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經》(梵語धर्मपद Dharmapada印度俗語巴利語धम्मपद Dhammapada),又譯為曇鉢經曇鉢偈[1],為佛教重要典籍;是佛陀所說偈頌的合集,也是傳播廣泛,相當知名的佛教經典。根據傳統說法,這些是佛陀在不同場合中所說的偈頌,其內容涉及有關佛教戒律修行清淨生活,為教導佛法的言說[2],後來再經由佛教僧侶編定而成。


上座部佛教

國家和地區
典籍
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巴利三藏的《小部》保有 Dhammapada 的早期版本,計有26品423頌,由了參法師在1953年時譯成中文[3]漢文大藏經收有支謙等人所譯出的《法句經》以及天息災譯出的《法集要頌經》。支謙本混編了維祇難以及竺將炎分別所出的偈頌,計有39品758頌[4]。天息災本則是譯自說一切有部譬喻師法救英語Dharmatrāta所編輯的33品梵語 Dharmapada(稱為《自說品》)。另外還有穿插譬喻故事的《法句譬喻經》以及《出曜經》兩個版本。

名稱

Dhammapada 為 Dhamma」和 Pada「足」 組成的一個複合字,各自有幾個不同的字義與衍伸的意涵。大致來說, Dhamma 指「佛陀的教導」、「真理」、「公正」或「現象」[5]。此字的字根 pada 則意為「腳、足」和因此衍伸出的意涵「道」和「詩頌(韻腳)」,或同時包含這兩種意思;引申是句,故名為法句[6]。因為「法句」為佛所說,故將之歸為「經」類,稱之為《法句經》。

說一切有部將其法句經命名為《自說品》(Udānavarga),據說是由法救英語Dharmatrāta尊者集出。Udāna音譯優陀那,意譯作「自說[7],《出曜經》譯為「出曜」[8][9],《法集要頌經》譯作「法頌」[9]

起源

《法句經》乃集錄自四阿含及其他經典中的佛陀自說偈,加以分類編輯而成[10],《經序》中說:

版本

現今存世的印度語系版本:

  1. 巴利《法句經》 Dhammapada, 簡稱Dhp, 全本,26品423偈。(了參法師在1953年譯為文言文
  2. 犍陀羅語《法句經》 Gāndhārī Dhammapada,簡稱GDhp,現知犍陀羅語本有三本,都不全。于闐出土的那本法句經26品,以婆羅門品(Brammaṇa)為首,末後四品佚失不知其名,現存354偈,估計原有540±10偈[12]
  3. Patna《法句經》,複件存於巴特那地區的佛教混合梵語英語Buddhist Hybrid Sanskrit版本,原件來自西藏寺院,22品414偈,從雙品(Jama)至蛇品(Uraga)。
  4. 梵文《法句經》有以Udāna-varga(《自說品》)為名的版本,和說一切有部根本說一切有部關係密切。其中Franz Bernhard所精校的《自說品》版本接近全本,33品。藏傳大藏經所收錄的法句經,以及漢譯的《出曜經》、《法集要頌經》都源出於此一系統。[來源請求]

漢譯有四個不同版本:

  1. 《法句經》,東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竺將炎所傳,由竺將炎、支謙共譯,是混編了維祇難及竺將炎分別所出偈頌的合本[13]稱共39品752偈[14],實算則有758首偈頌。其39品中有26品,品名和巴利本26品可相對應,不過偈頌數則有落差。另外,末後的吉祥品則對應收錄於小部經集英語Sutta Nipata的《吉祥經英語Mangala Sutta》;
  2. 《法句譬喻經》,又作《法句本末經》,西晉沙門帛法炬共法立譯,主要依從支謙編譯的《法句經》而增添譬喻故事,39品;
  3. 《出曜經》,僧伽跋澄執梵本,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33品(或分為34品,乃誤將第四品拆分為兩品)[15]
  4. 《法集要頌經》,北宋中印度惹爛駄囉國(Jalandhar)密林寺沙門天息災譯,33品。

現代中文的翻譯本有:

  1. 淨海法師《真理的語言:法句經》(正聞出版社,1974年)
  2. 馬來西亞達摩難陀長老著,周金言居士譯《法句經故事集》(新雨雜誌社,1996年)
  3. 敬法比丘《法句經》(高雄正覺學會,2000年)
  4. 葛雷·斯帕漢英語Gareth Sparham英譯,孫一居士中譯《白話藏傳法句經》(中華印經協會,2004年)
  5. 黃寶生《巴漢對勘法句經》(百家出版社,2005年)。

內容

根據上座部佛教論師覺音的說法,此經是佛陀和其僧團,在各個不同特定事件時所說偈頌的紀錄。他的《法句經註》(Dhammapada Atthakatha)描述了每一事件的詳細經過,這些也是關於「佛陀一生與其時代」傳說的豐富資源。透過閱讀《法句經》,可以學習佛教基本的生活之道,使大眾能於今世或未來世過上快樂而充實的生活,此外還指向了通往涅槃的重要修行方法。[16]

對照

More information 巴利本法句經《南傳法句經》 (26品423偈), 支謙本法句經《法句經》 (39品758偈) ...
法句經對照表 [17][18][19][20]
巴利本法句經
《南傳法句經》
(26品423偈)
支謙本法句經
《法句經》
(39品758偈)
梵本法句經(自說品
《出曜經》/《法集要頌經》
(33品930偈)
犍陀羅《法句經》
(26品540±10偈)
Patna《法句經》
(22品414偈)
--- (01) 無常品 (01) 無常品/有為品
Anitya
--- ---
--- (02) 教學品 --- --- ---
--- (03) 多聞品 --- --- ---
--- (04) 篤信品 (10) 信品/正信品
Śraddhā
--- ---
--- (05) 戒慎品 (06) 戒品/持戒品
Śīla
--- ---
--- (06) 惟念品 (15) 惟念品/憶念品
Smṛti
--- ---
--- (07) 慈仁品 --- --- ---
--- (08) 言語品 (08) 誹謗品/語言品
Vāca
--- ---
(01) 雙品
Yamaka
(09) 雙要品 (29) 雙要品/相應品
Yuga
(13) Yamaka (01) Jama
(02) 不放逸品
Appamāda
(10) 放逸品 (04) 無放逸品/放逸品
Apramāda
(07) Apramadu (02) Apramāda
(03) 心品
Citta
(11) 心意品 (31) 心意品/護心品
Citta
(08) Cita (19) Citta
(04) 花品
Puppha
(12) 華香品 (18) 華品/華喻品
Puṣpa
(18) [Puṣpa] (08) Puṣpa
(05) 愚品
Bāla
(13) 愚闇品 --- (09) Bala (11) Bāla
(06) 智者品
Paṇḍita
(14) 明哲品 --- (14) [Paṇida] (15) Āsava
(07) 阿羅漢品
Arahanta
(15) 羅漢品 --- (05) Araha ---
(08) 千品
Sahassa
(16) 述千品 (24) 廣演品/廣說品
Peyāla
(19) [Sahasa] (21) Sahasra
(09) 惡品
Pāpa
(17) 惡行品 (09) 行品/業品
Karma
(04) Pavu (07) Kalyāṇī
(28) 惡行品/罪障品
Pāpa
(10) 刀杖品
Daṇḍa
(18) 刀杖品 --- --- (12) Daṇḍa
(11) 老品
Jarā
(19) 老耗品 --- (10) Jara ---
(12) 自己品
Atta
(20) 愛身品 (23) 我品/己身品
Ātma
--- (17) Ātta
(13) 世品
Loka
(21) 世俗品 --- --- ---
(14) 佛陀品
Buddha
(22) 述佛品 (21) 如來品/如來品
Tathāgata
--- ---
(15) 樂品
Sukha
(23) 安寧品 (30) 樂品/樂品
Sukha
(11) Suha ---
(16) 喜愛品
Piya
(24) 好喜品 (05) 念品/愛樂品
Priya
--- ---
(17) 忿怒品
Kodha
(25) 忿怒品 (14) 忿怒品/怨家品
Droha
(17) [Kodha] (16) Vācā
(20)恚品/瞋恚品
Krodha
(18) 垢穢品
Mala
(26) 塵垢品 --- --- (10) Mala
(19) 法住品
Dhammaṭṭha
(27) 奉持品 --- --- ---
(20) 道品
Magga
(28) 道行品 (12) 道品/正道品
Mārga
(06) Magu (20) Māgga
(21) 雜品
Pakiṇṇak
(29) 廣衍品 --- (16) [Prakiṇaka?] ---
(22) 地獄品
Niraya
(30) 地獄品 --- --- ---
(23) 象品
Nāga
(31) 象喻品 (19) 馬喻品/馬喻品
Aśva
(22) [Naga/Aśa?] ---
(24) 愛欲品
Taṇhā
(32) 愛欲品 (02) 欲品/愛欲品
Kāma
(03) Tasiṇa (09) Tahna
(03) 愛品/貪品
Tṛṣṇā
--- (33) 利養品 (13) 利養品/利養品
Satkāra
--- ---
(25) 比丘品
Bhikkhu
(34) 沙門品 (11) 沙門品/沙門品
Śramaṇa
(02) Bhikhu (04) Bhikṣu
(32) 沙門品/苾芻品
Bhikṣu
(26) 婆羅門品
Brāhmaṇa
(35) 梵志品 (33) 梵志品/梵志品
Brāhmaṇa
(01) Brammaṇa (03) Brāhmaṇa
--- (36) 泥洹品 (26) 泥洹品/圓寂品
Nirvāṇa
--- ---
--- (37) 生死品 --- --- ---
--- (38) 道利品 --- --- ---
經集英語Sutta Nipata·吉祥經英語Mangala Sutta
Maṅgala Sutta
(39) 吉祥品 --- --- ---
--- --- (07) 學品/善行品
Sucarita
--- ---
--- --- (16) 雜品/清淨品
Prakirṇaka
--- ---
--- --- (17) 水品/水喻品
Udaka
--- ---
--- --- (22) 聞品/多聞品
Śruta
--- ---
--- --- (25) 親品/善友品
Mitra
--- ---
--- --- (27) 觀品/觀察品
Paśya
--- ---
--- --- --- (12) Thera ---
--- --- --- (15) [Bahoṣuda] ---
--- --- --- (20) [Śila?] ---
--- --- --- (21) [Kica?] ---
--- --- --- (23) ? ---
--- --- --- (24) ? ---
--- --- --- (25) ? ---
--- --- --- (26) ? ---
--- --- --- --- (05) Attha
--- --- --- --- (06) Śoka
--- --- --- --- (13) Saraṇa
--- --- --- --- (14) Khānti
--- --- --- --- (18) Dadantī
經集英語Sutta Nipata·蛇經英語Uraga Sutta
Uraga Sutta
--- --- --- (22) Uraga
Close

註釋與引用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