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地質學家・曾署理中華民國元首職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朱家驊(1893年5月30日—1963年1月3日),字騮先,浙江吳興(今湖州市吳興區)人,中華民國地質學家、政治人物,短暫代理中華民國總統職務,中國近代地質學的先驅。中國國民黨內親德國派人士。[1][2][3]
朱家驊 | |
---|---|
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 | |
任期 1940年9月18日—1957年11月4日 | |
前任 | 蔡元培 |
繼任 | 胡適 |
中華民國第5任行政院副院長 | |
任期 1949年6月13日—1950年3月15日 | |
行政院院長 | 閻錫山 |
前任 | 賈景德 |
繼任 | 張厲生 |
中華民國第1任教育部部長 | |
任期 1948年6月1日—1948年12月22日 | |
行政院院長 | 翁文灝 |
繼任 | 梅貽琦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5、10任教育部部長 | |
任期 1944年11月20日—1948年6月1日 | |
前任 | 陳立夫 |
繼任 | 行憲 |
任期 1931年12月30日—1932年10月28日 | |
前任 | 李書華 |
繼任 | 翁文灝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3任考試院副院長 | |
任期 1941年12月26日—1944年11月21日 | |
考試院院長 | 戴傳賢 |
前任 | 鈕永建 |
繼任 | 周鐘岳 |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第4任交通部部長 | |
任期 1932年10月28日—1935年12月12日 | |
行政院院長 | 宋子文 孔祥熙 |
前任 | 陳銘樞 |
繼任 | 顧孟餘 |
個人資料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93年4月15日 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 |
逝世 | 1963年1月3日 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 | (69歲)
籍貫 | 浙江吳興 |
國籍 | |
政黨 | 中國國民黨 |
學歷
| |
經歷
|
朱家驊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還曾任行政院及考試院副院長、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職務。他是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德合作的重要人物。他還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被視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1][2][3]但自1939年12月接掌中央組織部長後,開始自組班底,另樹一幟。由於朱家驊在學界政界均有相當的地位與歷史基礎,自立門戶後,很快成長為戰時一大新生派系,並逐漸與CC系形成分庭抗禮之勢。據長期擔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和中央監察委員會秘書長的王子壯稱,戰時朱家驊系與CC系在地方層級的衝突相當激烈:「蔣先生對於其幹部,似采牽制政策,果夫立夫組黨十年而有所組織,自然在黨中形成一個力量,朱騮先(家驊)來長組織,因其在學界政界均有相當之地位,故其措施不能悉循舊軌,於是下級衝突公然暴露,如河南、陝西、山東等省均因此而致工作於停頓,更談不上下級之健全。」[4]
1893年5月30日(清光緒十九年四月十五),朱家驊生於大清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早年先後進入南潯正蒙學堂、南潯公學等學堂就讀。1908年(光緒34年)秋天,入上海同濟德文醫學校學習。在校期間,因知道辛亥革命爆發後,朱家驊在上海參加革命派的中國敢死團。1912年(民國元年),回到已改組為同濟醫工專門學校的母校復學,入電機系。[1][2][3]
1914年(民國3年)大學畢業後,朱家驊獲得張靜江的資助,前往德國留學,入柏林工業大學學習冶金。1917年,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影響,朱家驊無法繼續學業,由柏林歸國,到北京大學擔任德語教員,不久再到瑞士留學,入伯爾尼大學。1920年,回到德國,入柏林大學學習地質學,1922年獲哲學博士。[1][2][3]
1924年(民國13年)春,朱家驊歸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兼德語教員官。1926年(民國15年)3月,北京學生在遊行中遭到臨時政府武力鎮壓,釀成三一八慘案,朱家驊被指為學生遊行的責任者,遭到北京臨時政府的通緝。朱家驊遂逃回家鄉,同年7月出任國立廣東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0月,廣東大學改組為國立中山大學,朱家驊出任中山大學委員會代理委員長。[1][2][3]
1926年11月,朱家驊成為廣州國民政府的廣東省政府委員,從此開始政治家生涯。1927年5月,調任浙江省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浙江省農工廳廳長。6月,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兩廣地質調査所創辦後,兼任所長。此外還任中國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等要職。9月,改任中山大學教務長。10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廳長、中國國民黨浙江省黨部執行委員。1929年3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此後直到第六屆一直連任中央執行委員)。[1][2][3][5]
1930年9月,任中山大學校長。11月,改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1931年4月,任中英庚款委員會(1943年(民國32年)改組為中英文教基金董事會)委員長。[1][2][3][5]
1931年9月,任全國經濟委員會秘書長。12月,任國民政府教育部部長。1932年10月,改任交通部部長。1935年(民國24年)12月,退任交通部部長,出任中央政治委員會代理秘書長。1936年春天,應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招聘,出任中研院總幹事。同年12月至1937年(民國26年)11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2][3][5]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8年3月,朱家驊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事室主任。4月,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兼黨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在黨務方面擔當樞要。因擔任中央調査統計局局長,被視為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的CC系的一員。7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會常務幹事兼中央團部代理書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發動閃擊戰後,朱家驊繼續主張中德合作,但後來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成立,中德合作未能繼續。[1][2][3]
1939年12月葉楚傖接任朱家驊的中央執行委員會秘書長職務。
1940年(民國29年)3月,中研院院長蔡元培逝世,中研院評議選舉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屬意的顧孟餘競爭中研院院長,經評議會選舉當選中研院院長,評議會選舉過程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指示一定要由顧孟餘擔任中研院院長,引發當時中研院評議委員的不滿,憤而投票給朱家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拒絕核定朱家驊為第2任中研院院長,導致朱家驊長時間代行中研院院長職務。同年9月,朱家驊再任中山大學校長,12月改任中大校長。12月,出任考試院副院長。1944年(民國33年)11月,接替陳立夫被任命為教育部長。[1][2][5]
日本投降後的1945年9月,朱家驊作為中國首席代表出席了聯合國教育文化會議。翌年11月,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正式成立,朱家驊臨時擔任中國代表團團長。
1947年4月12日,教育部長朱家驊主持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中國委員會首次籌備會議,定於6月在南京成立。[6]:8333
1947年4月13日,聯合國文教組織決議調查中國戰爭損失。[6]:8333
1947年4月17日,國民政府任命朱家驊兼任國防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委員。[6]:8336
1947年4月23日,國民政府准免教育部部長張厲生本職;特任朱家驊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6]:8340
1947年5月25日,教育部長朱家驊在國民參政會報告教育工作,參政員嚴厲質詢學潮;朱家驊謂學潮係因共黨分子在學校活動所致。[6]:8361
1947年8月15日,北京大學教授生活困難,90餘位教授,當面向教育部長朱家驊要求合理改善待遇。[6]:8397
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7]。
1948年5月31日,朱家驊被任命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兼教育部部長。1949年6月12日,正值第二次國共內戰末期,朱家驊卸下教育部部長之職,並撤離至廣州,任中華民國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其後,朱家驊跟隨中華民國政府撤離至台灣。1950年3月,朱家驊自行政院副院長一職離任後,被任命為總統府資政。1950年7月,創辦《大陸雜誌》。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2][5]
落成於1963年的中研院舊民族所大樓,為紀念前代理院長朱家驊先生對中研院之貢獻而命名為「朱家驊館」[8]。1985年民族所遷至新大樓後,此棟大樓即於1987年拆除,興建現今的行政大樓。2000年,行政大樓被命名為家驊館,以資紀念朱家驊代院長[9]。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