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后周太祖 (904-954)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1日),字文仲,小名「郭雀兒」,籍貫邢州堯山(今天河北省隆堯)。五代時期後周開國皇帝(951年—954年)。[2]原為五代後漢的樞密使,卻因隱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殺。怒而起兵,隱帝死於亂軍之中,郭威不久發動黃旗加身的兵變,建立後周。
其出身不詳,父為順州刺史郭簡,母王氏。《舊五代史》記載一說,稱其本姓常,隨母改嫁入郭簡家,因而改姓郭姓[3]。《新五代史》稱其母本來是郭簡之妻,後來改嫁常氏[4]。
唐天祐元年七月二十八日(904年9月10日)郭威生於堯山,父為李克用的順州刺史郭簡,母王氏。或說本姓常,幼時隨母親改嫁郭簡,故改姓郭。3歲時徙家太原,不久郭簡被殺,郭威成為孤兒,由姨母韓氏撫養。他身材魁梧,習武好鬥。其時李繼韜在潞州招募兵勇,郭威前去投軍,得到李繼韜的賞識。郭威在鬧市與一名欺壓市場的屠戶爭執,醉酒而殺之,原應斬首,李繼韜憐其才勇,暗中將其釋放,而後又召之,任為幕僚。
947年契丹滅後晉,沙陀人劉知遠起兵太原,建國後漢,郭威為鄴都留守(今河北大名縣)。劉知遠稱帝不到一年即死去,其子劉承祐繼位,拜郭威為樞密副使。乾祐元年(948年)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濟)李守貞、永興(今陝西西安)趙思綰及鳳翔(今陝西鳳翔)王景崇相繼反漢,郭威陸續平定亂事,趙思綰投降,李守貞、王景崇自焚。
乾祐三年(950年)四月,郭威以樞密使出任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之際,隱帝疑忌大臣,乘郭威在外時下詔將開封城內郭威(當時郭威已有成年的兒子)、郭威養子郭榮和王峻的全家屠殺殆盡,還派鄴都行營馬軍都指揮使郭崇威去殺郭威、王峻。清趙翼謂之:「五代亂世,本無刑章,視人命如草芥,動以族誅為事」。[5]
樞密使院吏魏仁浦勸郭威先發制人。同年十一月,郭威發動兵變,隱帝出逃之時被其部將郭允明所殺。後郭威進京,讓太后李三娘主政,郭威起初想擁立劉知遠之子劉承勛為帝,百官皆同意,但是太后以劉承勛身體羸弱不能繼承大統拒絕,眾人無奈,只能迎宗室劉贇為帝,但是郭威與其父劉旻不和,但假意同意。之後因為遼主耶律阮得知後漢內亂,派兵南下,鎮州邢州二州被遼軍所擾後,上報京城請求救援,郭威向李太后稟報情況後帶兵北征。郭威領兵從汴梁出發,走到滑州,遇上劉贇從徐州勞軍的特使,這讓郭威心中感到氣憤,覺得劉贇太過心急,還沒上位,就想要拉攏人心,最終加以拒絕。諸將明白郭威心中意圖,不肯接受賞賜,私下說道:「我等屠戮京師,自知不法,如果劉氏復立,還有我等活路嗎?」郭威大軍來到澶州的時候,正準備在早上開拔行軍,軍士大噪,軍士們翻牆而入進入郭威營中,表達了復立劉氏的擔憂,沒等郭威回應,軍士們就扯下了杆上的黃旗,披在了郭威的身上,然後大呼萬歲。郭威假裝無奈,和軍士們約法三章,帶兵折返汴梁,逼迫太后授為「監國」,奪得國政。郭威憑藉演出「黃旗加身」的戲碼,讓士兵擁護自己稱帝,建立了後周,建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改元廣順,廢劉贇為湘陰公,將其軟禁殺害。
郭威建立後周后,下詔減免賦稅,並且帶頭節儉,禁止進獻奇貨,把宮中的珍玩寶物當眾打碎,以示自己和之前喜好奢侈的帝王不同。郭威厚待後漢宗室和尊重劉知遠,但他同時也廢除了後漢留下的苛政和酷刑。並且極力推動恢復農業生產,使得當時的編戶增加了三萬多。郭威謙遜地重用了很多文臣,他廣招人才、勵精圖治,得魏仁浦、李穀、王溥、范質等輔臣。郭威改變自唐末動亂以來軍人跋扈亂政的情況,為後周之後的鼎盛打下堅實基礎,並為北宋的繁榮開了好頭。
廣順三年(953年),封養子郭榮為晉王。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十六日,周太祖郭威駕崩,享年50歲,死前託付自己喪事一切從簡,切勿叨擾百姓。因親生兒子全被劉承祐殺害,由晉王郭榮繼位。
周太祖三任嫡妻及一位妾室,一為皇后三為妃,且皆是夫死再嫁的寡婦,趙翼謂之:「統計前後四娶,皆再醮婦,亦不可解也。」[2]
史書將其記作次子、三子,是因為將養子郭榮算作長子。
首播年份 | 製映地區 | 影視名稱 | 飾演者 |
2015年 | 中國 | 《大宋傳奇之趙匡胤》 | 盧勇 |
[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