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Francium;中國大陸、港澳譯為fong1,台灣譯為faat3),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Fr原子序數為87。鈁是一種放射性極高的金屬半衰期很短,是前105種化學元素中穩定性最低的,比許多超鈾元素都要不穩定,其同位素會快速衰變成。它最長壽的同位素——鈁-223的半衰期僅22分鐘。鈁的電負性是所有元素第二低的,僅次於其上方的。鈁的電子排布為[Rn] 7s1,因此該元素被歸類為鹼金屬

Quick Facts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 ...
鈁 87Fr
氫(非金屬) 氦(貴氣體)
鋰(鹼金屬) 鈹(鹼土金屬) 硼(類金屬) 碳(非金屬) 氮(非金屬) 氧(非金屬) 氟(鹵素) 氖(貴氣體)
鈉(鹼金屬) 鎂(鹼土金屬) 鋁(貧金屬) 矽(類金屬) 磷(非金屬) 硫(非金屬) 氯(鹵素) 氬(貴氣體)
鉀(鹼金屬) 鈣(鹼土金屬) 鈧(過渡金屬) 鈦(過渡金屬) 釩(過渡金屬) 鉻(過渡金屬) 錳(過渡金屬) 鐵(過渡金屬) 鈷(過渡金屬) 鎳(過渡金屬) 銅(過渡金屬) 鋅(過渡金屬) 鎵(貧金屬) 鍺(類金屬) 砷(類金屬) 硒(非金屬) 溴(鹵素) 氪(貴氣體)
銣(鹼金屬) 鍶(鹼土金屬) 釔(過渡金屬) 鋯(過渡金屬) 鈮(過渡金屬) 鉬(過渡金屬) 鍀(過渡金屬) 釕(過渡金屬) 銠(過渡金屬) 鈀(過渡金屬) 銀(過渡金屬) 鎘(過渡金屬) 銦(貧金屬) 錫(貧金屬) 銻(類金屬) 碲(類金屬) 碘(鹵素) 氙(貴氣體)
銫(鹼金屬) 鋇(鹼土金屬) 鑭(鑭系元素) 鈰(鑭系元素) 鐠(鑭系元素) 釹(鑭系元素) 鉕(鑭系元素) 釤(鑭系元素) 銪(鑭系元素) 釓(鑭系元素) 鋱(鑭系元素) 鏑(鑭系元素) 鈥(鑭系元素) 鉺(鑭系元素) 銩(鑭系元素) 鐿(鑭系元素) 鑥(鑭系元素) 鉿(過渡金屬) 鉭(過渡金屬) 鎢(過渡金屬) 錸(過渡金屬) 鋨(過渡金屬) 銥(過渡金屬) 鉑(過渡金屬) 金(過渡金屬) 汞(過渡金屬) 鉈(貧金屬) 鉛(貧金屬) 鉍(貧金屬) 釙(貧金屬) 砹(類金屬) 氡(貴氣體)
鈁(鹼金屬) 鐳(鹼土金屬) 錒(錒系元素) 釷(錒系元素) 鏷(錒系元素) 鈾(錒系元素) 鎿(錒系元素) 鈈(錒系元素) 鎇(錒系元素) 鋦(錒系元素) 錇(錒系元素) 鐦(錒系元素) 鎄(錒系元素) 鐨(錒系元素) 鍆(錒系元素) 鍩(錒系元素) 鐒(錒系元素) 鑪(過渡金屬) 𨧀(過渡金屬) 𨭎(過渡金屬) 𨨏(過渡金屬) 𨭆(過渡金屬) 䥑(預測為過渡金屬) 鐽(預測為過渡金屬) 錀(預測為過渡金屬) 鎶(過渡金屬) 鉨(預測為貧金屬) 鈇(貧金屬) 鏌(預測為貧金屬) 鉝(預測為貧金屬) 鿬(預測為鹵素) 鿫(預測為貴氣體)




Uue
概況
名稱·符號·序數鈁(Francium)·Fr·87
元素類別鹼金屬
·週期·1·7·s
標準原子質量[223]
電子排布[Rn] 7s1
2, 8, 18, 32, 18, 8, 1
鈁的電子層(2, 8, 18, 32, 18, 8, 1)
鈁的電子層(2, 8, 18, 32, 18, 8, 1)
歷史
發現馬格利特·佩賴(1939年)
分離馬格利特·佩賴(1939年)
物理性質
物態液體估計 (有可能為固體,因其熔點的估計值恰位於室溫(25°C)上下)
密度(接近室溫
? 2.48(推算)[1] g·cm−3
熔點? 298[2] K,? 25 °C,? 77 °F
沸點? 950 [3] K,? 677 °C,? 1250 °F
熔化熱約2 kJ·mol−1
汽化熱ca. 65 kJ·mol−1
蒸氣壓((推算))
壓/Pa 1 10 100 1 k 10 k 100 k
溫/K 404 454 519 608 738 946
原子性質
氧化態+1(強鹼性氧化物)
電負性>0.79(鮑林標度)
電離能第一:393[4] kJ·mol−1
共價半徑260(推算) pm
范德華半徑348(推算) pm
雜項
磁序順磁性
電阻率3 µ(計算值) Ω·m
熱導率15(推算) W·m−1·K−1
CAS編號7440-73-5
同位素
主條目:鈁的同位素
同位素 豐度 半衰期t1/2 衰變
方式 能量MeV 產物
210Fr 人造 3.18 分鐘 α 6.671 206At
β+ 5.239 210Rn
211Fr 人造 3.10 分鐘 α 6.662 207At
β+ 3.593 211Rn
212Fr 人造 20.0 分鐘 β+ 5.143 212Rn
α 5.507 208At
221Fr 痕量 4.801 分鐘 α 6.458 217At
β 0.313 221Ra
222Fr 人造 14.2 分鐘 β 2.058 222Ra
223Fr 痕量 22.00 分鐘 β 1.149 223Ra
α 5.561 219At
Close

塊體的鈁金屬從未被觀察到。根據元素週期表的同元素特性規律,當足量的鈁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塊固體或液體時(因鈁熔點低,室溫時可能為液態),它會是高活性金屬。獲取大量的鈁是幾乎不可能的,因為鈁的半衰期短,放射性強,其衰變放出的熱會立即使鈁汽化成蒸氣。

1939年[5]法國物理學家瑪格麗特·佩里在法國(鈁的名字由此而來)從227Ac衰變產物中發現了鈁元素。鈁是最後一個從自然界中發現,而非經由人工合成發現的元素。[註 1]鈁在實驗室以外極為罕見,它會痕量出現在礦中,不斷地形成與衰變,地殼中只有約20至30克的鈁同時存在,在天然元素中的含量僅高於。除了鈁-223和221以外,其他同位素都是在實驗室中人工製得。在實驗室中產生最大量的鈁元素為超過300,000個鈁原子的團簇。[6]

特性

鈁是最不穩定的天然元素之一,其最穩定同位素鈁-223的半衰期也只有22分鐘。唯一不穩定性可以和鈁比較的天然元素是,雖然人造的砹-210有較長的半衰期(8.1小時),但在天然中存在的最穩定砹同位素砹-219(鈁-223的α衰變產物)的半衰期只有56秒。[7]所有鈁同位素都會衰變為砹、鐳或氡。[7]鈁的穩定性甚至比原子序106(𨭎)以下的所有人工合成元素都要低。[8]

鈁是一種鹼金屬,化學屬性與相近,[8]同樣只有一顆價電子[9]它在所有元素中有最高的等效質量英語equivalent weight[8]如果成功製成,液態鈁在熔點下的表面張力將為0.05092 N/m。[10]鈁的熔點預測在8.0 °C(46.4 °F)左右[1],也有數據稱是27 °C(81 °F),[8]但由於鈁既罕有又具放射性,所以這些數字並不一定準確。基於門德列夫的方法給出了20 ± 1.5 °C(68.0 ± 2.7 °F)的值。鈁的預測沸點620 °C(1,148 °F)也是不確定的,598 °C(1,108 °F)、677 °C(1,251 °F)還有門德列夫方法外推出來的640 °C(1,184 °F)也都是有人建議的預測值。[1][10]鈁的密度預測在2.48  g/cm3左右(門德列夫的方法計算出的值為2.4 g/cm3)。[1]

萊納斯·鮑林估計鈁的電負性為0.7,當時與相同。[11]銫的電負性之後被修正為0.79,但因數據不足,不能同樣地修正鈁的電負性數字。[12]正如相對論效應所預測的那樣,鈁的電離能(392.811(4) kJ/mol)比銫(375.7041(2) kJ/mol)稍高,[13]這意味着銫是兩者中電負性較小的。鈁的電子親和能應該也比銫高,Fr離子也會比Cs離子更易極化[14]不像其它已知的異核雙原子分子,CsFr分子的負電荷預計在鈁的部分。超氧化鈁(FrO2)比較輕的鹼金屬超氧化物有更顯著的共價性,這歸因於鈁中的6p電子更多地參與到鈁-氧鍵合。[14]

鈁會和多種銫共沉澱,如高氯酸鈁會和高氯酸銫共沉澱,從而分離出鈁。其他能共沉澱的銫鹽包括碘酸銫、苦味酸銫、酒石酸銫、氯鉑酸銫以及矽鎢酸銫。同樣可與鈁共沉澱的有矽鎢酸和高氯酸,而不需要任何鹼金屬載體。[15][16]幾乎所有鈁鹽都可溶於水。[17]

歷史

1870年,化學家就開始猜想以下存在着一種尚未發現的鹼金屬,原子序為87。[7]當時人們稱其為「eka-caesium」(銫下元素)。[18]多個研究團隊嘗試發現並分離出這種新元素,在真正發現之前,至少出現了4次錯誤發現。

錯誤或不完整的發現

蘇聯化學家D. K.多布羅謝爾多夫(Dobroserdov)是第一位聲稱發現了鈁的科學家。1925年,他在一個樣本中觀察到弱放射性,錯誤地認為這是87號元素所造成的。實際上放射性來自自然產生的鉀-40[19]他而後發佈了一篇有關預測87號元素的屬性的論文,當中將其以他的國家俄羅斯Russia)命名為Russium。[20]不久後,多布羅謝爾多夫開始專注於他在敖德薩理工學院的教學工作,而並沒有繼續研究這一元素。[19]

翌年,英國化學家傑拉爾德·德魯斯(Gerald J. F. Druce)和費德里克·羅林(Frederick H. Loring)分析了硫酸錳X光片,[20]以為觀察到的光譜線來自於87號元素。他們發佈了這項發現,把該元素命名為「Alkalinium」,因為它是最重的鹼金屬(alkali metal)。[19]

1930年,美國阿拉巴馬州理工學院弗雷德·艾利森英語Fred Allison在用磁光儀器研究銫榴石英語Pollucite鋰雲母英語Lepidolite後,聲稱發現了87號元素,並建議以他的家鄉佛吉尼亞州(Virginia)命名為Virginium,符號Vi或Vm。[20][21]然而在1934年,伯克利加州大學的H. G.麥佛森(H. G. MacPherson)證明艾利森的儀器是無效的,並且推翻了他的發現。[22]

1936年,羅馬尼亞物理學家霍里亞·胡盧貝伊英語Horia Hulubei與法國物理學家伊維特·哥舒瓦英語HYvette Cauchois也研究了銫榴石,使用的是高解像度X-光儀器。[19]他們觀察到幾條弱發射光譜線,以為它們來自87號元素。胡盧貝伊和哥舒瓦發佈了這項發現,並以胡盧貝伊的誕生地羅馬尼亞摩爾達維亞省(Moldavia)命名為Moldavium,符號為Ml。[20]1937年,美國物理學家F. H.赫士(F. H. Hirsh Jr.)對胡盧貝伊的研究手法進行了批判。赫士非常肯定87號元素不會在自然界中發現,並聲稱胡盧貝伊觀察到的其實是的X-射線光譜線。胡盧貝伊堅持自己的X-光儀器和實驗方法足夠準確,他的發現不可能是錯誤的。胡盧貝伊的導師,諾貝爾獎得主讓·佩蘭也支持他的發現。馬格利特·佩里在1939年確實發現鈁之後,一直都批評胡盧貝伊的研究,直到自己被承認為鈁的正式發現者為止。[19]

佩里的發現

1939年,法國巴黎居禮研究所馬格利特·佩里在純化-227的時候發現了鈁元素。[23]錒-227的衰變能量應該是220 keV,但佩里卻觀察到衰變能量低於80 keV的粒子。她認為這些異常的衰變活動源自尚未發現的一種衰變產物。這種產物在純化過程中已經被分離出去,所以是在純錒-227樣本中自然產生的。經過一系列測試之後,她消除了這種未知同位素是的可能性。該產物具有鹼金屬的屬性(比如可以和銫鹽共沉澱等),佩里因此判斷這就是錒-227經α衰變所產生的87號元素。[18]佩里隨後試圖確定錒-227中β衰變與α衰變的比例。她的第一次測試將發生α衰變的概率設為0.6%,後來她將這個數字修改為1%。[24]

佩里把這一新同位素命名為錒-K(今天則稱鈁-223),[18]又在1946年提出正式命名Catium(化學符號Cm),因為她相信這種元素正離子(cation)的電正性是所有元素中最高的。佩里的其中一位導師伊雷娜·約里奧-居禮反對這一命名,因為Catium一字更像是「貓元素」(cat),而非正離子。此外,這個命名的化學符號和分配給的化學符號一樣。[18]佩里繼而建議用法國(France)來命名為Francium,也就是鈁的現名。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在1949年接納了這一名稱,[7]鈁也成為了繼之後第二個以法國命名的元素。鈁最初的符號為Fa,但不久後便改為Fr。[25]鈁是1925年被發現後,最後一個在自然界中發現的元素。[18]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間進一步研究了鈁的結構。[26]

同位素

鈁共有34個同位素質量數從199到232不等,[27]另有7種亞穩態同核異構體[27]。所有鈁同位素都具有極高的放射性,半衰期很短,非常不穩定。只有鈁-223和鈁-221存在於自然界中,其中鈁-221罕見得多。[28]

鈁-223是最長壽的鈁同位素,半衰期為21.8分鐘。[27]再發現或合成半衰期更長的鈁同位素的可能性極低。[24]鈁-223是錒衰變系的第五個產物,是-227的子同位素,錒-227只有1.38%的概率會α衰變成鈁-223。[29]鈁-223會再β衰變-223(衰變能量為1149 keV),另有0.006%的α衰變路徑,產物為-219(衰變能量為5.4 MeV)。[30]鈁-223在出現於自然衰變鏈之前原本被稱為actinium K

鈁-221的半衰期為4.8分鐘。[27]它是鎿衰變系的第九個產物,是錒-225的子同位素。[29]鈁-221會再α衰變成砹-217(衰變能量為6.457 MeV)。[27]鎿衰變系從-237開始,一直到砹-217都只有唯一的衰變途徑,因此鈁-221是唯一位在主要衰變途徑中的鈁同位素,惟自然界中的鎿衰變系早已衰變殆盡,現時地殼中的鎿衰變系初始同位素鎿-237主要由鈾-238發生核散裂英語Nuclear spallation而痕量生成。[31]

基態最不穩定的同位素是鈁-215,半衰期只有0.12微秒。它會α衰變為砹-211,能量為9.54 MeV。[27]

存量

Thumb
這一塊瀝青鈾礦在同一時間含有大約10萬顆鈁-223原子(3.3×10-20 g)。[32]

自然界中的-227有1.38%的概率經α衰變產生鈁-223,而鈁-223的半衰期僅22分鐘,因此鈁只以痕量存在於礦石中。[8]在一個鈾樣本中,估計每1×1018個鈾原子就有一個鈁原子。[32]根據計算,地球地殼中,同一時間只有約30克鈁。[33]

合成

鈁可以通過-197目標在直線加速器里被氧-18束轟擊而成。這個過程最初於1995年由石溪大學物理系開發。[34]視氧束的能量,這一過程可以產生鈁-209、210和211。

197Au + 18O → 209Fr + 6 n
197Au + 18O → 210Fr + 5 n
197Au + 18O → 211Fr + 4 n

核反應產生的鈁會以離子形式離開金目標,靜電透鏡再把鈁離子引導至一個金屬片的表面,使鈁離子變回中性原子,鬆散氣體狀態的中性鈁原子再由磁光阱分離出來。[35]原子在磁光阱中只會停留20秒左右,之後逃脫或衰變,但新的原子會不斷替代這些失去了的原子。這使得這些鈁原子處於穩態,在長時間內包含相當恆定數量的原子。[35]首次進行這項實驗時,科學家捕捉了幾千個鈁原子;在不斷改進後,實驗最終能夠捕捉超過30萬個鈁原子。[6]對捕獲的原子發射和吸收的光的測量提供了關於鈁原子能階之間各種躍遷的第一個實驗結果。初始測量顯示實驗值和基於量子理論的計算之間非常吻合。2012年的鈁研究項目TRIUMF英語TRIUMF通過這種方法產生了超過106個鈁原子,其中有大量的209Fr還有少量的207Fr和221Fr。[36][37]

鈁的其他合成方法有用中子撞擊鐳,或以質子原子核或離子撞擊[24]

223Fr可以從其母同位素227Ac分離。通過NH4Cl–CrO3陽離子交換劑,可以從含錒物質中得到鈁,這些鈁可以通過其溶液通過含有硫酸鋇載體的二氧化矽純化。[38]

1996年,石溪大學小組在他們的磁光阱中捕獲了3000個鈁原子,這足以讓攝像機捕捉原子發出的熒光。[6]鈁的合成量還不足以稱重。[7][32][39]

應用

鈁由於極為罕見、穩定性低,因此目前還沒有商業應用。[40][32][41][29]它在化學[42]原子結構等領域的研究中起到了作用。科學家曾提出用鈁來診斷各種癌症[7]但這一用途並不現實。[32]

鈁可以被合成、捕捉和冷卻,而且原子結構簡單,因此它被用在一些光譜學實驗中,在能級亞原子粒子間的耦合常數上提供了新的信息。[43]對鈁-210離子在激光捕捉下所發出的光譜的研究指出,鈁的實際原子能級符合量子理論的預測。[44]

備註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