羥鈷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羥鈷胺

koeng5鈷胺INN:hydroxocobalamin[2],hydroxycobalamin[3],OHCbl[4]),又稱維生素B12a,是一種可在食物中找到的維生素,作為營養補充品使用,[5]用於治療包括惡性貧血維生素B12缺乏症[5][6]。羥鈷胺的其它用處包括治療氰化物中毒雷伯氏遺傳性視神經萎縮症中毒弱視英語toxic amblyopia[7][8]。給藥途徑有肌內注射靜脈注射[6]口服給藥片劑或舌下含片)。

快速預覽 臨床資料, 其他名稱 ...
羥鈷胺
臨床資料
其他名稱vitamin B12、vitamin B12a及hydroxycobalamin
AHFS/Drugs.comMonograph
MedlinePlusa605007
核准狀況
給藥途徑口服給藥片劑或舌下含片),肌肉注射, 靜脈注射
ATC碼
法律規範狀態
法律規範
藥物動力學數據
血漿蛋白結合率非常高 (90%)
藥物代謝主要經由肝臟,在迴腸被吸收後儲存在肝臟。
生物半衰期~6天
識別資訊
  • Coα-[α-(5,6-dimethylbenzimidazolyl)]-
    Coβ-hydroxocobamide
CAS號13422-51-0  checkY
PubChem CID
DrugBank
ChemSpider
UNII
KEGG
ChEBI
ChEMBL
CompTox Dashboard英語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 (EPA)
ECHA InfoCard100.033.198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化學資訊
化學式C62H89CoN13O15P
摩爾質量1,346.38 g·mol−1
3D模型(JSmol英語JSmol
  • Cc1cc2ncn(c2cc1C)C9OC(CO)C(OP3(=O)OC(C)CNC(=O)CCC5C4=C(C)C8=NC(=CC7=NC(=C(C)C6=NC(C)(C(N4[Co](O)O3)C5(C)CC(N)=O)C(C)(CC(N)=O)C6CCC(N)=O)C(C)(CC(N)=O)C7CCC(N)=O)C(CCC(N)=O)C8(C)C)C9O
  • InChI=1S/C62H90N13O14P.Co.H2O/c1-29-20-40-41(21-30(29)2)75(28-70-40)56-52(84)53(42(27-76)87-56)89-90(85,86)88-31(3)26-69-49(83)19-15-36-50-32(4)54-58(6,7)34(12-16-43(63)77)38(71-54)22-39-35(13-17-44(64)78)59(8,23-46(66)80)55(72-39)33(5)51-37(14-18-45(65)79)61(10,25-48(68)82)62(11,74-51)57(73-50)60(36,9)24-47(67)81;;/h20-22,28,31,34-37,42,52-53,56-57,76,84H,12-19,23-27H2,1-11H3,(H15,63,64,65,66,67,68,69,71,72,73,74,77,78,79,80,81,82,83,85,86);;1H2/q;+3;/p-3 checkY
  • Key:GTSMWDDKWYUXGH-UHFFFAOYSA-K checkY
關閉

羥鈷胺的副作用一般很少,[6]腹瀉低鉀血症過敏反應高血壓[6]。個體於懷孕期間使用正常劑量的羥鈷胺被認為對於胎兒安全[1]。羥鈷胺是維生素B12的天然形式,是鈷胺素化合物中的成員[9][10]。羥鈷胺不僅存在於生牛肉和熟牛肉中,還存在於其他多種鈷胺素(維生素B12的形式)中[11]。人體合成DNA需用到羥鈷胺[10]

羥鈷胺在1949年首次被科學家成功從其他物質中分離出來[12]。它是一種世界衛生組織基本藥物[13]。市面上有羥鈷胺的通用名藥物銷售[6]。商業上,羥鈷胺主要由細菌發酵生產[14]。。

醫療用途

Thumb
羥鈷胺在標準條件下是一種深紅色晶體組成的固體。
Thumb
注射用羥鈷胺(美國藥典(USP) (1000微克/毫升) 是一種透明的紅色液體溶液。圖示為製備用於皮下注射的500微克維生素B12(羥鈷胺)。

維生素B12缺乏症

維生素B12類化合物用作處方藥(注射劑)用於維生素B12替代療法,通常一單位劑量為100微克。在英國一般使用的單位劑量為1000微克。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可以預防維生素B12缺乏而導致的損害。

對於大多數治療維生素B12缺乏症的標準療法,是肌肉注射氰鈷胺(CNCbl)或羥鈷胺(OHCbl)形式的維生素B12注射劑。 在美國傳統處方上使用用CNCbl,而美國之外,最普遍使用OHCbl進行維生素B12替代治療。《馬丁代爾藥物大典英語Martindale: The Complete Drug Reference》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基本藥物示範目錄取OHCbl作為維生素B12缺乏"的首選藥物"。許多國家偏好OHCbl的原因是它能長時間保留在體內,而不需頻繁肌肉注射,就能恢復維生素B12(鈷胺素)的血清濃度水平。此外,肌肉注射OHCbl也是對患有先天性鈷胺素代謝性疾病的兒童患者、對因氰化物中毒而造成煙毒性弱視症的維生素B12缺乏患者和對有視神經病變的惡性貧血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Carethers,1988年; Chisholm等。 1967年, Freeman,1992年Markle,1996年)。

對於新診斷的維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一般定義為血清鈷胺(維生素B12)水平低於200皮克/毫升,每日肌肉注射OHCbl注射到1000微克(1毫克),以補充肌體每日消耗的鈷胺素,使其恢復到正常水平。對於存在神經系統症狀者,在每日肌肉注射治療完成後,要跟隨每周或每兩周肌肉注射治療達6個月,然後開始每月肌肉注射。一旦確認臨床症狀明顯改善,一般需要維持補充維生素B12至終生。

氰化物中毒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06年批准使用羥鈷胺以治療吸入煙霧而可能導致的氰化物中毒[15]。羥鈷胺是治療氰化物中毒的首選療法[6]。羥鈷胺將氰化物轉化為毒性較小的氰鈷胺。氰鈷胺通過腎臟清除。由於羥鈷胺的副作用風險低、迅速發生作用且在送入醫院途中即可使用,因而成為第一線治療藥物[16]

副作用

現有文獻數據顯示羥鈷胺通常被認為是一種安全的藥物,無論是局部使用還是全身暴露,其急性毒性風險都較低。羥鈷胺具有快速清除和解除氰化物毒性的能力,研究人員利用這一特性,在動物和人體實驗中使用高於常規劑量的羥鈷胺,最高達到140毫克/公斤,以支持它在靜脈注射治療氰化物中毒的應用[17][18]。FDA在2006年底批准使用羥鈷胺作為注射劑,用於治療氰化物中毒。

該藥物會導致尿液呈淡紅色,看起來像是血尿[19]

造成缺乏症的原因

羥鈷胺(符合美國藥典USP的)用於糾正以下維生素B12缺乏症的病因(取自於FDA)出版的藥物處方標籤:[20][21]

  • 牽涉或不牽涉神經系統的惡性貧血
  • 出現在嚴格素食者和素食者母乳哺育的嬰兒中的飲食原因的維生素B12缺乏症
  • 由於胃或迴腸結構或功能損害造成的維生素B12吸收不良(胃分泌內因子;在迴腸內內因子幫助維生素B12吸收)(這些情況包括熱帶和非熱帶口炎性腹瀉[特發性脂肪瀉、麥膠過敏性腸病]。通常在這些患者中葉酸缺乏比維生素B12缺乏更嚴重。)
  • 由於損壞胃粘膜的病變導致的內因子分泌不足(攝入腐蝕性物質,廣泛性腫瘤,以及多種與不同程度的胃黏膜萎縮相關的疾病,如多發性硬化症,某些內分泌失調,缺鐵,胃大部切除)。 (全胃切除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 結構性病變導致的維生素B12缺乏包括區域迴腸炎,迴腸反應,惡性腫瘤等。
  • 體內的寄生蟲或細菌競爭維生素B12
  • 魚絛蟲(Diphyllobothrium latum)吸收大量的維生素B12,且體內有魚絛蟲的患者往往有與此相關的胃黏膜萎縮。盲袢綜合症也可能產生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
  • 維生素B12不能被充分利用(如果在腫瘤的治療中使用抗維生素代謝的藥物而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在臨床上,惡性貧血通常被認為是維生素B12缺乏症的最常見原因[22]。嚴格來說,惡性貧血指的是由內在因子自體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貧血,但這名詞也廣泛用於表示所有導致B12缺乏的貧血情況。

維生素B12族

維生素B12指的是一組在人體內可以利用的以多種可以相互轉化的形式存在,叫做鈷胺類的化合物。它們和葉酸一起構成發生染色體複製和分化的細胞,特別是骨髓細胞和成髓細胞中DNA合成所必要的輔因子。作為輔因子,鈷胺對於下列兩種細胞反應為必須:1)甲基丙二酸(MMA)被甲基丙二酸異構酶輔酶A轉化成琥珀酸根,該反應與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相關聯,以及(2)蛋氨酸合成酶的活化,它是從高半胱氨酸和四氫葉酸合成蛋氨酸的限速步驟(Katzung, 1989)。

鈷胺的特點是具有卟啉樣的咕啉核,含有一個結合到苯並咪唑核苷酸上的單個鈷原子和各種殘基。根據殘基R的不同而有四種最常見的鈷胺CNCbl、甲基鈷胺、5-去氧腺苷鈷胺、和 OHCbl。人們認為在血清中,OHCbl 和 CNCbl 形式的鈷胺分子的功能儲存和運輸,然而,甲基鈷胺和5-去氧腺苷鈷胺是細胞生長和複製所需要的輔酶形式 (Katzung, 1989)。

CNCbl在血清中通常轉化成OHCbl,然而OHCbl或轉化成甲基鈷胺,或轉化成5-去氧腺苷鈷胺。鈷胺在循環中與叫做運鈷胺蛋白(TC)和結合卟啉的血清蛋白結合。 OHCbl比CNCbl或5-去氧腺苷鈷胺對TC II 運輸蛋白的親和力高。

從生物化學的觀點看,兩個必須的酶反應需要維生素B12(鈷胺)(Katzung, 1989, Hardman, 2001)。細胞內的維生素B12以兩種活性的輔酶的形式存在,即甲基鈷胺和5-去氧腺苷鈷胺,它們都與特定的酶反應相關。面對維生素缺乏症,甲基丙二酰輔酶A不能轉化成琥珀酰輔酶A,這就導致了甲基丙二酰輔酶A的蓄積和不正常的脂合成。在另一個酶反應中,甲基鈷胺支持蛋氨酸的合成反應,該反應對葉酸的代謝是必需的。葉酸-鈷胺相互作用是卟啉和嘧啶正常合成的樞紐而甲基向鈷胺的轉化對於需要葉酸代謝步驟的底物四氫葉酸的足夠量的提供是必需的。

在維生素B12缺乏的狀態下,細胞的反應是將葉酸的代謝途徑重定向到增加提供甲基葉酸的方向。這樣在血清中維生素B12低的患者中經常出現相應的高半胱氨酸和MMA 的濃度升高,這種升高通常可以靠維生素B12替代療法成功地降低。然而,在鈷胺濃度在200-350皮克/毫升的患者中MMA和高半胱氨酸的升高可能會持續(Lindenbaum et al. 1994)。在缺乏狀態期間補充維生素B12可以恢復細胞內鈷胺的水平並保持兩種活性輔酶-甲基鈷胺和5-去氧腺苷鈷胺的足夠濃度水平。

化學特性

描述:OHCbl醋酸鹽是一種無味、暗紅色、斜方型結晶[21][20]。其注射液的外觀為清澄、暗紅色。分配係數1.133 × 10-5(辛醇:醋酸鹽緩衝液 pH 7.4)pKa: 7.65 系統命名:鈷啉醇酰胺,Co-羥基-,磷酸二氫酯(脂類),內鹽,3'-酯合(5,6-二甲-1-α-D-呋喃核糖苷-1H-苯並咪唑-κN3)[20]

研究

羥鈷胺是一氧化氮和氰化物的清除劑,在實驗中已被用於糾正由一氧化氮介導的炎症。例如。人們發現羥鈷胺皮膚用油膏能緩解慢性皮膚炎[23]

也有人曾用羥鈷胺做關於治療偏頭痛的探索性研究,因為它能抑制一氧化碳誘使的血管擴張[20]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