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

維基媒體消歧義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太庙

太廟是古代中國天子宗廟,後來鄰近國家如朝鮮越南數個王朝也效仿。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殷商時稱為「重屋」,稱為「明堂」,時起稱為「太廟」。 [1]

快速預覽 漢語名稱, 繁體字 ...
太廟
Thumb
北京太廟匾額
漢語名稱
繁體字 太廟
簡化字 太庙
越南語名稱
國語字 Thái Miếu
儒字 太廟
關閉

配享制度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關於功臣配祀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據《尚書·盤庚》記載:「茲予大享於先王,爾祖其從與享之。」《周禮》載:「凡有功者,銘書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勛詔之。」但商朝自武丁以後的甲骨文僅有記載伊尹配享先公、先王,至武乙以後的卜辭則未見有關功臣配享記錄,相關配祀制度尚未趨穩定。相對穩定的功臣配享於帝王廟堂制度始於三國時期的曹魏。據《魏書》記載:「昔先王之禮,於功臣存則顯其爵祿,沒則祭於大烝,故漢氏功臣,祀於廟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勳優著,終始休明者,其皆依禮祀之。」然歷代功臣配享太廟的資格條件嚴苛,隋朝元朝的太廟甚至沒有功臣配享記錄,其中元朝太廟只有配享一位皇后[2]而帝王將相的神主被供奉入太廟的儀式則稱為「升祔禮」。[3]

現存太廟

  • 中國:
    • 北京太廟明朝清朝的太廟。
    • 盛京太廟:位於瀋陽,建於1636年,是清太宗皇太極奉祀祖先的家廟,北京太廟建成後,盛京太廟不再供奉神牌,但皇帝仍會在東巡盛京時在此行禮致祭。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