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拉(英語:Accra /əˈkrɑː/;契維語:Nkran;達巴尼語:Ankara)是加納首都,也是該國最大的城市和行政、經濟、通訊中心。其主要工業包括食品加工、伐木與合板、紡織、服裝和化工等。加納70%的工業都集中在阿克拉市周圍。另外,因作為傾倒電子垃圾的目標地區而出名的阿博布羅西亦在此市的管轄範圍內。
阿克拉 Accra | |
---|---|
城市,分區首都以及區域首都 | |
阿克拉市衛星圖 | |
坐標:5°32′46″N 0°12′24″W | |
國家 | 加納 |
大區 | 大阿克拉大區 |
縣區 | 阿克拉區 |
建立 | 15世紀 |
合併 | 1898年 |
政府 | |
• 類型 | 市長–理事會 |
• 市長 | Alfred Vanderpuije |
面積[1][2] | |
• 城市,分區首都以及區域首都 | 173 平方公里(67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894 平方公里(345.18 平方英里) |
海拔 | 61 公尺(200 英尺) |
人口(2012)[3][4][5] | |
• 城市,分區首都以及區域首都 | 2,291,352人 |
• 密度 | 9,589.2人/平方公里(24,836人/平方英里) |
• 當地人稱呼 | Accran |
時區 | UTC |
電話區號 | 030 |
網站 | http://www.ama.gov.gh |
歷史
阿克拉在原住民語裏是螞蟻的意思。在17世紀阿克拉已經成為葡萄牙人在西非的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17世紀末時,葡萄牙、瑞典、英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國已在阿克拉修建要塞。現代的阿克拉市就是在英國、荷蘭、丹麥等國的要塞的基礎上建成的。
1877年,英國將黃金海岸的首都從海岸角移到阿克拉。自從英國將一條通向內地礦業和農業中心的鐵路修通後,阿克拉就成為了黃金海岸的經濟中心。
1862年和1939年裏,阿克拉曾兩次被地震摧毀,後來圍繞着當地的海港(現已移到附近的特馬市)又重新發展起來。
1948年,阿克拉騷亂開始了長達10年的阿克拉獨立戰爭;1957年加納從英國贏得獨立。阿克拉是非洲最現代化及最富庶的城市之一。
友好城市
參考資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