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年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是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的第二個賽季。
2020年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錦標賽 | |
車手冠軍:奧斯卡·皮亞斯特里 車隊冠軍:普雷馬車隊 | |
上屆:2019 | 下屆:2021 |
上級賽事: 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 國際汽聯二級方程式錦標賽 |


車隊及車手
所有參賽者都使用相同的達拉拉F3 2019底盤、梅卡克羅姆的3.4 L(207 cu in)自然吸氣V6發動機和倍耐力輪胎。[1][2][3]
車隊 | 車號 | 車手 | 場次 |
---|---|---|---|
![]() |
1 | ![]() |
全部 |
2 | ![]() |
全部 | |
3 | ![]() |
全部 | |
![]() |
4 | ![]() |
1–6 |
![]() |
7–8 | ||
5 | ![]() |
全部 | |
6 | ![]() |
全部 | |
![]() |
7 | ![]() |
全部 |
8 | ![]() |
全部 | |
9 | ![]() |
全部 | |
![]() |
10 | ![]() |
全部 |
11 | ![]() |
全部 | |
12 | ![]() |
全部 | |
![]() |
14 | ![]() |
全部 |
15 | ![]() |
全部 | |
16 | ![]() |
全部 | |
![]() |
17 | ![]() |
全部 |
18 | ![]() |
全部 | |
19 | ![]() |
全部 | |
![]() |
20 | ![]() |
全部 |
21 | ![]() |
全部 | |
22 | ![]() |
全部 | |
![]() |
23 | ![]() |
全部 |
24 | ![]() |
1–8 | |
25 | ![]() |
1–6 | |
![]() |
7–9 | ||
![]() |
26 | ![]() |
全部 |
27 | ![]() |
1–3 | |
![]() |
4–5 | ||
![]() |
6 | ||
![]() |
7–9 | ||
28 | ![]() |
全部 | |
![]() |
29 | ![]() |
全部 |
30 | ![]() |
全部 | |
31 | ![]() |
1–6,8–9 | |
![]() |
7 | ||
來源:[4][5][6] |
賽程
規則變更
從本賽季開始將改變第二場比賽的發車位和積分系統。 第一場比賽的前十名將於第二場比賽倒序發車,積分則授予兩場比賽中排名前十的選手,但在衝刺賽中得到的積分較少。[11]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場次 | 賽道 | 杆位 | 最快圈速[12] | 冠軍車手 | 冠軍車隊 | 報告 | |
---|---|---|---|---|---|---|---|
1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2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3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4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5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6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7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8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
9 | R1 | ![]() |
![]() |
![]() |
![]() |
![]() |
報告 |
R2 | ![]() |
![]() |
![]() |
常規賽和衝刺賽的的前10名能夠獲取積分。常規賽的杆位也會獲得4分,在常規賽和衝刺賽中做出最快圈速並在前十名完賽的車手會獲得2分。衝刺賽的杆位不會獲得額外積分,因為其發車順位由常規賽的成績決定。[14]
- 常規賽積分
- 衝刺賽積分
名次 | 第1名 | 第2名 | 第3名 | 第4名 | 第5名 | 第6名 | 第7名 | 第8名 | 第9名 | 第10名 | 最快圈速 |
---|---|---|---|---|---|---|---|---|---|---|---|
積分 | 15 | 12 | 10 | 8 | 6 | 5 | 4 | 3 | 2 | 1 | 2 |
|
粗體 – 杆位 |
註記:
-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於未完成預定距離的75%,因此第一場比賽只能獲得一半積分。
|
粗體 – 杆位 |
註記:
- † – 車手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里程90%,因而有排名。
- ‡ – 由於未完成預定距離的75%,因此第一場比賽只能獲得一半積分。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