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歷農(1921年4月11日[註 1][註 2]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退役)、新黨政治人物中國統一運動人士,安徽省貴池縣人,現居於臺灣新北市永和區,畢業於陸軍官校16期,曾任國大代表國大新黨黨團總召、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行政院退輔會主委、國統會副主委、總統府國策顧問新黨創黨黨員、陸軍官校校長、政戰學校校長、陸軍六軍團司令。

Quick Facts 許歷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人物 ...
許歷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政治人物
 中華民國第4任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任期
1987年11月18日—1993年2月26日
總統蔣經國
李登輝
前任張國英
繼任周世斌
 中華民國第12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
任期
1981年12月1日—1983年5月15日
總統蔣經國
行政院院長孫運璿
前任蔣仲苓
繼任宋心濂
 中華民國第12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任期
1977年12月—1979年12月
行政院院長孫運璿
前任言百謙
繼任朱致遠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21-04-11) 1921年4月11日103歲)
 中華民國安徽省蕪湖道貴池縣
(今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
民族漢族
國籍 中華民國
政黨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
(?-1993年、2005年2月6日-)
其他政黨 新黨(1993年-2005年2月6日)
配偶王景榮(元配)
陳慶華(續弦)
親屬許綺燕(長女,王景榮所出)
許幼梅(次女,陳慶華所出)
軍事背景
效忠 中華民國
服役 中華民國陸軍
軍銜二級上將
學歷
經歷
Close

生平

早年經歷

許歷農的父親許思恭曾在華北擔任公務員,中年因患病返家後不久即病歿,時年許六歲,因而對父親的印象不深。其上有一兄一姐,他們的母親也在許歷農12歲時逝世。其自幼以校為家,先就讀於安慶第一中學後轉入多所學校至安徽至德成立的聯合中學,學費與生活費皆由祖父許其棻寄支。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投身軍旅。

陸軍官校第三分校16期步兵科畢業,曾任陸軍官校校長、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行政院退輔會主委、總統府國家統一委員會副主委等職。1981年擔任國慶閱兵指揮官,1982年晉陞陸軍二級上將。

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1993年因反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李登輝退黨。後參與新黨創黨,遭中國國民黨開除黨籍。

連戰出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後,2005年許歷農與林洋港郝柏村重回中國國民黨,獲聘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因曾與趙少康郁慕明王建煊等另組新黨,並代表新黨當選為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人稱新黨大佬,也被尊稱為「許老爹」,現仍具備新黨顧問身份。

晚年立場

許歷農近年來致力於與中共交流,並擔任促進中華民國國家統一的新同盟會會長。

1994年創立新同盟會,以促進中國統一為宗旨。2005年,許歷農在接受中國中央電視台採訪時表態支持中國大陸前任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因此他在1979年以前不贊成中國統一,但在1979年以後支持統一[8]。2007年開始,組織台灣退役將領訪問中國大陸。2010年,舉辦首次黃埔中山兩岸情論壇[9]

2013年12月19日,新同盟會、新黨、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中國統一聯盟、商工統一促進會、中華統一促進黨勞動黨、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中華民國忠義同志會、中華民國擎天協會、中國全民民主統一會、中國新洪門黨、中華愛國同心會等15個團體組成的「促進中華民族和平統一政治團體聯合會議」在台大校友會館召開會議,由許歷農主持,會後發表共同宣言支持兩岸統一[10][11]

2014年9月26日,許歷農以新同盟會長身份和新黨主席郁慕明率領「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表達希望看到中國統一的想法[12]

2015年8月30日,許歷農被問到是否參加中共紀念抗戰70周年閱兵活動一事回應:「只要不違背歷史真相、方式,在哪裏辦都贊成」,並解釋自己以前曾參加在中國大陸舉辦的抗戰60週年紀念活動,是因為當時台灣沒有相關活動,以及為了「抗戰正面戰場是國民黨領導,共產黨是在敵後作戰」的真相,當前他選擇參加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舉辦的一系列活動[13][14]

2016年11月10日,許歷農赴北京參加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黃埔軍校同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說「兩岸和平統一必然水到渠成,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兩岸和平統一。」[15]隨後於11月11日,與另外31位國軍退役將領出席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16]

2017年9月2日,許歷農發表一封名為「99高齡老人的真心話」的公開信,說明近10多年來他不再反共,還致力於「促統」的原因。信中指出,自從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已經完全放棄共產主義,並且摸索、尋找出一條有效的治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中列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作為和成就,並且認為今天中國大陸的思想和作為,完全符合正常國家發展的原則,對兩岸亦屬有利,當年反共的理由,早已不復存在。而關於「促統」,信中認為,統一是中華民國憲法一貫追求的目標,「反攻大陸」、「光復大陸國土」、「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等當年的口號都是追求國家統一的具體主張,「台獨」不僅在主觀上(血緣、文化)不應該,更在客觀上(相對形勢)亦不可能[17][18]

2022年6月30日,出版個人首部回憶傳記[19]

家庭成員

許歷農在大陸時的原配妻子王景榮,其父王合林曾是許歷農在軍中的上司,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25軍某處處長,當時王合林與許歷農的部隊駐守北平,王便非常欣賞許,認為許「必成大器」。在許歷農升遷營長時王合林便作主將女兒王景榮嫁予許歷農,當時王景榮年僅16歲、許歷農24歲。[20]

1949年國共內戰國軍戰事惡化,許歷農隨國軍部隊撤離北平時在火車站與妻子分別,承諾等戰爭結束就會回老家團聚,但最終事與願違,許從此與元配妻子永訣,未能再相見。許歷農到台灣時,其3個月大的女兒許綺燕同母親一起被留在中國大陸,許綺燕從小在武漢與外祖父母同住,外祖母後曾出任武昌區人民代表。許綺燕七歲時被母親王景榮接回家。為了生計,王景榮改嫁張姓工人,又為許綺燕誕下了同母異父的弟、妹,開始在武漢市工作,後城市人口下放全家先後遷至通山,其張姓繼父得到了一份看守廢舊車間的工作,母親每天四處打零工過活。[20]許歷農與許綺燕父女二人直至開放兩岸探親之後才團聚[21][22]

許綺燕先後擔任過湖北省咸寧市工商聯合會會長[8]、湖北省政府參事[23]、湖北省政協委員、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湖北省委委員兼湖北省委機關副巡視員、鄂台經濟交流協會副會長[24]等職務。

許歷農到臺灣十餘年後又娶陳慶華為妻,陳為湖北省人,曾於中央信託局從事人壽保險工作,兩人間育有次女許幼梅。許幼梅自輔仁大學英文系畢業後留學美國,在紐約聖約翰大學結識國立政治大學前校長、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前主委張京育的兒子張乃健後結為夫婦,許幼梅家族在美國居住並從事教育工作。[20]

個人著作

  • 2022,《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傳主:許歷農,作者:紀欣,天下文化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