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蒙古語:ᠬᠤᠪᠢᠯᠠᠢ
ᠬᠠᠭᠠᠨ,鮑培轉寫:Qubilai qaγan,秘史記音:中忽必來[4],西里爾字母:Хубилай хаан[註 2];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清代乾隆帝時命改譯為呼必賚[註 3]。孛兒只斤氏,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元睿宗拖雷的第四子,母親唆魯禾帖尼的第二子,元憲宗蒙哥的弟弟,是中國元朝的建立者及其最享負盛名的君主,其於1260年5月登基為蒙古大汗,1271年12月成為元朝皇帝,1279年3月起統治全中國,前後在位34年,作為全中國皇帝在位近15年。
元世祖 薛禪汗 Сэцэн хаан | |||||||||||||||||||||||||
---|---|---|---|---|---|---|---|---|---|---|---|---|---|---|---|---|---|---|---|---|---|---|---|---|---|
元朝皇帝 蒙古大汗 (帝國分裂後不被普遍承認) [註 1] | |||||||||||||||||||||||||
蒙古大汗 元朝第1位(任)皇帝 | |||||||||||||||||||||||||
統治 | 大蒙古國皇帝:1260年5月5日-1294年2月18日(33年289天) 大元皇帝:1271年12月18日-1294年2月18日(22年62天) 全中國皇帝:1279年3月19日-1294年2月18日(14年336天) | ||||||||||||||||||||||||
登基 | 中統元年庚申猴年三月二十四日 1260年5月5日 漠南草原開平(後改稱上都,今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北閃電河畔),舉行庫里爾台大會,經漢臣和部分蒙古貴族推舉即位。 | ||||||||||||||||||||||||
前任 | 元憲宗蒙哥(大蒙古國) 宋少帝趙昺(南宋) | ||||||||||||||||||||||||
繼任 | 元成宗鐵穆耳 | ||||||||||||||||||||||||
出生 | 元太祖十年乙亥豬年八月二十八日 1215年9月23日 漠北草原 | ||||||||||||||||||||||||
逝世 |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馬年正月二十二日(八十歲) 1294年2月18日 (78歲) 元大都皇宮紫檀殿(今北京市) | ||||||||||||||||||||||||
安葬 | |||||||||||||||||||||||||
王后 | |||||||||||||||||||||||||
子嗣 | 子: 11人 女: 7人 | ||||||||||||||||||||||||
| |||||||||||||||||||||||||
政權 | 大蒙古國 元朝 | ||||||||||||||||||||||||
父親 | 元睿宗拖雷 | ||||||||||||||||||||||||
母親 | 顯懿莊聖皇后唆魯禾帖尼 | ||||||||||||||||||||||||
宗教信仰 | 藏傳佛教、騰格里 |
忽必烈少有大志,早年獲派管理金朝故土,開始受漢文化影響,因此很早便招攬各種漢人人才,慢慢形成自己的幕僚班子「金蓮川幕府」,這為後來的統治奠下基礎,多次替蒙哥南征大理、南宋。1259年蒙哥汗於南征期間駕崩,又未指定繼承人。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繼承權而引發分歧,但忽必烈獲得伊兒汗國首任統治者其弟旭烈兀為首的部分蒙古貴旋和漢臣的支持下,次年便自立為「大蒙古國皇帝」[5],同時彷照中原習俗正式稱帝和起用年號「中統」,並自稱「朕」,成為蒙古帝國首位使用漢制的「皇帝」稱號和首位使用年號的蒙古統治者。忽必烈其時控制了漠南草原、中原、西夏故土、吐蕃、大理故土,然而並未受到宗室的廣泛承認,另一邊廂阿里不哥亦被擁立,忽必烈便靠着中原物資花了四年打敗阿里不哥,汗位得以鞏固,但蒙古帝國從此分裂,結束了彼此間緊密的合作關係,他們不再臣服身為蒙古大汗的忽必烈[註 4]。忽必烈在位期間奉行漢化,加強中央集權,徬效歷代官制,修鑿運河,並興建大都,公元1268年以舉國之力再度征宋,先圍困襄陽城長達5年,期間於1271年12月18日,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成為元朝首任皇帝。兩年後攻破襄陽城,忽必烈便揮軍直搗南宋首都;1276年2月4日,元軍成功攻陷臨安,宋恭帝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但南宋皇族和遺臣南逃,他們先後擁立了幾位皇帝繼續抗元。直至1288年元朝在凌霄城把南宋餘部消滅,此為蒙古帝國最後一次輝煌的軍事成就,但頗傷元氣,令財政負擔日益沉重,加上其晚年派元軍兩度東征日本以及再度討伐越南均告失利,民生困苦,內部鬥爭嚴峻,埋下元朝衰退的伏筆。晚年的忽必烈先後喪妻和喪子,身心大受打擊,意志變得消沉,開始酗酒,因此終日飽受痛風症和肥胖困擾,健康狀況江河日下,最後於1294年2月18日(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在大都駕崩,享年八十歲。葬於起輦谷。死後由孫子鐵穆耳繼位,是為元成宗。
1276年2月4日,宋恭帝在降表中為忽必烈上尊號大元仁明神武皇帝。1284年1月24日,群臣為忽必烈上尊號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
去世後,獲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皇帝(蒙古語:ᠰᠡᠴᠡᠨ
ᠬᠠᠭᠠᠨ,鮑培轉寫:sečen qaγan,西里爾字母:Сэцэн хаан,又譯為薛禪汗)[3][註 5]。
生平經歷
成吉思汗十年八月二十八日(1215年9月23日),忽必烈生於漠北草原。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與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的嫡次子(蒙哥是嫡長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忽必烈長大後,「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撫下。」[6]忽必烈年少有大志、重視漢地的治理,早在1244年,年輕的忽必烈便招攬了搜羅了各方的文人、儒生、舊臣等,形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幕僚團。[7]
1251年7月1日(農曆辛亥年六月十一日),忽必烈長兄蒙哥經忽里台選舉成為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64年被忽必烈追尊為元憲宗),在他即位後不久即任命忽必烈負責總領漠南漢地事務[8]。忽必烈設置金蓮川幕府,並在這段時間內任用了大批漢族幕僚和儒士,如劉秉忠、許衡、姚樞、郝經、張文謙、竇默、趙璧等等,並提出了「行漢法」的主張。而儒士元好問和張德輝還請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師」的稱號,忽必烈悅而受之。忽必烈尊崇儒學,「聖度優宏,開白炳烺,好儒術,喜衣冠,崇禮讓。」[9]
1252年六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覲見蒙哥汗,奉命率軍征雲南地區的大理國,為繼續進攻南宋作跳板。1253年八月,忽必烈率軍從陝西出發,於1254年1月2日(農曆十二月十二日)攻克大理城,國王段興智投降,大理國滅,雲南地區併入大蒙古國版圖。1256年,段興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宮覲見蒙哥,被蒙哥任命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從1254年忽必烈奉蒙哥之命滅大理國,到1382年駐守雲南的元朝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兵敗自殺、大理總管段世戰敗歸降明軍,蒙古族建立的政權統治雲南地區長達128年。
1256年夏天,蒙哥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為理由,對南宋宣戰,並佈置了三路大軍,親自率領西路軍,以忽必烈為中路軍統帥。忽必烈率軍抵達河南汝南,繼續向南宋進發,並派命楊惟中、郝經宣撫江淮。1259年9月3日(農曆八月十五日),忽必烈統領中路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境內,隨後一路向南,在湖北開闢新的戰場,進攻長江中游的鄂州。
1259年8月11日,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山病逝。1259年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佈蒙哥去世的消息,並請忽必烈北歸參與忽里台大會,以便爭取汗位繼承權。忽必烈則認為「吾奉命南來,豈可無功遽還?」[10]於是進攻南宋,並多次獲勝,但後來忽必烈的正妻察必派使者密報,阿里不哥已經派阿藍答兒在開平附近調兵、脫里赤在燕京附近徵集民兵,催促忽必烈早日北還[11]。1259年11月17日,儒臣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就此堅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決心[12]。
忽必烈聲稱要進攻南宋首都臨安,留大將繼續對鄂州的圍攻,增加對南宋的軍事壓力。元憲宗九年閏十一月二日(1259年12月17日),南宋丞相賈似道派使者請和,約定南宋割地求和,並且送歲幣,忽必烈於是在當日撤兵北返。元憲宗九年閏十一月二十日(1260年1月4日),忽必烈率軍抵達燕京(今北京市),解散了脫里赤徵集的民兵,「民心大悅」。忽必烈率軍在燕京近郊駐紮,度過整個冬天,並積極和諸王聯絡,準備在1260年春天召開庫力台大會,舉行登基大典。
庚申年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大臣擁立下於自己的封地開平(後稱上都)自立為「大蒙古國皇帝」[註 1][15];庚申年四月四日(1260年5月15日)[16],忽必烈發佈稱帝的即位詔書《皇帝登寶位詔》[17],他在詔書中自稱為「朕」,稱他的哥哥蒙哥(1251—1259年在位)為「先皇」,之後追尊為元憲宗。中統元年五月十九日(1260年6月29日),忽必烈發佈《中統建元詔》[18],正式建年號「中統」。
庚申年(1260年)農曆四月,其幼弟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城西按坦河(金河)亦被部分宗王和大臣擁立為大蒙古國大汗。[19]之後忽必烈和其弟阿里不哥為爭奪汗位展開交戰,雙方戰爭時斷時續,一共持續了四年之久。由於忽必烈在自立為汗時,又稱漢文的「皇帝」,以招攬漢族知識分子歸心,果然有一部分漢族的知識分子對此表示讚許,讚美忽必烈:「既以正立,一時豪傑雲從景附,全制本國,奄有中夏,挾輔遼右、白霫、樂浪、玄菟、穢貊、朝鮮,面左燕雲、常代,控引西夏、秦隴、吐蕃、雲南,則玉燭金甌,未為玷缺。藩牆不穴,根本強固,倍半於金源,五倍於契丹。」[20]
1260年忽必烈稱帝後,控制了漠南草原,以及原金朝和西夏故地、吐蕃、雲南、西域東部等地區,對阿里不哥實施經濟控制。阿里不哥控制的則是漠北草原和西域西北部地區,面對匱乏的物資最終無以為繼。1264年忽必烈最終迫使阿里不哥投降,完全控制蒙古帝國的東部、原本屬於大汗直轄領地的大部分地區。阿里不哥歸降忽必烈後,忽必烈赦免了他和跟隨的諸王,只是處死了他的眾多謀臣,但此後諸西道汗國已然分立。[21]阿里不哥失敗後鬱鬱寡歡,於1266年去世[22]。
1264年8月21日(中統五年七月二十八日)阿里不哥投降後,忽必烈實際管轄的政治版圖包括(古今地名對照):中原地區(位於長城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北地區(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朝鮮半島北部、蒙古草原全境(漠南和漠北,內外蒙古等地),西伯利亞南部地區、西域大部分地區(今新疆東部和南部)、吐蕃地區(青藏高原,包括今青海、西藏、四川西部等藏區)、以及雲南地區等地。
至元元年八月十六日(1264年9月7日),忽必烈發佈《至元改元詔》[23],取《易經》「至哉坤元」之義[24],改「中統五年」為「至元元年」。
庚申年四月初一日(1260年5月12日),忽必烈立中書省,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王文統為平章政事,張文謙為中書左丞。
中統四年五月六日(1263年6月13日),忽必烈立樞密院,以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以燕王真金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立總制院,以總制院統領全國宗教事務並管轄吐蕃地區,以國師八思巴領之。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尚書省右丞相桑哥認為總制院職責重大,故向忽必烈奏請根據唐朝時期在宣政殿接待吐蕃使者的緣故,改名為宣政院。忽必烈同意,並任命桑哥和脫因為宣政院使[25][26]。
至元五年七月四日(1268年8月13日),忽必烈立御史台,以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關,以右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27],以張雄飛為侍御史[28]。
至元八年十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因劉秉忠之勸,忽必烈發佈《建國號詔》[29],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30],將國號變為「大元」(僅漢語,蒙古語稱為「大元大蒙古國」),其自身亦從大蒙古國皇帝(大汗)變為元朝皇帝,元朝正式建立。
元軍延續自1268年秋天以來的攻勢繼續圍困襄陽,將襄陽和樊城分隔開來,至元十年正月九日(1273年1月29日),在回回炮的助攻下,元軍將領阿里海牙攻克樊城,襄陽徹底成為孤城,元世祖降詔諭襄陽守將呂文煥[31],阿里海牙親自到城下勸降呂文煥,保證呂文煥和城中軍民的安全[32],呂文煥猶疑未決。於是阿里海牙和呂文煥折箭為誓擔保,呂文煥感泣,至元十年二月二十四日(1273年3月14日),呂文煥和兒子出城投降,歸順元朝。元軍經過接近五年時間包圍,最終取得襄陽。但是以後的進展則相當順利。
至元十一年六月十五日(1274年7月20日),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佈問罪於宋的詔書《興師征南詔》[33]。
至元十一年(1274年)農曆七月,忽必烈發佈《下江南檄》[34],派伯顏統率大軍討伐南宋,並告誡伯顏要學習曹彬不殺平江南。[35]伯顏後來取臨安,的確做到了忽必烈的要求。[36]
至元十三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伯顏率領大軍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宋恭帝派遣使者給元軍統帥伯顏奉上傳國玉璽和降表[37],宋恭帝方面在降表中為忽必烈上尊號大元仁明神武皇帝,元軍俘虜5歲的宋恭帝和謝太皇太后,以及南宋宗室和大臣,大致上滅了南宋。
至元十三年二月十一日(1276年2月27日),忽必烈發佈《歸附安民詔》[38],詔諭江南一帶新附府州司縣官吏士民軍卒人等,穩定江南社會秩序,安定江南士人和百姓之心。
逃離臨安的部分大臣陸秀夫等人,先後扶持宋端宗,宋帝昺,建立海上流亡政權,在東南沿海一帶繼續和元軍對抗。至元十六年二月六日(1279年3月19日),在厓山海戰中,元軍將領張弘範擊敗南宋海軍,南宋丞相陸秀夫挾8歲的小皇帝「宋帝昺」跳海而死,不少後宮和大臣亦相繼跳海自殺。《宋史》記載七日後,十餘萬具屍體浮海。南宋殘餘的最後一支抵抗力量選擇了慘烈的終結,至此,元朝統一海內,結束了中國自安史之亂以來520多年的分裂局面。
1281年3月20日,忽必烈愛妻察必皇后去世。1286年1月5日,皇太子真金去世,連續幾年的時間裏,愛妻和愛子的先後去世,使忽必烈悲痛不已。此外,忽必烈晚年飽受肥胖與痛風病痛之苦。過度飲酒也損害了他的健康。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1294年2月18日),忽必烈於大都皇宮紫檀殿去世,享壽80歲,在位三十五年[39]。忽必烈葬於起輦谷。
忽必烈去世後,在顧命大臣伯顏等人的擁戴下,其孫鐵穆耳於1294年5月10日在上都繼承皇位,是為元成宗。1303年,元成宗與西北諸王達成和議,西北的四大汗國重新承認元朝的宗主國地位。
蒙古帝國的分裂
1260年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引發內戰爭位,導致蒙古帝國表面上維持統一,但實際情勢已經走向分裂,帝國西部為四大汗國實際控制,而帝國東部為忽必烈實際控制。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內戰,西北地區的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紛紛自立,此時尚在西亞進行西征的旭烈兀也準備自帝一方,不論忽必烈還是阿里不哥都只得到一部分宗王支持,沒有召開成吉思汗四子的嫡系後裔參加「忽里勒臺」(決定繼承人的大會),由於忽必烈不被廣泛承認,於是忽必烈將大汗在西亞的直轄地(阿姆河以西直到埃及邊境)封給旭烈兀,換取旭烈兀的支持,之後旭烈兀建立伊兒汗國,儘管事實上旭烈兀留在西亞,由此忽必烈沒辦法多做介入,但忽必烈給了旭烈兀統治的合法性。而忽必烈將大汗在中亞的直轄地(阿爾泰山以西直到阿姆河的農耕和城郭地區)封給察合台汗阿魯忽,換取阿魯忽的支持。而欽察汗國早在元定宗貴由和元憲宗蒙哥統治時期已經取得實際上基本獨立的地位。
1264年8月21日,阿里不哥向忽必烈投降。勝利之後忽必烈立即向各系兀魯思派去急使,召他們東赴蒙古草原,重新召開忽里台大會。忽必烈重開忽里台的目的,是因為考慮到中統元年三月二十四日倉促即位於開平,沒有四大兀魯思[註 6]的代表參加,不符合成吉思汗的扎撒(蒙古語「軍律」、「法規」之意),故而準備依照傳統慣例,在祖先發祥地斡難——怯綠漣之域召開由各系宗王參加的忽里台,重新確立自己的大汗地位,並借這次大會扼制帝國分裂的趨勢。
欽察汗別兒哥、察合台汗阿魯忽和伊兒汗旭烈兀(忽必烈之弟)一致同意東來赴會。元世祖也向窩闊台汗海都派去了急使,但海都拒絕前來。當然,這次原定於至元四年(1267年)召開的忽里台沒能如約舉行,主要是因為各汗國之間隨後爆發戰爭,以及在此後一年多時間裏原本同意參加忽里台的阿魯忽、旭烈兀、別兒哥三位汗王先後去世(旭烈兀1265年去世,別兒哥、阿魯忽1266年去世,他們不可能參加1267年的忽里台)。但窩闊台汗海都的抗命已經明白無誤地表明了分裂意圖,忽必烈聲稱的大汗之位未獲公認,成吉思汗及窩闊台汗創立的蒙古帝國處於分崩離析的邊緣。
1269年,欽察汗國、窩闊台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召開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達成了協議,共同反對拖雷家族控制的大汗直轄地(即忽必烈的實際控制區)和伊兒汗國(旭烈兀家族控制區,忽必烈的唯一支持者),並協議劃分了各自在阿姆河以北地區的勢力範圍。塔拉斯河庫里爾台大會標誌着大蒙古國的實質分裂和解體,從此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脫離了大蒙古國,與掌控蒙古帝國東部的拖雷系家族分頭發展。察合台汗國和窩闊台汗國對此後數十年中亞和西亞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窩闊台汗海都一直和忽必烈敵對,企圖確立自己為大汗之位的繼承人。終元世祖忽必烈一朝,元朝和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征戰不休,直到元成宗時期才徹底解決西北問題。[註 7]
政治成就
大蒙古國時期的歷任大汗,雖然經由對遼、金故地的征服,與漢文明一直有接觸,也往往對漢文化表示接納,蒙古貴族卻大多數反對建立一個漢式的政府;忽必烈對其在漢地的領地則相當重視,並且花費了時間去了解漢人的治國思想和儒家文化,最終以自己的領地開平為中心,建立起了一個漢式的行政中心[40],其後忽必烈在試圖爭取整個蒙古帝國統治權的同時,一直沒有放棄嘗試讓漢人接受他作為一個中國皇帝,並為此做了一系列漢化努力。
忽必烈贏取漢人接受其統治的第一個措施便是效仿漢人的典章制度,將「大蒙古國」的歷史和皇族「漢化」,其中一個顯著做法就是建立太廟,按照中原王朝的傳統為大蒙古國的歷任大汗確立廟號,追尊諡號。
- 中統四年(1263年)農曆三月,忽必烈下詔在燕京(後來改稱大都)建立太廟。至元元年(1264年)十月,初定太廟七室神主。
- 至元二年農曆十月十四日(1265年11月23日),忽必烈祭祀太廟,為皇祖成吉思汗上廟號太祖。
- 至元三年(1266年)九月,太廟始作八室神主。十月,太廟建成。丞相安童、伯顏建議制定尊諡廟號,忽必烈命平章政事趙璧等集議,制尊諡廟號,定為八室,為大蒙古國的前四位帝王鐵木真(元太祖)[41]、窩闊台(元太宗)、貴由(元定宗)、蒙哥(元憲宗)上廟號和諡號,[42]為他們的皇后上諡號;並追尊也速該等人為皇帝,也為他們上廟號和諡號,並為其父拖雷(已經於1251年被追尊為皇帝[43])改諡號為景襄皇帝,並將他們四人的正妻追諡為皇后,也上諡號。[42]太廟八室,這八位和他們的妻子的神主各居一室。
這些做法有效地吸引了漢族謀士和儒生參與忽必烈的新政權,《劍橋中國史——遼西夏金元》認為,這一系列做法極大地幫助忽必烈鞏固了蒙古族政權在漢地的統治。
蒙古帝國的首都,大汗的汗庭處於蒙古高原上的哈拉和林。忽必烈掌控蒙古帝國東部以後,逐步建立了兩都制,並最終定都大都,將政權的統治中心移到了漢地文化更加發達的地區,有利於取得漢族謀士和蒙古貴族之間的平衡。
1215年5月31日,成吉思汗率大軍攻克金中都(今北京市)。1217年,太師、國王木華黎改中都為燕京。燕京即為後來兩都制中的中都。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開平(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建立王府,忽必烈在此建立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中統四年五月九日(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詔升開平府為上都。
中統五年八月十四日(1264年9月5日),忽必烈發佈《建國都詔》[44],改燕京(今北京市)為中都,定為陪都,兩都制正式形成。
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1267年2月25日),忽必烈由上都遷都到中都[45],定中都為首都,忽必烈遷都中都後,居住於中都城外的金代離宮——大寧宮內,並隨即在中都的東北部,以大寧宮所在的瓊華島為中心開始了新宮殿和都城的規劃興建工作,上都成為陪都。
至元九年二月三日(1272年3月4日),忽必烈將中都改名為大都(突厥語稱汗八里,帝都之意),元大都包括南城(金中都舊城)和北城(元大都新城),兩者的城牆「僅隔一水」。
至元十一年正月初一(1274年2月9日),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都皇宮正殿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至元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1291年6月18日),忽必烈下詔頒佈元朝第一部全國性的法律典籍《至元新格》。
忽必烈統一中國後,元朝疆域空前遼闊。「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隋不能服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46]
「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而高麗守東藩,執臣禮惟謹,亦古所未見。」[47]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元朝的疆域範圍:東北至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併到達朝鮮半島中部的鐵嶺和慈悲嶺一帶,北到西伯利亞南部(譚其驤版地圖認為北到北冰洋),到達貝加爾湖以北的鄂畢河和葉尼塞河上游地區,西北至今新疆大部分地區,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以及緬甸北部,南到南海,東南到達東海中的澎湖列島[48]。
在滅南宋前後,元朝朝廷曾要求周邊一些國家或地區(包括日本、安南、占城、緬甸、爪哇、琉求國)臣服,接受與元朝的朝貢關係,但遭到拒絕,故派遣軍隊進攻攻打這些國家,例如緬甸蒲甘王朝拒絕朝貢,元軍入侵蒲甘並攻破蒲甘城,令緬甸臣服於元朝。其中以入侵日本國最為著名,也最慘烈。
忽必烈在位時期和中亞的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多次交戰,雙方互有勝負,1289年,窩闊台汗國奪取元朝控制下的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區,元朝只控制塔里木盆地東部的且末、焉耆等地區。終忽必烈一朝,元朝始終控制新疆北部的別失八里(今烏魯木齊東北)一帶和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哈密等地。
- 對日戰爭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軍發動第一次侵日戰爭,日本史書稱之為「文永之役」,以三萬二千餘人,東征日本。至元十八年(1281年)七月,忽必烈又發動第二次侵日戰爭,史稱「弘安之役」,由范文虎、李庭率江南軍十餘萬人,到達壹岐、志賀二島,卻碰到颱風,溺死近半。通常認為颱風(日本人稱之為「神風」)是這兩次征日造成失敗的最大原因。亦有觀點認為,忽必烈擔心歸附軍的忠誠,故而借東征日本而一舉消除隱患。
- 開鑿背景
元朝統一全國後,元大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而經濟中心仍在江南。「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49]大都需要的糧食和其他物資,主要通過隋朝修成的南北大運河北運,這條運河在海河和淮河之間的一段,是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和東南伸展的。要從江南運送物資到大都,迂迴曲折,需要水陸並用,極其不便,為了避免繞道洛陽,元朝政府決定裁彎取直,開鑿新的運河,縮短江南和大都的水路距離,
從元大都到江南產糧區,大部分地方都有水道可通,只有濟州和臨清之間、通州和大都之間,沒有便捷的水道相通。
元朝在山東境內開鑿了濟州河和會通河,把濟州和臨清連接起來,又在北京境內開鑿了壩河和通惠河,把通州和大都之間連接起來。從而使得南起杭州,北至大都的京杭大運河得以全線貫通。
- 濟州河
濟州河,元朝政府開鑿的溝通泗水(今泗河)和汶水(今汶河)的運河。至元十八年(1281年)開工,至元二十年八月二十六日(1283年9月18日)鑿成[50]。
這條運河南起南起濟寧路濟州(今山東濟寧)東南之魯橋鎮,北到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西南之安山,全長150餘里。
- 會通河
濟州河完工後,元朝政府又開鑿了一條溝通汶水(今汶河)和御河(今衛河)的運河,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十九日(1289年2月10日)開工,至元二十六年六月初四(1289年6月22日)鑿成,至元二十六年七月初四日(1289年7月22日),忽必烈賜名「會通河」[51]。
這條運河南起東平路須城縣(今山東東平)西南之安山,經壽張(今山東梁山西北)西北至東昌路(今山東聊城),又西北至於臨清(今山東臨清),達於御河[52],全長250餘里。
- 壩河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政府開鑿壩河作為運糧河[53]。
這條運河西起大都光熙門(今北京東直門北面,當年這裏是主要糧倉所在地),向東到通州城北,接溫榆河,全長40餘里。
後來因壩河水源不足,水道不暢,元朝又開鑿了通惠河。
- 通惠河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月開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七月鑿成,此運河鑿成後不久,至元三十年七月二十三日(1293年8月26日),忽必烈從上都返回大都,路經積水潭,看到「舳艫敝水」,非常高興,賜名「通惠河」[54][55]。
這條運河由負責水利的都水監、元朝大科學家郭守敬主持。從昌平縣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南轉,連通數條河流後,至西水門進入大都,南匯為積水潭,然後經大都皇城東側南流,東南出文明門(今北京崇文門北),東至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全長164里。[52]
通惠河建成後,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從江南杭州來的大批漕船可直達大都城內的積水潭。積水潭成了繁華的河運碼頭,元大都成為內陸港。 另外,海運至通州的漕糧也可經通惠河直達大都。
- 南北交流加強
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出色地解決了「南糧北運」問題,元朝後期,「歲運米至京者五百萬石。」[56]
元朝新運河的開鑿為南北物資的流動提供了重要條件,有力地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成為陸地上最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動脈,它的修通同時帶動了運河沿岸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京杭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元朝京杭大運河比隋朝南北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大大縮短了從北京到杭州的水路距離。
尊諡廟號
尊號憲天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於至元二十一年正月初六日(1284年1月24日),由右丞相和禮霍孫率百官奉玉冊玉寶,為忽必烈奉上,諸王百官朝賀如朔旦儀,大赦天下。[57]
諡號聖德神功文武皇帝,於至元三十一年五月初九日(1294年6月3日)忽必烈的繼任者元成宗所上,並為其議定廟號世祖,蒙古語尊號薛禪汗[3],漢文寫作薛禪皇帝。
《世祖皇帝諡冊文》[58],內容如下:
維至元三十一年、歲次甲午、五月庚戌朔、越九日戊午。孝孫嗣皇帝臣某,再拜稽首言:
臣聞繼志述事,非盡孝無以致其誠;表行誄功,非定諡無以稱其實。肆邦彝之具舉,維天道之協從。欽惟先皇帝膺籙受圖,體元立統,蚤從藩邸,茂著徽稱。為治之基有常,經國之略則遠。役用眾智,獨斷於衷;總攬萬機,如指諸掌。內朝廷,外侯牧,等威迭降,罔不適中;先教化,後刑名,本末相循,亦皆有序。在御迨逾於三紀,推尊合冠於百王。若夫惠及困窮,恩加降附。慎終如始,每存好仁之心;保小以仁,特示包荒之量。擴盛猷之鴻鬯,沛膏澤之醇醲。方其泰運漸亨,戢濟多難,離綱復綴,混一四方。傳檄而氛祲開。渙號而方維定。乾旋坤轉,不足以喻其機;雷厲風飛,不足以比其捷。至於嘉言博採,惟典謨訓誥是師;諸藝畢延,盡陰陽圖緯之學。考音律以創字畫,參古今以制禮儀。振耀威靈,肅陳兵衛。白旄黃鉞,時則親巡;犀甲雕弧,止於不用。其聖德弗可及已,神功蔑以尚焉。蓋文之所加者深,武之所服者大。是用升崇吉祔,揆卜剛辰。謹遣攝太尉臣兀都帶奉冊寶,上尊諡曰聖德神功文武皇帝,廟號世祖。
伏惟睿靈,俯垂昭鑒。思皇多祜,錫羨無疆。
世祖實錄
至元三十一年六月二十五日(1294年7月19日),元成宗詔翰林國史院修《世祖實錄》,以完澤監修國史。
元貞元年六月十一日(1295年7月24日),翰林承旨董文用等向元成宗進呈《世祖實錄》[59],包括《世祖皇帝實錄》210卷,《事目》54卷,《聖訓》6卷,總計270卷。明朝初年史官修《元史》,參照實錄修成《世祖本紀》14卷,為《二十六史》中篇幅最長的本紀。《世祖實錄》今已失傳,其主幹內容保存在《世祖本紀》中。
董文用等《進實錄表》[60],內容如下:
典謨述堯舜之功,令名顯著;方冊布文武之政,義問宣昭。粵自漢、隋,及夫唐、宋,咸有信史,以貽後來。況大業豐功,震今耀古,惟深善述,首議丕揚。
洪惟世祖皇帝仁孝英明,睿謀果斷。爰從潛邸,有志斯民,植根干而佐理皇綱,聘耆德而講明治道。始平大理,再駕長江,過化存神,有徵無戰。迨其龍飛灤水,鼎定大都,革弊政以維新,擴同仁而一視。規模宏遠,朝野清明。內則肇建宗祧,創設台省,修舉政令,登崇俊良;外則整治師徒,申嚴邊將,布揚威德,柔服蠻荒。加以聖無不通,明靡不燭,守之以勤儉樸素,養之以慈惠雍和。收攬權綱,綜核名實,賞罰公而不濫,號令出以惟行。萬匯連茹,群雄入彀,削平下土,統正中邦。慕義向風,聲教實朔南之暨;梯山航海,職貢無遐邇之殊。方且開學校而勸農桑,考制度而興禮樂。國號體乾坤之統,書畫煥奎壁之文。罄所有而酬戰功,不待計而救民乏。聽言擇善,明德緩刑。欽福錫民,遇災知懼。得《洪範》惟皇之理,過周宣修政之勤。以致時和歲豐,民安吏職。蓋帝德克周於廣運,故至公均被以無方。可謂文致太平,武定亂略,繼一祖四宗之志,兼三皇五帝之功。開天立極者三十五年,立經陳紀者二萬餘事。以謙讓弗遑於備紀,故纂修未至於成書。
欽遇皇帝陛下寅紹詒謀,厲精圖治,亟鑒觀於成憲,思遹駿於先聲,深詔下臣,俾為《實錄》。宅心宗祏,凝孝羹牆,開館局而增置官僚,敕群司而大紬圖籍。編摩既富,搜訪加詳,採摭於時政之編,參取於起居之注。張皇初稿,增未見於罕聞;承奉綸音,俾蠲繁而就簡。俯殫管見,仰體宸衷,盡略虛文,一存實事。其饗會征伐,文物典章,粲焉列三代之英,蔚爾開萬世之業。與夫才德孝廉之士,忠良奸佞之臣,版圖生齒之繁,財賦畜牧之盛,謹依條據,粗致無遺。今具所修成《世祖皇帝實錄》二百一十卷,《事目》五十四卷,《聖訓》六卷,凡二百七十卷,謹繕寫為二百七十帙,用黃綾夾復封全,隨表上進。臣等忝備台司,幸膺盛典。顧惟載筆,才何有於三長;勉進蕪辭,慮庶幾於一得。冒瀆聖聽,不勝驚惶。
家庭
父母
兄弟[61]
- 大哥:蒙哥,唆魯禾帖尼所生,元憲宗,1251年—1259年為第四位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為蒙哥上廟號憲宗,諡號桓肅皇帝。
- 二哥:忽睹都
- 三哥和五弟失其名。
- 六弟:旭烈兀,唆魯禾帖尼所生,奉蒙哥之命統率大軍進行第三次蒙古西征,遠征西亞,戰功卓著,伊兒汗國建立者。
- 七弟:阿里不哥,唆魯禾帖尼所生,1260年—1264年和忽必烈爭位,1264年歸降忽必烈。
- 八弟:撥綽(不者克)
- 九弟:末哥
- 十弟:歲哥都
- 十一弟:雪別台
姐妹
妻妾[61]
兒子
- 長子:朵兒只,早逝,生母察必皇后
- 次子皇太子:真金,生母察必皇后,鎮大都,1261年封為燕王,1273年立為皇太子,1286年1月5日病逝。
- 三子秦王:忙哥剌,生母察必皇后,鎮長安
- 四子北安王:那木罕,生母察必皇后,鎮西域
- 五子雲南王:忽哥赤,生母朵兒別真,鎮雲南
- 六子大王:愛牙赤,生母許慎真
- 七子西平王:奧都赤,生母朵兒別真,鎮吐蕃
- 八子寧王:闊闊出,生母許慎真,鎮漠北
- 九子鎮南王:脫歡,生母伯要兀真,鎮江南
- 十子:忽都魯帖木兒,生母不詳
- 十一子:鐵蔑赤,生母南必皇后
女兒
相關史料
- 《史集》,蒙古帝國伊兒汗國史學家拉施特撰寫。
- 《馬可·波羅遊記》,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及探險家馬可·波羅撰寫。
-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元英宗在位後期(1322年—1323年)官修政書,收錄1234年—1322年元朝各地地方官吏會抄的有關政治、經濟、軍事、法律等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分為前集和新集,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至元新格》,1291年元世祖頒佈的元朝第一部法律,收錄1206年—1291年元朝政府頒佈的所有法律條文中,符合天下統一後國家的實際情況的那一部分法律條文,匯編而成,現存殘篇內容96條。
- 《大元通制》,1323年元英宗頒佈的元朝第二部法律,現存殘本收錄1234年—1316年元朝官方頒佈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至正條格》,1346年元順帝頒佈的元朝第三部法律,現存殘本收錄1260年—1344年元朝官方頒佈的關於法律方面的聖旨條畫、律令格例以及司法部門所判案例的匯編,史實多為《元史》所不載。
- 《國朝名臣事略》(今稱《元朝名臣事略》),元朝史學家、文學家蘇天爵撰寫,成書於1329年之前,全書共15卷,共有元朝開國功臣、文臣、武將、學者一共47人的傳記。
- 《國朝文類》(今稱《元文類》),元朝史學家、文學家蘇天爵撰寫,成書於1334年,全書共70卷,收錄元太宗時期(1229—1241年)至元寧宗時期(1332年)大約一百年間的各種文獻資料。旨在保存文獻,全書收詔制、奏議、碑傳行狀多達二百三十餘篇,為研究元代史事的重要資料。此外書中還收錄名家詩、文八百餘篇,
- 《聖元名賢播芳續集》,是收藏於日本宮內廳書陵部的一部元文選集,共6卷,1373年高麗刻本,國內未見流傳。此書仿《聖宋名賢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而作,收錄有聖元名賢一百二十三家所作表、箋、詔等各類文體的文章近二百七十篇。
- 《元史·世祖本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明朝官修正史
- 《新元史·世祖本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民國官修正史
- 《續資治通鑑》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清朝史學家畢沅撰寫。
- 《元史類編》,清朝史學家邵遠平撰寫。
- 《元史新編》,清朝史學家魏源撰寫。
- 《元書》,清朝史學家曾廉撰寫。
- 《蒙兀兒史記》,清末民初史學家屠寄撰寫。
- 忽必烈傳奇電視劇。
影視作品
評價
- 元朝重臣郝經在中統元年(1260年)農曆四月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南宋南北議和,在九月到達南宋後被扣留軟禁於真州15年,直到至元十二年(1275年)農曆二月才被南宋送歸元朝境內,他在被軟禁期間十餘次給南宋君臣上書,希望元宋締結和約,均無任何回復。郝經在中統元年(1260年)農曆十一月給南宋兩淮制置使李庭芝的書信《再與宋國兩淮制置使書》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評價是:「今主上應期開運,資賦英明,喜衣冠,崇禮樂,樂賢下士,甚得中土之心,久為諸王推戴。稽諸氣數,觀其德度,漢高帝、唐太宗、魏孝文之流也。」[64] (「漢高帝」指的是漢太祖劉邦,「太祖」為廟號,「高帝」為諡號,《史記》中常謂「高祖」,因此人多以為其廟號為高祖,其實乃廟號諡號混稱[65]。「唐太宗」指的是李世民。「魏孝文」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 元朝重臣郝經在中統二年(1261年)給南宋丞相賈似道的第三封書信《復與宋國丞相論本朝兵亂書》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評價是:「夫主上之立,固其所也。太母有與賢之意,先帝無立子之詔。主上雖在潛邸,久符人望,而又以親則尊,以德則厚,以功則大,以理則順,愛養中國,寬仁愛人,樂賢下士,甚得夷夏之心,有漢、唐英主之風。加以地廣眾盛,將猛兵強,神斷威靈,風蜚雷厲,其為天下主無疑也。」[66]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54]
- 明朝官修正史《元史》宋濂等的評價是:「世稱元之治以至元、大德為首。……。故終世祖之世,家給人足。」[67]
- 明朝官修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親自前往南京歷代帝王廟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太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68],其中對元世祖忽必烈的祝文是:「惟神昔自朔土,來主中國,治安之盛,生餋之繁,功被人民者矣。夫何傳及後世不遵前訓,怠政致亂,天下雲擾,莫能拯救。元璋本元之農民,遭時多艱,憫烝黎於塗炭,建義聚兵,圖以保全生靈,初無黃屋左纛之意,豈期天佑人助,來歸者眾,事不能已,取天下於群雄之手,六師北征,遂定於一。乃不揆菲德,繼承正統,此天命人心所致,非智力所能。且自古立君,在乎安民,所以唐虞擇人禪授,湯武用兵征伐,因時制宜,其理昭然。神靈在天不昧,想自知之。今念歷代帝王開基創業、有功德於民者,乃於京師肇新廟宇,列序聖像,每歲祀以春、秋仲月,永為常典,禮奠之初,謹奉牲醴致祭,伏惟神鑒。尚享!」[69]
- 明朝官修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明太祖朱元璋給自北元投降的兀納失里大王的信中,對元太祖和元世祖的評價如下:「昔中國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餘年,後其子孫不能敬天愛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於漠北,凡達達、回回、諸番君長盡平定之,太祖之孫以仁德著稱,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蠻、海外番國歸於一統,百年之間,其恩德孰不思慕,號令孰不畏懼,是時四方無虞,民康物阜。」[70]
- 邵遠平《元史類編》的評價是:「冊曰:遂辟雄圖,混一中外;德威所指,無遠弗屆;建號立制,垂模一代;崇儒察奸,旋用旋敗;英明克斷,用無祗悔。」[71]
- 葉子奇《草木子》卷三上: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混一之後,天下治平者六、七十年,輕刑薄賦,兵革罕用;生者有養,死者有葬;行旅萬里,宿泊如家,誠所謂盛也亦!」
- 畢沅《續資治通鑑》的評價是:「帝度量恢廓,知人善任使,故能混一區宇,擴前古所未有。惟以亟於財用,中間為阿哈瑪特、盧世榮、僧格所蔽,卒能知其罪而正之。立綱陳紀,殷然欲被以文德,規模亦已弘遠矣。」[72][73](「阿哈瑪特」指的是阿合馬,「僧格」指的是桑哥,不同的人對他們的名字進行漢語音譯時,有一定差別。)
- 魏源《元史新編》的評價是:「論曰:元之初入中國,震盪飄突,惟以殺伐攻虜為事,不知法度紀綱為何物,其去突厥、回紇者無幾。及世祖興,始延攬姚樞、竇默、劉秉忠、許衡之徒,以漢法治中夏,變夷為華,立綱陳紀,遂乃併吞東南,中外一統。加以享國長久,垂統創業,軼遼、金而媲漢、唐,赫矣哉!且其天性寬宏,包帡無外。阿里不哥及海都、篤哇諸王,皆親犯乘輿。對壘血戰,力屈勢窮,一朝歸命,則皆以太祖子孫,大朝會於上都,恩禮宴賚如初。當南北鋒焰血戰之餘,或離間以侍郎張天悅通宋而不信。敕南儒被掠賣為奴者,官贖為民。所獲宋商、宋諜私入境者,皆縱遣之而不誅。置榷場於樊城,通宋互市,弛沿邊軍器之禁。其長駕遠馭如是。宋幼主母子至通州,命大宴十日,小宴十日,然後赴上都。除弘吉剌皇后厚待之事別詳《皇后傳》外,其母子在江南莊田,聽為世業。其後文宗時市故全太后田為大承天寺永業,市故瀛國公田為大翔龍寺永業,直至順帝末,始奪和尚趙完普之田歸官,直與元相終始。宋之宗室如福王與芮等,隨宋主來歸,授平原郡公,其家貲在江南者,取至京賜之。此外宗室多類此。即奸民冒稱趙氏作亂者,從不以累及宋後,其優禮亡國也如是。思創業艱難,移漠北和林青草叢植殿隅,俾後世無忘草地。又留所御裘帶於大安閣以示子孫。武宗至大中嘗詣閣中發故篋閱之,則皆大練之服。西域賈胡屢獻牙忽大珠,價值數萬而不受。宮闈肅穆,無豔寵奇聞。至元八年,平灤路昌黎縣民生男,夜中有光,或奏請除之,帝曰:『何幸天生一好人,奈何反生妒忌!』命有司加恩養。伯顏伐宋,諄諄命以曹彬取江南不戮一人為法。其儉慈也又如是,非命世天縱而何?惟功利之習不能自勝於中,故日本、爪哇之師遠覆於海島,王、阿、桑、盧掊克之臣相仍於覆轍,蓋質有餘而學不足歟!」[74](「王、阿、桑、盧」指的分別是王文統、阿合馬、桑哥、盧世榮。四人均為元世祖朝不同時期的理財大臣。)
- 曾廉《元書》的評價是:「論曰:世祖崇儒重道,而特進言利之臣,三進三亂而訖不悟,豈非其明有所蔽耶?然其不欲剝民亦審矣。殆以為自我作則,將上下均足,堪為後世經制也。嗚呼!以世祖之仁,乘開國之運,而言利之弊,若此,然則利其有可言者耶?至其任中書樞密而重台綱,法紀立矣。國治民安是在知人哉!」[75]
- 中華民國史學家屠寄《蒙兀兒史記》的評價是:「汗目有威稜,而度量弘廣,知人善任,群下畏而懷之,雖生長漠北,中年分藩用兵,多在漢地,知非漢法不足治漢民。故即位後,引用儒臣,參決大政,諸所設施,一變祖父諸兄武斷之風,漸開文明之治。惟志勤遠略,平宋之後,不知息民,東興日本之役,南起占城、交趾、緬甸、爪哇之師,北御海都、昔里吉、乃顏之亂。而又盛作宮室,造寺觀,干戈土木,歲月不休。國用既匱,乃亟於理財,中間頗為阿合馬、盧世榮、桑哥之徒所蔽,雖知其罪而正之,閭閻受患已深矣。」[76]
- 中華民國官修正史《新元史》柯劭忞的評價是:「唐太宗承隋季之亂,魏徵勸以行王道、敦教化。封德彝駁之曰:『書生不知時務,聽其虛論,必誤國家。』太宗黜德彝而用徵,卒致貞觀之治。蒙古之興,無異於匈奴、突厥。至世祖獨崇儒向學,召姚樞、許衡、竇默等敷陳仁義道德之說,豈非所謂書生之虛論者哉?然踐阼之後,混壹南北,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致治之隆,庶幾貞觀。由此言之,時兒今古,治無夷夏,未有舍先王之道,而能保世長民者也。至於日本之役,棄師十萬猶圖再舉;阿合馬已敗,復用桑哥;以世祖之仁明,而吝於改過。如此,不能不為之嘆息焉。」[77]
註釋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