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劍奇俠傳系列
電子遊戲系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仙劍奇俠傳(英語:Chinese Paladin: Sword and Fairy)是一個以中國神話和仙俠為背景的中文奇幻電子遊戲系列。原由台灣大宇資訊製作發行,與軒轅劍系列一起並稱「大宇雙劍」,現在則是中手遊旗下的IP[1][2]。
仙劍奇俠傳系列 | |
---|---|
![]() 系列初代遊戲Logo | |
類型 | 角色扮演 |
開發商 | 狂徒創作群(1995 - 2003) 上海軟星(2003 - 2007) 北京軟星(2007 - 2024) 中手遊(2024至今) |
發行商 | |
主創 | 姚壯憲 |
平台 | Android, iOS, Microsoft Windows, 手機, MS-DOS, PlayStation 5, PlayStation 4, PlayStation Network, Sega Saturn, Xbox One, Xbox Series X/S |
首版平台 | MS-DOS |
首作 | 仙劍奇俠傳 1995年7月7日 |
最新作 | 仙劍奇俠傳七 2021年10月15日 |
仙劍系列作品至今共發表九款單機角色扮演冒險遊戲(主要為電腦遊戲,後也有主機遊戲版本)、兩款經營模擬遊戲、兩款線上角色扮演遊戲和一款手機遊戲。依照各作品遊戲內容,一般客觀認為九款單機角遊戲為仙劍奇俠傳正傳系列,其它皆為衍生作品。
作品介紹
仙劍奇俠傳本篇系列迄今共有九款植根於中華文化的角色扮演遊戲。
其初代、二代、三代、三代外傳、五代、五代前傳、七代這7部作品在劇情上有連慣性,而四代、六代的故事則相對獨立。
以仙劍奇俠傳初代為起始點,二代是初代的8年後、三代是初代的50年前、三代外傳是初代的30~32年前、五代是初代的38年後、五代前傳開始是初代的十多年後,結束時則是18年後、六代是五代前傳後的60~70年間。
整個遊戲年代順序為(以仙劍奇俠傳三為年代起點):
仙劍奇俠傳四(時間不明,多數玩家估計於南北朝末期至唐朝早年,最少200多年前)→仙劍奇俠傳三→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18~20年後)→仙劍奇俠傳(50年後)→仙劍奇俠傳二(58年後)→仙劍奇俠傳五前傳(68年後)→仙劍奇俠傳五(88年後)→仙劍奇俠傳六(128年~138年後)→仙劍奇俠傳七(二代百年後)
「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為仙劍奇俠傳系列首款外傳性質作品,其劇情為補充仙劍奇俠傳三與仙劍奇俠傳初代間的空白時代。「仙劍奇俠傳五前傳」劇情年代與前者功能略同,即銜補仙劍奇俠傳二與仙劍奇俠傳五間的空白歲月。而「仙劍奇俠傳四」則是跳脫先前歷代的連續故事,獨立成章,但仍不違背前代所設定的仙劍奇俠傳遊戲世界觀。
仙劍奇俠傳各代本傳作品命名原則以「仙劍奇俠傳」五字後加上一個中文小寫數字所組成,如「仙劍奇俠傳三」。在官方與網絡上,一般將本傳作品簡稱為「仙劍X」或「仙X」,外傳作品則簡稱為「問情篇」、「仙三外」、「仙五前」或「五前」。
發展歷史
狂徒創作群於1995年發表本系列遊戲的第一部作品《仙劍奇俠傳》,這款作品是繼《軒轅劍》和《軒轅劍二》之後,大宇資訊的又一款中文武俠角色扮演遊戲。其後該作品被移植到世嘉土星主機在日本發行,是本系列第一部移植到家用主機上的單機遊戲作品。2001年,該作品的重製版《新仙劍奇俠傳》問世。
而與此同時,該作的續作《仙劍奇俠傳二》也開始啟動研發。不過由於謝崇輝以及部分狂徒成員的離職,《仙二》的後續製作是由狂徒剩餘成員和DOMO小組聯合完成的,隨着2003年1月《仙二》的上市,仙劍的狂徒時代也就此結束。
上海軟星原本想開發《仙劍奇俠傳二》,但《仙劍奇俠傳二》開發權最終落入狂徒創造群,而上海軟星原定的《仙劍奇俠傳二》改為《仙劍奇俠傳三》。2003年7月,《仙劍奇俠傳三》正式發售。其後上海軟星通過《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等低成本專案為《仙劍奇俠傳四》的開發積累資金。
2007年,在《仙劍奇俠傳四》發售後,上海軟星解散,上海軟星的剩餘工作由北京軟星全部接手。[3]上海軟星在《仙四》之《遊戲訊息》內宣稱的開發《仙四外傳》《仙劍五》《仙劍奇俠傳網絡版二代》以及仙一3D化等計劃均成為泡影。
2009年,仙劍單機續作的研發工作由北京軟星接手,《仙劍奇俠傳五》的研發開始。與此同時,由台北研發部研發的本系列作品唯一一部網絡遊戲《仙劍Online》也先後在兩岸三地以及新馬等地推出。然而網絡版上市之初,大陸營運商久游網因為其營運策略的爭議以及遊戲初期過多的致命BUG,令多數玩家對網絡版大失所望。2011年7月,《仙劍奇俠傳五》開發完成,於兩岸三地同步上市。2013年1月,《仙劍奇俠傳五前傳》上市,同時《仙劍奇俠傳六》開始立項研發。
2015年7月8日,《仙劍奇俠傳六》正式上市。然而上市後不久就因為自身程式優化、大陸代理暢遊樂動在營銷和危機公關上的諸多問題,導致《仙劍奇俠傳六》在坊間的評價褒貶不一,並引發部分核心粉絲對仙劍未來的擔憂。與此同時,為了適應多平台發展的需要,仙劍系列也開始在手遊、舞台劇、短漫等領域多平台發展,並衍生出《仙劍奇俠傳 幻璃鏡》《私立蜀山學園》等全新衍生IP。其中《仙劍奇俠傳 幻璃鏡》於2017年4月~5月先後在兩岸三地iOS與Android平台上市營運。
2017年4月25日,大宇資訊通過其官方微博宣佈,已與Epic Games展開合作,取得《仙劍奇俠傳》系列新作遊戲引擎之開發授權,將採用虛幻引擎4作為遊戲引擎。仙劍奇俠傳系列單機續作的開發由此進入一個新的階段。2017年5月23日,北軟官方宣佈《仙劍奇俠傳七》正式立項[4],與皖新傳媒子公司方塊遊戲簽約並由其負責發行事宜。姚壯憲和凃俊光還先後透露了《仙劍奇俠傳六》登陸主機平台以及仙一、仙二、仙三和仙三外重製的計劃,該計劃由大宇旗下樂多數位和阿爾特工作室進行。
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為覆蓋不同平台的用戶群,本系列作開始在多個不同的平台上發售。繼仙一、二、三與三外傳已先後登陸袋鼠遊戲平台和方塊遊戲平台供玩家免費下載後,仙四、五、五前傳和六也陸續上架到方塊遊戲平台並發售。為適應平台化需求,上架到平台的版本均與原版有所不同,其中《仙劍奇俠傳六》的方塊版更是相比於原版做出了大幅度的優化。2017年8月~9月,仙四、五、六以及五前已經陸續通過代理商新游時代以Steam Direct機制上架到Steam平台,其中的仙四和仙五已分別於9月5日、9月12日開放購買。
自2021年4月起,包括仙一在內的本系列過往諸作攜各代對應的音樂精選集陸續上架Steam發售,其中同年6月仙四、五、五前傳是僅面向中國大陸以外各地發售的繁體中文版;同年10月22日(方塊平台為10月15日)《仙劍奇俠傳七》Steam全球上架。2022年7月8日首發《仙劍客棧2》,又於翌年3月底將初代《仙劍客棧》帶到Steam。
2021年8月5日,中手遊以6.4184億港元收購大宇資訊在北京軟星剩餘的49%股份,及《仙劍奇俠傳》IP在中國大陸地區所有權益。[5]
2024年9月11日,大宇資訊公告其將《仙劍奇俠傳》全球除中國大陸以外的IP以1830萬元人民幣和中手遊公司新發行普通股股份3800萬股,總價近2億新台幣(約4426.6萬元人民幣)出售給中手遊集團子公司SuperNova Overseas Limited。[6]
在2024年12月8日上海的一個《仙劍世界》 玩家交流會上,姚壯憲透露公司團隊面臨兩個發展方向的選擇:重製《仙劍奇俠傳一》或開啟一款新的仙劍遊戲,並聲稱重製《仙一》會更容易些,但主創人員也從2024年初就在編寫新故事的原稿[7]。 12月18日,一個三分鐘長的《仙劍奇俠傳四重製版》的預告片在各大視頻網站發佈[8],據消息透露將由UP Software(「上軟」)推出、方塊遊戲負責發行,採用虛幻引擎5開發[9]。
共通元素
三皇 太初混沌因盤古開天闢地而分裂,清氣上升為天,濁氣沉降為地。盤古死後其軀體三寶散出變成三位上古神祇,既為三皇——其精化為伏羲,其氣化為神農,其神化為女媧。而盤古之心懸於天地之間成為連接天地的紐帶,並與天界清氣所鍾之地連接,因清濁交匯而生神樹,成為天界生命之源。
因天地間生靈太少,三皇分別以不同形式創造生靈:
- 伏羲起初以自身力量創造神族,但之後感到乏力便開始借用神樹果實注入自身的精元培育新神族。由於神樹的果實成熟曠日廢時,所以神族的數量幾乎不會增長,又因為誕生於清氣之源而討厭濁氣,只居住在清氣匯集的天界。神族之間若有結合,父母雙方的精元之力都會傳給孩子,造成父母因神氣枯竭而衰亡,這樣會造成神族數量的減少,所以被伏羲嚴令禁止。
- 神農以天地土石草木為體,灌注自身之氣來創造獸族。由於神農喜好創意,所以獸類型態各異、種類繁多,但因神農疏於教導獸族,導致獸族多智慧未開。
- 女媧以自身為樣板,以土、水混合,附以自身血液和靈力,用楊柳枝條點化造出人族。人類體態優美,富有智慧,但體力較遜,雖然沒有特別的法力,但領悟力極強。
神族不耐大地濁氣,因此居於九天之上形成神諭,留下人獸兩族在大地上繁衍共生。後來三皇之一的神農傳聞在人間暴斃,一說因嘗百草中毒而死,另說是因為他與獸類交合繁育後代而死。而人獸兩族繁衍過度,逐漸因為資源問題而彼此爭鬥。不久獸族中出現了一個具有極高智慧的統御者蚩尤,認為獸族作為神農子民理當獨享神農九泉,隨即率領獸類向人類開戰,意圖獨佔大地。人族在獸族數量和戰力的壓倒下趨於劣勢,女媧為護人族而假傳伏羲之令,讓神族派出軒轅、九天玄女、魁予等神將與人族聯軍對抗獸族。這場三族大戰使得山河崩裂、哀鴻遍野,神族傷亡過半,獸族九損其七,人族十存其一。最終獸族敗北,蚩尤拚盡餘力打開異界空間通道,讓大部分獸族殘部撤離到九幽之地,其餘獸族四散成妖。這些獸族殘部在九幽之地吸入煞氣,激發自身神農之力逐漸修煉成魔,魔界也逐漸形成。蚩尤打開的通道後來稱為「神魔之井」,是連接神魔兩界的唯一通道,神魔雙方在裏面設置重重障礙,並派重兵把守,嚴防兩界生靈通過。魔界生存條件惡劣,以強者為尊,各部眾常為生存領地而互相征戰不休,較大的部族為夜叉、羅剎、修羅、迦樓羅、乾達婆、龍眾和緊那羅,後來又加上一支叛出天界的神族甘願留在九幽之地號稱天魔,統稱魔界八部。
討伐蚩尤一役之後,伏羲以對抗魔界為名,在神諭建立了等級制度並自封為天帝,規定神的地位高於人類,由神族統治大地,而人必須侍奉神。數萬年下來,神族漸漸腐敗,人類也對神的積怨已久,終於爆發起義,天帝下令鎮壓遭到人類頑強抵抗。天帝惱怒,下令女媧毀滅人類,重新創造敬神的新人類,但女媧抗命不從並下凡來維護人類。天帝藉此剝奪女媧的三皇之名並開除其神籍,由蚩尤大戰中出力的軒轅取而代之,並派神將毀滅大地,大部分人類遭到屠殺。女媧率領殘存的人類對抗神諭,竭盡全力補天地、阻洪水,挽救了人間蒼生的命運。不久女媧力竭死去,在人間留有一支祖輩單傳的神人後代,世代捨命守護人類。因其神籍被軒轅所替代,人族後世傳承中的三皇多以軒轅為人族之皇,女媧事蹟與信仰只剩在苗疆一帶還有傳承,直到千百年後才由蜀山派掌門李逍遙為女媧正名。
女媧死後,天帝自省覺得神族也有不對之處,於是閉關參道並封閉天界之門,下令所有神族回到天界不得任意下凡到人界,從此人神二界完全隔絕,史稱「絕地天通」。神魔人三族也以本族神尊之名重新立下誓約,承諾永絕兵戎,並設六界阻隔、劃九泉歸屬,約定不可再犯他族之界,若有挑起烽火者,三族共討之。這也就是神魔人三界之間的「三皇誓約」——雖然日後神魔兩界意圖毀約犯戒的野心家仍層出不窮。
五靈 盤古死後,原本蘊藏在其體內的靈力逸散,分解為五靈散於天地之間。所謂五靈,就是水、火、雷、風、土五種巨大的自然力,它們是維繫整個世界能量平衡的源泉。而在人間,五靈之力被女媧補天遺下的彩石所吸附,成為五靈珠,是人間最強之力。
天地間任何生靈都可藉助靈珠獲得靈力增加修為,但只有女媧族人才有能力施法激發五靈珠內蓄有的真正潛能,可以呼風喚雨、開山劈地。
六界 神、魔、鬼居於整個物質世界的外層,其中神與魔是正負相對的兩面,分別是清氣與濁氣的匯聚地,而鬼界是大地的陰面,是所有六界生靈的終結之地,也是所有六界生靈的誕生起點。神諭不老不死,魔界無生無死,鬼界非生非死,這三界注視下的芸芸眾生,就是人、仙、妖三界。
在絕地天通之後,人族在百廢待興的大地上重新繁衍,建立了城邦、國家和文明社會,有社會制度、倫理道德等約束。而沒有了蚩尤領導的獸族雖然在數量上也恢復元氣,但因其普遍心智拙笨,已無法望人族項背,大地也變成了由人族主宰的人界。大部分人界生靈並不知有其他五界,人族更是狂妄的封自己為萬靈之首,隨意捕殺或奴役獸類為畜。
人族中少數有心求道者經過修煉能激發出繼承自女媧的靈力,在修為有成後可變為仙。仙是在登天途中的神人,也是人間修真者嚮往和追求的境界,分地仙和天仙兩類。地仙雖長生不老,但仍居於人界,其所居住之地多為天地靈氣旺盛的風水福地,分佈在大地名山之間,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天仙則元神脫離肉體,前往位於天界和人界之間的一個虛空平行空間(稱作「羽化飛升」),是為仙界。
獸類中偶有頗具天賦的個體通過機緣巧合得以吸取自然靈氣,經過長年修煉也能激發出自身繼承的神農力量,成為具有特殊能力的妖,其中吸清氣多者成精、吸濁氣多者成怪。禽獸草木都有可能修煉成妖,在大地表面、鬼界、甚至仙界和魔界都有生存,但大都單獨行動,處於無秩序分散的狀態,相互之間有弱肉強食的傳統。妖與魔一樣都源自獸族,但只能算是修煉未熟的魔,雖然是法力高深的獸,也始終是異數,不被原來的同類接納。妖居於人界,因為對資源和地盤的需求與人類也多有衝突,導致兩族相互之間多有仇恨,人類中多有以斬妖除怪為修真手段的道人,與人為善的妖也往往會因為種族偏見而遭遇悲慘的下場。許多想避免與人族有過多往來的妖因此會群聚在凡人避而遠之的幽幻地界之中,形成妖界。人間陰森之處分佈着大大小小的妖界,其中最大的妖界乃是一處比蜀山更靠近盤古之心的處所,謂之里蜀山,其它妖類聚居之所規模都不可和里蜀山同日而語。
所謂六界,就是神、魔、鬼、人、仙、妖這六個並存世界。六界之間雖有通道,但多有封鎖,除非使用少部分的術式與法寶來進行穿越,尋常生靈難以自由往來。
神農九泉 九處靈脈泉點,傳說在太古神農大神誕生時隨其相生,分別稱為照膽、寒髓、熱海、無垢、霧魂、春滋、炎波、毒瘴與龍潭。九泉因神農而生,後來又經神農千百年辛勞疏通,逐漸成為這個天地中最重要的生命靈脈。又因為神農與九泉的緊密淵源,這九泉也被三族之人通稱為「神農九泉」。
在九泉面前,眾生平等,無論是神駿奇麗的靈獸仙禽,還是醜陋不堪的凶獸毒蟲,都在九泉的滋養下享受這方天地。雖然日後經歷大劫,經三族協議規分所有,九泉以其他形態存在於新世界中。神諭握有照膽與春滋,廣大的人界有寒髓、熱海、無垢、霧魂、毒瘴與龍潭等六泉,而魔界僅有有炎波一泉。
崑崙八派 位於崑崙山中有八個修仙門派,其中崑崙、瓊華兩派主張煉劍修仙;碧玉、紫翠兩派重煉修神;懸圃、玉英兩派煉丹(外丹);閬風、天墉兩派鍊氣(內丹)。八派中瓊華派曾一枝獨秀,在六朝時期曾試圖逆天飛升舉派成仙,但因為手段不正遭天譴,被天火焚滅,派中人士也被九天玄女貶入東海受囚,從此徹底沒落。其餘七派除了崑崙派在江湖上稍有名頭以外,則始終默默無聞。
蜀山派 位於川西蜀山,山峰淩空,宛若浮雲,相傳為仙家賜予人間的勝地。蜀山自開派至今,歷代弟子勤修仙術,入世降妖,並囚妖於鎖妖塔,庇佑人間不受妖孽滋擾,深得百姓愛戴,在蜀地更是被尊為神仙。
蜀山派本為數個修仙門派聚集的道家聯盟,除了專注劍法的仙劍派外還有以煉丹、辟穀等方式修練為主的門派。但在南北朝時期,信奉佛教的梁武帝因為鎮妖塔的歸屬糾紛派兵攻山,一場大戰後蜀山盟許多只會煉丹畫符的門派因戰力不繼而受到重創,唯獨仙劍派力挽狂瀾擊退官軍。最終由仙劍派集結各派殘眾統一成一個門派,此後蜀山基本上以仙劍派為主流,修煉方式注重功法和劍術,積極入世斬妖除惡,求積德而不只求升仙,所以蜀山派全名為蜀山仙劍派。同時蜀山派也不排斥其他門派的修煉方式,積極搜集和保存各類修仙方法,在早唐時期就有多人得道成仙。
中唐時期,仙劍派俗家弟子李逍遙為救妻子強闖鎖妖塔,最終導致鎖妖塔倒塌,大量妖魔逃脫的同時里蜀山的神魔之井也因此打開。二十年後蜀山派與武林協力剿滅魔族淨天教,但二十年之後又被復興的淨天教圍攻,最終在蜀山七聖和弟子姜雲凡的合力下擊潰魔族,並將蜀山前山沉下封住神魔之井世代鎮守。蜀山派從此封山結印不再涉世,淡出人間成為後世的江湖傳說。
仙霞派 位於峨嵋山的仙霞派創立於鎖妖塔倒塌之後,雖然立派較晚,但因門派以扶危救困為念,門下徒弟在江湖中頗有收妖伏魔等義舉,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譽滿江湖。創立者清柔師太本名姜婉兒,為蜀山派弟子姜清與魔尊之女月柔霞之女,因此其所創的仙霞派劍法兼具父母雙方的性質,同時帶有仙魔兩性的特點。
清柔師太麾下有齊弄霞、厲凌雲、梅勝雪、沈欺霜、柳逐霓五個女弟子,合稱「仙霞五奇」,但在孔麟之亂中一戰玉殞四位,僅剩沈欺霜一人倖存,仙霞派第一代弟子因此人丁凋零。沈欺霜在清柔師太後繼任仙霞掌門,道號餘霞真人,之後近百年間修得地仙之體,麾下收有衛綃、莊錦、白茉晴等第二代弟子。在蜀山派封山絕世、天師門倒行受創後,仙霞派成為仙盟的中流砥柱。
蓬萊派 蓬萊派位於東海蓬萊島,因其地處海上,核心建築蓬萊御劍堂經歷代修葺已頗具規模,從陸上望之,雲霧繚繞,宛如仙境,因此世人多穿鑿附會蓬萊為仙人所居。
蓬萊派與蜀山派一樣,同屬修仙門派,且與蜀山同氣連枝,世代交好。蓬萊仙術講究清淨無為,抱元守一,不擾外物。門徒很少出頭露面,即使偶爾離島前往大陸,也多以普通道士的面目示人,因此名氣不彰。
明庶門 明庶門坐落於湖北東湖西南的落袈山角下,是一支以修煉御靈術為主的修仙門派。明庶門建築規模不大,竹林掩映間,青瓦紅牆,靜謐雅致。西北角一處石台稱御靈園,依山傍水,見之曠然。園內植有一棵老梅樹,供御靈在此間棲息修煉,閒暇時亦可觀景。
明庶御靈之道由其祖師月西樓自創,講求與仙靈獸共修共享靈力,由此十分考驗弟子們修行天賦,資質駑鈍者難以與御靈定契,故門徒篩選極為嚴格。此外祖師還傳下明庶劍法,身法輕盈靈活,與御靈術相輔相成,也曾名揚一時。數代之後,原本與御靈制定契約本為共生共存,同生共享但刻意利用咒術束縛等各仙靈獸(哈占),在自身過世後將自己定契的仙獸,利用術法轉移給下一代(古柏),故許多仙靈獸們不願再和明庶門有過任何來往,並痛恨厭惡明庶門的所作所為,後門派逐漸沒落,弟子凋零,御靈術式微。在月楓、燕雪容夫婦二人為救御靈巧翎而傷重身亡後,明庶門下只剩下年邁體弱的掌門月寒山和剛剛成年的孫女月清疏。
月清疏在機緣巧合下撿到被魔尊重樓打回神果原形的神將修吾,意外建立了共生之術,修吾因為佩劍遺失只能滯留人界,因此索性拜入明庶門,成了月清疏的師弟。在月清疏到長白山與山神哈占碰面,從哈佔得知過去如何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仙靈獸,與種種不堪的過去,之後努力與仙靈獸建立好友誼關係,各個因緣巧合下漸漸與許多仙靈獸定下契約,除了強化自己本身修為,與月清疏定契的御靈們也同時受益,每位仙靈獸的修為也大有長進。月寒山故去後月清疏獨自一人振興門派,子秋也加入了明庶門,上山求仙的弟子也越來越多,漸漸的恢復門派昔日風光與榮耀。
天師門 天師門坐落於落袈山峰頂之上,門派建築佈局依循陰陽八卦,深合風水堪輿之理,穿過重重雲霧即可見青瓦白牆,隱約可見門派上空的護山大陣,大陣陣眼處懸浮着精緻的四象天燈。萍溪村的結界是由天師門設下的,專門防凶獸。
因落袈山鍾靈毓秀,宜於修行,天師門祖師張東臨便與友人月西樓約定,共同在此建立門派。天師門祖師擅於拳掌功夫,將法術與體術相結合,並藉助蘊有五靈的器物增幅自身靈力,以化靈體術見稱。天師門奉行只要有心向道,無論天分高低,都該收入門下予以教導。化靈體術雖然修行進展緩慢,但不拘一格,對修行者並無太多制約,由是吸納了大量弟子。數代之後,天師門愈加興盛。
在掌門孟章執掌天師門後,承祖師志向,廣收門徒,對仙門之首的名號躍躍欲試,門派一躍超過了諸多大派,成為仙盟盟主。實際上孟章是受神諭春滋泉守敖胥蠱惑,意圖立陣切斷九泉流動引發人神魔三界大戰,事敗後被修吾格殺。天師門在執名、監兵、陵光三長老的主持下開始贖罪彌補之前的過錯。
水月宮 水月宮位於餘杭鎮外海的仙靈島中央,掌門靈月宮主善煉仙丹,十年後因終日行善,已經羽化飛升,在島上僅留一冢。
靈月宮主曾與苗疆巫後林青兒為好友,在南詔國政局巨變時伸出援手,收容逃亡的苗族公主趙靈兒與姥姥姜氏在門下隱居。靈月宮主飛仙后,水月宮由姜氏接管,但十年後拜月教的黑苗人用計破除護島的幻陣,隨後血洗仙靈島,水月宮門人皆被屠殺,重傷的姜氏臨終囑託李逍遙帶靈兒回苗疆尋母,水月宮作為修仙門派也從此消失。
璧山唐家堡 位於蜀中璧山,江湖人士更喜歡稱之為唐門,自古多名門將士,也不乏奸詐卑鄙之人,有說是「寧遇閻羅王,不惹唐門郎」。唐門世代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是一個典型的家族式江湖門派。 唐門的武功多以用毒、暗器為主,堡里到底佈置著多少各式各樣的機關,恐怕唐家人也不會完全了解。靠着重重機關的保護,唐門得以在江湖上存在幾百年而絲毫不受外界侵擾。
後因內部問題分家,總壇原址在分家後由景天收購地產,改為唐家集。
蘇州林家堡 為南方武林中的翹楚,以家傳劍指雙絕雄霸天南一方。後因堡主林天南的愛女林月如深受重傷,一心尋求續命良方,故此逐漸淡出武林。
濟南沈家堡 為北方武林的翹楚門派,雖與林家堡齊名,但實力已遠不如人,「南林北沈」比武大會二十多年來,互有勝負,但林家堡略佔上風。
開封大慈悲明宗 因為鎖妖塔崩毀,萬千妖魔盡出,神州大地天下大亂。幸有得道高僧千葉禪師的出現,廣納門徒成立大慈悲明宗各地降妖伏魔。
雲州折劍山莊 原為雲州英雄山莊,江湖人稱折劍山莊,本名「英雄山莊」反被遺忘。據傳是因其鑄劍之術精妙絕倫,令天下鑄劍者愧而折劍。又有一說,是由於歐陽氏家傳劍法幾可無敵於天下而得名。 折劍山莊每年都會召開試劍大會,將當年所鑄寶劍一一展示,並評選出其中的前十柄,贈與在試劍擂台上拔得頭籌的各派武林高手。不少新人也可藉此機會嶄露頭角,一旦獲勝,則名利雙收。故此每到試劍大會時,都有數千人赴會。
長安天地山莊 財力雄厚,與西域回紇、土番、党項、大食、波斯等均有生意來往。善用暗器及其們兵刃,武功招式兼具西域與中原特色。
開封仁義山莊 歷代潔身自好,擇徒極嚴,門下弟子多文武雙全。素來行事低調,故在武林中名聲並不顯赫。 經營玉石生意,劍法招式多取守勢,但求制人而不致命,有仁者之風,故江湖人稱仁者劍。家傳長離劍,因殺人過多而戾氣甚重,年深日久蘊為劍靈,由蜀山派長老罡斬指點養劍之法以化解戾氣。
明州正氣山莊 位於明州,以錢莊、航運為業。在山東青州亦有分支。世代以鏢局為業,槍法嚴謹,精通騎射之術,擅長以一敵多。
景安正武盟 總部位於景安,是一個由多個門派加盟而成的勢力。 魔君姜世離的淨天教之亂後,四大世家逐漸隱於江湖,景安正武盟興起,成為中原第一大武林門派。
拜月教 黑苗族的宗教,據傳能使用傀儡術、驅使魔獸,一度控制南詔國政權多年。末代拜月教主曾私養水魔獸並嫁禍巫後林青兒,之後謀害並用傀儡假冒南詔王,在被李逍遙、趙靈兒、阿奴三人擊敗後跳水自殺並與水魔獸合體,直到被趙靈兒犧牲自己用天地同滅與之同歸於盡,拜月教從此覆滅。
巫月神教 白苗族的宗教,世代信奉女媧,擅長毒蠱及巫神術,只傳白苗族人,弟子均為女性,戒律森嚴,深受苗疆百姓尊敬。神殿位於封閉山谷內,以流籠渡河谷為唯一進出方式,宮殿外圍長滿毒刺藤,有巨大毒蛇毒蟲守護。與中原門派原無來往,但在拜月教一役後與蜀山派關係較為密切,現任教主為海棠夫人。
文化影響
本遊戲系列在大中華圈擁有很高人氣,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獲得多項獎項,並發展成了一個囊括各類影視劇、網絡劇、舞台劇、衍生漫畫、小說、同人作品、二次創作、音樂會、角色扮裝、桌面遊戲(卡牌遊戲)和周邊商品的跨媒體製作IP。
獲獎情況
仙劍奇俠傳:
- 1996年《仙劍奇俠傳DOS版》第三屆台灣多媒體 KING TITLE 金袋獎——遊戲類金袋獎
- 1996年《仙劍奇俠傳DOS版》CEM STAR 電腦育樂多媒體展——最佳國內角色扮演類
- 1997年《仙劍奇俠傳WIN95版》電腦玩家第一屆遊戲金像獎最佳音樂、最佳國產遊戲
- 1998年《仙劍奇俠傳WIN95版》CEM STAR 電腦育樂多媒體展——最佳角色扮演類獎
- 2002年《新仙劍奇俠傳》GAME STAR 遊戲之星——國內自製角色扮演類獎
仙劍奇俠傳三:
- 2003年中國產業報告暨「互聯星空」獲中國十大最受歡迎的民族遊戲
- 2003年中國產業報告暨「互聯星空」獲中國十大最受歡迎的單機遊戲
- 2003年第六屆電腦玩家遊戲 金像獎最佳國產遊戲獎
- 2003年第六屆電腦玩家遊戲 金像獎最佳遊戲畫面獎
- 2003年第六屆電腦玩家遊戲 金像獎讀者評選最佳國產遊戲獎
- 2003年年度媒體編輯聯合評選 最佳本土原創作品
- 2003年台灣數位內容競賽專家評審 數位內容產品獎
- 2003年電子競技世界與GAMESPOT聯合評選 最佳國產遊戲獎
- 2003年(電腦商情報)遊戲天地「天地風雲玩家投票」最佳國產遊戲獎
- 2004年GAMESTAR遊戲之星 玩家票選最佳單機遊戲獎
- 2004年GAMESTAR遊戲之星 專家評審最佳製作人獎
仙劍奇俠傳三外傳-問情篇:
- 2004年中國十大最受歡迎單機遊戲
- 2004年電腦商情報編輯部推薦 最佳國產單機遊戲
- 2005年ChinaJoy金翎獎 玩家最喜愛PC單機遊戲
- 2005年GAMESTAR遊戲之星 專家評審最佳角色扮演遊戲
- 2005年GAMESTAR遊戲之星 專家評審最佳製作人
- 2005年GAMESTAR遊戲之星 專家評審最佳音樂音效獎
- 2005年電腦玩家第八屆遊戲金像獎 玩家票選人氣單機自製遊戲
- 2005年電腦玩家第八屆遊戲金像獎 編輯評選最佳遊戲音樂
仙劍奇俠傳四:
- 2007年大眾軟件年度評選 最佳單機版遊戲
- 2008年電腦商情報年度評選 最受玩家歡迎的單機版遊戲
- 2008年GAME STAR遊戲之星 國內自製最佳單機遊戲金獎
仙劍奇俠傳五:
- 2011年中國CGDC 最佳3D美術入圍獎
- 2011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CGIAC) 十大最受歡迎的單機遊戲
- 2011年台灣遊戲基地(GAMEBASE)「年度風雲PC 單機遊戲」金獎
- 2012年年度台灣遊戲網站巴哈姆特遊戲「人氣電腦單機遊戲銀賞獎」和「人氣國產遊戲金賞獎」
- 2012年年度CGDA大賽 最佳遊戲音樂製作優秀獎。
仙劍奇俠傳五前傳:
- 2013年巴哈姆特遊戲大賞「人氣電腦單機」銅賞
- 2013年巴哈姆特遊戲大賞「人氣國產自製」銀賞
- 2013年GAMEStAR遊戲之星票選「國內自製單機遊戲」 金賞
仙劍奇俠傳六:
- 2015年GAME STAR遊戲之星 國產單機遊戲金獎
- 2016年第七屆CGDA(中國優秀遊戲製作人大賽)最佳遊戲關卡設計獎優勝獎
仙劍奇俠傳官方手遊:
- 2015年年度十大最期待原創流動網絡遊戲獎
註釋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