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中央電視台(英語:China Central Television,CCTV),通稱中央電視台,正式簡稱央視,亦簡稱中央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級電視媒體[註 2]。成立於1958年5月1日,正式播出於1958年9月2日。現擁有49個電視頻道,是世界上電視頻道數量最多的電視台,隸屬於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所有的節目都通過衛星播出,部分受眾多的頻道採用衛星和光纜幹線同時向國內傳輸,向國際傳輸時則全部經由衛星。該台擁有中國大陸境內最多的收視人群。除了面向中國大陸播出的頻道之外,央視還通過衛星、互聯網向全球播出包括中文在內的各種語言的國際頻道。央視在全球各地設立了自己的記者站,並在肯雅首都內羅畢設立了非洲分台,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設立了北美分台[註 3],在英國首都倫敦設立了歐洲分台,致力於發展成為「國際化新聞媒體」。央視屬於國家事業單位編制,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直接管理,同時採用企業化管理模式,將自身定位為「黨、政府和人民的重要喉舌」[3][4],對外呼號中國之聲(英語:Voice of China)。由於央視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央視本身和有關央視的新聞事件也時常成為其他媒體關注的焦點。中國中央電視台現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一部分,與同屬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並稱為中央三台。[註 4][註 5][5]
1953年,當時的中央廣播事業局派員赴捷克斯洛伐克學習電視技術。1955年,經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批示,中央廣播事業局開始籌備組建電視台。1957年夏,中國大陸第一台電視試驗機研製成功;同年8月17日,北京電視台實驗台籌備處成立。1958年3月12日,北京廣播器材廠製造的全國首套1kW黑白電視圖像發射機和500W伴音發射機調試成功,並通過北京廣播大廈進行測試廣播。
1958年5月1日19:00,央視的前身「北京電視台」[註 6]成立並開始試播,是中國大陸第一家電視台及全世界第一個全中文廣播電視頻道[註 7]。北京電視台於9月2日正式啟播[6]:89。北京電視台每周僅播出3次、每次30分鐘,節目播出範圍僅限北京地區,最初台內僅有30多名職工,職工主要來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八一電影製片廠。1973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用八頻道在北京地區試播PAL-D制式彩色電視節目,8月7日,彩色電視節目開始通過京津、京滬微波線路向外地傳送。10月1日,北京電視台對外正式宣佈播出彩色電視節目,播出的內容為教育節目。1975年,實現全彩色節目播出。至1978年底,北京電視台的彩色電視節目已傳送至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6]:93。
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原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全稱改為「中國中央電視台」,英文縮寫定為CCTV。1978年6月,中央電視台首次通過衛星轉播第十一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實況。1979年12月,中央電視台開辦廣告業務。1985年,央視所有節目全部實行欄目化播出。1988年3月15日,央視總部從廣播大廈院內遷至彩電中心。1991年,中央電視台開始使用俄羅斯ST-14及亞洲一號衛星向海外轉發第一套節目。1996年,央視升格為副部級事業單位。1998年6月1日,央視啟用透明CCTV台標。
1999年,央視提出「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戰略,開始推行頻道專業化改革,並從2000年起對一、二、三、四套節目進行頻道改版。
2001年7月9日,央視各頻道正式更換雙線CCTV勺形台標。對此,中央電視台總編室推出統一的台呼宣傳片(ID),內容均為「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台××頻道」(包含實際上並不屬於中央電視台管理的電影頻道)[7];但部分頻道沒有使用該版統一台呼,而使用頻道自行製作的獨立版本,如電視劇頻道[8]。2004年,央視的數字付費頻道開播。2009年,央視內部體制改革,由原來的製作中心負責制改為頻道負責制。2018年3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整合成立後重新改回中心制[9]。
2010年4月26日,CCTV-9改版為英語新聞頻道開播。2013年6月17日,央視宣佈除電影頻道外,該台24個公共類頻道從當天起正式在央視新址全面播出[10],但大部分頻道的節目演播室仍在彩電中心。2014年4月11日,西班牙語和法語國際頻道全面改在新台址製作播出。2014年4月18日,阿拉伯語和俄語國際頻道全面改在新台址製作播出。2014年12月29日,英語新聞頻道全面改在新台址製作播出。2015年1月1日,中文國際頻道全面改在新台址製作播出。2015年1月6日,新聞頻道的0時至6時的內容開始在新台址播出。其中,0時的《午夜新聞》及凌晨時段整點檔的《新聞直播間》通過新台址製作播出。2015年5月1日,財經頻道全面改為新台址製作播出。2016年12月31日,央視旗下外語頻道統一更名為「中國環球電視網」(China Global Television Network,簡稱CGTN,又稱「中國國際電視台」)。
1999年,中央電視台高清試驗頻道啟播,面向北京地區試播,並高清播出了國慶50周年閱兵式,這是央視首次對大型活動進行高清直播。2006年,央視第一條高清付費頻道——中央電視台高清影視頻道開播,2008年轉型為中央電視台高清綜合頻道,並對奧運會賽事進行高清直播。
2009年,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的高清信號開始在台內試播,並與同年9月28日隨着中國第一批衛視高清頻道上星開播。2012年9月28日,央視綜藝、體育、電視劇三個頻道的高清信號上星開播,同年12月12日,電影頻道高清信號上星開播。2014年1月1日,央視財經、軍事農業、紀錄、科教、社會與法、少兒頻道的高清頻道上星開播。其後的次年4月15日,中文國際頻道高清頻道也上星開播。2016年9月1日,央視外語頻道高清信號上星開播。2017年,央視數字付費頻道陸續籌備高清播出,同時央視戲曲、新聞、音樂頻道的高清化播出也處於籌備狀態。2018年9月1日,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音樂頻道的高清同播頻道通過中星6A上星播出。
2018年10月1日,中國中央電視台開通4K超高清直播頻道[11]。
2020年7月19日0點,中央電視台新聞高清同播頻道通過中星6A上星播出。
2021年2月1日12點,中央電視台8K超高清頻道試驗開播,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IP網以組網方式進行持續播出試驗,並將試驗信號傳送到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海國際傳媒港、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濟南、海口、青島等9個城市公共場所的30多個超高清大屏及首批8K電視機同步播放。[12]
2018年3月21日,根據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原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併,組建新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口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原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建制撤銷,但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13]。
中國中央電視台總共擁有32個免費電視頻道(包含中國環球電視網下轄的6個頻道和6個僅限境外落地的海外頻道,若不包括後者則為26個),其首個電視頻道中國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創辦於1958年9月2日。在這些頻道中,除了中文頻道外,還包含央視旗下中國環球電視網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五個非中文頻道,它們通過衛星覆蓋全國及全球,並在全國各地有線電視網及IPTV播控平台落地播出。這些電視頻道多為全天播放,但國防軍事、農業農村、科教、戲曲、社會與法、少兒、音樂頻道則在北京時間凌晨1時(或者2時)左右至5時(或者6時)停播幾個小時不等,CCTV-4K則在北京時間0時至6時停播。2013年6月17日起,除電影頻道以外的所有公共類頻道開始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光華路辦公區(原中央電視台總部大樓)全面播出。
此外,電影頻道(CCTV-6)為中共中央宣傳部的掛靠頻道,由旗下直屬事業單位「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獨立制播[14],運營工作實際隸屬於中國電影集團[15],總台通過中央衛傳中心負責頻道收視費的收取及其標清版的衛星上鏈;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的部分節目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廣播電視部(原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對外稱作中央電視台軍事節目)製作;中央電視台農業農村頻道的部分節目委託給農業農村部所屬的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製作。上述三個頻道也分別擁有各自獨立的官方網站,即1905電影網、中國軍視網和農視網。
除了免費頻道外[註 8],中國中央電視台還有17個數碼電視付費頻道。這些頻道除了電視指南頻道可以免費觀看外,其餘頻道原則上需付費方能收看。[註 9]
公共類頻道
外語頻道
|
數字付費頻道
海外頻道境外機構合作開辦
|
央視網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入門網站,自2010年起又稱「中國網絡電視台」(英文簡稱CNTV),是中國國家網絡電視播出機構,是央視下轄的網絡電視的公共服務平台。2017年起,中國網絡電視台網站改回央視網域名,其節目點播亦變回了央視網標誌。事實上,現在的中國網絡電視台已經轉型為IPTV和OTT業務服務的「中國IPTV(愛上電視傳媒)」、「中國互聯網電視(NewTV未來電視)」。
中國中央電視台於2017年開設面向全國有線電視互動點播業務平台的「CCTV央視專區」[16],央視體育精品賽事及央視節目精彩集錦通過專區進行呈現,於年內完成全國大多省市地區有線電視網絡的對接。又於2018年2月,「央視專區」全新開啟4K點播服務,從2018央視春晚和冬奧會出發,暢享央視節目超高清點播資源[11]。
「CCTV-IP電視」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唯一授權的全國IPTV播控總平台,於2014年更名為「愛上電視傳媒」(央視國際網絡無錫分公司與百視通合資成立),為全國各省IPTV服務平台提供節目,設有了央衛視直播頻道、輪播頻道(如少兒動畫、魅力時尚、黨員教育、中國微電影、數字人文等)和央視網節目點播。此外,全國各地有線電視互動平台仍然保留着「中國互聯網電視」專區,一樣是點播「央視網」的欄目。
中國中央電視台移動傳媒(簡稱「CCTV移動傳媒」)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唯一授權以「CCTV移動傳媒」為播出名稱,在全國範圍內為公共視聽載體提供節目集成、播控和傳輸服務的機構。它是央視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民營企業巴士在線負責運營和管理,整合央視精彩節目片段和節目預告宣傳片飯制化編排。「CCTV移動傳媒」包括移動公交、移動地鐵、移動民航、移動列車、移動快客、移動樓宇、移動飯店、移動廣場八個頻道,這些頻道節目資源播出模式為移動硬盤(插卡)循環播放[註 13]。
作為中國最主要的電視台,中國中央電視台在中國電視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其黃金時段播出的《新聞聯播》節目被認為是「中國政壇的風向標」。與其後播出的《天氣預報》、《焦點訪談》並為央視最重要的新聞時段。與此同時,《朝聞天下》、《東方時空》等新聞節目也佔據了主要新聞時段。
此外,央視製作的《春節聯歡晚會》、《六一晚會》、《中秋晚會》、《開學第一課》等綜藝晚會節目亦具有廣泛收視。而《百家講壇》、《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等文化類節目也被譽為是「綜藝清流」。
同時,央視亦播出了諸多兼具收視與社會影響的記錄片。《故宮》、《新絲綢之路》、《再說長江》、《大國崛起》、《香港十年》、《大三峽》、《舌尖上的中國》、《百年潮中國夢》、《東方主戰場》、《記住鄉愁》、《輝煌中國》、《強軍》、《大國外交》、《法治中國》、《航拍中國》、《我們一起走過》、《四十年四十個第一》、《我們走在大路上》、《亞洲文明之光》、《同心戰「疫」》、《英雄兒女》、《擺脫貧困》、《敢教日月換新天》等紀錄片均引起了較大影響。
在電視劇方面,中央電視台於1990年代末以前製作的四大名著系列電視劇《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享譽海內外,亦被奉為經典。而《大宅門》、《情深深雨濛濛》、《走向共和》、《亮劍》等電視劇也在中國電視劇史上具有較大意義。同時,中央電視台還適時播出了《血疑》、《實習醫生格蕾》、《東京塔》等外購劇集。
2018年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前,中國中央電視台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屬副部級事業單位。中央電視台本部設辦公室、總編室、新聞中心、大型節目中心、海外傳播中心、人力資源管理中心、財務管理中心、技術管理中心、技術製作中心、播出傳送中心、資產管理中心、發展研究中心、機關黨委等內設機構[17]。此外,綜合頻道、財經頻道、綜藝頻道、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電視劇頻道、科教頻道、社會與法頻道、戲曲和音樂頻道、少兒頻道單設頻道建制[17]。
中國中央電視台原擁有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長城平台、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中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中央衛星電視傳播中心[註 14]、中央數碼電視傳媒有限公司、央視動畫有限公司、中國愛樂樂團、未來電視有限公司、愛上電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環球廣播電視有限公司、中視購物有限公司、中視體育娛樂有限公司等15個直屬企業單位。中央電視台建制撤銷後,原央視直屬企業單位轉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領導管理。
中國中央電視台、中國環球電視網公共免費頻道通過衛星網絡覆蓋全國及全球,並在各地有線電視網政策無償必傳播出(中國環球電視網僅限主頻標清信號針對有線電視、無線地面波為必傳頻道),同時在央視網、中國環球電視網官網上進行全球視頻直播(除中國大陸版權節目外(含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和體育賽事頻道的國際體育賽事直播),其僅限境內IP開放,且防止「逆翻牆」中國境內的代理IP),央視綜合頻道標清版在全國各地均會發射地面無線電視信號,而其他頻道(甚至高清版)在部分地區還會發射地面無線電視信號。
中國中央電視台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官方電視台,在中國大陸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影響巨大且廣泛。央視節目的收視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直到2000年以後,地方衛視先後崛起,央視以往的絕對優勢不再,但CCTV-1等頻道仍長期處於收視前列。
居於香港與中國內地邊界地區的居民可以靠魚骨天線自行接收來自內地的訊號,但隨著2010年亞洲運動會的開幕,深圳梧桐山發射站和珠海船底山發射站的發射訊號有明顯增強,市區內維多利亞港兩岸、港島南區和山頂等不少地方都可以依靠魚骨天線自行接收,但九龍北區、荃灣區、將軍澳等一些靠近香港本地發射站的地區,卻是難以接收央視綜合頻道。
自出現地面數碼電視後,亞洲電視用一條標清頻道轉播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到2011年3月改轉播央視綜合頻道香港版,播放節目與內地版本有所不同。2016年4月1日,由於亞視的本地免費電視牌照到期,綜合頻道香港版地面電視版本停播,而付費電視平台則繼續播出。而港台電視33也從2014年1月13日起開始轉播央視紀錄頻道國際版的高清版本。2016年4月2日開播的港台電視33A則與港台電視33數碼頻道同步轉播CCTV-9英文版節目(後改為CGTN紀錄頻道)。2017年5月29日,港台電視33、33A不再轉播中國環球電視網紀錄頻道,改為轉播央視綜合頻道港澳版的高清版本[18]。而各付費電視平台則會提供CCTV-1港澳版(因澳門地波現同步香港版,故央視內部名稱已將「香港版」更名為「港澳版」)、中文國際頻道、戲曲頻道、新聞頻道和英語新聞頻道等頻道。香港無綫電視明珠台每周一至周五白天時段也會轉播一個小時中國環球電視網主頻道節目,也會在凌晨全日節目播放完畢之前的最後一個節目時段錄播前一天的中國環球電視網主頻道《中國24小時》(China 24)。
而在澳門,澳廣視透過地面數碼電視平台轉播央視綜合頻道[19]、新聞頻道、中國環球電視網主頻和中國環球電視網紀錄頻道。另外,澳門有線電視也可以收看央視中文國際節目。澳廣視澳視體育在奧運會期間,會播出奧運會比賽,但自北京奧運會開始,澳門地區的奧運會版權一直是央視所有,而央視用來轉播奧運會的頻道直至2019年底中國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落地澳門之前無一在澳門落地播出[20],故央視授權澳廣視在奧運會期間轉播央視體育頻道。澳廣視在轉播期間會自行配粵語解說。
澳門回歸17周年之際,綜合頻道正式面向澳門無線數碼電視用戶播出,與香港播放版本其標清信號同步,並從2017年3月25日起澳視高清台(現澳門綜藝頻道)也開闢部分時段購買央視綜藝頻道一些綜藝節目播出。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中央電視台體育頻道高清信號正式面向澳門基本電視頻道用戶(公共天線用戶)播出。
1993年,台灣的有線電視台開始轉播《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1994年,台灣有線電視開始轉播CCTV-4。當時台灣本土的有線電視頻道數目不多,所以會有接收境外頻道來「補位」的狀況[21]。但在2002年3月,中華民國政府全面禁播CCTV-4[22]。同年8月,台灣年代公司復播;9月30日,台灣東森媒體集團復播,均由全天24小時轉播改為12:00-20:00轉播。2003年1月1日,央視4套、東南衛視均在台灣有線電視結束播出。2003年2月27日,行政院新聞局宣佈不同意中國大陸電視台的節目訊號在台灣地區落地。原因包括2002年東森電視、中天電視、TVBS、年代電視、非凡電視台、三立電視等衛星頻道業者赴大陸申請節目訊號落地卻皆未獲廣電總局核准,而在這之前,台灣准許大陸電影、錄影帶、及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在有線電視系統播出已經超過十年[23]。
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以及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又名中國國際電視台)旗下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頻道、英語紀錄頻道,通過衛星、互聯網等形式向對應地區及全球播出節目。
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海外戲曲頻道、新聞頻道、海外娛樂頻道以及中國環球電視網等其他華語頻道和外宣頻道藉助長城平台在美國、加拿大、法國、亞洲、拉美地區通過有線電視、數碼電視、IPTV、衛星電視等方式播出。在海外華人社區,央視中文國際頻道有一定的影響力,春節晚會也通過其向全球同步直播。
為更進一步提高覆蓋面範圍,照顧雲南等西南邊境地區,中國於2015年發射了「老撾一號」衛星[25],之後中央電視台各頻道亦有通過「老撾一號」衛星傳輸,至此老撾等東南亞地區亦可以通過該衛星收看中國的電視節目。
在日本,中央電視台於1998年7月與日本大富公司合作在推出了CCTV大富頻道,從開播到2011年12月22日,頻道一直只使用漢語播報,從2011年12月23日到2012年1月22日,在該頻道每天晚上的18時至0時的部分節目中,嘗試直播節目主聲道使用日語同聲傳譯,副聲道使用漢語原音播放,其他節目則是漢語原音配漢/日語字幕,2012年1月23日開始正式實行。另外在每逢除夕夜《春節聯歡晚會》和黨代會期間,除了通過電視的CCTV大富頻道外,亦有通過日本彈幕網站niconico同步收看網絡直播。
在印尼,中央電視台於2015年5月28日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與印尼艾奈特媒體公司聯合推出了面向印度尼西亞境內播出的Hi-Indo!頻道,在印度尼西亞開播以來傳播效果明顯,大幅提升了央視在印尼的知名度,排名央視所有海外頻道第一,海外觀眾滿意度調查排名第二。
另外,為擴大互聯網國際傳播影響力,中國中央電視台在Facebook、Twitter等中國境外社交媒體平台開辦了多語種的賬號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傳播信息。目前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和CGTN英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俄語頻道均通過其YouTube賬號在互聯網上進行直播,同時中央電視台通過多個YouTube賬戶即時上傳包括《新聞聯播》在內的新聞、綜藝、紀錄片等各類自辦節目。
1988年3月15日,央視總部從廣播大廈院內原址遷至玉淵潭畔中央電視台彩色電視中心。
2004年9月22日上午,央視新台址建設工程開工,採用了雷姆·庫哈斯的設計方案。央視新大樓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原北京汽車摩托車聯合製造公司廠址),地處北京東部CBD,佔地197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最高建築234米,工程建築安全總投資約50億元人民幣,2009年初啟用。據《參考消息》報道,該大樓因其外形而被中國人戲稱為「大褲衩」,有媒體指央視正在內部徵集正式名稱。
2009年元宵節,央視新大樓北配樓在還沒有投入使用的情況下帶頭違規燃放煙花爆竹遭遇火災燒毀,造成一名消防員殉職,央視為此在新聞中向公眾致歉。
中央電視台通過中央廣播電視塔發射部分頻道的微波信號。該建築由原廣播電影電視部設計院設計,塔高405米,底部佔地面積12143平方米,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由棧橋、退台、塔座、塔身、塔樓、天線桅杆6部分組成。在塔的基部為兩層漢白玉圍欄環繞的退台,塔座之上是逐步受細的塔身,其中分佈着保障廣播電視塔播出信號的機房。在塔的腰部242米處建有一個中國燈籠造型的塔樓,之上則是負責傳輸電視廣播信號的天線。
中央廣播電視塔於1990年建築主體完工,1992年9月30日正式竣工開始播出廣播電視信號,1994年10月開始對公眾開放觀光,1997年10月工程竣工驗收穫得通過。2004年,中央廣播電視塔調整了公開發送的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微波信號,體育頻道和綜藝頻道的信號被替換為音樂頻道和少兒頻道。
1979年至2001年使用的舊台標呈蝴蝶形,並包含「TV」兩個字母,啟用於1979年,由原央視職工張德生設計[26],通稱「蝴蝶標」。蝴蝶標形似人造衛星運轉軌跡、原子核、電視發射塔上的蝴蝶天線,是「CCTV」四個字母的變形體,顏色採用彩色電視的三原色(即紅、綠、藍)。1998年,因台標著作權糾紛[26],央視不再使用蝴蝶標;但在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在央視記者話筒上仍可以看到,至今也會偶然性看到(例如2017年版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下屬機構)版權頁)。
目前使用的雙線CCTV台標,啟用於1998年,由日本設計師鈴木智己設計[27]。其中第二個「C」為紅色,寓意「中國」、「中央」的含義。最初的邊緣為方角,後來於2001年7月9日作出修改,將邊緣美化成圓角,並適當拉寬。實際使用時為灰色半透明台標。當前,中國中央電視台使用的台標仍以帶頻道名稱的雙線台標為主。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