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毘達磨藏[1](梵語:abhidharmapiṭaka)又稱論藏,是佛教三藏經典之一,諸阿毘達磨論書的集成。佛陀在世時已有阿毘達磨這種用來解釋、分別(巴利語: Vibhajja,梵語: Vibhajya)經藏的分析方法[2],後來發展為各部派的論藏。精通論藏的法師,為論師。
南傳佛教
- 《法集論》(Dhamma-saṅganī),
- 《分別論》(Vibhaṅga),
- 《界論》(Dhātu-kathā),
- 《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
- 《論事》(Kathā-vatthu),
- 《雙論》(Yamaka),
- 《發趣論》(Paṭṭhāna)。
《巴利律藏》附隨第3卷記載釋迦牟尼佛宣說包含論藏在內的三藏[3],巴利本生經的註釋[4]記載釋迦牟尼佛前世還是菩薩時曾經追隨憍陳如佛、弗沙佛、迦葉佛出家學習三藏。菩薩成佛第四七日後,花了七天在菩提樹之西北方的「寶之家」思考論藏阿毘達磨的內容[5],《法句經‧故事集》記載佛陀將阿毘達磨傳給舍利弗,並指示舍利弗向其他比丘講解阿毗達摩[6]。
上座部佛教認為論藏阿毘達磨是佛用更深入仔細的方法說明佛法。論藏中包含了四種有關於生命終極的究竟法,即心法、心所法、色法和涅槃法。這四種究竟法,意在對眾生進行了分析和解說,心法、心所法、色法是因緣條件和合,但涅槃法不是因緣和合而成。究竟法之外有心法和心所法想像、定義出來的概念法,如果沒有心法和心所法去想像、定義概念法就不會有那些概念法。概念法無自性相、概念法無有為相(剎那生滅)、概念法無三共相(無常、苦、無我),因此概念法不是修四念處的所緣。
將巴利三藏精要呈現的重要論書有《清淨道論》。《攝阿毘達磨義論》為上座部阿毘達磨的入門著作和綱要。
另外,收錄於「小部」的《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是論述止觀為主的論書,體裁近於阿毗達摩,傳說為舍利弗所作。
北傳佛教
- 《法蘊論》(Dharmaskandha),
- 《集異門論》(Saṃgīti-paryāya),
- 《施設論》(Prajñapti),
- 《識身論》(Vijñānakāya),
- 《品類論》(Prakaraṇa),
- 《界身論》(Dhātukāya);
和身義阿毘達磨:
按說一切有部《十誦律》及《出曜經》記載,佛陀於舍衛城的祗園精舍(或說是毘舍離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最初說阿毘曇:「諸無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墮惡趣,亦復不生入地獄中」[7],即指《法蘊論》第一品[8]。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藏加以精簡呈現的重要綱要型論書有:《甘露味論》、《心論》、《雜心論》。另有秉承譬喻師大德法救宗旨的《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9],以及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的入門著作《入阿毘達磨論》。
《俱舍論》是總結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毘婆沙師的論義,再以經量部的觀點對毘婆沙論師有所評破,在印度被譽為「聰明論」而廣受重視。對《俱舍論》進行反論,以護衛說一切有部教理的有《順正理論》和《阿毘達磨燈論》。《成實論》也是有影響的一部綱要型論書,網羅了部派佛教重要教理,亦含有大乘之見解;又多立於經量部之立場,來評破說一切有部之解釋。
按《三論玄義》對真諦《部執論記》的引文,犢子部弘傳舍利弗釋佛九分毘曇的法相毘曇[10]。據真諦三藏所說,此九分毘曇一分有六千偈,合計五萬四千偈,包含[11][12]:
- 分別說戒,
- 分別說世間,
- 分別說因緣,
- 分別說界,
- 分別說同隨、得 [成就、得](samanvāgama-prāpti),
- 分別說名、句、味 [分別說名、句、文](nāma-pada-vyañjana),
- 分別說集定,
- 分別說集業,
- 分別說諸陰 [分別說諸蘊]。
《三彌底部論》是現存僅有的正面記述十八部時期犢子系宗義的論書,《三法度論》是以犢子部宗義解釋阿含之論書。真諦所譯的《立世阿毘曇論》為闡述犢子系正量部「世間施設」的論書[13]。
- 有難 [有問分別](Sapraśnaka),
- 無難 [無問分別](Apraśnaka),
- 繫 [相攝](Saṃgraha),
- 相應(Saṃprayoga),
- 作處 [處所](Prasthāna)。
此結構與漢譯《舍利弗阿毘曇論》作:「問分」、「非問分」、「攝、相應分」、「緒分」──四分相吻合,《舍利弗阿毘曇論》可能即是法藏部的論藏[16]。其梵語殘片為斯柯延藏品 MS 2375/08[17]。
屬於分別說部的論書,尚有《解脫道論》。該書為根據無畏山寺派(Abhayagirivihara)的觀點,將赤銅鍱部教義集成的綱要性著作,與南傳上座部的《清淨道論》體裁相近,但見解有些不同。
大眾部律藏《摩訶僧祇律》記載「阿毘曇者九部經、九部修多羅」[18],九部經即九部法、九分教[19]。
《分別功德論》為增一阿含經的註釋書,可能屬於大眾部系。
按《分別功德論》及《撰集三藏及雜藏傳》,大迦旃延於佛世造論解阿含經[20],稱為𮔢勒 [毗勒、鞞勒](篋藏)[21][22][23][24]。鞞勒的內容不像一般阿毘曇在講述法相分別,而是廣比諸事,羅列隨相門、對治門等種種諸門[24],與緬甸版巴利三藏中傳為大迦旃延所造的《藏釋》(Peṭakopadesa)、《導論》(Nettippakaraṇa)為同一系統的論書[25]。
婆藪跋摩所造的《四諦論》引用「藏論」(毗勒),又自稱是見「大聖栴延論」(略論)和「大德佛陀蜜」(廣論)而造此中量論。
Oskar von Hinüber認為《藏釋》、《導論》出自南傳上座部外的傳統,因為其韻律風格似來自北印度。所引用的文獻有些不見於南傳上座部,而能追溯至說一切有部。[26]
一、解釋契經的「釋經論」,近似逐句註解的「四阿含優婆提舍」、「善見律毘婆沙」,如:
二、詮法體相的「集義論」(或稱「宗經論」),類同通釋三藏的「發智」、「成實」,如:
- 《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
- 《百論》(Śataka)
- 《瑜伽師地論》(Yogācārabhūmi)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Abhidharma-samuccaya)
- 《攝大乘論》(Mahāyāna-saṃgraha)
- 《唯識三十論》(Triṃśikā-vijñaptimātratā)
- 《究竟一乘寶性論》(Ratnagotra-vibhāga-Mahayanottara-tantra)
- 《大乘起信論》(回譯:Mahāyāna śraddhotpāda)
《中論》為大乘論師龍樹最重要的著作,抉擇中觀深義,主張「一切法皆空」。《十二門論》為《中論》的綱要書。《七十空性論》、《六十正理論》、《迴諍論》等為龍樹評破外道、部派論師的著作。龍樹闡述菩薩大行的論書則有《十住毗婆沙論》、《菩提資糧論頌》、《寶行王正論》等。其大弟子提婆著有《百論》(廣本為:《四百論》)為繼承龍樹空觀之立場,駁斥其他宗派學說之論書。
《瑜伽師地論》瑜伽行唯識學派相傳為彌勒菩薩授予大乘論師無著,由其闡釋傳出之論書,又名「十七地論」,廣為分別抉擇菩薩大行。《大乘莊嚴經論》解說菩薩發心、修行以及應修習之各種法門,和瑜伽師地論的菩薩地有對應關係。《顯揚聖教論》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為《瑜伽師地論》的綱要書。三者皆為無著所造(長行釋文或為世親、師子覺作)。無著又造《攝大乘論》作為大乘法門宗要的通論及《阿毘達磨大乘經·攝大乘品》的略釋。
《辯中邊論》是無著之弟世親論師為闡明大乘中道的《辯中邊論頌》所造之長行釋文。《唯識三十論》為世親最後的作品,總結整理了前期各種經論中的唯識思想,代表着世親在唯識學的最高成就。十大論師為此論作釋,確立各自學說。玄奘編譯《成唯識論》以護法論師解釋為主,糅合十大論師的註釋,是大乘唯識學派中集大成的論書。
《唯識二十論》以及《大乘成業論》為世親基於唯識學之立場,評破其他宗派學說之論著。《觀所緣緣論》是陳那就所緣(ālambana) 這一論題,以因明破外境實有。《釋量論》是依印度因明學立量的經典作品,為法稱針對陳那《集量論》而作之論釋。中觀派論師清辨著有《大乘掌珍論》,以因明論法駁斥他宗學說,確立大乘空宗之實義(掌珍比量)。
世親《大乘百法明門論》、安慧《大乘廣五蘊論》為唯識學的入門書。
《究竟一乘寶性論》為宣揚眾生本有佛性,以七「金剛句」攝一切佛法,確立如來藏學說的重要論書。《大乘起信論》相傳是馬鳴論師依《楞伽經》所造(亦有觀點認為本論是五世紀的印度大乘論師所造,又或者是中國的地論師、攝論師造出)[30][31],歸結大乘佛教之中心要義令起信心修行,對中國傳統佛學有深刻影響。
屬印度大乘佛教中、後期,在藏傳佛教相當盛行的大乘論書,有:《現觀莊嚴論》、《辨法法性論》、寂護《中觀莊嚴論》、月稱《入中論》、寂天《入菩薩行論》、阿底峽《菩提道燈論》等等。
註釋及引用
相關條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