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1914年10月5日—2015年9月3日),原名張見生湖南省平江縣長壽鎮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最高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最晚去世的開國中將。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張震歷任紅軍連政治委員紅三軍團營長、紅一軍團四師十二團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參謀、科長,新四軍第六支隊、八路軍第四縱隊、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後兼任第十一旅旅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一(粟裕)兵團參謀長,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三野戰軍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四軍代軍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院長、院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總後勤部副部長、部長,副總參謀長,國防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等職。

Quick Facts 張震,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張震
Thumb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任期
1992年10月-1997年9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3任部長
任期
1978年2月-1980年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首任校長
任期
1985年11月-1992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第2任政治委員
任期
1990年4月-1992年11月
個人資料
本名張見生
性別
出生(1914-10-05)1914年10月5日
 中國湖南省平江縣
逝世2015年9月3日(2015歲—09—03)(100歲)
 中國北京市北京醫院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漢語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服役年份1930年-1998年
軍銜1960年代還是中將位階的張震將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配偶馬齡松
親屬兒子:長子張小陽、次子張連陽、
三子張海陽、四子張寧陽、五女張燕陽
勳章獎章
軍銜記錄
Close

生平

早年歲月

6歲進入高級小學上學後,父親根據家譜為其起名張祖壽,7歲時閱讀《說岳全傳》對岳飛產生崇敬之情,因岳飛之子名字均為雨字頭單字(雲、雷、霆、霖),故自己改名為「震」,以張震為名[1]。1927年夏天,13歲的張震高級小學畢業後,到一家店鋪當學徒。「馬日事變」後,張震參加了糾察隊,任平江縣勞動童子團副團長。1928年3月,張震參加了「平江撲城」暴動[2]

1930年4月,張震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7月任紅五軍第二縱隊特務大隊宣傳員,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1月,張震任紅五軍第一師一團連政治指導員。1933年6月,紅軍整編後,張震任紅三軍團4師10團團部文書、通信主任。1934年8月,任紅三軍團第四師十團三營營長,參謀,參加長征。1935年9月,任陝甘支隊第2縱隊第10大隊通信主任,隨軍到達陝北,11月任紅一軍團第4師師通信主任。1936年5月,任第4師12團參謀長。1937年1月,張震進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期學習[3]

Thumb
抗日戰爭時期,淮北黨政軍領導人合影。左起:劉瑞龍彭雪楓鄧子恢、張震、吳芝圃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張震先任八路軍駐山西辦事處(負責人彭雪楓)參謀、科長。1938年張震跟隨彭雪楓南下,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參謀長。1940年2月,張震任新四軍第六支隊參謀長,在豫皖蘇邊區開闢根據地。此後又擔任八路軍第四縱隊參謀長,兼任豫皖蘇保安司令部司令員。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後,張震任新四軍第四師參謀長、淮北軍區參謀長,協助彭雪楓指揮作戰。1942年,協助彭雪楓反擊日軍掃蕩[4],後又參與指揮山子頭戰役[5]。1944年,張震兼任第十一旅旅長兼淮北路西軍分區司令員,開闢津浦路西根據地。

第二次國共內戰

Thumb
1948年10月,陳士榘(右起)、張震、粟裕在研究淮海作戰方案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震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6],後兼任淮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參與朝陽集戰役宿北戰役。1947年,華東解放軍整編後,張震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參加了孟良崮南麻臨朐等戰役。1948年,張震任華東野戰軍第一(粟裕)兵團參謀長,野戰軍副參謀長,協助粟裕指揮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發起後,張震與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粟裕聯名提出將國軍抑留在徐州地區逐步殲滅的建議,為中央軍委採納。

1949年3月,張震任第三野戰軍參謀長、華東軍區參謀長,和粟裕一起組織了渡江戰役上海戰役[3],率部攻佔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並且向福建進軍,為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建國之後

1952年3月,張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作戰部部長。1953年,張震赴朝鮮作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四軍代理軍長兼政治委員,參與當年夏季反擊戰役[7]。1953年12月,張震提出先攻佔大陳島再攻打金門的建議,受到毛主席的重視和肯定,為浙東沿海島嶼的全部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1954年12月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役系學習。1955年9月,張震被授予中將軍銜,獲得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9月,張震任軍事學院副院長,1962年9月任院長。在文化大革命時受迫害[8],被下放到武漢鋼鐵公司機械總廠勞動。張震雖然身處逆境,但是始終拒絕向林彪江青集團妥協。

1970年12月,張震復出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71年1月,任葛洲壩水利工程指揮部政治委員,1972年4月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員。1975年9月,張震任總後勤部副部長[9],1978年2月任部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列席軍委常委[10]

晚年生活

1980年1月,張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1]。1985年11月,任國防大學校長兼政治委員[12]。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3]。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後,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1993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14],參與處理建國門事件[15]。1998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大後,84歲的張震卸任中央軍委副主席職務。

張震是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第十四屆中央委員。1985、1987年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逝世

2015年9月3日17時張震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16]

中共中央評價張震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17]。9月9日上午,張震的遺體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習近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代最高領導人都前往送別。

子女

著作

  • 《張震回憶錄》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