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波蘭首都暨第一大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沙(波蘭語:Warszawa [varˈʂava] 試聽)[3],正式名稱為華沙首都市(Miasto Stołeczne Warszawa),是波蘭的首都及最大城市、馬佐夫舍省省會,也是該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沙位於波蘭中東部維斯瓦河沿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均大約350公里。市區面積約517平方公里,都市圈面積約6,100平方公里。[4]根據2020年統計數據,華沙人口爲1,793,579人,都市圈人口則為3,100,844人,是歐盟第七大的首都城市。[5]在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公佈的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華沙被列為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6]
華沙 Warszawa | |
---|---|
首都、市、都市縣 | |
華沙首都市 Miasto Stołeczne Warszawa | |
綽號:北方巴黎、鳳凰城 | |
格言:Semper invicta(拉丁語「永遠無敵」) | |
坐標:52°13′48″N 21°00′39″E | |
國家 | 波蘭 |
省份 | 馬佐夫舍省 |
縣份 | (擁有縣權力的市) |
成立 | 13世紀 |
獲得城市地位 | 1323年 |
行政區劃 | 18區 |
政府 | |
• 類型 | 市長-議會制 |
• 行政機構 | 華沙市議會 |
• 市長 | 拉法·特扎斯科夫斯基 (PO) |
面積 | |
• 全市 | 517.24 平方公里(199.71 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6,100.43 平方公里(2,355.39 平方英里) |
海拔 | 78-116 公尺(328 英尺) |
人口(2020年6月30日) | |
• 全市 | 1,793,579[1]人 |
• 密度 | 3,460人/平方公里(9,000人/平方英里) |
• 都會區 | 3,100,844[2] |
• 都會區密度 | 509.1人/平方公里(1,319人/平方英里) |
時區 | CET(UTC+1) |
• 夏時制 | CEST(UTC+2) |
郵政編碼 | 00-001至04-999 |
電話區號 | +48 22 |
車牌 | WA、WB、WD、WE、WF、WH、WI、WJ、WK、WN、WT、WU、WW、WX、WY |
網站 | warszawa.p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官方名稱 | 華沙歷史中心 |
類型 | 文化遺產 |
標準 | ii, vi |
評定時間 | 1980年 (第四次會議) |
參考編碼 | 30 |
分區 | 歐洲和北美地區 |
華沙原為馬佐夫舍地區維斯瓦河畔的一個小漁村。16世紀後期,當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國王齊格蒙特三世決定將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往華沙,此後華沙逐漸崛起。1795年之前,華沙一直是波蘭立陶宛聯邦事實上的首都,隨後則成為拿破崙統治下的華沙公國首都所在地。19世紀時,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城市人口呈現爆發式增長,使得當時的華沙成為歐洲規模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並以其優雅的建築和林蔭大道而聞名。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後,華沙遭到轟炸和圍困。由於1943年的猶太區起義、1944年的華沙起義以及隨後系統性的破壞,導致華沙受到嚴重破壞。戰後,城市得到全面重建。[7][8][9]
華沙擁有兩座國際機場,其中蕭邦機場是波蘭全國最為繁忙的機場,莫德林機場規模則相對較小,主要由低成本航空公司使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非常發達,有地鐵、巴士、通勤鐵路、有軌電車等。華沙也是波蘭科研和外包產業的重要中心。華沙證券交易所是中東歐地區最大、最重要的證券交易所。[10][11]民主國家共同體總部、歐洲邊境與海岸警衛隊總部以及歐安組織民主與人權辦公室均位於華沙。[12][13]華沙也是歐盟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之一,市內的華沙塔高310米,是全歐盟最高的建築物。[14]
華沙擁有波蘭科學院、國家愛樂樂團、華沙大學、華沙理工大學、國家博物館、扎切塔國家美術館和華沙大劇院等重要文化機構,其中華沙大劇院是歐洲最大的劇院之一。[15]經過重建的老城區保存了許多不同風格的歷史建築物[16],於1980年列入世界遺產。市內其他重要歷史建築包括皇家城堡、西吉斯蒙德圓柱、斯塔西茨宮、老城集市廣場、維拉諾宮以及皇家大道沿線的眾多教堂[17] 和宅邸。公園和綠地佔城市面積的四分之一。[18]
華沙的波蘭語名稱為Warszawa,在過去也有Warszewa、Warszowa、Worszewa以及Werszewa等拼寫形式。[19][20]這一名稱的確切來源尚未知。[21][22]一種理論認為,華沙意為「屬於Warsz」,而Warsz是斯拉夫語人名Warcisław的簡寫形式,其詞源與弗羅茨瓦夫有關。[23]但波蘭以人名命名的城市名稱通常以-ów、-owo、-ew或-ewo結尾,因此華沙的名稱在波蘭城市中較為特別。
在當地傳說中,華沙得名於漁夫瓦爾斯(Wars)和其妻薩瓦(Sawa)。當地民間關於二人的傳說有多種版本,根據其中一種版本,薩瓦是一條生活在維斯瓦河中的人魚,後來瓦爾斯與之相戀並結婚。[24]在歷史上,瓦爾什(Warsz)是一名生活在12至13世紀的貴族,其領地位於今日華沙老城的馬林施塔特區。[25]華沙的正式名稱為「華沙首都市」(miasto stołeczne Warszawa)。[26]
今日華沙市區範圍內的第一批有防禦工事的城鎮位於布羅德諾(建於9至10世紀)及澤斯杜維(建於12至13世紀)。[27]由於澤斯杜維屢受附近部落和公國的攻擊,於是當地統治者在一個名為華沙的小漁村修築了防禦工事。[28]1300年左右,馬佐夫舍公爵波列斯瓦夫二世正式建立了華沙城,而第一份關於華沙城主的文獻則可追溯到1313年。1390年,隨着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的建成,華沙成為馬佐夫舍公爵的駐地之一,並於1413年正式成為馬佐夫舍公國的首都。[27]當時華沙約有4,500人居住,以手工業和貿易為經濟支柱。
15世紀,城市人口開始向北側城牆以外遷徙,逐漸形成了新城,而既有的城區則被稱為老城,二者都擁有自己的憲章和委員會。建立新城的主要目的是容納那些不被允許在老城定居的新移民以及不受歡迎的人,特別是猶太人。[29]兩個區域間居民的社會經濟地位差距,引發了1525年的一次小規模叛亂。[28]1526年,隨着亞努什三世的突然去世,馬佐夫舍公爵家族絕嗣,華沙正式被併入波蘭。[27]後世普遍認為,亞努什三世之死是波蘭國王齊格蒙特一世的妻子博娜·斯福爾扎所為,意在維持波蘭對馬佐夫舍地區的統治。[30][31]
1529年,華沙首次成為眾議院會議的召開地,並於1569年成為眾議院永久駐地。[27]隨着城市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大批防禦工事開始興建,其中最具典型性的是始建於1540年的甕城。皇家城堡、街道和市場由意大利建築師重新規劃和設計,使老城具有早期意大利建築風格。1573年,波蘭立法機構在華沙通過了《華沙聯盟協約》,保證了波蘭立陶宛聯邦境內人民的宗教自由。由於華沙恰位於聯邦境內克拉科夫與維爾紐斯兩座主要城市的中點處,於是在1596年,國王齊格蒙特三世決定將聯邦與旗下波蘭王國王冠領地的首都從克拉科夫遷往華沙。[27]此後,城市繼續向西、南兩個方向擴展,市內的幾個區域則成為貴族的私產,並由其自行制定法律。1655年至1658年間,這座城市相繼被瑞典、勃蘭登堡、外西凡尼亞等國軍隊佔領。[27][32]大北方戰爭期間,華沙也曾被迫向入侵者繳納重稅。[27][33]
奧古斯特二世和奧古斯特三世統治時期,華沙經歷了又一輪大發展,逐漸向早期資本主義城市轉變。這一時期,王室從德意志僱傭了大量的建築師、雕塑家和工程師,以德累斯頓為藍本重建了整座城市。1727年,華沙第一座公園薩克森花園正式對外開放。[34]1747年,波蘭歷史上第一座公共圖書館扎烏斯基圖書館落成。[35]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在位時期,對皇家城堡的內部進行了重新裝修,擴建了瓦金基公園,並下令建造或翻新眾多宮殿、宅邸以及其他建築物,使華沙成為重要的文化藝術中心,贏得了「北方巴黎」的稱號。[36][37][38]
1795年,在第三次瓜分波蘭中,華沙被普魯士王國佔領,成為南普魯士省的首府。[39]路易十八流亡期間,曾在華沙居住。[40]
1806年,拿破崙率領法國軍隊,解放了包括華沙在內的大片原波蘭王國王冠領地的領土,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華沙為首都的華沙公國。[27]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戰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同年舉行的維也納會議中,華沙成為以俄羅斯沙皇為君主的波蘭會議王國的首府。[27]1816年,華沙皇家大學建立。
由於俄羅斯帝國不斷違反波蘭憲法,1830年十一月起義爆發。1831年,起義被鎮壓後,波蘭會議王國的自治權被大大縮減。[27]1861年2月27日,華沙群眾聚集抗議俄羅斯統治,被俄軍開槍鎮壓,5人被殺。[41][42]在1863年至1864年的一月起義間,華沙成為反俄組織波蘭國民政府的總部所在地。[42]
1875年,蘇格拉底·斯塔林凱維奇被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指派為華沙市長,在其治理下,華沙迎來了一段繁榮時期。這一時期,華沙的第一套供水及下水道系統建成,有軌電車、街道照明及煤氣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改進和擴建。[27]1850年至1882年間,由於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華沙的人口增長了134%,達到383,000人。其中,許多新市民來自周邊的鄉村地區,為尋找工作機會而遷移到華沙。城市西側的沃拉區由農業區轉變為城市的工業中心。[43]當時城市中冶金、紡織和玻璃工廠密佈,西端的天際線被大量煙囪佔據。[44]
與倫敦一樣,華沙的人口分佈也受到收入的影響。內城區的士紳化迫使較貧窮的市民遷入位於維斯瓦河對岸的普拉加、波維西爾、索萊茨等區域[45],猶太人等較貧窮的少數群體則在北側的穆拉諾夫聚居[46]。1897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華沙共有人口626,000人,僅次於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為俄羅斯帝國第三大城市。[47]市中心陸續湧現了華沙愛樂樂團音樂廳、至聖救世主教堂以及馬薩科斯卡大街沿線的公寓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建築。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華沙被德國佔領達4年之久。1918年11月11日簽署的《康邊停戰協定》要求德國必須從包括華沙在內的所佔領的外國領土撤軍。[48]同一天,約瑟夫·畢蘇斯基返回華沙,標誌着波蘭第二共和國的成立,這是波蘭被瓜分123年後首次恢復獨立。波蘇戰爭期間,1920年,華沙戰役在華沙東郊爆發,波蘭軍隊成功擊退了紅軍,保衛了首都,從而暫時停止了蘇俄向歐洲輸出革命的步伐。[49]
戰間期是華沙基礎設施迅速發展的時期。1921年,華沙面積約124.7平方公里,人口達100萬,人口密度超過了每平方公里8,000人,超越了當今的倫敦。[50]為疏解人口壓力,市政府在莫科圖夫區修建了大批現代主義住宅。橫跨維斯瓦河兩岸的什雷德尼科維大橋於1921年開工,1931年落成。華沙火車總站則於1932年動工,但因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而未能完工。斯特凡·斯塔辛斯基是戰間期華沙的最後一任市長。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入侵波蘭,二戰全面爆發。9月27日,華沙淪陷。此後直至1945年1月,包括華沙在內的原波蘭中部地區由納粹德國治下的波蘭總督府統治。為貫徹納粹當局「消滅劣等民族」的統治方針,華沙所有的高等學府被立即關閉,並將佔戰前全市人口30%的猶太人趕入猶太區。[51]1942年7月,納粹當局開始大規模將猶太區內的猶太人送入集中營,其中多數被送往特雷布林卡滅絕營。[51]二戰時期,華沙是軸心國佔領區城市反抗的重要中心。[52]1943年4月19日,作為旨在徹底滅絕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的重要部分,當局宣佈摧毀整個猶太區,引發了華沙猶太人起義。[53]儘管德軍有武器及人數上的優勢,但猶太人仍守住了該區近一個月。[53]起義被鎮壓後,絕大多數倖存者被屠殺,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逃脫或得以躲藏。[53][54]
1944年7月,蘇聯紅軍已攻入原波蘭領土,並向華沙方面推進。[55]位於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了解到斯大林對獨立的波蘭國家懷有敵意,於是給予地下組織「波蘭家鄉軍」指示,要求他們在紅軍到來之前從納粹手中奪取華沙的控制權。1944年8月1日,紅軍非常接近華沙時,家鄉軍與華沙市民發起了華沙起義。[55]起義原本預計只持續兩天,但實際上卻持續了63天,最後,家鄉軍戰士被迫向德軍有條件投降。[55]他們被送往德國境內的戰俘營,而全市平民則被驅逐。[55]據估計,華沙起義中波蘭平民死亡人數約在150,000人至200,000人之間。[56]
然而,希特拉沒有遵守投降條件,並下令徹底夷平華沙。為此,德軍組建了「燃燒和破壞分遣隊」(Verbrennungs- und Vernichtungskommando),摧毀了城中85%的建築,包括具有歷史價值的舊城區及皇家城堡,而城中圖書館和博物館的藏品或被運到德國,或被直接破壞。[55][57]
1945年1月17日,蘇聯紅軍和波蘭陸軍第一集團軍開進華沙,解放了郊區。[58]隨後,蘇軍迅速解放了整座城市,並向羅茲加速推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於戰鬥、轟炸以及有計劃的破壞,華沙大部分地區淪為廢墟,而此前的猶太區更是被徹底夷為平地,只剩下一堆瓦礫。由於受損過於嚴重,波蘭政府決定將其與大部分行政機構暫時轉移到羅茲辦公,使得羅茲成為了實質上的臨時首都。儘管如此,華沙還是成功恢復了其作為國家首都以及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
為重建城市,政府發起了「為華沙搬磚」運動,並建造了大量的裝配式住房,以緩解嚴重的住房短缺問題。為避免人口密度過大,同時創造更多的綠色空間,政府廣泛興建了預製混凝土公寓樓。大多數的歷史古蹟得到重建,但仍有一些建於19世紀的、受損不太嚴重的建築被拆除,例如克倫堡宮。[59][60]希魯德梅希切區得到全面改造,原有的鵝卵石街道則鋪上了瀝青,從而極大改善了城市的交通。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使得一些著名的街道消失,一部分街道則由於閱兵廣場的修建而被一分為二。[61]1980年,華沙舊城區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62][63]
1955年7月22日,科學文化宮落成。這座大樓是蘇聯贈送給波蘭人民的禮物,高237米,為斯大林風格建築,至今仍為全國第二高的建築物。[64]此外,市中心也建設了其他一系列的摩天大樓。總的來說,華沙的城市景觀以現當代建築為主。[65]
1966年4月14日,為紀念波蘭建國1000周年,華沙舉行了千年閱兵式。
1979年和1983年,出身於波蘭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兩次訪問祖國,為尚處於萌芽之中的團結工會運動提供了支持,使得波蘭國內對統一工人黨政府不滿的聲浪日益興起。[66]1979年,在成為教宗不到一年時,若望保祿二世便訪問波蘭,在華沙勝利廣場(今畢蘇斯基廣場)舉行彌撒,並鼓勵波蘭要「改頭換面」。[66]華沙市民和波蘭人民普遍將教宗的話語理解為推動改革的動力,從而極大助推了東歐劇變。[66]
1995年,華沙地鐵1號線開通,2015年2號線開通。[67]2004年,波蘭加入歐盟後,華沙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為繁榮的時期。[68]2012年歐洲國家盃的開幕式在華沙舉行。[69]此外,華沙也承辦了201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及2016年北約峰會。
華沙位於波蘭中東部,距喀爾巴阡山脈約300公里,距波羅的海約260公里,距德國柏林523公里。[70]該城市地處馬佐夫舍平原的中心地帶,維斯瓦河穿城而過,平均海拔約為100米。城市西側的最高點位於沃拉區,海拔115.7米,東側的最高點則位於韋索瓦區,海拔122.1米。城市最低點位於東部邊界處,海拔75.6米。市內也有一些山丘(大部分是人造山丘),例如華沙起義山和什切什利維采山(Szczęśliwice),其中什切什利維采山海拔138米,為全市最高點。
華沙主要的地貌是平坦的冰磧高原和維斯瓦河谷。維斯瓦河作為華沙城市的中軸線,將城市分為兩大區域。河流左岸主要為冰磧高原(維斯瓦河水平以上10至25米)和維斯瓦河階地(最高處為維斯瓦河水平以上6.5米),其中冰磧高原的邊緣橫穿城市,高於地面10米至25米,是城市西側最為顯著的地貌特徵,也是華沙的重要地標,有「華沙懸崖」之稱。冰磧高原上有少量天然和人工池塘,也有一些粘土坑分佈。維斯瓦河階地呈不對稱形狀,左岸由兩層階地構成,其上仍然有古維斯瓦河水系的遺蹟,例如溪流、湖泊等。右岸地貌較為多樣,有多層階地,其中最高的一層階地有風成沙覆蓋,上面往往有森林分佈。
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華沙的氣候屬於海洋性氣候。[71][72]然而,這座城市也具備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特徵,並且在氣候變化和熱島效應加劇之前,根據舊數據,華沙的氣候屬於此類型。[73][74][75][76]此外,根據波蘭地理學家文岑蒂·奧科沃維奇的氣候分類法,華沙的氣候屬於溫帶融合氣候,同時具有海洋性和大陸性氣候的特點。[77]
華沙氣候冬冷夏暖,冬季時常下雪,夏季暴風雨亦很常見,春秋兩季則相對溫和,尤其是在5月和9月,但天氣多變。[73]全年平均氣溫為9.0 °C(48.2 °F),1月平均氣溫−1.5 °C(29 °F),7月平均氣溫19.7 °C(67.5 °F),氣候宜人。夏季溫度有時能夠達到30 °C(86 °F),但炎熱天氣的影響會被相對較低的露點和較大的晝夜溫差所抵消。華沙是歐洲降水第六少的主要城市(也是中歐降水最少的主要城市),年平均降雨量482毫米,降水最多的月份是7月。[78]
華沙 (WAW)氣候數據,平均數據1991年–2020年,極端數據1951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0.4 (50.7) |
16.8 (62.2) |
23.4 (74.1) |
30.9 (87.6) |
34.4 (93.9) |
37.3 (99.1) |
39.0 (102.2) |
40.5 (104.9) |
37.8 (100.0) |
28.7 (83.7) |
18.5 (65.3) |
13.4 (56.1) |
40.5 (104.9) |
平均最高溫 °C(°F) | 13.8 (56.8) |
18.3 (64.9) |
22.9 (73.2) |
30.4 (86.7) |
27.6 (81.7) |
32.8 (91.0) |
35.9 (96.6) |
37.0 (98.6) |
34.5 (94.1) |
25.9 (78.6) |
19.2 (66.6) |
15.4 (59.7) |
37.0 (98.6) |
平均高溫 °C(°F) | 1.0 (33.8) |
2.6 (36.7) |
7.4 (45.3) |
14.6 (58.3) |
19.8 (67.6) |
23.1 (73.6) |
25.2 (77.4) |
24.7 (76.5) |
19.1 (66.4) |
12.9 (55.2) |
6.5 (43.7) |
2.3 (36.1) |
13.3 (55.9) |
日均氣溫 °C(°F) | −1.5 (29.3) |
−0.4 (31.3) |
3.2 (37.8) |
9.2 (48.6) |
14.3 (57.7) |
17.7 (63.9) |
19.7 (67.5) |
19.1 (66.4) |
14.0 (57.2) |
8.7 (47.7) |
3.8 (38.8) |
−0.1 (31.8) |
9.0 (48.2) |
平均低溫 °C(°F) | −4.0 (24.8) |
−3.3 (26.1) |
−0.6 (30.9) |
4.0 (39.2) |
8.8 (47.8) |
12.4 (54.3) |
14.5 (58.1) |
13.8 (56.8) |
9.5 (49.1) |
5.0 (41.0) |
1.3 (34.3) |
−2.5 (27.5) |
4.9 (40.8) |
平均最低溫 °C(°F) | −15.5 (4.1) |
−12.9 (8.8) |
−8.2 (17.2) |
−2.9 (26.8) |
1.4 (34.5) |
6.7 (44.1) |
9.0 (48.2) |
7.8 (46.0) |
2.7 (36.9) |
−2.9 (26.8) |
−6.4 (20.5) |
−11.7 (10.9) |
−17.8 (0.0) |
歷史最低溫 °C(°F) | −30.7 (−23.3) |
−27.6 (−17.7) |
−22.6 (−8.7) |
−6.9 (19.6) |
−3.1 (26.4) |
1.8 (35.2) |
4.6 (40.3) |
3.0 (37.4) |
−1.6 (29.1) |
−9.6 (14.7) |
−17.0 (1.4) |
−24.8 (−12.6) |
−30.7 (−23.3)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31.0 (1.22) |
29.8 (1.17) |
29.0 (1.14) |
35.1 (1.38) |
55.5 (2.19) |
52.4 (2.06) |
40.1 (1.58) |
46.0 (1.81) |
50.4 (1.98) |
40.2 (1.58) |
36.0 (1.42) |
36.1 (1.42) |
481.7 (18.96) |
平均最大雪深 cm(吋) | 6.4 (2.5) |
6.6 (2.6) |
4.0 (1.6) |
1.0 (0.4)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0 (0.0) |
0.2 (0.1) |
2.4 (0.9) |
3.7 (1.5) |
6.6 (2.6)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16.20 | 14.44 | 12.83 | 10.97 | 12.93 | 12.53 | 12.53 | 11.37 | 10.87 | 12.27 | 13.10 | 15.03 | 155.07 |
平均降雪天數(≥ 0 cm) | 18.3 | 15.5 | 10.2 | 6.7 | 1.4 | 0.0 | 0.0 | 0.0 | 2.2 | 4.5 | 6.8 | 13.7 | 54.0 |
平均相對濕度(%) | 86.8 | 83.6 | 75.8 | 67.6 | 68.3 | 69.3 | 70.9 | 71.6 | 78.9 | 83.6 | 88.5 | 86.6 | 77.8 |
月均日照時數 | 44.6 | 66.5 | 139.4 | 210.1 | 272.4 | 288.8 | 295.4 | 280.2 | 193.1 | 122.6 | 50.6 | 33.6 | 1,998.1 |
平均紫外線指數 | 1 | 1 | 2 | 4 | 5 | 6 | 6 | 5 | 4 | 2 | 1 | 0 | 3 |
數據來源1: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and Water Management[79][80][81][82][83][84][85][86] | |||||||||||||
數據來源2:Meteomodel.pl (records, relative humidity 1991–2020)[87][88][89] Weather Atlas (UV)[90] |
華沙-別拉尼氣候數據,平均數據1991年–2020年,極端數據1951年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3.5 (56.3) |
18.3 (64.9) |
23.1 (73.6) |
30.5 (86.9) |
32.9 (91.2) |
36.2 (97.2) |
36.9 (98.4) |
38.0 (100.4) |
34.3 (93.7) |
26.4 (79.5) |
19.2 (66.6) |
15.4 (59.7) |
38.0 (100.4) |
平均最高溫 °C(°F) | 8.7 (47.7) |
10.4 (50.7) |
17.2 (63.0) |
24.5 (76.1) |
28.3 (82.9) |
31.2 (88.2) |
32.6 (90.7) |
32.3 (90.1) |
27.1 (80.8) |
22.1 (71.8) |
15.0 (59.0) |
9.8 (49.6) |
34.2 (93.6) |
平均高溫 °C(°F) | 1.4 (34.5) |
3.1 (37.6) |
7.9 (46.2) |
15.1 (59.2) |
20.4 (68.7) |
23.5 (74.3) |
25.6 (78.1) |
25.1 (77.2) |
19.5 (67.1) |
13.3 (55.9) |
6.9 (44.4) |
2.7 (36.9) |
14.5 (58.1) |
日均氣溫 °C(°F) | −1.1 (30.0) |
−0.1 (31.8) |
3.6 (38.5) |
9.7 (49.5) |
14.8 (58.6) |
18.2 (64.8) |
20.2 (68.4) |
19.4 (66.9) |
14.2 (57.6) |
8.9 (48.0) |
4.2 (39.6) |
0.3 (32.5) |
9.3 (48.7) |
平均低溫 °C(°F) | −3.3 (26.1) |
−2.6 (27.3) |
0.2 (32.4) |
4.9 (40.8) |
9.3 (48.7) |
12.9 (55.2) |
14.9 (58.8) |
14.5 (58.1) |
10.2 (50.4) |
5.7 (42.3) |
2.0 (35.6) |
−1.8 (28.8) |
5.6 (42.1) |
平均最低溫 °C(°F) | −14.3 (6.3) |
−11.3 (11.7) |
−6.9 (19.6) |
−1.6 (29.1) |
2.6 (36.7) |
7.3 (45.1) |
10.2 (50.4) |
9.0 (48.2) |
3.8 (38.8) |
−1.9 (28.6) |
−5.1 (22.8) |
−10.4 (13.3) |
−16.8 (1.8) |
歷史最低溫 °C(°F) | −27.9 (−18.2) |
−28.0 (−18.4) |
−18.1 (−0.6) |
−5.5 (22.1) |
−2.6 (27.3) |
2.8 (37.0) |
6.5 (43.7) |
5.1 (41.2) |
−1.3 (29.7) |
−8.3 (17.1) |
−15.9 (3.4) |
−24.8 (−12.6) |
−28.0 (−18.4)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35.6 (1.40) |
34.4 (1.35) |
34.2 (1.35) |
36.8 (1.45) |
58.1 (2.29) |
67.8 (2.67) |
81.5 (3.21) |
63.3 (2.49) |
50.9 (2.00) |
42.6 (1.68) |
40.8 (1.61) |
41.7 (1.64) |
587.9 (23.15)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16.2 | 14.2 | 13.3 | 11.3 | 13.5 | 13.6 | 13.7 | 12.5 | 11.7 | 13.1 | 14.1 | 15.7 | 162.9 |
平均相對濕度(%) | 85.0 | 82.5 | 75.8 | 66.5 | 66.5 | 66.9 | 69.9 | 70.9 | 79.5 | 83.1 | 86.4 | 86.4 | 76.7 |
數據來源:meteomodel.pl[91] |
華沙的氣候數據 | |||||||||||||
---|---|---|---|---|---|---|---|---|---|---|---|---|---|
月份 | 一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年 |
日平均日照時長(小時) | 8.0 | 10.0 | 12.0 | 14.0 | 16.0 | 17.0 | 16.0 | 15.0 | 13.0 | 11.0 | 9.0 | 8.0 | 12.4 |
Source: Weather Atlas (sunshine data)[92] |
華沙悠久而獨具特色的歷史,深刻影響了這座城市的建築風格與城市佈局。與其他大多數的波蘭城市不同,華沙的城市風貌以現當代風格為基調,現代玻璃大廈與歷史建築並存,擁有精心設計的天際線。近幾十年來,華沙的城市發展主要採用同心圓理論,因此時至今日,大多數市民居住在中心區以外,通過地鐵、巴士、有軌電車等進行通勤。[93]中心城區的公寓通常用於商業活動或臨時住宿,而距離中心城區最近的住宅區則位於內城區的外圍部分。[93]
16世紀末起,華沙開始成為國家的首都以及王室的駐地。成為首都之初,華沙仍然只是一座小城市,僅有私人擁有的宮殿、宅第、別墅以及一些排屋,這些建築色彩豐富,建築細節精巧。往事和貴族聘請了來自德意志、意大利、尼德蘭等地的優秀建築師,如蒂爾曼·範·加梅倫、安德烈亞斯·施盧特、雅克布·豐塔納、恩里科·馬克尼等。[94]華沙老城附近的建築囊括了幾乎所有的歐洲建築風格,橫跨不同歷史時期。華沙擁有哥德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等建築風格的優秀範例,這些具有典型性的建築基本全部位於市中心範圍內。
華沙的哥德式建築風格以雄偉壯麗的教堂為代表[17] ,在世俗建築和防禦工事中也有體現。城中具代表性的哥德式建築有聖若翰洗者聖殿總主教座堂[17] (建於1390年)、聖母訪親教堂(建於1411年)、布爾巴赫聯排別墅(建於14世紀)[95]、火藥塔(建於1379年)、皇家城堡(建於1407年至1410年)等。文藝復興建築集中於老城集市廣場,代表有巴利奇科家族住宅(建於1562年)、薩爾瓦多住宅(建於1632年)等。風格主義建築的典型為耶穌會教堂(建於1609年至1626年)。重要的早期巴洛克風格建築有聖雅辛特教堂(建於1603年至1639年)、西吉斯蒙德圓柱(建於1644年),其中西吉斯蒙德圓柱是近代世界第一座用於世俗用途的圓柱形建築。[96]
巴洛克全盛時期建築的著名例子包含克拉辛斯基宮(建於1677年至1683年)、維拉諾宮(建於1677年至1696年)和聖加西彌祿教堂(建於1688年至1692年)等。較為典型的洛可可建築則包括恰普斯基宮(建於1712年至1721年)、四風宮(建於18世紀30年代)和聖母訪親女修會教堂(建於1728年至1761年)。城中新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包含瓦津基宮(建於1775年至1795年),克羅利卡尼亞宮(建於1782年至1786年)、加爾默羅會教堂(建於1761年至1783年)和聖三一教堂(建於1777年至1782年)。進入19世紀以後,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複興,深刻影響了城市各地的公共建築,著名例子包括華沙大劇院(建於1825年至1833年)和銀行廣場建築群(建於1825年至1828年)等。
19世紀後期,布爾喬亞風格建築曾繁榮一時。儘管如華沙愛樂樂團音樂廳等這一時期的代表性建築或疏於治理,或被改建為社會主義現實風格,但華沙理工大學(理工)大樓(建於1899年至1902年)等的建築仍然得以保留,成為19世紀後期華沙的象徵。[97]普拉加區的一部分19世紀工業時期建築得到了修復,但多數建築或維護不善,或被直接拆除。薩克森宮與布呂爾宮等戰前地標性建築在二戰期間被德軍摧毀,至今尚未開始重建。[98]
戰後,由於波蘭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員,因此華沙的建築也深受現代主義、社會主義等風潮的影響,這一時期最著名的建築物包括以紐約帝國大廈為藍本的科學文化宮(建於1952年至1955年)以及以巴黎、倫敦、莫斯科和羅馬等地的廣場為原型的憲法廣場等。[99]救世主廣場的托斯卡納風格柱廊則參考了共和國廣場的同類建築。[100]
當代華沙的代表性建築包括由諾曼·福斯特設計的位於畢蘇斯基廣場的大都會辦公樓[101]、由馬雷克·布津斯基(Marek Budzyński)和茲比格涅夫·巴多斯基(Zbigniew Badowski)設計的華沙大學圖書館、由SOM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的Rondo 1寫字樓、由丹尼爾·里伯斯金設計的黃金44號住宅大樓、由雷納·馬拉邁基設計的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以及金露台等。由於近年來摩天大樓的大量興建,目前華沙已經成為歐洲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之一,2022年完工的華沙塔為歐盟最高建築。[14][102]
華沙老城地圖 |
儘管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首都相比,當代華沙的歷史相對較短,但城市中擁有許多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的建築與紀念碑。城中的每個區域都存留了不少昔日的遺跡,以二戰後得以系統性重建的華沙老城為代表。老城最著名的地標是皇家城堡、西吉斯蒙德圓柱、集市廣場和華沙甕城。
從老城向南,就到達了皇家之路。這條大街是過去波蘭國王舉行典禮的路線,擁有許多歷史悠久的教堂及宮殿,其中最著名的是總統府和華沙大學。揚三世·索別斯基索的前住所維拉諾宮也是該地區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以其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及華美的花園而聞名。[103]
波萬茨基公墓是歐洲最古老的公墓之一,以豐富的雕塑為特色,其中一些雕塑是由19至20世紀的著名藝術家創作的。[104]由於這裏埋葬了天主教徒、猶太人、東正教徒、穆斯林、新教徒等不同宗教背景的市民,故此地又有「大墓地」(Necropolis)之稱。附近的奧科波瓦街猶太公墓是歐洲最大的猶太公墓之一。
華沙猶太文化遺產眾多,其中最著名的是華沙猶太劇院、諾茲克猶太會堂、雅努什·科扎克孤兒院和虛榮街(Próżna)等,而猶太人區英雄紀念碑、集合場、錫耶納街上的猶太人集中區隔離牆碎片以及為紀念猶太戰鬥組織而建成的土丘等地則是華沙猶太人悲慘歷史的見證。[105]
華沙的英雄歷史為這座城市留下了大量紀念建築。帕維克曾為蓋世太保監獄,現已改建為烈士陵園及博物館。華沙要塞是19世紀在十一月起義失敗後由俄國人建造的防禦要塞,是波蘭起義者殉難的重要地點。位於老城城牆的小起義者雕像則是紀念在華沙起義中擔任信使和前線部隊的兒童。華沙起義紀念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二戰紀念物之一。[106][107]
華沙是著名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蕭邦的主要居住地之一,至今仍然保存着眾多與其相關的地點,其心臟也被安放於聖十字教堂內。[108]每年夏季,瓦金基公園的蕭邦雕像附近都會舉辦鋼琴音樂會。[109]此外,著名物理學家瑪麗·居里的出生地、首次從事科學工作的地點以及由其建於1925年的鐳研究所也均位於華沙。[110][111]
華沙生態環境良好,綠地佔城市總面積的約四分之一[112],涵蓋了街心公園、社區綠地、林蔭大道、大型歷史公園、自然保護區和城市森林等多種類型。據統計,全市有多達82個公園[113],其中較著名的有薩克森花園、克拉辛斯基花園、瓦金基公園和維拉諾宮公園等。
薩克森花園始建於1727年,佔地15.5公頃,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園之一,曾為撒克森宮的皇家花園,後改建為英國風格。無名烈士墓位於畢蘇斯基公園內,靠近薩克森花園的中央噴泉。克拉辛斯基宮花園擁有長椅、花毯和中央池塘,曾為華沙熱門的旅遊景點。瓦金基公園佔地76公頃,景觀建築和樹木獨具特色,公園內的孔雀、松鼠和野雞等動物也吸引着國內外遊客前往。維拉諾宮公園可追溯至17世紀下半葉,佔地43公頃,內部建築具有濃郁的法國和巴洛克風格。
華沙植物園和華沙大學圖書館屋頂花園擁有大量國內外珍稀植物[114],而新橘園的棕櫚屋則匯聚了世界各地的亞熱帶植物,莫科托夫公園(原為賽馬場)、烏亞茲多夫公園、斯卡伊茨維斯基公園也位於城市範圍內。普拉加公園建於1865年至1871年之間,是普拉加區最為古老的公園。[115]
以城市生態系統的標準而言,華沙的植物物種多樣性相當豐富。這主要得益於華沙地處森林、濕地、耕地、草地等不同植被分佈區的交界帶。坎皮諾斯自然保護區是馬佐夫舍原始森林僅存的部分,現已立法加以保護。[116]卡巴蒂森林位於城市南部邊界,是華沙地區較為熱門的旅遊目的地。華沙周圍15公里(9英里)範圍內有13個自然保護區,這些保護區內部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水獺、海狸和數百種鳥類等動物繁衍生息。此外,華沙還有幾個湖泊,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切爾尼亞科夫和卡米歐尼克的牛軛湖。
華沙動物園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17世紀的私人動物園,1928年正式建立,佔地40公頃(99英畝)。園內約有近5,000隻動物,涵蓋近500個物種。通常而言,華沙動物園對公眾開放。[117][118]
年份 | 人口 | ±% |
---|---|---|
1700 | 30,000 | — |
1792 | 120,000 | +300.0% |
1800 | 63,400 | −47.2% |
1830 | 139,700 | +120.3% |
1850 | 163,600 | +17.1% |
1882 | 383,000 | +134.1% |
1901 | 711,988 | +85.9% |
1909 | 764,054 | +7.3% |
1925 | 1,003,000 | +31.3% |
1933 | 1,178,914 | +17.5% |
1939 | 1,300,900 | +10.3% |
1945 | 422,000 | −67.6% |
1950 | 822,036 | +94.8% |
1960 | 1,139,189 | +38.6% |
1970 | 1,315,648 | +15.5% |
1980 | 1,596,073 | +21.3% |
1990 | 1,655,661 | +3.7% |
2000 | 1,610,471 | −2.7% |
2010 | 1,720,398 | +6.8% |
2020 | 1,794,166 | +4.3% |
來源:[119] |
歷史上,華沙曾經是波蘭人口結構最多元化的城市,大量市民出生於境外。[121]過去,除了佔主體地位的波蘭人之外,還有一個龐大而繁榮的猶太少數群體。根據1897年俄羅斯帝國人口普查,華沙猶太人達219,000人,占當時全市人口(638,000人)的34%。[122]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華沙的猶太人口規模僅次於紐約,位居世界第二,1930年代後期,猶太人約佔該市總人口的30%。[51]1933年,全市1,178,914人中有833,500人以波蘭語為母語。[123]此外,戰前的華沙還有一個德意志人社區。[124]與歷史相比,當代華沙的人口多樣性已經大大降低。[51]如今,華沙的人口增長主要來源於國內其他地區的移民以及城市化。
1939年,華沙人口達約1,300,000人[125];到1945年,受戰爭因素影響,人口降至420,000人。戰後初期,由於人口增長率過高,華沙的住房很快就陷入短缺,難以容納新的外來人口。為解決這一問題,市政府採取了多種措施,包括擴大城市的總面積,以及僅允許華沙永久居民的配偶、子女和一些具有知名度的人(著名專家、藝術家、工程師)定居等。定居限制措施的實施,使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華沙市民被認為比起外來移民享有更多特權,從而對他們的形象產生了負面影響。儘管定居限制早在1990年就已經被取消,但對華沙人的負面印象仍以某種形式延續至今。[126][127]
與歐洲大多數的首都城市一樣,華沙的外國移民人口多於國內其他城市,但與巴黎或阿姆斯特丹等西歐國家首都仍相差甚遠。據估計,2019年,40,000名華沙居民出生於國外。其中,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和越南人是華沙最重要的外來移民群體。[128]
2022年,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影響,大量烏克蘭人淪為難民,超過250萬人湧入波蘭,其中有30萬人選擇留在華沙及附近地區,使得華沙人口在1個月內增加了17%。[129]
縱觀歷史,華沙一直是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相融合的城市。[130]根據1901年人口普查數據,在全市711,988名居民中,天主教徒佔56.2%,猶太人佔35.7%,希臘東正教徒佔5%,新教徒佔2.8%。[131]八年後的1909年,城市共有281,754名猶太人(佔36.9%)、18,189名新教徒(佔2.4%)和2,818名瑪利亞維派教徒(佔0.4%)。[132]多元的宗教結構,促使各大宗教在全市各地大規模建造宗教場所,鼎盛時期多達數百座。大部分宗教場所在1944年華沙起義後被德軍摧毀。戰後,波蘭新政府不鼓勵宗教活動,因此只重建了一小部分宗教設施。[128][133]
天主教華沙總教區和天主教華沙-普拉加教區是華沙的兩大天主教區,服務市內140萬羅馬天主教徒。[134]華沙路德教區是波蘭六大路德宗教區之一,其主要禮拜堂是建於1781年的聖三一教堂,這座教堂也是華沙最重要和最具歷史意義的地標之一。福音派歸正教區(屬加爾文教派)則領導波蘭歸正教會。華沙東正教徒的主要活動場所則為位於普拉加區的抹大拉的馬利亞主教座堂 。華沙猶太社區 (Gmina Wyznaniowa Żydowska) 是波蘭八大猶太社區之一,城內還有3座猶太教會堂,波蘭首席拉比米高·舒德里奇也居住在華沙。奧喬塔的伊斯蘭文化中心和維拉諾夫的小清真寺則為城中穆斯林的宗教場所。
華沙是波蘭的首都,也是國家的政治中心。總統府、總理府、參議院、眾議院、最高法院、最高行政法院以及憲法法庭等幾乎所有的中央政府機構均位於華沙。華沙擁有20個眾議院席位、4個參議院席位以及2個歐洲議會席位。
揚·安傑伊·門尼赫(Jan Andrzej Menich,1695年至1696年在任)是近代華沙第一任市長。[135]此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華沙市政府一直作為地方自治機構存在。人民共和國時期,市政工作由全國城市委員會(Miejska Rada Narodowa)負責。東歐劇變以後,華沙市政府恢復地方自治機構地位。1990年以來,市政府的架構發生了數次變革。[136]1990年至1994年間,市長由市議會選舉產生。[137]1994年至1999年間,華沙市被改制為由若干個鄉組成的鬆散聯合體其中中心城區由中心鄉管轄。在這一時期,中心鄉鄉長經鄉議會選舉產生後,便直接兼任華沙市長,然而中心鄉人口只佔華沙全市人口的一部分。1999年波蘭行政改革之後,華沙市政府架構更為複雜,城市治理難度增大。為便於治理,提高行政效率,2002年,波蘭國會通過《華沙法案》,將華沙市區範圍內的各鄉合併為單一的都市鄉,並賦予華沙「具有縣權力的市」地位,由統一的地方政府治理。與此同時,波蘭全國所有的市政府也都進行了重大變革,引入了直接選舉制度。[137]改革後的首任市長為萊赫·卡欽斯基。
華沙市議會(Rada Miasta Warszawy)是華沙的一院制立法機構,由60名議員組成,每五年進行一次議員選舉。[137]與大多數立法機構一樣,市議會下分為多個委員會,監督市政府的各方面工作。[137]市長在行使行政權力,是全市範圍內所有非經選舉產生的市級或縣級官員以及其他僱員的上級,並負責監督全市所有附屬實體。現任市長為拉法·特扎斯科夫斯基。
根據《華沙法案》,華沙全市分為18個區。儘管這些區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它們具有一定的自治權,以地方自治實體的形式行使法律賦予城市的一些權力,並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時,它們也有義務協助市長和市議會行使職權,例如監督市政機構、學校等。每個區都設有區議會(rada dzielnicy)[137],區議會再進一步選舉出區長(burmistrz dzielnicy)和區執行委員會(zarząd dzielnicy),其中區長由市長指定的幾名候選人中選出。
行政區 | 人口 | 面積 |
---|---|---|
莫科托夫區 | 220,682 | 35.4 km2(13.7 sq mi) |
南普拉加區 | 178,665 | 22.4 km2(8.6 sq mi) |
烏爾瑟努夫區 | 145,938 | 48.6 km2(18.8 sq mi) |
沃拉區 | 137,519 | 19.26 km2(7.44 sq mi) |
別拉內區 | 132,683 | 32.3 km2(12.5 sq mi) |
塔爾古韋克區 | 123,278 | 24.37 km2(9.41 sq mi) |
希魯德梅希切區 | 122,646 | 15.57 km2(6.01 sq mi) |
貝莫沃區 | 115,873 | 24.95 km2(9.63 sq mi) |
比亞沃文卡區 | 96,588 | 73.04 km2(28.20 sq mi) |
奧霍塔區 | 84,990 | 29.7 km2(11.5 sq mi) |
瓦韋爾區 | 69,896 | 79.71 km2(30.78 sq mi) |
北普拉加區 | 69,510 | 11.4 km2(4.4 sq mi) |
烏爾蘇斯區 | 53,755 | 29.35 km2(11.33 sq mi) |
若利博日區 | 48,342 | 28.5 km2(11.0 sq mi) |
弗沃黑區 | 38,075 | 28.63 km2(11.05 sq mi) |
維拉努夫區 | 23,960 | 36.73 km2(14.18 sq mi) |
倫貝爾圖夫區 | 23,280 | 19.30 km2(7.45 sq mi) |
韋索瓦區 | 22,811 | 22.6 km2(8.7 sq mi) |
總計 | 1,708,491[138] | 521.81 km2(201.47 sq mi) |
1990年以前,華沙分為希魯德梅希切區、南普拉加區、北普拉加區、若利博日區、沃拉區、奧霍塔區和莫科托夫區7個行政區,當時這些區的規模較今日小。1990年,這些區被改制為鄉。1994年,它們的外圍部分被分離出來,成立了比亞沃文卡、塔爾古韋克、倫貝爾圖夫、瓦韋爾、維拉努夫、烏爾瑟努夫、弗沃黑、烏爾蘇斯、貝莫沃和別拉內等市鎮,剩餘的部分則合併為「中心鄉」,與分離出的市鎮平級。此次改制後,華沙成為了由11個鄉組成的鬆散的市政聯盟,其中中心鄉佔主導地位。1999年,波蘭進行行政改革,全國縣份重組,「華沙縣」也在此時建立。雙層行政機構極大降低了行政效率。2002年韋索瓦區和蘇萊約維克請求併入華沙縣,獲得批准(蘇萊約維克於同年再次請求分離)。與此同時,城市管理機構複雜、職責重疊等問題日益嚴重,城市治理難度陡增。為解決這一問題,2002年,華沙市議會通過決議,裁撤華沙市政聯盟、華沙縣和中心鄉,中心鄉的7個組成區與外城11個鄉均改制為區,將華沙整合為單一的都市鄉,同時賦予「具有縣權力的市」地位,當今華沙行政區劃就此成型,此後再無大的變動。
今日的華沙分為18個區[139],這些區作為輔助市政單位,有一定的自治權。[140]每個區下轄若干個社區,這些社區不具備任何行政權力,其中希魯德梅希切區下轄的老城區和新城區是華沙的兩個創始社區。[141]
華沙是中東歐的經濟和金融中心。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約940億歐元(1050億美元),佔全國GDP和國民收入的六分之一[142],也是歐盟最富裕的地區之一。[143] 2020年,在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所公佈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華沙被列為Alpha級別的國際都市,與雪梨、伊斯坦堡、阿姆斯特丹、首爾等城市同級。[144]
華沙的希魯德梅希切區和沃拉區匯集了全國政府機關以及國內外眾多公司。2017年,全市註冊企業42.3萬家。[145]華沙近年來商業的蓬勃發展,吸引着國內外投資者的目光;2019年,華沙是外國投資者在歐洲的首選投資地點之一。[146]2019年10月,華沙的失業率僅1.3%,為全國最低。[147]2011年,華沙在世界物價最高昂城市排行中位居第46位[148]。
波蘭國家銀行是茲羅提的發行單位,波蘭儲蓄銀行是波蘭最大的商業銀行。
華沙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817年,一直運作到二戰開始。1991年4月,隨着波蘭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華沙證券交易所重新建立。[149]時至今日,根據多項指標,華沙證券交易所已成為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市場,截至2020年11月26日,共有433家公司在華沙證券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達1萬億茲羅提。[150]具有諷刺意味的是,1991年到2000年間,證券交易所的辦公地點正位於曾長期反對市場經濟的波蘭統一工人黨總部舊址大樓內。[151]
華沙的主要工業門類包括信息技術、電氣、化工、化妝品、建築、食品加工、印刷、冶金、機械、服裝等產業。大多數的工業設施都集中在位於城市近郊和周邊地區的華沙工業區 (Warszawski Okręg Przemysłowy, WOP)。[152]此外,華沙的零售業也很發達,零售額佔全國總額的13%。[153]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政府決定將該城市轉型為重工業製造業中心,為此,政府在城市及其周邊地區建立了許多大型工廠和其他生產設施。其中最大的是胡塔·華沙(Huta Warszawa)煉鋼廠(現為安賽樂米塔爾所有)、FSO汽車廠和Ursus SA。 FSO汽車廠始建於1951年,曾為華沙最成功的公司之一,生產過FSO華沙、FSO塞雷納、菲亞特125p、FSO波洛涅茨等著名車款,產品遠銷海外。1995年,該工廠被韓國汽車製造商大宇汽車收購。
華沙是波蘭的媒體中心,波蘭電視台、波蘭廣播電台、TVN、Polsat、TV4、脈衝電視、Canal+ 波蘭、MTV波蘭等電視台和廣播電台的總部均位於華沙。[154]
1661年5月,波蘭歷史上第一份報紙《波蘭普通信使報》(Merkuriusz Polski Ordynaryjny)在華沙發行,此後幾百年間,華沙的印刷產業日趨繁榮。時至今日,華沙已經是波蘭的印刷之都,在此發行的國內外期刊種類繁多,充分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報紙的發行競爭也異常激烈,《共和國報》、《選舉報》、《波蘭-歐洲-世界日報》等許多大型日報的總部都設在華沙。[155]
新世界街和皇家之路是華沙主要的商業街,但多數零售商則聚集在金露台、莫科圖夫廣場和韋斯特菲爾德阿卡迪亞購物中心等購物中心,其中韋斯特菲爾德阿卡迪亞購物中心是歐洲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156]維特卡茨百貨公司和弗拉斯卡蒂附近則是市內奢侈品店、設計師品牌店的主要分佈地。[157]
2010年代以來,華沙將多個舊工業區改造為零售休閒娛樂綜合體。有維斯瓦河畔電廠(Elektrownia Powiśle)、康乃瑟中心(Centrum Praskie Koneser)、諾布林工廠(Fabryka Norblina)等,深受年輕人歡迎。
華沙的影視產業規模龐大,擁有數家電影公司和電影製片廠,其中TOR、明燈(Czołówka)、斑馬(Zebra)、KADR等電影公司較為著名,曾參與多部國外電影的製作。[158]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華沙一直是波蘭最重要的電影製作中心。這裏也是《下水道》、《十誡》、《鋼琴戰曲》等諸多著名影視作品的重要取景地。[159]此外,華沙也是國家電影資料館的所在地,自1955年成立以來,該館一直致力於保護波蘭的電影文化。[160]
華沙的電子遊戲產業發達。有CD Projekt,11 bit studios,People Can Fly等著名游戲公司。
華沙是歐洲重要的交通樞紐,巴士系統發達,地鐵也在不斷發展中。華沙電車線路總長達132 km(82 mi),是歐洲規模最大的有軌電車系統之一。[161]近年來,隨着波蘭經濟的增長、外國投資額增加以及歐盟的財政支持,華沙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大幅改善,一批新的道路、高架道路、橋樑等交通基礎設施相繼落成。[162]城市道路管理局(Zarząd Dróg Miejskich,簡稱ZDM)負責管理全市交通基礎設施。
由於華沙缺乏完整的環城公路系統,導致市中心區的交通流量極大,在歐洲最擁堵城市排名中,華沙位居第11位。[163]華沙環城公路系統由S2(位於城市南側)、S8(位於城市西北側)和S17(位於城市東側)組成,目前S8和S2已經投入使用。[164]
華沙的公共交通還包括通勤鐵路、城市鐵路、馬佐夫舍地區鐵路[165]以及Veturilo共享單車等。巴士、電車、城市鐵路和地鐵由華沙市政府運輸管理局(ZTM)管理。
華沙巴士系統有170條線路、約1,600輛巴士,涵蓋全城,總長度約2,603公里(1,617英里)。
華沙地鐵首段於1995年開通,當時僅有11個車站。[166]截至2020年,華沙地鐵總長為32 km(20 mi),有34個車站。[167]
華沙中央車站是華沙最主要的火車站,可以通往波蘭國內幾乎所有的主要城市以及部分國外城市。此外,華沙還有華沙西站等其它五個較大的火車站和一些較小的郊區火車站。
通勤鐵路和馬佐夫舍地區鐵路由波蘭國家鐵路(PKP)經營,另有一些私人運營的郊區巴士線路。[168]
華沙擁有兩座國際機場,其中華沙蕭邦機場距市中心僅10公里(6.2英里),2017年日航班起降量達100班,服務旅客1,550萬人次,是迄今為止波蘭和中東歐最大的機場,[169]也被稱為「中歐最大、最重要的機場」。[170]華沙莫德林機場位於馬佐夫舍地區新莊園,距市中心35公里(22英里),於2012年7月開放,是華沙的次要民用機場,主要由低成本航空公司使用。
華沙是波蘭的高等教育中心之一,擁有60多家高等教育機構。[171]全市學生總數近50萬(相當於2002年城市人口的29.2%),其中大學生超過28萬。[172]絕大多數著名大學都是公立大學,但近年來私立大學的數量也呈快速增長態勢。
華沙大學始建於1816年,是華沙最早、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機構。[173]華沙理工大學是波蘭第二所理工科院校,也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理工科院校之一,現有2,000餘名教職工。[174]此外,華沙還擁有華沙醫科大學、國防大學、蕭邦音樂大學[175]、華沙美術學院、華沙經濟大學[176]、華沙生命科學大學[177]、SWPS社會科學與人文大學、國立戲劇學院等著名高等院校。
華沙擁有眾多圖書館,藏有大量歷史典籍。波蘭國家圖書館始建於1928年[178],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成立於1747年的扎烏斯基圖書館,其曾為世界最早、最大的圖書館之一。[178]國家圖書館現有820萬冊藏書,在波蘭的歷史文獻保存方面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79][180]
華沙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816年[181],擁有超過200萬冊藏書[182],是華沙文化事業的又一重鎮。其現址所在建築由建築師馬雷克·布津斯基(Marek Budzyński)和茲比格涅夫·巴多斯基(Zbigniew Badowski)設計,於1999年12月15日落成並投入使用,周邊綠化良好。[183]大學圖書館花園由伊雷娜·巴耶斯卡(Irena Bajerska)設計,2002年6月12日正式對外開放,總佔地面積10,000 m2(110,000 sq ft),其中植被面積5,111 m2(55,010 sq ft),是歐洲最大的屋頂花園之一,現常年向公眾開放。[184]
華沙音樂傳統深厚,音樂場所眾多,包括華沙大劇院、國家愛樂音樂廳、華沙國家劇院以及設於科學文化宮內的會議大廳等,因此這座城市也是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華沙之秋」國際當代音樂節、爵士音樂節、華沙夏季爵士樂日、國際斯坦尼斯拉夫·莫紐什科聲樂比賽、莫扎特音樂節和古典音樂節等重要音樂活動的舉辦地。[185]
華沙是歐洲地下電子音樂的中心之一,電子音樂氛圍濃郁。[186]
華沙擁有30多座較大的劇院,遍佈全市,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華沙國家劇院(成立於1765年)和華沙大劇院(成立於1778年)。[187]
近年來,一大批年輕、非傳統的導演和演員湧入華沙,為城市歷史悠久的戲劇文化增光添彩。他們主要在市中心希魯德梅希切區以外的小型劇院和「文化之家」(Domy Kultury)演出。華沙也是國際戲劇會議的舉辦地。
自1833年至二戰爆發的一百餘年間,劇院廣場一直是國家的文化中樞,各大劇院雲集於此。[188]時至今日,劇院廣場及周邊地區仍然是眾多遊行、慶典、舞會、音樂會等活動的熱門舉辦場所。華沙大劇院是劇院廣場的核心建築,歷史上曾開設有不同的劇院,是波蘭戲劇文化的重要據點。1928年至1939年間,著名劇作家萊昂·席勒等人創作的當代詩劇曾在此上映。[188]
夏日劇院(Teatr Letni)位於劇院廣場附近的薩克森花園,是昔日華沙有影響力的劇院之一,於1870年投入使用,1939年關閉。[189]此外,華沙戰間期著名的劇院還包括全市第一座文學歌舞廳莫穆斯(Momus)、由萊昂·席勒開設的傳奇音樂劇院(Melodram)等。沃伊切赫·博古斯瓦夫斯基劇院成立於1922年,雖然僅僅持續了4年,卻享有「波蘭紀念性劇院的典範」之譽。20世紀30年代中期,波蘭第一所國立戲劇學院烏帕蒂戲劇藝術學院成立,校址位於華沙大劇院內,設有表演系和舞台導演系兩個科系。[188]
華沙擁有60多座對外開放的博物館和美術館。[190]海報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海報為主題的博物館,藝術海報藏品數量位居世界前列。[191]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位於華沙隔都舊址,2007年奠基,2013年4月19日正式開放。[192][193]華沙國家博物館是華沙規模最大、最負盛名的博物館,藏品囊括古今,並藏有眾多16世紀之後的波蘭繪畫以及外國繪畫,其中包括一些阿道夫·希特拉私人收藏的畫作。[194]波蘭軍隊博物館則着重展示自10世紀起至二戰為止近一千年的時間裏波蘭軍隊的歷史。
哥白尼科學中心是歐洲最新的科學館之一。
瓦津基宮和維拉諾宮主要收藏其昔日所有者私人收藏的畫作,皇家城堡則擁有眾多來自蘭科隆斯基宮的收藏品,其中包括倫勃朗的兩幅畫作。[195]納托林宮原為恰爾托雷斯基家族的住宅,也是華沙較知名的景點之一。
若望·保祿二世藏品博物館是波蘭最大的私人藝術品收藏機構,展示了巴里斯·博爾多內、科內利斯·范·哈勒姆、胡塞佩·德·里貝拉、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和文森·梵高等著名藝術家的作品,以及一些歐洲著名畫作的副本。[196]
華沙起義博物館創立於1983年,以華沙起義相關展品為主,而卡廷大屠殺博物館則主要致力於保存和銘記大屠殺的悲慘歷史。[197]其中華沙起義博物館內還開設有一家歷史悠久的立體視覺劇院。獨立博物館保存有大量與波蘭爭取獨立的歷史進程相關的藏品。華沙博物館位於老城集市廣場,始建於1936年,擁有60個展廳,展示了華沙從成立至今的城市歷史。
當代藝術中心位於建於17世紀的烏亞茲多夫城堡,有一些永久和臨時展覽、音樂會、表演和創意工作室,每年開展約500個項目。扎切塔國家美術館是華沙最古老的美術館,19世紀起即舉辦國內外藝術家作品展覽。自2011年以來,華沙畫廊周末活動固定在9月的最後一個週末舉行。
此外,華沙還擁有一些特殊的博物館,例如霓虹燈博物館、漫畫博物館[198]、約翰保羅二世和維申斯基大主教博物館、萊吉亞華沙博物館和機動化博物館[199]等。
由於華沙歷史上曾為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華沙的飲食傳統也因此深受不同文化影響,與國內其他城市迥然不同。[200][201]長期以來,猶太文化和法國文化也對華沙飲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主要體現在鯡魚、清湯、百吉餅、肉凍、法式蛋白酥皮糕點、蛋糕等食物上。[202]傳統的華沙食物相當豐盛,包括作為主菜的牛肚湯、Pyza餃子和作為甜點的Wuzetka巧克力奶油餡餅。[202][203]而小龍蝦和明膠魚則是1920至1930年代華沙餐廳的經典菜餚。[201]
與巴黎和維也納等城市一樣,華沙在18世紀初曾發展出相當發達的咖啡館文化,當時城市的咖啡館是重要的社交場所。[204]韋德爾巧克力酒廊(Wedel Chocolate Lounge)位於斯皮塔爾納街,歷史悠久,至今仍然是城中最著名的社交聚會場所之一。Caffè Nero、咖世家和星巴克等咖啡館、糖果店和糕點店主要分佈在新世界街皇家之路沿線。每年肥胖星期四,成千上萬的華沙居民前往糕點作坊(pączkarnia)購買甜甜圈等甜點。[205]
提供傳統波蘭美食的餐廳主要分佈於老城附近,各種源於捷克和匈牙利的吐司蛋糕也主要在老城出售。[206]哈拉·科西基市場也以其美食而聞名,是華沙又一大受歡迎的聚會場所。[207]
20世紀中後期,以家庭晚餐的形式提供廉價快餐的國營牛奶吧在華沙廣泛開設,它們主要提供番茄湯、炸肉排、煎肉丸、波蘭沙拉等菜餚。近年來,麥當勞、肯德基、SUBWAY和漢堡王等國際快餐品牌大舉進入華沙,取代了傳統的牛奶吧,然而在懷舊情緒下,牛奶吧也有復興的跡象。[208]
華沙的高檔餐廳主要位於市中心、弗拉斯卡蒂等區域附近。13家華沙餐廳受到《米芝蓮指南》的讚賞,其中兩家在2019年獲得米芝蓮星級。[209][210]
2021年,《國家地理》雜誌將華沙評為歐洲最適合素食主義者的城市之一,市中心南區及其「時髦飲食文化」也被列為一大重要美食中心。[211]
華沙每年都會舉辦一些節慶活動,其中最著名的是橙色華沙音樂節,而最受歡迎的活動則是在新年後不久的主顯節舉行的東方三博士(在波蘭稱為三王)遊行。屆時,觀眾通常全天佩戴紙冠,遊行隊伍則沿皇家之路前進,包括總統在內的高官也會參加遊行。[212][213]
每到仲夏夜,成千上萬的民眾都會聚集在維斯瓦河畔,慶祝花環節。[214][215]這個節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個異教儀式,在這一儀式中,少女們會將她們的花環漂浮在水面上,以預測她們何時會結婚、與誰結婚。[214]到了19世紀,這一儀式已演變成為一項節日活動。[214]時至今日,花環節已經成為城市的一項重要傳統和一年一度的文化大事,市議會還會在花環節期間特地組織音樂會和其他各種活動。[214][215]近年來,除了傳統的漂浮花環、篝火晚會、尋找蕨花等活動外,華沙仲夏夜也開始盛行音樂表演、節日集市、維斯瓦河煙花秀等活動。[215]
華沙國際電影節於每年10月舉行,是中東歐最重要的電影節之一。[216]參賽外國電影一般以原語言放映,並帶有波蘭語字幕。參賽電影院有科學文化宮、多基諾影城金露台店、文化電影院等。電影節期間放映超過100部電影,並為最佳和最受歡迎的電影頒發獎項。[216]2009年,華沙國際電影節被國際製片人協會認證為十四個A類國際競賽類影展之一。[216]
美人魚(syrenka)是華沙的象徵。[217]無論是在代表城市的市徽中,還是在華沙的街頭巷尾,都可以找到美人魚的形象。至少自14世紀起,華沙就開始使用這一形象。[218]華沙現存最古老的圖章可以追溯到1390年,該圖章由圓形的主體部分和邊緣的拉丁文Sigilium Civitatis Varsoviensis(意為「華沙市之圖章」)字樣構成。[219]1609年,城市記錄提及了一種上身是女性、手持寶劍的海怪形象。[220]1653年,詩人齊格蒙特·勞科夫斯基(Zygmunt Laukowski)問道:
「 | 擁有堅固城牆的華沙呵,為何君王賜予你美人魚的紋章? | 」 |
——齊格蒙特·勞科夫斯基[221] |
華沙的美人魚雕像位於老城集市廣場的正中央,附近有一噴泉。原雕像為銅製雕像,由康斯坦蒂·黑格爾創作於1855年。由於蓄意破壞,原雕像已被移至華沙博物館內,目前廣場上的雕像為現代鋅製複製品。此外,維斯瓦河聖十字橋附近以及卡羅街也有美人魚雕像。[221]
華沙美人魚傳說的確切來歷尚不完全清楚。最著名的一種傳說認為,很久以前,特里同的兩個女兒踏上了穿越海洋深處的旅程。其中一位決定留在丹麥海岸,也就是哥本哈根港的入口處,即現在著名的美人魚雕像。另外一位則在到達維斯瓦河口後,跳入水中,後來在華沙村旁的沙灘上停下來休息,漁民們紛紛前來欣賞她的美貌,聆聽她優美的歌聲。然而,一個貪婪的商人也聽到了她的歌聲,於是跟隨漁民,抓住了美人魚。[222]
另一個傳說則認為,有一條美人魚因為愛上這座城市的守護者格里芬(Griffin),於是決定從波羅的海游到華沙,但格里芬已經在抗擊瑞典入侵的鬥爭中壯烈犧牲。為了報仇雪恨,美人魚接替格里芬,成為華沙的守護神以及城市的象徵。[222]
華沙具有濃郁的體育氛圍。2008年,華沙獲得當年的「歐洲體育之都」稱號,時任市長漢娜·格隆凱維奇-華爾茲從斯圖加特市長沃爾夫岡·舒斯特手中接過了象徵這一稱號的紀念品「挑戰獎」。[223]
位於華沙[224]南普拉加區的國家體育場是波蘭全國最大的足球場,擁有58,580個座位,取代了因設施陳舊、年久失修、已被改作他用而被拆除的十周年紀念體育場。[225]2012年歐洲國家盃的揭幕戰、兩場小組賽、一場四分之一決賽和一場半決賽在該體育場舉行。[226]
華沙市內也有很多體育中心,這些體育設施大多是游泳池和體育館,其中許多是近年來市政府建造的。托瓦爾中央體育中心是華沙主要的室內運動場地,可用於各種室內運動,也是2009年歐洲籃球錦標賽等比賽的場地。[227]此外,華沙還設有露天溜冰場和一個賽馬場。
華沙最好的游泳中心位於市中心以南4 km(2 mi)的沃德尼公園,該游泳中心設有奧運規格游泳池、水滑梯和兒童區。[228]
歷基亞足球會是華沙最著名的足球會,也是波蘭實力最為強大的足球會之一,球迷遍佈全國,主場位於波蘭沃伊斯卡體育場。自1916年成立以來,該足球會已經獲得15次波蘭足球甲級聯賽冠軍(最近一次為2021年),並獲得了19次波蘭盃冠軍。在1995–96年歐洲冠軍聯賽中,他們曾進入了四分之一決賽,但敗於希臘的彭拿典奈高斯足球會之手。
華沙波蘭人足球會是位於華沙的另外一家足球會,儘管球迷數量明顯少於歷基亞,但也曾兩度(1946年、2000年)獲得甲級聯賽冠軍,並兩度獲得波蘭盃冠軍。其主場位於老城以北的孔維克托爾斯卡街。由於財政狀況惡劣,2013年,該足球會被從甲級聯賽降級。
華沙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在生於華沙的人當中,最為著名的是瑪麗·居里,她在放射性方面的研究獲得了國際認可,也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229]華迪史洛·史匹曼和弗雷德里克·蕭邦是出生於華沙的著名音樂家。儘管蕭邦出生於60 km(37 mi)外的熱拉佐瓦沃拉村,但其自七歲起即舉家遷往華沙。[230]著名軍事家卡齊米日·普瓦斯基於1745年生於華沙,後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等重要戰爭。[231]
裝飾風藝術代表人物塔瑪拉·德·藍碧嘉於1898年生於華沙的富裕家庭,原名瑪麗亞·戈爾斯卡(Maria Górska),1916年與律師塔德烏什·藍碧基(Tadeusz Łempicki)結婚。[232][233]以色列作家內森·奧特曼和音樂家莫西·威倫斯基也誕生於此地。[234]阿克梅派代表詩人奧西普·曼德爾施塔姆1891年出生於當時尚隸屬於俄羅斯帝國的華沙。此外,電影製片人塞繆爾·戈德溫、數學家本華·曼德博、物理學家約瑟夫·羅特布拉特、生物化學家卡西米爾·馮克、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首任校長莫西·普利維斯等人都是出生於華沙的著名人物。華沙也是作家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最為鍾愛的城市,這體現在他的多部小說作品中。[235][236]生於華沙的著名運動員包括游泳冠軍伊利亞·什拉傑布曼[237]、足球運動員羅拔·利雲度夫斯基[238]、網球運動員伊加·施維雅迪[239]等。
前姐妹城市:
華沙與下列城市開展合作:[240]
前合作城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