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波蘭語Edward Rydz-Śmigły[ˈɛdvard ˈrɨdz ˈɕmiɡwɨ] 試聽,1886年3月11日—1941年12月2日),亦稱愛德華·希米格維-雷茲波蘭語Edward Śmigły-Rydz),是波蘭政治人物、軍官、畫家和詩人,曾任波蘭元帥波蘭軍隊總司令

快速預覽 波蘭元帥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Edward Rydz-Śmigły, 波蘭元帥 ...
波蘭元帥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
Edward Rydz-Śmigły
波蘭元帥
任期
1936年11月10日—1941年12月2日
前任費迪南·福煦
繼任米哈烏·羅拉-日梅爾斯基
波蘭武裝部隊總督英語General Inspector of the Armed Forces
任期
1935年5月12日—1939年11月7日
前任約瑟夫·畢蘇斯基
繼任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
個人資料
出生愛德華·雷茲
Edward Rydz

(1886-03-11)1886年3月11日
 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別列扎內
逝世1941年12月2日(1941歲—12—02)(55歲)
納粹德國 納粹德國波蘭佔領區華沙
獲獎白鷹勳章 指揮官十字級軍事美德勳章 騎士十字級軍事美德勳章 大十字級波蘭復興勳章 軍官十字級波蘭復興勳章 騎士十字級波蘭復興勳章 一級英勇十字勳章 一級英勇十字勳章 一級英勇十字勳章 一級英勇十字勳章 功績十字勳章 帶劍獨立十字勳章 大十字級羅馬尼亞之星勳章 大十字級芬蘭白玫瑰勳章 大十字級聖薩瓦勳章 大十字級匈牙利功績勳章 殺熊者勳章 騎士大十字級意大利王冠勳章 旭日章 法國榮譽軍團大軍官勳章
簽名
軍事背景
效忠 奧匈帝國(1910年–1917年)
 波蘭第二共和國(1918年–1939年)
服役時間1910年–1939年
軍銜波蘭元帥
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
波烏戰爭
波蘇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關閉

戰間期的波蘭,雷茲是一位頗負盛名的公眾人物。他於一戰期間指揮波蘭軍團,又在隨後的波蘇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被許多國民視為英雄。1935年約瑟夫·畢蘇斯基元帥去世後,雷茲成為了波蘭軍隊總司令和武裝部隊總督英語General Inspector of the Armed Forces,並在二戰之初的德波戰爭中領導波蘭軍隊抵禦德軍進攻[1]

二戰爆發前的幾年裏,波蘭國內的政治分歧逐漸消失,國防問題成為當務之急,掌握軍權的雷茲逐漸取得了超越總統的地位[1]。然而他的聲譽也隨着後來波蘭戰敗而飽受爭議,由於此戰影響深遠,即便在戰後很長時間裏,學界仍然難以客觀評價他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

favicon
1 sources

生平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早年生活

Thumb
愛德華·雷茲作為文法學校的學生

愛德華·雷茲於1886年3月11日出生在奧匈帝國加利西亞地區別列扎內(今烏克蘭境內)[2][3]。父親托馬斯·雷茲(Tomasz Rydz)在奧匈帝國軍騎兵部隊裏任中士;母親瑪莉亞·巴比亞克(Maria Babiak)是當地郵遞員之女,後來成為警察[4]。雷茲的父母於1888年結婚,此時他已出生兩年,延遲結婚可能考慮到其父升任排長後家庭經濟會有所改善[5],但同年雷茲的父親便因病逝世,母親則在他十歲那年撒手人寰[2]。他隨後被交由外祖父母撫養,外祖父母死後,又寄養在別列扎內的烏拉諾維奇(Uranowicz)醫生家,並在後者資助下得以完成學業[6]

1905年,雷茲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當地文理中學,隨後前往克拉科夫揚·馬泰伊科美術學院學習繪畫[7]。雷茲在大學期間經歷了巨大的思想轉變,最終於1908年加入約瑟夫·畢蘇斯基領導的積極鬥爭聯盟英語Union of Active Struggle(Związek Walki Czynnej,ZWC),決心投身波蘭獨立的政治活動。為此他中斷了在美術學院的學習,並轉入雅蓋隆大學哲學系[8]。1910至1911年間,他就讀於維也納的預備役軍官學院,在著名的奧地利第四步兵團服完了為期一年的義務兵役。雷茲在軍中表現傑出,帝國軍隊曾向雷茲提供軍官職位,但被其拒絕,他更希望將獲得的軍事知識用在未來波蘭獨立的鬥爭中[9]

1912年,他與約瑟夫·畢蘇斯基、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等人在波蘭共同創辦準軍事組織步兵協會英語Riflemen's Association(Związek Strzelecki),同年完成了個人的藝術學習。學院教授與評論家們常對雷茲的風景與肖像畫作品大加讚賞,視其為前途無量的天才。

雷茲娶了 Marta Zaleska,娘家姓Thomas;他們沒有孩子。

faviconfaviconfaviconfavicon
8 sources

第一次世界大戰

Thumb
時任少校的愛德華·雷茲(1914年)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雷茲應徵加入奧匈帝國軍隊,同年8月轉至新成立的波蘭軍團,服役於約瑟夫·畢蘇斯基麾下的波蘭第一旅,多次與俄羅斯帝國軍隊在維斯瓦河南部地區交戰。雷茲在軍中晉升迅速,1916年時已為上校,與此同時,他仍堅持着自己的藝術創作,還在克拉科夫舉辦過個人畫展。1917年俄國退出一戰,由於拒絕再向德奧當局宣誓效忠,波蘭軍團旋即被遣散,士兵投入拘留營,司令官畢蘇斯基則被囚禁在馬格德堡。雷茲因病提前獲釋,畢蘇斯基委派其擔任波蘭軍事組織指揮官,他隨後化名「希米格維」(Śmigły)[a]開展活動。

1918年10月,雷茲作為戰爭部長加入了伊格納齊·達申斯基盧布林成立的社會主義政府,隨即被授予準將軍銜。雷茲十分重視此次晉升,認為這意味着自己將被視作畢蘇斯基的副手,從此他開始以「雷茲-希米格維」自稱。同年11月11日,波蘭臨時政府將所有權力讓與剛獲釋的畢蘇斯基,後者得到了臨時國家元首的頭銜。儘管不滿於雷茲-希米格維與社會主義者合作,猶豫再三的畢蘇斯基最終還是認可讓他繼續擔任波蘭軍隊的準將。

波蘇戰爭

Thumb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右側)與約瑟夫·畢蘇斯基元帥波蘇戰爭期間
Thumb
波蘇戰爭期間,西蒙·彼得留拉向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致敬

1919年至1921年的波蘇戰爭期間,雷茲-希米格維指揮波蘭軍隊參與了幾場對蘇俄紅軍的攻勢,成功奪取了維爾諾迪納堡等城市。在取得數次勝利後,他被任命為拉脫維亞武裝部隊總司令,不久便從紅軍手中拿下了拉特加爾地區。隨後他又率部擊破了紅軍第十二集團軍,並進佔基輔,但在謝苗·布瓊尼領導的紅軍騎兵反擊下,只得全面後撤。此後紅軍勢如破竹,眼看已推進至華沙城下,雷茲-希米格維負責波軍中部戰線的防禦工作,在華沙戰役中正面抵擋紅軍進攻。此戰又被稱作「維斯瓦河的奇蹟」,波軍一舉扭轉戰局,在隨後的反攻中,雷茲-希米格維率軍切斷了紅軍第四、第十五集團軍和第三騎兵軍的逃跑路線,騎兵軍將領蓋克·布日什基揚英語Hayk Bzhishkyan被迫指揮殘部敗退至東普魯士,盡數為德國所擒。

成為二號人物

1926年5月參與畢蘇茨基發動的軍事政變。1935年5月13日畢蘇斯基死後統治集團三分,形成以總統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為首的元老派,以他任武裝部隊總監的軍隊實力派和以外長約瑟夫·貝克為首的文官政府派,其中他繼承畢蘇斯基最重要的軍隊總監職務,成為波蘭事實上的獨裁者,1936年11月10日授元帥軍銜,他大搞個人崇拜,自稱當代第二偉人,曾和希特拉一起瓜分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外交上的失誤使得蘇聯認定波蘭和西方聯合起來對付它,他又不肯割讓但澤走廊和德國站在一起,這樣同時得罪了蘇聯、德國兩個強國,而他的民族自尊心卻認為波蘭是歐洲第二陸軍強國(僅次於法國,在蘇、德之上),在英法援助的基礎上足以一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939年9月1日德波戰爭爆發時,將150萬主力部隊呈攻擊態勢一線展開,但在德軍閃電進攻面前措手不及,迅速被分割包圍,他無法適應閃電戰的節奏,變更部署遲緩,指揮混亂,開戰兩個星期後,波蘭47個主力兵團已經有22個被全殲,9月17日蘇聯加入德軍一方作戰給了他最後一擊,部隊士氣迅速瓦解,第二天他和政府逃往羅馬尼亞。

晚年與死亡

接着全體辭職和被羅馬尼亞拘留,反對派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出任流亡政府總理,1940年10月25日他逃到匈牙利境內,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他受不了西科爾斯基和反對派的指責,放棄元帥軍銜以一個普通戰士的身份從匈牙利潛回國內,10月30日加入地下抵抗組織。但不到5個星期就因為心臟病發作去世。年僅55歲,化名亞當埋在一個不知名的公墓中,直到1994年才重新安葬。

個人

除了他廣為人知的繪畫和詩歌成就外,雷茲-希米格維在一戰時踢過足球,此後他終其一生都是一名忠實的足球熱衷者[10]

favicon
1 sources

影響

從1937年開始,來自因希特拉德國的進一步加強而增加的威脅正動搖着雷茲作為所謂的「共和國第一軍事家」的地位。由於戰爭一觸即發,政治分歧逐漸消失,國防也成為了國家的重點,雷茲的地位甚至因此超過了總統。關於他的形象的宣傳海報位於各種公共裝飾建築和公告欄上,旨在通過他強健的姿態和溫柔的微笑喚起人民的信心。他的聲望在戰爭爆發前達到了頂峰,包括大量讚頌的歌曲詩歌,隨之而來的還有幾乎每天在波蘭報紙上對他生活的展示。[11]

所謂的"雷茲傳奇"隨着1939年9月波蘭戰役的爆發而破滅。由於波蘭的失敗所造成的打擊,在戰爭期間和戰後,對他所造成的影響作出客觀評價幾乎是不可能的。眾多關於他在二戰早期最為關鍵的幾個月里的舉措,使得他的名聲至今仍飽受爭議與批評。為滿足意識形態上的需求這一目的,在二戰前的書面記載中滿是關於對他的頌揚,這一事實也正體現了他們的作風。

在1945-1989年共產黨政權執政期間,以地下流亡文學為主導的思想產生了兩個主要觀點:其中一個看法稱他是拋棄波蘭軍逃離國外的無能領袖;另一個觀點則是指他在跟德國前都一直維護着薩納齊亞政府的軍事及外交政策。現代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 的波蘭 歷史學專家們則是會將焦點放在1935-1939期間在波蘭身上所發生的問題和相關問題,而不是這位元帥。

2016 年,在倫敦西科爾斯基博物館的檔案中發現了他的一幅巨大而細緻的油畫。它被一個不知名的人折成四折藏在一個公文包裏,然後走私到英國,以免被納粹佔領軍帶走。在波蘭遺產協會的私人成員菲利普·布賈克(Philip Bujak)資助的修復工作之後,這幅完全修復的畫被送回了目前正在展出的西科爾斯基研究所。

榮譽

原有的地位使得雷茲-希米格維 '「實際上」控制了在戰時的所有國防事務。起初他並沒有確保身邊有任何有組織的政治集團,但後來他放棄了無關的觀察家這樣的角色,並且在他的觀點和表態中變得更加公開,他的演講也越來越多地表現出政治色彩來。 在畢蘇斯基逝世後,通過與其他統治精英擁有較少的政治關係並利用他們之間的內鬥,他逐漸登上了國家權利的最高層。然而在他任內的特徵中卻顯現出嚴重的國內問題和失敗的外交政策。 統治精英們試圖從這些問題中吸引雷茲-希米格維——畢蘇斯基的繼承者的注意,以促使他為製造使整個社會陷入自然去愛國的狂熱狀態中而進行個人的政治宣傳大量使用口號標語,導致在他的領導下,波蘭被帶領着傾向國家近乎無法承受的地緣政治的情勢。[11]

favicon
1 sources

紀念

華沙市內一間90公頃公園華沙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元帥公園波蘭語Park Marszałka Edwarda Rydza-Śmigłego w Warszawie以他命名。

作品

軍事著作

  • 《刺刀戰》(Walka na bagnety,1914年,利沃夫)
  • 《波蘭軍事學說》(W sprawie polskiej doktryny,1924年,華沙)
  • 《騎兵掩護》(Kawaleria w osłonie,1925年,華沙)
  • 《勿忘力量——命令、文章和演講》(Byście o sile nie zapomnieli -Rozkazy, Artykuły, Mowy,1936年,華沙)OCLC 23183189
  • 《波德戰爭》(Wojna polsko-niemiecka,1941年,布達佩斯)

詩歌

  • 《向着我的道路盡頭》(Dążąc do końca swoich dróg,1947年,巴黎;1989年 倫敦)ISBN 978-09-4866-813-5

繪畫

雷茲的一些繪畫作品參加過克拉科夫(1916年)和華沙(1917年)的藝術展,但大部分今已遺失。雷茲也曾為畢蘇斯基的作品《1863年1月22日》(22 stycznia 1863,1920年,利沃夫)繪製插圖。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