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家族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金家族蒙古語Алтан ураг,俄語:Чингизиды)指的是歷史上蒙古帝國的統治家族,在蒙古四大汗國及後續的突厥化國家,只要是成吉思汗的男性後裔均包括在內[1]。而狹義上的黃金家族指統治者中的成吉思汗直系後裔,元朝建立後又可特指拖雷乃至忽必烈一系的後代(漢文史料稱之為「元裔」)[2],其範圍小於黃金家族。

歷史

對於蒙古人來說,黃金冶金中的精華,其化學性質穩定一直是金黃色,堅固耐用又易鍛造,因此人們長期以來習慣將高貴的事物與黃金聯繫在一起。蒙古始祖阿蘭豁阿三子—不忽合答吉、不合禿撒勒只、孛端察兒的後裔被稱為「尼倫」,即純潔的蒙古人,其中孛端察兒成吉思汗的先祖。成吉思汗的本族稱為「奇渥溫·孛兒只斤」,或簡稱孛兒只斤,古代因為成吉思汗的後代構成了蒙古貴族的主體,故他們也被稱為「博爾濟吉特台吉」。在《蒙古秘史》等資料中,將與成吉思汗有關的事物稱為「金命」、「金門檻」、「金道」、「金腰帶」、「金舵」等,蒙古史籍中將成吉思汗的主要後裔稱為「黃金氏族」(即「黃金血脈」),包括成吉思汗在內的歷代蒙古可汗的傳記也被稱為「黃金記錄」。例如,在1607年成書的韻文體編年史《俺答汗傳》中,記載着「天之驕子成吉思汗的黃金氏族」、「博爾濟吉特的黃金後代」等;17世紀初又有《黃金史》等多部蒙古文著作問世[3]。在蒙古族文化傳統之中,黃金家族也就成為成吉思汗家族的同義詞。

在歷史上的中亞地區,只有成吉思汗的後裔才能成為可汗。其中朮赤的後裔和他的後代兀魯斯汗統治着今哈薩克斯坦領土;他們的氏族被稱為「托熱」(哈薩克語Төре)。隨着哈薩克汗國主權的喪失和被俄羅斯帝國吞併,成吉思汗的後裔成為沙俄軍官,其中喬罕·瓦里漢諾夫最為著名。在現代哈薩克斯坦,成吉思汗後裔仍然存在[4]。而在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汗國(截止1785年)也曾由成吉思汗後裔統治,希瓦汗國的統治者在1804年被弘吉剌氏取代前也是如此,他們均來自昔班尼王朝,始祖是朮赤第五子昔班[5]

早在金帳汗國時期,克里米亞就是由同為成吉思汗後裔的禿花帖木兒管理。金帳汗國衰落之後,成吉思汗十一世孫哈吉·格來建立了克里米亞汗國,因此格來王朝血緣上也來自成吉思汗[6]

後裔

根據基因研究,當今數百萬攜帶Y染色體單倍群C-M130[7]C2a3-F4002亞支[8]的男性,可能都是成吉思汗男性近親和遠親的後裔。包括他的長子朮赤留下的40個後代,而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則有22個。

根據研究Y染色體數據的國際遺傳學家團隊的研究,2003年前蒙古帝國境內近8%的男性(占世界人口的0.5%)擁有幾乎相同的Y染色體。據此推算,同年成吉思汗後裔約有1600萬人[9]

其他

  • 黃金家族 (電影)英語Bangaru Kutumbam:1994年印度泰盧固語電影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