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族自治縣,簡稱新晃縣,舊稱晃縣,坐落在湖南省西南邊緣、懷化市西南部,是懷化市轄自治縣。轄域面積1,511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6萬人。縣治晃州鎮。
歷史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50萬—70萬年前,1976年考古在新晃侗族自治縣發現了史前生物化石面積層,包括大熊貓、劍齒象、巨蜥、中國犀、豬、牛豪豬、鹿、熊、竹鼠等10餘種動物化石。[2]新晃侗族自治縣的舊石器遺址則發現了文物100多件,主要是砍、砸器物,還有刮、削器具,如石核、石斧等,證明了10萬—5萬年前新晃侗族自治縣就有人類活動。[2]新晃侗族自治縣的新石器遺址發現了大量螺殼,還有牛牙、獸骨、陶片、磨製的石斧、石錛,距今約5000年。[3]
唐朝貞觀八年(634年),龍標縣分出夜郎縣,此地屬夜郎縣。[4]天授二年(691年),夜郎縣分出渭溪縣,此地屬渭溪縣。[5]長安四年(704年),沅州夜郎縣、渭溪縣設立舞州。[5]開元十三年(725年),舞州改名鶴州。[5]開元二十三年(735年),鶴州改名業州。[5]大曆五年(770年),業州改名獎州,龍溪郡建立,管轄峨山縣、渭溪縣和梓姜縣。[5]同時,唐朝政府設置了晃州羈縻州,此地部分地區就屬於晃州羈縻州。[5]
五代時期,田漢權(田氏)佔據了獎州,改名晃州,州治所由今天的涼傘鎮遷移至老晃城。[5]
北宋淳化二年(991年),田氏歸順北宋政府,仍舊是晃州羈縻州。[5]熙寧七年(1074年),北宋政府收復了17個州,設立沅州,以唐朝時期的潭陽縣設置盧陽縣,此地屬盧陽縣。[5]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沅州安撫司設立,第二年(1277年)改名沅州路。[5]元朝末年,農民首領李興祖帶領數萬侗族攻打沅州府,開倉放糧。[6]
明朝時期,此地屬沅州,晃州驛、晃州巡檢司設立。[5]明朝嘉靖、萬曆年間,貢溪、西溪等地侗族農民起義,反抗政府橫徵暴斂。[5]
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沅州改名沅州府,芷江縣設立,此地屬芷江縣,在今天的涼傘鎮派駐通盤一員。[5]乾隆三年(1738年),晃州驛裁撤,涼山巡檢司建立。[5]嘉慶二十年(1817年),芷江縣劃出6里設立晃州直隸廳,屬辰沅道。[5]嘉慶年間,扶羅等地農民起義,驅逐貪官。咸豐四年(1854年),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下,姜芝靈帶領5000餘侗族農民起義,在貢溪、中寨、扶羅、涼傘一帶攻破地主武裝,清軍龜縮在城內不敢出戰。[5]同治元年(1862年),起義軍和貴州省姜映芳領導的侗族農民起義軍和張秀眉領導的苗族農民起義軍組成聯軍,攻佔天柱縣,揮師東進,在沅州大破清軍「飛字營」,太平天國失敗後,清政府派兵剿滅農民起義,起義軍一直堅守到1874年。[5]
1913年,廢除晃州直隸廳,設立晃縣。[5]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共產主義迅速傳播到晃縣,1927年,田嘉敏、姚伯陽、姚季卿等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了晃縣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和農民運動,這年秋季,他們遭到軍閥猶國才的逮捕,12月6日在老晃城觀音閣前英勇就義。[7]1936年1月,任弼時、賀龍、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長征經過晃縣。[8]1月2日,紅軍進入晃縣,沒收土豪劣紳的錢糧分給貧苦人民。[8]1月4日,任弼時、賀龍在龍溪口「春和瑞」屋內召開軍事會議,部署「便水戰役」。[8]5日和6日,紅軍一舉擊敗國民革命軍章亮基的兩個團。[8]8日,紅軍全部進入貴州省境內,只在晃縣停留了6天。[8]1938年8月,晃縣政府去涼傘徵兵,遭到200多名壯丁的反抗示威。[8]1939年,晃縣侗族人民發起了「三抗」(抗丁、抗役、抗稅)武裝革命,當時人口11萬的晃縣,每個月徵兵66名,之後增加到85名,佔總人數1%。[8]1939年3月,晃縣政府派常備隊一中隊長率領士兵去徵兵,遭到壯丁反抗抵制,「三抗」武裝革命推舉楊位三、楊圭潔為正副指揮,楊百干為參謀長,劉哈三為總隊長,宣傳革命,震動了湖南省政府和鄂湘川黔邊區綏靖公署,7月調遣憲兵九團二營、教導團兩個隊、迫擊炮一排、自衛團兩個排,從貴州省清溪、玉屏等地向涼傘圍剿,100多名起義軍群眾相繼遭到殺害。[9]
1949年11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佔據晃縣,11月10日晃縣人民政府成立,屬會同專區。[5]1950年春季,剩餘國民政府殘餘勢力趁着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大西南的時候,在涼傘建立「湘鄂桂邊區反共游擊總指揮部」,殺害軍人和群眾100餘人,搶走耕牛300餘頭,燒毀房屋400餘棟。[9]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140師410團奉命鎮壓,清除5000餘國民政府殘餘勢力。[10]1951年2月,晃縣開展「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使得貧苦農民取得了土地。[11]1952年8月,會同專區改名芷江專區,同年11月,芷江專區改名黔陽專區。[5]1953年,農業生產合作社陸續建立,到1956年8月基本完成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2]同時,晃縣人民政府對手工業和私營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社會主義改造。[12]1956年12月5日,「新晃侗族自治縣」成立。[5]1958年,因「左」傾錯誤的影響,忽視客觀經濟規律,生產上大搞「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大大挫傷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13]1960年,新晃侗族自治縣落實中央人民政府下達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防止了「五風」的蔓延。[13]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新晃侗族自治縣各級機關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大批幹部、知識分子、群眾受到衝擊、迫害,工廠停產,農民生產放任自流,在農村開展的「割資本主義尾巴」運動,大大挫傷了農民的積極性,使得農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13]1981年7月,黔陽地區改名懷化地區,1997年懷化地區建立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屬懷化市。[5]
地理
新晃侗族自治縣坐落在湖南省西部,沅江一級支流㵲陽河中流,東連芷江侗族自治縣,南臨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西接貴州省鎮遠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北靠貴州省銅仁市萬山區。[14]南北寬42.3千米,東西長52.5千米。[14]新晃侗族自治縣面積1508平方千米,占湖南省面積的0.72%,其中1485.23平方千米是陸地,22.77平方千米是水域。[14]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地圖形狀像個楔子,北、西和南三面全部深入貴州省境內,若把湖南省的形狀看做一個面向西面的少女頭像,則新晃恰是其突出的「鼻子」。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主要地貌是山地。[15]東南、西南和北部地勢高,東北地勢低,位於雲貴高原苗嶺山脈余脈延伸末端,雪峰山脈以西,武陵山脈以南,是中國第二階梯到第三階梯過渡地帶。[15]新晃侗族自治縣海拔一般是400米至800米之間,東南部最高點天雷山海拔1136.3米,連接1000米以上的山峰14座,形成了東南屏障。[15]西南部美岩破海拔1101.5米,連接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1座。[15]北部武陵山余脈緩緩下降到㵲陽河,波洲鎮江口村是新晃侗族自治縣最低點,海拔只有287.7米,因這裏屬溪水平原、灰岩崗地分佈區,歷代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15]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次要地貌是丘陵、平原,佔新晃侗族自治縣面積的10%,坡度小、山丘平緩、開闊、土層厚,主要分佈在溪、河兩岸,是林業和農業開發地。[15]
新晃侗族自治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山地氣候明顯,溫和而濕潤。[15]年平均氣溫16.6℃,7月最熱,平均氣溫27.5℃,1月最冷,平均氣溫5℃,溫差22.5℃。[15]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冰凍期、降雪期很短,每年只有5至10天,20天以上非常罕見。[15]無霜期長,年平均302天,年平均降水量1160.7毫米,主要是春季和夏季。[15]
新晃侗族自治縣擁有268條大大小小的溪流、河流。[15]㵲陽河是境內最大的河流,發源自貴州省福泉縣羅柳塘,由西向東橫貫新晃侗族自治縣。[15]㵲陽河的支流平溪、西溪也流經新晃侗族自治縣。[15]中和溪從新晃侗族自治縣東南部經芷江侗族自治縣流入清水江。[15]龍溪自北向南在新晃侗族自治縣注入㵲陽河。[15]
朝陽水庫是新晃侗族自治縣主要的水庫。[15]
新晃侗族自治縣擁有高達1000米以上的山25座以上,天雷山是最高點,海拔1136.3米;美岩破海拔1101.5米。[15]
政治
經濟
2017年,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國民生產總值是55.7億元人民幣,位列湖南省第81位。
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99,248萬元(2004年)。
牛肉、煙草、樟腦被譽為「夜郎三寶」,是新晃侗族自治縣的特產。
新晃侗族自治縣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雨量充足,氣溫較高,適合動植物生長,農林牧和水資源豐富。[17]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新晃侗族自治縣農業是「刀耕火種」,農業工具原始簡單,清朝《晃州廳志》記載:「秋收之後,無論豐歉,各鄉之民攜妻子俱赴深山蓋草寮寀蕨,蓋欲存貯田谷,以俟來年春作。」[17]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晃侗族自治縣改進和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技術,走向農業現代化。[17]水稻、紅薯、馬鈴薯、玉米是主要糧食作物。烤煙、油菜、蔬菜(包括菠菜、萵筍、韭菜、蒜、姜、芋頭、辣椒、茄子、絲瓜、冬瓜、南瓜、茼蒿、莧菜等)、水果(包括柑橘、草莓、西瓜、葡萄、桃、李、梨)是主要經濟作物。[17]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地域是「八山半水分半田」,山地多,林業資源豐富,主要有木本植物94科,244屬,584種,其中喬木203種,灌木324種,藤木44種,竹類13種,另外還有銀杏、苦木、南方紅豆杉、紅毛椿、鐵尖杉、杜仲、香果、藍果等珍貴樹種。[18]
新晃侗族自治縣多山地,飼料、牧草豐富,利於畜牧業發展,主要養殖對象包括:豬、牛、羊、雞、鴨、鵝。[19]水產養殖包括稻田養魚、網箱養魚。[19]本地著名品種有:涼傘豬、馬頭羊、貢溪雞。[19]其中,新晃黃牛肉聞名中國。[19]
新晃侗族自治縣礦產資源豐富,利用本地資源發展地方工業。[20]民國時期,新晃侗族自治縣主要生產窯貨、磚瓦、造紙、毛巾、布匹、襪子、印刷品等。[20]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新晃侗族自治縣擴展了生產領域,包括:機械製造、印刷、捲菸、針織棉、服裝加工、釀酒、製糖、食品加工、建築建材、化工、電力、無線電、皮革加工、採礦、竹木加工、銀飾加工等。[20]新晃鑽石廠的鑽石玻璃刀遠銷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德國和香港;[20]水泵廠的150-33型水泵遠銷南亞國家;汽車配件廠的化油器質量優良暢銷中國。[20]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汞、鐵、銅、鋅、釩、鉛、鎳、金、銀、鉀、磷、石煤、石灰石、重晶石、鉀長石。[21]汞礦在明朝就已經開採,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大量開採。[21]重晶石含量2.8億噸,鉀長石9億噸,是中國特大礦床,被譽為「中國重晶石之都」「中國鉀長石之都」。[21]其中,重晶石遠銷日本、德國和美國。[22]
人口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晃侗族自治縣常住人口為220775人。[24]
在2017,新晃侗族自治縣人口數量是259,016人,其中41,538是非農人口,217,478是農業人口,該年度新生人口3,086人。出生率11.9‰,該年度死亡人數4,449人,死亡率是17.15‰。[25]
根據2013年的數據,侗族人口216,800人(80.13%),漢族人口35,600人(13.15%),苗族人口17,300人(6.36%)。
全縣總人口為258,165人(2004),其中非農業人口33833人;侗族佔總人口比例超過70%,苗族超過5%[27]。
語言文字
宗教信仰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侗族信仰「萬物有靈」,日、月、星辰、雷、風、雨、電、山川、石、溶洞都是侗族的崇拜對象,同時,侗族崇拜自己的祖先,一般宗族建有祠堂,經常祭祖,此外,侗族還崇拜傳說中的英雄、法師,雷祖、五猖、南嶽都是其崇拜對象。[28]
佛教很早就傳入新晃侗族自治縣,在清末民初達到了頂峰,20世紀20年代,新晃侗族自治縣就有24座佛寺庵堂。[28]
教育
2017年,新晃侗族自治縣有2所高級中學(包括新晃縣第一中學),11所初級中學,18所小學,22所幼稚園。
交通
旅遊景點
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主要自然景點有:夜郎谷、黃家壠森林公園、天雷山、涼傘溫泉、仙人橋、懸鏡山、龍塘湖。[30]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主要人文景點有:石涼亭、晃州風雨橋、三拱橋、鎮江閣、龍溪古城。[30]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主要佛寺是:松林寺、燕來寺、飛山廟。[30]新晃侗族自治縣的主要道觀是:灶王宮、萬壽宮、玉皇閣。[30]
特產
新晃牛肉: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出身名人
- 曹玉清,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 王建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
- 吳剛,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現任中共畢節市委書記。
- 楊尚真,懷化市中醫醫院國醫堂主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湖南地區代表。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