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某些条件下能使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的物质或因素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致癌物[1](英語:Carcinogen,/kɑːrˈsɪnədʒən/)或致癌物質[2](英語:cancerogenic substance[3])、致癌原[4]、致癌劑[5]、誘癌物[6]等,是指任何促進癌症發展的物質。[7] 致癌物可包括合成化學物質、天然物質、物理因素(例如電離、非電離輻射、放射性核素),以及生物因素(例如病毒和細菌)等。[8] 大多數致癌物的作用是在DNA中產生突變,破壞細胞調節生長的正常過程,導致不受控制的細胞增殖。[7] 當細胞的DNA修復過程無法識別DNA損傷並導致缺陷傳遞給子細胞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損害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累積。這通常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細胞內的調節機制逐漸瓦解,從而允許不受控制的細胞分裂。[8]
致癌物質進入機體後會直接或間接使機體細胞受到損害,導致生物大分子異常、細胞代償性增生、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DNA損傷修復缺陷及表觀遺傳改變等,從而誘發癌症。
致癌活性的具體機制對於每種物質和細胞類型都是獨特的。然而,致癌物可大致分為活化依賴性(英語:activation-dependent)和活化非依賴性(英語:activation-independent),這與物質直接與DNA結合的能力有關。[9] 活化依賴性製劑在其原始形式下相對惰性,但在體內被生物活化為能夠破壞人類DNA的代謝物或中間體。[10] 這些也被稱為「間接作用」(英語:indirect-acting)致癌物。活化依賴性致癌物的例子包括多環芳烴、雜環芳胺和黴菌毒素。不依賴活化的致癌物或「直接作用」(英語:direct-acting)致癌物,是那些能夠直接破壞DNA而不對其分子結構進行任何改變的致癌物。[9] 這些agents通常包含易於與DNA分子的淨負電荷反應的親電體基團。不依賴活化的致癌物的例子包括紫外線、電離輻射和烷化劑。[10]
從接觸致癌物到發生癌症的時間稱為潛伏期(英語:Latent period)。對於人類大多數實質固態瘤(英語:solid tumors),潛伏期在10到40年之間,取決於癌症類型。對於血癌,潛伏期可能短至兩年。[11]
許多組織審查和評估有關特定物質潛在致癌性的科學證據累積。其中最重要的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 IARC定期出版專著,其中評估特定物質對人類的潛在致癌性,並隨後將其分為四組之一:第1組:對人類致癌、第2A組:可能對人類致癌、第2B組:可能對人類致癌,以及第3組:無法根據其對人類的致癌性進行分類。[12]
接觸致癌物的來源有很多,包括陽光中的紫外線、住宅地下室排放的氡氣[13]、十氯酮、香煙煙霧等環境污染物,以及攝取酒精和加工肉類等某些類型的食物。[14] 職業接觸是致癌物質的主要來源,全球每年估計有666,000人死於與工作相關的癌症。[15] 根據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英語: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縮寫作NIOSH)的數據,全球3%至6%的癌症是由職業暴露所造成。[11] 公認的職業致癌物包括氯乙烯(導致血管肉瘤)、苯(導致白血病)、苯胺染料(導致膀胱癌)、石棉(導致間皮瘤)、多環芳烴等。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因子按照危險程度分為3級:[16]
聯合國的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將致癌物質分為兩類: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將致癌物質分為2組:
化學致癌物進入機體後,有些直接與機體遺傳物質結合導致體細胞癌變;有些則不作用於遺傳物質,而是通過其他方式使體細胞發生癌變。因此,根據致癌作用機制的不同可將化學致癌物質分為遺傳毒性致癌物與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