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数学家(1910-198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男,江蘇金壇人,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元複變函數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華羅庚 | |
---|---|
出生 | 大清江蘇省鎮江府金壇縣 | 1910年11月12日
逝世 | 1985年6月12日 日本東京都文京區東京大學 | (74歲)
死因 | 急性心肌梗塞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知名於 | 華氏定理 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 華-王方法 華氏恆等式 華氏引理 |
配偶 | 吳筱之(1927年結婚) |
兒女 | 華俊東 華陵 華光 華順 華蘇 華密 |
獎項 | 陳嘉庚科學獎物質科學獎 1990年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09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解析數論、多元複變數函數論) |
機構 | 清華大學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伊利諾伊大學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博士生 | 陳景潤 丁夏畦 潘承洞 王元 萬哲先 龔昇 陸啟鏗 |
其他著名學生 | Raymond Ayoub |
受影響自 | 熊慶來 戈弗雷·哈羅德·哈代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
任期 1985年4月8日—1985年6月12日 | |
主席 | 鄧穎超 |
秘書長 | 彭友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 |
任期 1956年6月30日—1985年6月12日 | |
委員長 | 劉少奇→朱德→宋慶齡(代理)→葉劍英→彭真 |
第一副委員長 | 宋慶齡→林伯渠→彭真→董必武→宋慶齡→陳丕顯 |
秘書長 | 彭真→劉寧一→姬鵬飛→彭真→楊尚昆→王漢斌 |
個人資料 |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中國國民黨(1926–?) |
華羅庚童年時就讀於金壇仁劬小學。1922年,華羅庚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1925年畢業。由於家中貧窮,他只好到免學費的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但華羅庚還是因為家中無力提供雜費和住宿費而退學[1][2]。
1926年,16歲的華羅庚回到金壇後,幫助父親打理雜貨鋪,同時開始自學數學。1929年12月,華羅庚在《科學》雜誌第14卷第14期上發表《施圖姆定理之研究》。1930年12月,華羅庚在《科學》第15卷第2期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華羅庚嶄露頭角,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學完了數學系的全部課程,並同時自學了英、法、德、日語,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1933年被熊慶來破格任用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拔為講師。
1935年,諾伯特·維納訪華,注意到了華羅庚,並向當時英國著名數學家戈弗雷·哈羅德·哈代極力推薦。1936年,華羅庚訪問劍橋大學,受到了哈代-李特爾伍德學派的影響,獲益匪淺,在那至少發表了15篇論文。1937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正教授直到1945年,期間歷經西南聯合大學時期。1946年2月至5月在蘇聯訪問,9月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1948年被伊利諾大學聘為正教授至1950年。同年,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3]。
他在解析數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多元複變數函數論方面的貢獻,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展。著有「華氏定理」、「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王方法」、「華氏恆等式」、「華氏引理」等。
1949年10月華羅庚得知「祖國解放了」的消息後決定回中國,1950年3月放棄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職位回到中國北京,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4][5]。1952年7月,受中科院院長郭沫若之邀建立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9月加入民盟。1953年赴蘇聯訪問,並出席了在匈牙利召開的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以及亞太和平會議、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被選聘為中科院院士。由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所確定的所繫結合的思想,於1958年主持創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並任該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因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華羅庚大師講席」,並於2009年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合作,在數學系設立了「華羅庚班」,班上的學生在中國科大合肥校本部學習基礎課,而在北京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學習專業選修課。[6] 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個對當代世界數學潮流有影響的中國數學家之一。另兩個人是陳省身和馮康。同時他還培養了一批優秀學生,如陳景潤、王元、龔昇等。1960年代初,華羅庚提出和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及經濟效益[4][5]。
華羅庚回國後在1950年代後期及1960年代的反右鬥爭、拔白旗插紅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中曾遭受衝擊和批判,但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高層領導的特別關照,得到了特別保護[4][5][7]。
1980年,法國南錫大學授予華羅庚榮譽博士,這是他得到的第一個學位[9]。
1980年3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選出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其被選為副主席[10][11]。1982年,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2]。1983年,被評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應邀到日本東京大學作學術報告,期間高度興奮,結果報告結束後由於急性心肌梗塞倒在講台上,送院後證實不治,終年74歲[13]。華羅庚遺體在日本當地火化,骨灰運回國內。[14]
北伐時期(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北伐後沒有參加登記自動脫黨。1942年12月,由朱家驊介紹重新入黨,1945年國民黨六大召開前夕,被朱家驊與陳立夫聯名列入向蔣介石推薦98名「最優秀教授黨員」[1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當選為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85年4月),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1979年)。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6]。
華羅庚父親華瑞棟,以經營小雜貨鋪為生。華羅庚與吳筱之於1927年結婚,育有三男(華俊東、華陵、華光)三女(華順、華蘇、華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