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三恪,又稱二賓三恪、二代三恪、三恪二王後,或單稱三恪、二王,是中國古代政治禮制,屬賓禮之一,歷代王朝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稱為二王後、三恪,給予封邑,祭祀宗廟,允許在國邑內保留其自身政治文化傳統,用以懷柔安撫,顯示本朝所承繼統緒,標明正統地位。所謂「」,即表尊敬之意。杜佑通典》考證「三恪二王後」,以為封前兩朝代後裔為「二王後」,封前三朝代後裔則稱為「三恪」。

示意

更多資訊 朝代, 王後 ...
朝代 王後
前朝
二朝前
三朝前
四朝前 降封
關閉

歷代二王三恪

虞舜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陳國
關閉

據《尚書·虞書》稱,虞舜的兒子丹朱為賓,稱為虞賓,不視之為臣子。[1]

夏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杞侯-杞伯-章功侯
關閉

封丹朱於唐,封舜子商均於虞。皆不用臣禮,而用賓禮。[2]之後虞舜的後代虞思又被封於虞,虞遂被封於

商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關閉

商湯夏朝以後,分封夏朝的後代於杞國[3]

周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關閉

周武王牧野之戰後,分封黃帝後裔於,封之後於、封之後於陳,用以表示「興滅國,繼絕世」之意。顏師古認為「周以舜後並夏後、宋為三恪也。」即以虞舜後裔封陳國夏朝後裔封杞國商代後裔宋國為三恪。

杞國世襲至春秋末年,於楚惠王年間,滅於楚國;宋國則傳承至戰國,於西元前286年被齊國魏國與楚國所併。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陳國國君陳湣公陳國滅亡,陳國國祚歷時500多年。但陳國公子陳完的子孫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繼續統治國家,史稱田氏代齊

西漢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定安公
關閉

元鼎四年,漢武帝封周朝後裔姬嘉周子南君,位比列侯封邑三千戶。漢元帝封姬嘉之孫姬延年周承休侯,位次於諸侯王;漢成帝初元五年時進位為周承休公漢平帝元始四年改封為鄭公。

綏和元年,漢成帝封孔子十四世嫡長孫孔吉殷紹嘉侯,一月後進位為殷紹嘉公,漢平帝元始四年改封為宋公

新朝

始建國元年,王莽姚恂為初睦侯,奉黃帝後;梁護為修遠伯,奉少昊後;王莽之孫功隆公王千,奉帝嚳後;劉歆為祁烈伯,奉顓頊後;劉歆之子劉疊為伊休侯,奉後;媯昌為始睦侯,奉後;山遵為褒謀子,奉皋陶後;伊玄為褒衡子,奉伊尹後。漢後定安公劉嬰,位為賓。周後衛公姬黨,更封為章平公,亦為賓。殷後宋公孔弘,運轉次移,更封為章昭侯,位為恪。夏後遼西姒豐,封為章功侯,亦為恪。

東漢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山陽公
關閉

建武二年,漢光武帝孔安為殷紹嘉公,姬武為周承休公。建武十三年,改封孔安、姬武為宋公、衛公,改新郪縣、觀縣為宋國、衛國。封國各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宋國隸屬於豫州汝南郡,故城在今安徽省太和縣西北、茨河南岸。[4]衛國隸屬於兗州東郡,故城在今河南省清豐縣南。[5]

曹魏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陳留王
關閉

黃初元年,魏文帝漢獻帝山陽公,食邑一萬戶,立都城於濁鹿(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東北),不稱臣,受詔不拜,可以天子儀仗祭祀宗廟,仍行漢朝正朔。山陽國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山陽國隸屬於司隸河內郡,故城在今河南省焦作市東南。山陽國內有濁鹿城、雍城、蔡城[6]。獻帝死後傳孫劉康,劉康傳劉瑾,劉瑾傳劉秋,至永嘉之亂而滅。

咸熙元年,封蜀漢後主劉禪為安樂公,傳至永嘉之亂而滅。安樂國置相一人,掌縣令之職。安樂國隸屬於幽州漁陽郡,故城在今北京市順義區西北。[7]

晉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零陵郡王(南朝宋),琅邪公(隋)
關閉

泰始元年,晉武帝魏元帝為陳留王,封國置相(289年改稱內史[8])一人,掌太守之職。漢獻帝後裔仍依魏朝襲封山陽公。晉以山陽公、陳留王為二王後,姬周後裔的衛公為三恪。殷商後裔的宋公已出三恪,降封為宋侯

南朝宋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汝陰郡王
關閉

永初元年,宋武帝晉恭帝為零陵郡王,立都城於秣陵。後劉裕夷殺晉朝宗室,改封司馬元瑜為零陵郡王,傳國至齊梁禪代之際。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宋以陳留王、零陵王為二王後。

南朝齊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巴陵郡王
關閉

建元元年,齊高帝宋順帝為汝陰郡王,遷居丹陽劉準後被劫殺,立劉胤為劉準後嗣,襲汝陰郡王之位,傳國至禪代之際。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齊以零陵王、汝陰王為二王後。

南朝梁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江陰郡王
關閉

天監元年,梁武帝齊和帝為巴陵郡王,遷居姑熟。後派鄭伯禽弒殺蕭寶融,另立蕭寶義為巴陵郡王,傳國至末。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梁以汝陰王、巴陵王為二王後。

陳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長城縣公
關閉

永定元年,陳武帝梁敬帝為江陰郡王,後殺蕭方智,改封蕭季卿襲江陰郡王,傳國至末。封國置內史一人,掌太守之職。陳以巴陵王、江陰王為二王後。

元魏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中山王(北齊) 宋公-韓國公(北周-唐)
關閉

北齊

天保元年,北齊文宣帝東魏孝靜帝為中山王,後弒殺之。

北周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介國公
關閉

元年(557年),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封西魏恭帝為宋公,後弒殺之。二年(558年),北周明帝元羅為韓國公,以紹魏後。

隋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酅國公
關閉

北周靜帝介國公,食邑五千戶,後楊堅殺宇文闡,改以宇文洛襲爵位。隋以韓國公、介國公為二王後,又封晉朝宗室後裔司馬運為琅邪公,為三恪之一。

唐朝和武周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萊國公
關閉
  • 武周聖歷二年,改以隋朝、唐朝後裔為二王後。
  • 神龍元年,唐中宗廢武周二王三恪,復以北周、隋朝後裔為二王後。

五代

  • 後唐自命繼唐,從唐二王三恪之繼。
  • 後漢以唐、後晉為二王後,通隋為三恪。因國祚短暫,頒旨而未實施。

宋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瀛國公
關閉

建隆元年,宋太祖柴宗訓為鄭王,以奉同嗣,正朔服色,一如舊制。嘉祐四年,宋仁宗柴守禮的侄孫、柴榮的侄子柴詠崇義公政和八年,宋徽宗又封周恭帝後裔為宣義郎,與崇義公為國二恪。紹興五年,命柴詠的曾孫柴叔夏襲封崇義公。淳祐九年,以柴彥穎襲封崇義公,又封隋、唐、五代後裔與吳越荊南蜀漢等諸國子孫為官,負責宗廟祭祀。

金朝

天會三年,金太宗遼天祚帝海濱王宋徽宗為昏德公、宋欽宗為重昏侯。後來金熙宗在皇統元年二月改封遼天祚帝為豫王、宋徽宗為天水郡王、宋欽宗為天水郡公,與劉豫合稱三恪[9]

元明清三代的封爵

元、明、清封給前朝後裔的爵位,不立為恪。

元朝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崇禮侯(明) 察哈爾親王(清初)
關閉

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封宋恭帝為「瀛國公」,使居於大都、上都。後徙烏思藏薩迦寺(今西藏薩迦縣)為僧,死於甘州(甘肅張掖)。

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元順帝買的里八剌崇禮侯陳漢皇帝陳理封為歸德侯明夏皇帝明升歸義侯

更多資訊 後朝禮遇 ...
後朝禮遇 延恩侯
關閉

清朝

後金天聰九年(1635年),黃金家族嫡系最後一任得到廣泛認可的蒙古大汗林丹汗之子額哲皇太極封為察哈爾親王。清崇德六年(1641年)額哲死後傳至其弟阿布奈康熙八年(1669年)阿布奈爵位被褫奪,傳至其子布爾尼。康熙十四年(1675年)布爾尼舉兵叛清被殺,爵位取消,其部眾改編為八旗察哈爾

康熙帝後又將內札薩克蒙古所置各旗與「夏殷之後,周封之於杞宋」相類比,認為是對「元之子孫」的禮遇。[10]

雍正二年(1724年),封明朝代王之後朱之璉一等延恩侯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