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郵市
中国江苏省扬州市的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郵市,簡稱郵,是揚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中國江蘇省中部,京杭大運河沿岸,高郵湖畔。高郵是漢唐時期的各地傳信機構,也是中國唯一以「郵」命名的城市[2] 。 2016年11月22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江蘇省高郵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市人民政府駐高郵街道海潮東路28號。區域總面積為1,921.78平方公里。
Remove ads
歷史
前223年,秦王嬴政在境內築高台、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後人又稱高沙、珠湖、盂城。西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由東陽縣析置高郵縣,屬廣陵國。南北朝時曾置廣鄴郡、神農郡,又析臨澤、三歸、竹塘三縣。隋初郡廢,三縣併入高郵縣。宋代先後築有二城,名舊城、新城。宋、元時期,因置高郵軍、承州、高郵路、高郵府,領轄過高郵、興化、寶應三縣,為淮揚間繁華之地。明代撤縣建高郵州,轄興化、寶應兩縣。自清代乾隆時起,遂為散州。古代高郵,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為縣。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期間,高郵縣澄子河以南地區曾屬江高行政區、江都縣,高郵縣湖西地區曾先後屬天高縣(天長縣)、甘泉縣、東南縣、儀揚縣、儀徵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高郵縣。199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縣級),4月1日正式建高郵市。
地理
高郵位於北緯32°38'~33°05',東經119°13'~119°50',地處江淮平原南端,東鄰興化市,南連江都區、邗江區、儀徵市,西接天長市(安徽省)、金湖縣,北界寶應縣。市區西南經揚州市達南京市165千米,東南經無錫市、蘇州市抵上海市331千米,北距北京市980千米。高郵屬於水鄉平原,地勢平坦,海拔一般在2~3.3米左右。土質主要為粘土,土層較厚,工程地質條件較好。高郵湖為江蘇第三大湖,依傍着京杭運河,眾多湖灘分佈東西,數百條河流交錯。
高郵地處北亞熱帶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主導風為東南風,平均風速3.6米/秒;年均溫15.3℃;年均降水量1036毫米,無霜期為221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光充足。
行政區劃
高郵街道、馬棚街道、龍虬鎮、車邏鎮、湯莊鎮、卸甲鎮、三垛鎮、甘垛鎮、界首鎮、周山鎮、臨澤鎮、送橋鎮和菱塘回族鄉。
人口
2022年,高郵市戶籍總戶數249402戶(比上年減少998戶),戶籍總人口788627人(比上年減少7849人)。其中,城鎮人口38.82萬人、鄉村人口40.04萬人;男性391558、女性397069,男女性別比98.61。
交通
經濟
養鴨業發達,特產高郵鴨蛋(高郵鹹鴨蛋),系用高郵麻鴨的蛋製成,雙黃、多油,是受國家保護的原產地域產品。其他農產品還有小麥、水稻等。工業主要有機械、電器、燈具製造等門類。
物產
民族
旅遊
高郵於2016年入選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有世界遺產1處,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5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 高郵明清運河故道:世界遺產京杭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 文游台:古秦郵八景之一,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年間。
著名人物
語言
高郵話:高郵方言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揚州小片,是揚州地方經典的江淮官話。
教育
- 江蘇省高郵市第一中學
- 高郵市第二中學
- 高郵市汪曾祺學校
- 高郵市南海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