒被判6個月徒刑,因而無法再參選。1990年Sharon Pratt Kelly成為華盛頓特區第一位黑人女市長。1994年Marion Barry再度當選市長。在其任期內華盛頓特區幾乎破產,以致國會直接指派一個財政委員會處理特區事務。1998年Anthony Williams當選市長,在其任期內華盛頓特區財政得以恢復,2011年特區的財政收支達到平衡預算後,財政委員會中止運作,2002年再度當選。歷任市長都是民主黨籍。
華盛頓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同聯邦政府或國防部、能源部、國立衛生研究院、食品藥物管理局等政府機關相關。由於聯邦政府的運作幾乎不受經濟蕭條的影響,同美國其他地區相比,華盛頓的經濟受經濟蕭條的影響相對很小。
位於華盛頓的財富500公司包括:
調查年 | 人口 | 備註 | %± |
---|---|---|---|
1800 | 8,144 | — | |
1810 | 15,471 | 90.0% | |
1820 | 23,336 | 50.8% | |
1830 | 30,261 | 29.7% | |
1840 | 33,745 | 11.5% | |
1850 | 51,687 | 53.2% | |
1860 | 75,080 | 45.3% | |
1870 | 131,700 | 75.4% | |
1880 | 177,624 | 34.9% | |
1890 | 230,392 | 29.7% | |
1900 | 278,718 | 21.0% | |
1910 | 331,069 | 18.8% | |
1920 | 437,571 | 32.2% | |
1930 | 486,869 | 11.3% | |
1940 | 663,091 | 36.2% | |
1950 | 802,178 | 21.0% | |
1960 | 763,956 | −4.8% | |
1970 | 756,510 | −1.0% | |
1980 | 638,333 | −15.6% | |
1990 | 606,900 | −4.9% | |
2000 | 572,059 | −5.7% | |
2010 | 601,723 | 5.2% | |
2020 | 689,545 | 14.6% | |
Source:[13][14]Note:[註 2] 2010–2020[1] |
人口比例 | 2020 | 2010 | 1990 | 1970 | 1940 |
---|---|---|---|---|---|
白人 | 39.6% | 38.5% | 29.6% | 27.7% | 71.5% |
— 非西班牙裔白人 | 38.0% | 34.8% | 27.4% | 26.5% | 71.4% |
黑人或非裔美國人 | 41.4% | 50.7% | 65.8% | 71.1% | 28.2% |
西班牙裔或拉丁裔 (任何種族) | 11.3% | 9.1% | 5.4% | 2.1% | 0.1% |
亞裔 | 4.8% | 3.5% | 1.8% | 0.6% | 0.2% |
根據2000年統計數字,華盛頓內有居民572,059人,248,338戶,114,235個家庭。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597.3人(每平方哩9316.4人)。華盛頓的種族分佈為60.01%黑人或非洲裔,32.78%白人,2.66%亞裔,0.30%美洲原住民,0.06%太平洋島嶼居民,3.84%其他種族,2.35%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族群;7.86%的人口屬於西語裔或拉丁美洲裔,其中薩爾瓦多人是最大的西語裔族群。
根據2000年統計數字,5歲以上的華盛頓居民在家中83.2%說英語,9.2%說西班牙語,1.8%說法語,1%說非洲語言,0.5%說漢語。
2010年調查數據指出,哥倫比亞特區七成人口信奉基督宗教(17%居民為浸信宗信徒,13%為天主教徒,6%是福音派新教徒,4%是循道宗信徒,3%屬聖公宗,2%是東正教徒,1%是五旬宗信徒,1%是再臨宗信徒,1%是路德宗信徒,1%是長老宗,此外還有1%屬摩門教,)另有3%人口是猶太教徒,1%是回教徒,1%是佛教徒,1%是印度教徒。[16]
華盛頓的人口約為982,853;流動人口為410,000,占常駐人口的72%。此比例在美國僅次於紐約。
華盛頓都會區,包括該區及周邊郊區,是美國第六大都會區,估計有600萬居民。華盛頓都會區加上巴爾的摩都會區,就形成了廣闊的巴爾的摩-華盛頓都市區。2020年人口超過980萬,是美國第三大聯合統計區。
在1990年代初期,華盛頓被認為是美國的「謀殺之都」,1991年兇殺案達到最高的479起[17]。但現在兇殺案已顯著下降,2004年為198起,2005年195起。2012年,華盛頓的年度謀殺罪下降至88起,是自1961年以來的最低總數。2021年,年度謀殺案繼續以上升趨勢,總計226起,比以前低點顯着增加。
華盛頓的犯罪高發區為城市東部的貧困社區,其他地區的犯罪率相對較低。華盛頓西北區較富裕的社區通常是安全的,尤其是在政府部門集中的地區,例如華盛頓市中心、霧谷、使館區。但在華盛頓犯罪率下降的同時,瀕臨華盛頓東北區的馬利蘭州佐治王子縣犯罪率大幅度上升。
該市槍支相關法律包括要求槍支登記,攻擊性武器禁令。
史密森尼博物館系統大多數博物館都坐落於華盛頓市區[註 3];很多在特區的博物館都是免費開放。
華盛頓市內的主要博物館包括: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是美國社區學院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的發源地。
華盛頓是美國一個主要的表演藝術中心。約翰·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是美國國家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歌劇院和華盛頓芭蕾舞團的主要演出場所。甘迺迪中心榮譽獎每年頒發給對美國文化生活做出巨大貢獻的表演藝術人士。歷史悠久的福特劇院是亞伯拉罕·林肯總統遇刺的地點,它繼續作為一個功能性的表演空間和博物館運作。
美國海軍陸戰隊軍樂團成立於1798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專業音樂組織。美國進行曲作曲家約翰·菲利普·蘇沙從1880年到1892年領導海軍陸戰隊軍樂團。美國海軍樂隊成立於1925年,總部設在華盛頓海軍工廠,並在城市各地的官方活動和公共音樂會上演出。華盛頓擁有強大的當地劇院傳統。Arena Stage成立於1950年,是美國第一批非營利性劇場之一,在特區獨立劇院運動中獲得了全國關注。
位於華盛頓西北區的U街走廊,被稱為「華盛頓的黑人百老匯」,是霍華德劇院、波西米亞洞穴和林肯劇院等機構的所在地,這裏曾接待過華盛頓本土的艾靈頓公爵、約翰·柯川和邁爾士·戴維斯等音樂傳奇人物。華盛頓有自己的本土音樂流派,叫做go-go;這是一種後龐克、以打擊樂為主導的R&B,摻雜有大量的即興演出和舞蹈節奏;在20世紀70年代末由華盛頓特區樂隊領袖查克·布朗(Chuck Brown)流行開來。
華盛頓是美國龐克搖滾、獨立音樂的重要中心。Dischord唱片由Fugazi樂隊的主唱Ian MacKaye組建,是80年代龐克和90年代獨立搖滾最重要的獨立廠牌之一。U街是華盛頓的酒吧和爵士樂表演聚集區,黑貓和9:30俱樂部這樣的現代另類音樂和獨立音樂場所為U街地區帶來了流行樂演出。
華盛頓還是很多電視劇故事的發生地,這些電視劇大多數以政府機關,安全機構或者與前兩者相關的機構為背景。
《華盛頓郵報》是在華盛頓地區最重要的報紙,同時也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日報之一。每日發行的《華盛頓時報》和每周發行的《華盛頓城市報》也有很大的讀者群。2005年,面向城市外圍居民的《雜誌報》重組為《華盛頓檢查家》。每周發行的《華盛頓刀鋒》則主要討論同性戀話題。《華盛頓知情人》則專注非洲裔美國人讀者。
「XM衛星廣播」和「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以及美國官方宣傳機構「美國之音」(美國之音依法不能向美國國內放送宣傳)的總部設於華盛頓,並由於美國之音的台呼「This is the Voice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signing on.」使這座城市廣為接受美國宣傳運作的人所耳聞之。
華盛頓地區主要的廣播電台有WARW 94.7FM(經典搖滾),WIHT 99.5 FM(Top 40),WWDC 101.1 FM(另類搖滾)。城市電台包括WPGC 95.5 FM,WHUR 96.3 FM, WMMJ 102.3 FM, Radio CPR 97.5 FM,WTEM 980 AM(體育),WTOP 820 AM, 103.5 FM, 107.7 FM(新聞,交通),華盛頓郵報電台AM1500。
華盛頓的地區電視台包括: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有線電視台包括以報道國會會議為主的C-SPAN,和以非洲裔美國人娛樂節目為主的BET。探索頻道的總部設於華盛頓外圍的馬利蘭州銀泉。由於華盛頓的政治重要性,NBC、ABC、CBS、Fox及CNN等美國主要廣播公司以及來自海外的BBC、CBC和半島電視台都有重要分支機構。
一般所指的華盛頓都會區機場有三個,但沒有一個位在哥倫比亞特區境內。
華盛頓地鐵於1976年通車,是美國第二繁忙的地鐵系統,日均載客人數僅次於紐約地鐵。服務範圍包含特區及鄰近馬利蘭州的佐治王子縣、蒙哥馬利縣,及維珍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郡、阿靈頓縣、亞歷山卓市。2014年夏季銀線部分通車,使得原本五條線的特區地鐵目前共有紅、橙、藍、綠、黃、銀六條線,共有91個車站及190公里長的軌道。
華盛頓地鐵及公共汽車由華盛頓都會區交通局(WMATA)擁有及操作。且不同於紐約市、費城及波士頓的單一票價制,華盛頓地鐵同時依里程及時段(分為尖鋒、一般、折價)計費,較為複雜。
華盛頓有眾多的人文景觀,例如美國國會大廈、國家廣場、白宮、華盛頓紀念碑、傑佛遜紀念堂、林肯紀念堂、富蘭克林·羅斯福紀念碑、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紀念碑、韓戰老兵紀念碑、越南戰爭老兵紀念碑、哥倫比亞特區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和愛因斯坦紀念碑。這些紀念建築和特區內的博物館一樣,大多免費開放。華盛頓紀念碑可乘電梯到頂,觀賞特區的景色,每天只發放固定數量的門票。以前的白宮門口車輛可以自由通行。白宮和國會大廈在911事件發生以後,曾經對外關閉過一段時間。現在又重新開放。而且也封鎖了幾道經過白宮的街道,只能步行。在白宮和國會大廈可以看到幾間有紀念性的房間、雕像和壁畫。
其他人文景觀還包括華府華埠、舊郵政局大廈、華盛頓國家大教堂、以及美國最大的天主教堂聖母無玷始胎國家朝聖地聖殿等。唐人街和世界其他的地方一樣,也有一座中國牌坊名叫「友誼拱門」,是中國以外最大的牌坊之一。那裏還有一個普通公寓改成的觀音廟。那裏也有中國餐館、華人商店等。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是猶太人合資興建的,在美國很多猶太人建造的大屠殺紀念館都是免費對外開放。
國家廣場是林肯紀念堂和美國國會大廈之間華盛頓市中心附近的一個大型開放式公園。鑑於其顯赫地位,該廣場通常是政治抗議、音樂會、節日和總統就職典禮的舉辦地。美國獨立日7月4日晚上,國家廣場會舉行大型煙花表演。
國家廣場的南邊,潮汐湖以成排的日本櫻花樹為特色。每年春天,數以百萬計的櫻花盛開,作為一年一度的國家櫻花節的一部分,這一盛事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紀念館、佐治梅森紀念館、傑佛遜紀念堂、馬丁路德金紀念碑和哥倫比亞特區戰爭紀念碑都在潮汐湖周圍。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共有14個官方友好城市協定。由於特殊的單一友好城市政策,巴黎與羅馬互相認同對方為其唯一的「夥伴城市」。[18]
城市 | 國家 | 年份 |
---|---|---|
曼谷 | 泰國 | 1962年(2002、2012年續約) |
達喀爾 | 塞內加爾 | 1980年(2006年續約) |
北京 | 中國 | 1984年(2004、2012年續約) |
布魯塞爾 | 比利時 | 1985年(2002、2011年續約) |
雅典 | 希臘 | 2000年 |
巴黎 | 法國 | 2000年(2005年續約,友好合作協議) |
比勒陀利亞 | 南非 | 2002年(2008、2011年續約) |
首爾 | 南韓 | 2006年 |
阿克拉 | 加納 | 2006年 |
桑德蘭 | 英國 | 2006年(2012年續約) |
羅馬 | 意大利 | 2011年(2013年續約) |
安卡拉 | 土耳其 | 2011年 |
巴西利亞 | 巴西 | 2013年 |
亞的斯亞貝巴 | 埃塞俄比亞 | 2013年 |
聖薩爾瓦多 | 薩爾瓦多 | 2018年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