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国安徽省的地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淮南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以及長三角一體化區域城市之一[1],位於安徽省中北部。市境西北接阜陽市,北界亳州市、蚌埠市,東北鄰滁州市,東南達合肥市,西南毗六安市。地處江淮丘陵與淮北平原過渡區,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其支流淝河、窯河、淠河、西淝河、泥河、茨淮新河等流經。有瓦埠湖、高塘湖、焦崗湖、花家湖等湖泊。全市總面積5,532平方公里,常住總人口約303萬人,市人民政府駐田家庵區和風街88號。淮南是傳統重工業城市,支柱產業為煤炭、化工、電力以及製藥,為安徽省北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國家重要能源基地[2],亦是華東地區重要的電力基地,裝機容量830萬千瓦,占安徽省的近一半。
淮南市 淮 | |
---|---|
地級市 | |
淮南火車站 | |
綽號:煤城 | |
淮南市在安徽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2°37′30″N 117°00′00″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省 | 安徽省 |
設立 | 1952年 |
政府駐地 | 田家庵區 |
下級行政區 | 5市轄區、2縣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任澤鋒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陳儒江 |
• 市長 | 張志強 |
• 政協主席 | 蔡宜驊 |
面積 | |
• 地級市 | 5,532.3 平方公里(2,136.0 平方英里) |
• 市區 | 1,544 平方公里(596 平方英里) |
面積排名 | 全省第13位(佔全安徽省3.95%) |
最高海拔 | 241 公尺(791 英尺) |
人口(2022) | |
• 常住 | 302.7萬人 |
• 排名 | 全省第9位(佔全安徽省5.58%) |
• 密度 | 620.2人/平方公里(1,606人/平方英里) |
• 市區(2015) | 171萬人 |
• 城鎮(2015) | 208.16萬人 |
語言 | |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 方言 | 中原官話信蚌片、江淮官話洪巢片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32000 |
電話區號 | 554 |
車輛號牌 | 皖D |
氣候 | 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 年降水 | 698毫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340400 |
舊稱 | 州來、下蔡 |
本地生產總值(2016) | ¥963.8億(全省第12位,佔全安徽省3.40%) 140.02億美元(匯率) |
• 人均 | ¥28,091(全省第12位) 4,081美元(匯率) |
網站 | 淮南市人民政府網 |
市象徵 | |
花 | 月季 |
樹 | 懸鈴木 |
春秋末期,諸侯紛爭。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吳滅州來,市境屬吳;隨着楚國勢力的擴張,位於淮河上游的蔡國被迫幾度遷都,求救吳。為便於吳蔡的相互援助,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吳國幫助蔡國遷都於州來,改州來為下蔡。
戰國初期,周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惠王滅蔡,市境屬楚。戰國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遷都於壽春,改壽春為郢,市境成為楚國的京畿之地。楚王負芻五年(前223年),秦滅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市境淮河以南屬九江郡(郡治壽春),鳳台縣及淮河以北屬泗水郡。
漢高祖四年,劉邦封英布為淮南王,首置淮南國,都六(今六安),轄九江、廬江、衡山、豫章4郡。前196年,英布獲罪伏誅,改封劉長為淮南王,都壽春(今壽縣)。前174年,劉長獲罪死於流放途中。文帝改封城陽王劉喜為淮南王。前164年,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長子劉安繼任淮南王,都壽春(今壽縣)。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劉安獲罪自盡,廢淮南國,復為九江郡,治壽春(今壽縣)。西漢時期,市境先後屬淮南國、九江郡所轄,鳳台縣屬沛郡下蔡縣(今屬淮南市謝家集區)。
東漢時期,市境及鳳台縣均屬九江郡所轄,分屬壽春縣、下蔡縣。漢末,袁術據壽春改設淮南郡。入魏仍稱淮南郡,治壽春。其後,魏文帝先後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為淮南王,明帝青龍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間,市境及鳳台縣均為淮南郡所轄。西晉初年,淮南郡遷治於壽春,市境為其所轄。永嘉亂起,淮河流域淪為戰亂區,江淮郡縣大批廢弛,北人南遷。東晉咸和初年僑置淮南郡於丹陽郡於湖,市轄境則為僑置的南梁郡。
南北朝期間劉宋、南齊、蕭梁沿習東晉僑置淮南郡於江南,市境先後有豫州、梁郡等僑置郡縣。北魏、北齊、北周、隋時,市境復為淮南郡所轄,鳳台縣屬汝陰郡下蔡縣。陳朝期間,位於淮南市區的壽州窯開始燒造瓷器。[3]
唐貞觀初置淮南道,在淮河之南,故名,東臨東海,西抵漢水,南據長江,北距淮河,領揚州、楚州、和州、滁州、濠州、壽州、廬州、舒州、蘄州、黃州、沔州、安州、申州、光州等州,今湖北大江以北漢水以東、及江蘇、安徽江以北淮以南之地,治揚州,今江蘇江都治。市境屬淮南道壽州所轄,鳳台縣屬河南道潁州下蔡縣。五代十國時期淮南道稱謂不變,壽州、下蔡先後為吳、南唐所有。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屬淮南路壽州所轄。熙寧五年(1071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市境屬淮南西路壽州所轄,淮河以南屬壽春縣,淮河以北屬下蔡縣。後宋金和議達成,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市境淮河以北屬金國,淮河以南為宋地。
元屬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安豐路,分屬壽春、下蔡兩縣所轄。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懷遠縣,今市區東部屬懷遠縣所轄。
清屬江南省鳳陽府、安徽省鳳陽府,分屬壽州、懷遠縣所轄。雍正十一年(1733年)從壽州分置出鳳台縣,轄故下蔡縣地,同城分治。同治三年(1864年)鳳台縣遷治於下蔡縣故地(今城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壽州統領徐吉忠來到大通開辦官窯謀利。宣統二年(1910年)蕭縣人段書雲等來區境籌建煤礦,次年正式註冊「大通煤礦公司」。[4]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市境分屬壽縣、鳳台、懷遠縣,其中有「淮南三鎮」之稱的田家庵、大通、九龍崗均屬懷遠縣所轄。
日軍在進入淮南之後,設立大通礦區。而現在淮南市政府所在地的田家庵區的地名,就來自於日軍。當時淮河南岸渡口只有一個田姓的人家的小庵子搭的簡易渡口,所以日本人把淮河南岸的小鎮叫做田家庵。淮南的日語讀法為:ワイナン。而古籍《淮南子》中的「淮南」讀法則為エナン。
1949年1月18日國民政府撤出淮南。同年3月,中共中央華東局決定在淮南三鎮的基礎上設立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4月,淮南煤礦特別行政區改設為淮南礦區。1950年9月,建縣級淮南市,屬於皖北行署區。
1952年皖北、皖南合併恢復安徽省後,成為安徽省的一座省轄市。1952年6月建立省轄淮南市。
1977年1月,鳳台縣由阜陽專區劃入;1984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為首批13個享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之一,享有地方立法權。[5]
1985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城市。
1999年11月,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批准成立。今市轄田家庵、大通、謝家集、八公山、潘集區和鳳台縣以及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
2004年7月,孔店鄉、三和鄉、曹庵鎮、史院鄉、孤堆鄉、楊公鎮、孫廟鄉由合肥市長豐縣分別劃入淮南市大通區、田家庵區、謝家集區。淮南市先後成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省級園林城市」和全國園林城市。
2015年7月3日,《六安市人大常委會關於對壽縣整建制劃歸淮南市管轄的意見》稱同意將壽縣整建制劃歸淮南市管轄[6]。
淮南市氣象數據(1981年至2010年)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19.9 (67.8) |
26.5 (79.7) |
30.2 (86.4) |
34.6 (94.3) |
37.3 (99.1) |
38.7 (101.7) |
40.0 (104.0) |
39.3 (102.7) |
38.1 (100.6) |
34.0 (93.2) |
29.5 (85.1) |
23.1 (73.6) |
40.0 (104.0) |
平均高溫 °C(°F) | 6.6 (43.9) |
9.2 (48.6) |
14.3 (57.7) |
21.3 (70.3) |
26.9 (80.4) |
30.2 (86.4) |
32.1 (89.8) |
31.3 (88.3) |
27.4 (81.3) |
22.4 (72.3) |
15.7 (60.3) |
9.2 (48.6) |
20.6 (69.0) |
日均氣溫 °C(°F) | 2.5 (36.5) |
5.0 (41.0) |
9.7 (49.5) |
16.3 (61.3) |
21.9 (71.4) |
25.7 (78.3) |
28.2 (82.8) |
27.4 (81.3) |
23.1 (73.6) |
17.7 (63.9) |
10.9 (51.6) |
4.8 (40.6) |
16.1 (61.0) |
平均低溫 °C(°F) | −0.7 (30.7) |
1.6 (34.9) |
5.8 (42.4) |
11.9 (53.4) |
17.3 (63.1) |
21.7 (71.1) |
25.0 (77.0) |
24.2 (75.6) |
19.6 (67.3) |
13.8 (56.8) |
7.1 (44.8) |
1.4 (34.5) |
12.4 (54.3) |
歷史最低溫 °C(°F) | −12.2 (10.0) |
−13.0 (8.6) |
−4.5 (23.9) |
0.4 (32.7) |
7.3 (45.1) |
11.9 (53.4) |
18.4 (65.1) |
15.9 (60.6) |
10.9 (51.6) |
1.3 (34.3) |
−6.2 (20.8) |
−15.7 (3.7) |
−15.7 (3.7)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32.0 (1.26) |
41.0 (1.61) |
62.1 (2.44) |
56.4 (2.22) |
75.5 (2.97) |
127.4 (5.02) |
228.0 (8.98) |
130.3 (5.13) |
84.3 (3.32) |
53.6 (2.11) |
51.3 (2.02) |
22.5 (0.89) |
964.4 (37.97) |
平均相對濕度(%) | 70 | 70 | 67 | 67 | 68 | 72 | 79 | 80 | 77 | 70 | 68 | 68 | 71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8] |
此外,淮南市還設立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地處淮南市西南部,為正縣級管理區。下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湖鎮和焦崗湖水產旅遊開發公司)。
淮南市行政區劃圖 | ||||||||||
---|---|---|---|---|---|---|---|---|---|---|
區劃代碼[13] | 區劃名稱 | 漢語拼音 | 面積[註 1][14]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5] (2020年普查) |
政府駐地 | 郵政編碼 | 鄉級行政區劃[16] | |||
街道 辦事處 |
鎮 | 鄉 | 其中: 民族鄉 | |||||||
340400 | 淮南市 | Huáinán Shì | 5,532.30 | 3,033,528 | 田家庵區 | 232000 | 19 | 59 | 12 | 4 |
340402 | 大通區 | Dàtōng Qū | 306.26 | 165,671 | 大通街道 | 232000 | 1 | 3 | 1 | |
340403 | 田家庵區 | Tiánjiā'ān Qū | 249.99 | 730,078 | 公園街道 | 232000 | 9 | 4 | 1 | |
340404 | 謝家集區 | Xièjiājí Qū | 270.60 | 221,589 | 平山街道 | 232000 | 5 | 4 | 2 | 1 |
340405 | 八公山區 | Bāgōngshān Qū | 67.15 | 118,221 | 新莊孜街道 | 232000 | 3 | 2 | ||
340406 | 潘集區 | Pānjí Qū | 598.33 | 326,077 | 田集街道 | 232000 | 1 | 9 | 1 | 1 |
340421 | 鳳台縣 | Fèngtái Xiàn | 1,091.63 | 633,385 | 城關鎮 | 232100 | 15 | 4 | 1 | |
340422 | 壽縣 | Shòu Xiàn | 2,948.34 | 838,507 | 壽春鎮 | 232200 | 22 | 3 | 1 | |
註:鳳台縣數字包含毛集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所轄3鎮,面積201.23平方公里。 | ||||||||||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02.7萬人[17],比上年減少1.3萬人,下降0.43%,同2020年淮南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03.35萬人相比,減少0.65萬人,年平均下降0.11%。
根據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033,528人[18]。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42,012人相比,十年共減少了308,484人,下降9.23%,年平均增長率為-0.96%。其中,男性人口為1,547,407人,佔總人口的51.01%;女性人口為1,486,121人,佔總人口的48.99%。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4.12。0-14歲的人口為596,933人,佔總人口的19.68%;15-59歲的人口為1,800,123人,佔總人口的59.34%;60歲及以上的人口為636,472人,佔總人口的20.98%,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96,518人,佔總人口的16.37%。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852,729人,佔總人口的61.0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1,180,799人,佔總人口的38.92%。
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980,568人,佔98.25%;各少數民族人口為52,960人,佔1.75%。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減少302,802人,下降9.22%,佔總人口比例增加0.01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5,682人,下降9.69%,佔總人口比例下降0.01個百分點。
公路運輸主要發往省內及江蘇、上海、浙江、河北、河南、北京、天津。
鐵路運輸多為發往全國的中途客運,從淮南始發的為發往上海。
淮南市以煤炭、電力、化工為支柱,建立了醫藥、建材、紡織、機械、電子、輕工、高新技術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擁有工業產品萬餘種。淮南市盛產水稻、小麥、油菜等,黃牛、奶牛、山羊及淡水養殖初具規模。2016年末,經濟實力居皖北第二,淮南市為中國貧富差距巨大的城市之一。2016年全年完成GDP為1400億美元,位於省內第12位。2016年人均GDP為4,081美元,位於省內第12位。
為中國全國億噸煤基地、華東火電基地和煤化工基地的「三大基地」。
經濟以重工業為主,煤工業為支柱產業,截止2004年末已探明的煤炭儲量為444億噸。
華東電力基地,電力工業發達。除了向安徽省輸送電力以外,還向華東的上海市、浙江省、江蘇省輸送電力。為華東地區最大的供電基地。
著名企業
煤礦工業
重要的電力工廠
化工工廠
商業發展戰略和總體目標,按照實施「東進南擴」的城市發展戰略,構建「三山鼎立,三水環抱,三城互動」的現代化城市框架,根據淮南市的發展趨勢和發展目標,在《淮南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中提出要把淮南市建成為皖西北商貿中心、物流中心。2006年1月16日市政府正式批准實施。到2020年基本完成15條特色商業街,包括韓國街,地下特色街等,形成城市繁華商業格局,成為皖西北最繁華的商貿物流中心。[21]
淮南市地跨淮河兩岸。自古就有「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民謠,說明淮河兩岸自古就是膏腴之地,一個極宜於發展農業的好地區。淮南雖然是一個以煤電能源為主的工業城市,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位置。1998年末,全市一縣五區所轄21個鎮,20個鄉,558個行政村。農業產業品種齊全,規模較大。[22] 2008年全市糧食總產量134.1萬噸,比1949年的17.0萬噸增長了6.9倍,比1978年的28.7萬噸增長了3.7倍;糧食單產422.2公斤/畝,比1949年的47.5公斤/畝增長了7.9倍,比1978年的122.3公斤/畝增長了2.5倍。其中小麥產量57.8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10.8倍,比1978年增長了3.9倍;水稻產量70.5萬噸,比1949年增長了77.3倍,比1978年增長了7.0倍。從1949年到1978年,全市糧食產量由17萬噸提高到28.4萬噸,整整用了29年漫長時間。這一時期糧食產量低而不穩,單產水平多年徘徊,全社會糧食實行計劃憑票供給,一直處於供給短缺。2008年全市糧食總產達134.1萬噸,以十年時間段計,1988年糧食產量64.7萬噸,比1978年的28.2萬噸增加了36.5萬噸;1998年糧食產量80.1萬噸,比1988年增加了15.4萬噸;2008年糧食產量134.1萬噸,比1998年增加了54.0萬噸。[23]
2007年11月,淮南市提出實施合淮同城化戰略。得到省委、省政府認可和支持,並得到合肥市積極響應。兩市互派代表團進行研究、協商和考察、論證,簽訂了區域合作框架協議,以產業園區、工業走廊和新村鎮建設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合肥與淮南同城化發展,做到規劃同籌、交通同建、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教同興、旅遊同線、環境同保,逐步實現城市一體化、經濟一體化、文化一體化、交通一體化、旅遊一體化、環保一體化,聯手打造安徽腹地更具競爭力和輻射力的中心城市。2007年12月26日,淮南市黨政代表團赴合肥市考察學習。2008年12月1日,孫金龍率合肥市黨政代表團回訪淮南,合肥、淮南就加快推進"合淮同城化"達成重要共識。淮南、合肥兩市已經簽訂交通、旅遊、外經貿、信息化、司法、環保、商貿、林業等10個合作協議。特別是安徽省首座城市隧道淮南洞山隧道和合淮阜高速通車,淮南到達合肥只需50分鐘車程。合蚌客運專線建成通車,合淮兩市1小時"經濟圈"和"生活圈"基本形成。2008年5月,省政府發佈《安徽省省會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淮南市加入省會經濟圈的重要性。2020年,合肥地鐵有望延伸淮南市壽縣。[24][25]2022年,合肥S1線壽縣段開工,標誌着合淮同城化邁出堅實步伐。[26]
合肥、淮南兩市正在組織實施合淮同城化總體規劃、合淮工業走廊規劃、大交通及能源規劃、區域城鄉一體化規劃。今年,"交通一體化"將會率先突破,改擴建3 條公路。九龍大道從淮南市接合肥雙鳳大道,舜耕大道接合肥市蒙城北路,淮南大道接206國道,形成合、淮快速陸路通道。同時,推動引江濟淮工程前期準備,打通合、淮水上通道。還將啟動城市快速公交系統規劃建設,構建合淮城際公交體系。加快產業對接,培育產業集聚區、高載能工業園、大型物流園區,爭取把合淮工業走廊作為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示範區。此外,推動勞動力、人才、產權交易等市場互聯,實現旅遊、教育、醫療資源互通,市場准入資質、標準、認證、檢測互認。
淮南是南北方言的邊界和緩衝地區。
淮南是有着東方芭蕾之稱的中國花鼓燈的發源地之一。淮南市下轄的鳳台縣與淮南東的鳳陽縣一字之差,也誕生了一字之差的花鼓燈舞,和鳳陽的花鼓燈戲同為安徽地方重要藝術,也是代表漢族的舞蹈之一,為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推劇是安徽省地方戲曲之一,屬於稀有劇種。推劇又名「四句推子」,是在民間舞蹈「花鼓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年輕劇種。它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三:表演—花鼓燈,聲腔——揚琴,再加上流行在淮河以北平原的民間舞蹈。
少兒藝術是淮南獨特的文化現象,也是淮南市的優勢和特點,在國際上參賽獲得金獎的作品有20多個,100多個作品在國家級比賽中獲獎。而淮南市也多次舉辦少兒藝術節和國際少兒藝術節。2009年8月舉辦了第二屆中國·淮南國際少兒藝術節[28]
「八公山豆腐」又名「四季豆腐」,因四季可做,故名。此菜實為素菜之珍品,更為壽縣傳統名肴。豆腐起源於淮南王劉安時期八公山一帶,即淮南市八公山區與壽縣的交界地,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豆腐中質量最好的數壽縣八公山一帶,叫做「八公山豆腐」。這種豆腐採用純黃豆作原料,加八公山的泉水精製而成。當地農民製作豆腐的技藝世代相傳,很多人都掌握了一套好手藝,做出的豆腐細、白、鮮、嫩,深受群眾歡迎。
淮南地處淮河南岸,毗鄰淮南岸邊,盛養牛羊,當地古溝一帶又是回民居住地,對牛肉酷愛。對牛肉的加工也有獨到之處,牛肉湯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餚,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風靡江淮大地,形成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
淮南市力打「淮南子」文化、花鼓燈文化、豆腐文化、少兒藝術和八公山旅遊文化「五張牌」,激活「文化強市」。積極推動《淮南子》「古為今用」,大力宣傳《淮南子》,擴大影響。一批花鼓燈專業表演團體,多次代表國家和安徽省組團出國演出,展示花鼓燈藝術的品牌優勢。從1992年開始,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承辦的中國豆腐文化節,已成功舉辦了15屆。依託自然山水、歷史文化、工業旅遊、宗教文化這4大板塊旅遊資源,借「八公山」牌,努力建設皖西北旅遊中心。[29]
中國豆腐文化節是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淮南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旅遊局承辦,每年9月15日海峽兩岸(淮南、臺北)同時舉辦的,集文化、旅遊、經貿於一體的國際性商旅文化節慶,自1992年起連續在淮南舉辦。
豆腐作為一種傳統養生食品,已有兩千多年歷史。淮南在豆腐的發明、製作、食用及以豆腐為本的豆腐文化方面,為人類的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也為人類的現代文明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由於之前國際上一致認為豆腐為日本人發明的美食。而後臺灣人爲了證明豆腐確實為中國人的發明,特到豆腐的發源地,楚漢文化故里的淮南市考察。並與1990年9月15日至17日在商業部(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以及台灣豆腐商業同業公會在台北和北京分別舉辦了第一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結束不久,淮南市人民政府基於弘揚民族文化和擴大對外開放的考慮,1991年初積極爭取中國豆腐文化節的承辦權,得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原商業部決定: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於1991年9月15日在淮南舉辦。後因淮河流域遭受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故推遲到1992年。由於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舉辦得非常成功,原商業部和省人民政府商定並由安徽省原副省長張潤霞在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閉幕式上宣佈:中國豆腐文化節今後每年9月15日都在淮南舉辦。因第二屆中國豆腐文化節淮南推遲一年舉辦,而臺灣屆時舉辦了,因此產生了海峽兩岸中國豆腐文化節屆次不一致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1993年原商業部出面協商,決定今後海峽兩岸舉辦中國豆腐文化節都不再使用屆次,統一改用年號。後為了表明豆腐節的連續性和舉辦地,2002年經主辦單位中商會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又以在淮南舉辦的次數計算改為屆次。
截止2009年,由於1991年的淮河洪水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停辦3屆。淮南市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中國豆腐文化節[30][31][32]。
淮南自稱「豆腐故里」[33],但實際「故里」一詞只可用於人,而不可用於物。豆腐的發明人劉安是淮南王,淮南可稱為「豆腐發源地」或「豆腐發明地」,也可稱為「劉安故里」,但因淮南王劉安名氣不大,所以淮南錯稱「豆腐故里」。
共有100名火炬手參加了淮南的聖火傳遞,其中年齡最大的84歲,最小的15歲。聖火在從民生體育文化中心出發後,途經廣場北路、舜耕西路、泉山路、洞山中路、朝陽中路、人民南路等地,於9時35分左右抵達終點市體育中心,傳遞路線總長度10公里左右。第一棒為周濤,最後一棒為陳珍。[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