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國國民黨

中華民國政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國民黨
Remove ads

中國國民黨(英語:Kuomintang[1][註 3]Chinese Nationalist Party[2]縮寫KMT),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主要政黨之一,目前為中華民國最大在野黨,在立法院(國會)擁有最多席次。其前身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共和國(今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後先後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1919年10月10日經孫中山上海法租界改組而改用現名。中央黨部現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崙

快速預覽 中國國民黨, 英語名稱 ...
Remove ads
快速預覽 漢語名稱, 繁體字 ...

1911年,國民黨的前身中國同盟會發動武昌起義,隨後擴大成辛亥革命,直接促成中華民國建立以及清朝滅亡。1928年起,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率領國民革命軍完成北伐並在東北易幟統一中國,並在隨後的抗日戰爭率領中國取得勝利。但至1949年底,國民黨由於其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失利,中央黨部隨政府遷往臺灣,之後透過動員戡亂戒嚴的政治體制持續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並以一黨專政的方式統治以臺灣為中心的中華民國實控領土。1980年代臺灣民主化浪潮興起後,國民黨在1990年代以執政黨之姿,在國內完成沒有流血政變政治改革,但仍在2000年總統選舉落敗而首次成為在野黨;之後透過贏得2008年2012年的總統選舉二度執政,至2016年總統及立委選舉後再度成為在野黨,但在2024年立委選舉成為國會最大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中央委員會秘書長黃健庭、最高從政黨員為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以該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陣營

Remove ads

歷史

大陸時期

Thumb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舉行

中國國民黨的最早前身為孫中山等人於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共和國(今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成立的革命組織興中會[36],試圖以共和政體取代中國當時實行君主專制政體的滿清政府。1905年興中會聯合其它革命團體於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成為同盟會總理。1911年由同盟會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後,次年1月1日於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12年8月,同盟會又和一些政團合併,以「共和之制,國民為國主體,吾人於使人不忘其義」為由改稱國民黨。1912年8月25日下午1時,國民黨成立大會在北京湖廣會館召開,正式宣佈國民黨誕生。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組黨的目的與黨的組織形式主要是為了參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規定的國會選舉。1913年初,國民黨於首次國會選舉中在參議院與眾議院皆獲得最多席次成為國會最大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成為總理,乘火車北上組閣卻於3月20日被暗殺[37],輿論懷疑兇嫌受時任大總統袁世凱唆使,國民黨認為袁世凱試圖違憲遂發動二次革命,但因力量渙散失敗[38],孫中山流亡日本。11月袁世凱將所有國民黨籍議員逐出國會並在4日勒令解散國民黨。

1914年7月,孫中山於東京另組中華革命黨號召繼續革命,1919年10月10日,中華革命黨在上海法租界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簡稱為國民黨。1921年4月2日,孫中山在廣州重建中華民國政府。1924年1月20日至30日期間,國民黨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總理孫中山提出聯俄容共,以取得蘇共的軍火與財力支援,同時引入蘇共顧問對黨章進行了改寫,根據列寧主義政黨的模式改造國民黨[39]:413,為建立一個訓政的一黨制國家做準備,此後被稱為「黨國體制[40]。這段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形式加入國民黨,第一次國共合作開始,同時也給蔣中正之後發動四一二事變埋下了伏筆。1925年,孫中山逝世,同年蔣中正領導黃埔軍校師生發動國民革命軍東征,完全佔領廣東。1926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議決接受總理遺囑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定的政綱,重申了「反帝、反軍閥」的政治主張。大會議決繼續執行聯俄容共的政策[41]。1927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國民黨內部以蔣中正為首的清共勢力和以汪精衛為首的容共勢力發生寧漢分裂中共稱之為國民黨發動的反革命政變)[42]。但共產國際的五月指示導致總書記陳獨秀被罷免後,中共激進派與汪精衛的關係惡化,雙方摩擦迅速加劇,為了重新掌控局勢,汪精衛決意發動武裝清黨並投靠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複合」。

國民黨從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南京國民政府名義上統一全國。1929年3月,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布軍政時期結束,「以黨治國」的訓政時期開始[43]。1931年由於國民黨內部分裂,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由寧、粵、滬三方分別舉行。1931年12月15日四屆一中全會召開,宣告國民黨統一。會議對寧、粵、滬三方大會選出的委員一概承認;中央政治會議不專設主席,改常委制。1936年西安事變發生後,蔣中正暫緩剿共,中共則發表《共赴國難宣言》,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第二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副總裁汪兆銘主張與日軍媾和,並在隨後建立汪精衛政權,另組「中國國民黨」。1939年1月1日,國民黨中央執委會臨時會議決議,開除汪兆銘的國民黨黨籍並撤銷其一切公職。1945年5月,國民黨六全大會在重慶召開,推蔣中正連任總裁,決定於11月12日召開國民大會[44]:46

1945年抗戰勝利後,以「國民黨左派」為基本骨幹的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簡稱「民聯」)和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分別在重慶廣州成立,國民黨「左派」與「右派」漸行漸遠,1948年更在香港宣佈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大黨。同時,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1948年5月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仍由國民黨執政)間的第二次國共內戰如火如荼地進行,戰況對國民黨方愈發不利。

1947年4月,國民政府改組,設國務會議,由中國國民黨、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人士及社會賢達,分任國民政府委員,蔣介石仍被推選任國民政府主席,而以孫科任副主席,一黨訓政自此結束[44]:51

1949年2月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往廣州辦公」[45]:148。4月22日,中央常務委員之下設「非常委員會」[45]:188。5月17日,中央執行委員會電請蔣中正「打銷遁跡遠隱之意」[45]:205。7月16日,國民黨在廣州成立中央非常委員會,規定「非經該委員會批准,政府一切政令均無效」[46]:689

Remove ads

臺灣時期

1949年8月,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在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市草山成立[44]:60

Thumb
金門縣大膽島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1986年8月金防部司令趙萬富上將烈嶼師長龔力少將興建,翌年同因三七事件去職。另有一面設於二膽島哨牆上

1949年底,國民黨中央黨部隨同中華民國政府遷至臺灣。1950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決定管制黨員出國,任公職黨員未經批准不得出國」[47]:309。3月1日,蔣中正復行視事後,「中國國民黨總裁辦公室」隨即撤銷,3月31日遷入陽明山腳下士林官邸[48]:137。8月,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正式成立,改委員宣誓就職[44]:65。9月,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通過「黨員歸隊實施辦法」[44]:66。12月1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通過「反共建國聯合陣線計劃綱要」[47]。12月2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號召黨員歸隊」[47]。因在大陸地區經歷中共率領的人民鬥爭以及為了防範共諜動搖台灣局勢,遷臺後至1980年代間,國民黨藉由臺灣省戒嚴令動員戡亂實現一黨專制,成為中華民國長期的執政黨。

Thumb
中國國民黨於2016年台灣大選選前舉辦造勢遊行

1975年4月5日,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逝世[44]:133。1975年4月28日,蔣中正之子蔣經國繼任黨主席。1981年十二全會通過了《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以及《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成立了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49][50]。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逝世。1月27日,李登輝成為代理主席,7月正式成為國民黨主席。國民黨內部爆發主流派(擁李)與非主流派(反李)之爭,由李登輝領導的主流派勝出。此後,非主流派的趙少康郁慕明等人從國民黨出走,另創新黨

2000年總統選舉,國民黨敗選而首次成為在野黨。敗選後,黨內長期不滿李登輝的人士要求其辭去黨主席一職。在宋楚瑜宣佈將在黨外組織親民黨之後,李登輝即將國民黨主席一職交予連戰代理。連戰在國民黨十五屆中央委員會接任黨主席後,宣布舉行國民黨黨員重登記,整頓國民黨黨務。2001年9月21日,由於為政治立場相左的台灣團結聯盟候選人站台,李登輝正式被國民黨開除黨籍。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再度遭到挫敗,失去立法院第一大黨的地位,但連同親民黨及新黨,泛藍仍獲得過半席次。2003年2月,國民黨和親民黨決定共同推出一組候選人連戰、宋楚瑜角逐2004年總統選舉,結果以不到3萬票之差敗選。

2005年,連戰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進行會談,並達成五點共識。之後,連戰表示不再續任國民黨主席,時任國民黨副主席臺北市市長馬英九擊敗時任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當選黨主席[51]。2007年2月13日,馬英九因特別費案遭到起訴,辭去黨主席職務,副主席吳伯雄代理並當選黨主席。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並在2012年成功連任,兼任黨主席。2013年爆發九月政爭,最終王金平在獲法院保留黨籍的情況下,繼續出任立法院院長。2014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同年12月3日馬英九再次辭去黨主席。

2015年主席補選中,時任新北市市長朱立倫當選第七任主席。7月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在全國代表大會上成為總統候選人。10月17日國民黨中央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廢止洪秀柱提名,改徵召時任新北市市長兼黨主席朱立倫參選總統。隔年總統選舉落敗後朱立即辭去黨主席,洪秀柱在補選當選成為國民黨首位女性黨主席,其任內兩岸主張一度改為一中同表2017年黨主席選舉,前副總統吳敦義當選黨主席,國民黨的路線重新恢復為馬英九時期的一中各表

2020年台灣大選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擔任總統候選人但最終敗選,吳敦義宣布為承擔敗選責任而辭去黨主席,經補選由立法委員江啟臣當選黨主席完成餘下任期。2020年6月6日,高雄市市長韓國瑜被罷免,成為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市長。9月6日全代會通過改革委員會提出之改革案,執行「財務穩健」、「組織改革」、「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四大方向改革[52]2021年黨主席選舉,前主席朱立倫擊敗尋求連任的江啟臣而回任主席[53]2024年總統選舉,提名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參選,但在與同為在野力量的前國民黨黨員、鴻海科技集團創始人郭台銘台灣民眾黨主席、前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最終均整合失敗的情況下,提名2021年回歸國民黨的新黨創黨領袖、前立法委員、媒體人趙少康作為副總統候選人搭檔參選。同時提名上屆總統候選人、前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為不分區立法委員第一位以拉抬選情。最終獲得467萬票敗選,不過在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重新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黨主席朱立倫也未延續此前總統選舉失利的傳統辭去黨主席職務。

黨紀誓詞

黨員誓詞

Thumb
蔣中正加入中華革命黨時的誓詞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十六歲以上,信仰三民主義,經地方黨部檢驗合格且願遵行黨章及黨員守則者,得依規定申請入黨。而其宣誓詞內容如下∶

黨主席誓詞

黨主席選出後,須在中央黨部所在地宣誓就職,而其宣誓詞內容如下:

政治立場

政治主張

國家政法與兩岸議題
國家民生議題
Remove ads

歷史上的政治主張

[註 4] [78]

台灣海峽兩岸立場

Remove ads

組織架構

Thumb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目前位於臺北市八德大樓

中國國民黨的黨務組織採委員會制,通稱為「黨部」(1924年為因應聯俄容共的以俄為師之決策,將其黨制改組成以列寧提出、各國共產黨實行的民主集中制為基礎,改良而成的民主集權制,後為因應戡亂時期之反共情勢形式上改為委員會制,實質上並沒改變),主要分中央委員會[94](即中央黨部)、級委員會、級委員會、區分部與小組等四級,中央委員會內設有若干單位負責日常的黨務運作。最高權力機構為全國代表大會,每年召開一次,閉會期間由中央委員會行使職權[95]。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由中央常務委員會執行職務,是國民黨的最高決策機關[95]

昔日國民黨在中華民國政府與學校設有多個由中央黨部直接管理的「專業黨部」,例如臺灣戒嚴時期代表中華民國國軍系統的「王師凱黨部」、「賀定成黨部」、「岳忠義黨部」、中華民國警察系統的「劉中興黨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中設有「曹大風黨部」、大專院校系統的「孔立德黨部」、臺灣省政府部門系統的「田單黨部」和臺北市政府機關的「陽明黨部」等。經過多次黨務組織改造與精簡後,2024年3月時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代表軍系及榮民系統的「黃復興黨部」將轉型為退伍軍人服務工作委員會,為最後一個走入歷史的專業黨部。[96]

Remove ads

黨務組織體系

中央組織

中央委員會(黨中央)

更多資訊 職務, 姓名 ...
黨務主管與轄下部門
中央委員會秘書長 黃健庭
中央委員會副秘書長 江俊霆李彥秀謝衣鳯
政策委員會執行長 傅崐萁 立法院黨團
組織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 許宇甄 組織部社會部海外部婦女部退伍軍人部
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 林寬裕 宣傳部新媒體部黨史館
行政服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清炎 總務室財務室
KMT Studio召集人 葛如鈞 青年部青年團
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黃怡騰 (無二級單位)
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 林寬裕 (無二級單位)
黨務幹部(黨主席派任)
大陸事務部主任 林祖嘉
大陸事務部副主任 張國葆鄧岱賢
國際事務部主任 黃介正
國際事務部副主任 翁聖博
革命實踐研究院副院長 何志勇
退伍軍人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永康
任務編組
  • 退伍軍人工作委員會
  • 婦女工作委員會
  • 農業漁業工作委員會
  • 新住民工作委員會
  • 原住民族工作委員會
  • 勞工工作委員會
  • 客家事務委員會
  • 宗教事務委員會
  • 科技事業委員會
  • 醫療委員會
  • 農田水利委員會
  • 公教警消委員會

[97][98][99][100]

中央委員與中常會

依據《中國國民黨黨章》,全國代表大會選出190位中央委員、以及95位候補委員,任期4年;之後再從中央委員之中選出29人、與符合黨章規定的6名指定人選,共35人為中央常務委員來組成中央常務委員會,任期2年。

更多資訊 單位, 姓名 ...
第21屆中央委員
中央常務委員會
更多資訊 性質, 姓名 ...

地方黨部主任委員

更多資訊 職務, 姓名 ...

歷任主席

更多資訊 歷任, 肖像 ...

派系

國民黨早期著名的派系有黃埔系土木系CC系,近期則有主流派非主流派 (中國國民黨)

更多資訊 派系, 代表人物 ...

政治團體

集思早餐會

簡稱集思會。成立於1988年4月22日,活躍至1990年代初期,被認為屬於親李登輝的「主流派」派系,其主張常與新國民黨連線相左。[113]

草協聯盟與制度者聯盟

2016年總統暨立委大選敗選後,李正皓徐巧芯楊偉中等人在黨內成立「草協聯盟」,由親近馬英九的人士組成[114],主張讓青年在黨內有主體性並主張黨內的改革。隨後以邱毅為首的若干人成立「制度者聯盟」,由親近洪秀柱的人士組成,和草協聯盟抗衡,認為草協聯盟才是需要「被改革的人」。[115]上述兩團體皆於2016年內停止運作,形同解散。

戰鬥藍

2021年9月,時任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宣布成立「戰鬥藍」,並公布初期加入之72位民意代表名單,累計有72名藍營民代加入,分別為27名國民黨立委,以及來自各縣市的45名議員。[116]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期間,戰鬥藍提出了「八大政見」,包括:內閣制、恢復特偵組等等。在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趙少康與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搭檔參選副總統,[117]但以敗選告終。

參與的主要選舉

總統副總統選舉

更多資訊 選舉屆數, 總統候選人 ...

國會選舉

更多資訊 選舉, 得票率 ...
更多資訊 選舉, 區域得票率 ...

黨際關係

國共關係

Thumb
海峽兩岸領導人馬英九(左)和習近平(右)在會面時向媒體揮手

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關係經歷了1923年孫文越飛宣言後的合作,1927年後的分裂,並導致了第一次國共內戰[118]。1936年西安事變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抗戰勝利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1949年共產黨取得勝利,在北京建立政權。國民黨被迫遷往臺灣,此後雙方進行了多年的武裝對峙,並在國際層面上爭奪對中國的代表權。2005年國民黨領導人連戰首次與共產黨領導人胡錦濤會面,此後兩黨開始較緊密的聯絡,兩黨關係成為海峽兩岸的聯絡渠道之一。2015年5月4日,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朱立倫在會晤上再次加深了九二共識[119],並提出「雙方達成兩岸同屬一中,但內涵定義有所不同」[120]。同年11月7日,國民黨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2016年11月1日下午,時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國共兩黨領導人共稱堅決反對「臺獨[121]

泛藍陣營

泛藍陣營是指持「反對臺灣獨立、支持中華民國、強調中華文化傳承」等主張的各種團體之總稱。原指稱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親民黨[註 5]。目前包含國民黨和新黨,但新黨影響力大不如前,惟新黨與黃復興黨部關係密切。洪秀柱曾表示,歡迎宋楚瑜(親民黨)及郁慕明(新黨)「回家」。不過當時,親民黨與新黨對洪秀柱的議題反應並不熱情,要國民黨先把「家務事」處理好再說[122]

泛綠陣營

2016年5月7日,時任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指出,未來國民黨與民進黨關係乃是「良性競爭、不是惡性鬥爭」的關係[123]

黨產問題

Thumb
1998年落成的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大樓,原址為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屬於不當黨產,2006年售與張榮發基金會

中國國民黨黨產爭議,指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撤戰敗無條件投降後,國民黨在以黨領政動員戡亂時期中,在臺灣地區及海外的財產[124]。來源主要包括遷臺資產[125][126],接收日產[127][128],國庫輸送,以徵收、轉帳撥用、低價收購等方式,將國家資產或轉成黨產[129][130][131][132][133][134],及經營特許黨營事業等等。國民黨黨產的爭議一直以來備受關注,前臺灣省政府主席吳國楨1954年2月寫了一封信給國民大會,痛陳政府六大缺失,第一條是:「一黨專政。國民黨之經費,非由黨員之捐助,乃係政府,即國民之負擔。這種國庫通黨庫做法,除共產極權國家外,實為今古所無[124]。」1958年的《自由中國》雜誌也出現批評的聲浪[135]。1998年底黨產曾高達918億元,長期以來為帳目上全世界最有錢政黨[136][137]。2022年內政部公布政黨財務申報,國民黨帳面總資產達232億餘元,仍居全台之冠[138];8月18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國民黨黨產中最大部分,中央投資和欣裕台公司全部股權交歸國有。[139]

衍生政黨

按成立時間順序排列

更多資訊 組織, 存在時期 ...

精神黨員

根據《中國國民黨黨章》第二章《黨員》第七條:[144]

不具中華民國國籍者,認同三民主義,志願與本黨共同致力國家和平發展者,均視為本黨之精神黨員

——《中國國民黨黨章》,中華民國110年10月30日第二十一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現場加視訊方式)第二十五次修正

馬英九領導下的中國國民黨曾在官方網站上開闢論壇,和中國大陸的國民黨精神黨員展開直接交流[145]。在2007年,因中國泛藍聯盟各地成員被當局強行帶走,中國國民黨曾考慮在黨章中刪除精神黨員。[146]

關連項目

黨文化
背景
黨史與派系
國共關係
爭議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