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又稱肌內注射,簡稱肌注,是將物質直接注射至肌肉之中的注射方式,為醫學上的給藥途徑之一。肌組織中的血管往往比皮下組織更多、更大,使其吸收速率高於皮下注射、皮內注射。[1]:751相較於口服給藥,肌肉注射不會產生首過效應。
常用的肌肉注射部位為上臂的三角肌和臀部的臀大肌。嬰兒則常用大腿的股外側肌。注射部位應當先進行消毒。注射時,針頭應快速刺入肌肉以減少不適感。依據注射位置的不同,一次給藥的量會限制在2-5毫升液體之間。注射時不應選擇有感染或肌肉萎縮跡象的部位。肌病患者或凝血障礙患者不應進行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通常會導致注射部位周圍疼痛、發紅、腫脹或發炎。這些副作用往往很輕微,最多持續幾天。極少數情況下,注射部位周圍的神經或血管會受到損傷,導致劇烈疼痛或癱瘓。若注射時操作不當,肌肉注射可能導致局部感染,如膿腫和壞疽。注射前回抽可避免針頭誤入靜脈,但一些組織已不再建議在大多數注射部位執行此操作。
用途
肌肉注射通常用於藥物治療。注射至肌肉的藥物通常會被快速吸收入血,且避免了口服給藥的首過效應。[2]由於藥物被肌肉組織吸收需要時間,這種注射方式不能達到100%的生物利用度。[3]:102-103由於肌肉注射的可注射部位相較靜脈注射大得多且侵入性較小,肌肉注射所需的時間通常較少。肌肉注射也可以作為一種長效給藥方式,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緩慢、持續地釋放藥物。[4]氯胺酮等物質可以通過肌肉注射作為毒品使用。[5]肌肉注射的缺點包括技術要求較高、注射引起的疼痛、焦慮或恐懼(特別是兒童)情緒以及較難用於自我注射,這限制了它在門診醫療中的應用。[6]
疫苗(特別是滅活疫苗)通常通過肌肉注射方式進行接種。據統計,每肌肉注射一次疫苗,就有20次肌肉注射用於給藥或其他治療[7],包括抗生素、免疫球蛋白、激素(如睾酮和甲羥孕酮)等藥物。[6]對於嚴重過敏反應的病例,患者可使用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自行注射腎上腺素。[8]
禁忌症
由於肌肉注射可以用於多種類型的藥物,禁忌症通常取決於所給藥物。藥物注射比其他給藥途徑(如口服或外用藥)更具侵入性,需要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操作,否則無論使用何種藥物都可能出現併發症。因此,除非在吸收速度、起效時間或其他藥代動力學參數方面有特定需求,最好採用侵入性較小的給藥方式(通常為口服)。[9]
對於血小板減少症或凝血障礙患者,應當避免肌肉注射,以防止注射過程損害血管。對於低血容量休克、肌病或肌肉萎縮症患者,肌肉注射可能會影響藥物吸收。肌肉注射造成的肌肉損傷可能會影響疑似心肌梗塞患者某些心臟檢查的準確性,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優先使用其他給藥方法。[6]對於心肌梗塞患者,血液循環流量下降可能導致肌肉注射藥液吸收速度下降。如果注射部位有感染,腫脹或炎症,應當避免注射。不應直接對有胎記、痣或瘢痕組織的部位注射。[10]:368-369
風險與併發症
由於注射操作必須穿刺皮膚,注射過程可能受到環境中或皮膚上的細菌或其他物質的污染。注射場所滿足無菌操作要求、對注射部位進行消毒,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這種風險。[10]:369肌肉注射也可能在注射部位引起膿腫或壞疽,發生時的情況取決於藥物類別和注射劑量。注射過程中針頭也有傷及神經或血管的風險。如果未使用一次性使用或消毒的器械,可能造成使用者之間傳染性疾病的傳播,或者因針刺傷害傳染給醫務人員。[6][10]:372
向上臂的三角肌部位注射可能導致橈神經和腋神經的意外損傷。極少數情況下,注射時操作不當可能導致肩部功能障礙。[11]三角肌注射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發紅和發炎。這些徵狀往往較為輕微,最多持續數日。[12]
臀部肌肉注射易引起皮膚和組織損傷、感染、肌肉纖維化或攣縮、血腫、神經麻痹、癱瘓。[13]此外,臀肌注射還有損傷坐骨神經的風險,可能引起射痛或灼熱感。坐骨神經損傷也會影響人的運動能力,如患側足部和其他由該神經控制部位的運動。可以通過在臀大肌肌腹部注射、選擇合適的針頭規格來避免坐骨神經損傷。[14]
操作
肌肉注射常用部位包括臀大肌、臀中、小肌、股直肌、股外側肌和上臂三角肌。[13][15][16]應當避開破損、疼痛、紅腫或發炎部位。注射部位的選擇也受藥物類別和用量影響。[1]
首先用消毒劑清潔注射部位,待乾燥後開始注射。注射器應當垂直於皮膚,成72-90°角。操作者一隻手穩定注射器,另一隻手壓下活塞緩慢注射藥物。注射速度過快會導致不適。如有出血,可用紗布輕輕按壓。[17]注射後按壓或輕柔地按摩肌肉可以降低發生疼痛的風險。[18]
復旦大學實證護理中心、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加拿大公共衛生局和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都不建議通過下壓活塞前回抽判斷針頭是否誤入血管。注射部位無大血管,回抽操作會導致更劇烈的疼痛。[19][20][21][22]當注射部位非臀部時,沒有證據表明回抽對提高肌肉注射的安全性有幫助。[7]
丹麥衛生局和斯塔滕斯血清研究所建議肌肉注射時進行回抽操作,以預防注射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時藥液進入靜脈造成嚴重副作用。[23][24][25]目前,法國衛生部並不推薦這一做法,但一些法國科學家認為回抽操作應當進行。[26]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則支持反抽可減少注射疼痛,但按照護理技術規範也可先進行反抽。[27]
上臂外側的三角肌用於小劑量注射,藥量通常小於或等於2毫升。大多數肌肉注射疫苗都在此部位注射。不推薦在三角肌進行多次注射,因為三角肌面積很小,很難使多次注射部位分隔開。[13]注射區域呈倒三角形,三角形的底邊位於肩峰突起,中點位於腋窩。[1]三角肌注射通常使用1英寸長的針頭,對於年輕人或體弱的老年人可用5⁄8英寸長的針頭。[12]
前腹側股臀肌用於注射劑量大於1毫升的液體,也用於已知有刺激性、粘性或油性的藥物。也可用於注射麻醉藥物、抗生素、鎮靜劑和止吐劑。股臀肌注射部位位於髂前上棘和髂嵴形成的三角形中,可用一隻手來定位。此處注射時肌肉疼痛輕於其他部位。[18]
股外側肌注射用於7個月以下的嬰兒、不能行走或肌張力喪失的患者。[13]此區域的定位方法是將大腿前側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各分為三個區域,形成九宮格,在外側中格注射。[1]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一般用於此處。[28]
臀大肌與重要的血管和神經毗鄰,且此處的脂肪組織深度不一致,注射時針頭很難深入皮下並正確地進入肌肉。[13][29][30]目前實證醫學並不推薦在此區域注射,但許多醫療服務提供者缺乏其他注射部位的知識,依然在此區域操作。[31]臀大肌的定位方法是用十字將臀部分成四個部分,在上外區域注射。在此區域針頭意外進入靜脈的可能性更高,注射前應當考慮進行回抽。[13]但美國CDC認為在任何區域的回抽操作都是過時行為。[17]
對於某些人群,應當改變注射部位、針頭長度或操作方法。例如,對於嬰幼兒或體弱的老年人,應當選用較短的針頭,以免注射過深。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應當考慮使用大腿前外側作為注射部位。[32]
為了使嬰幼兒配合注射操作,美國免疫實踐諮詢委員會建議注射時分散嬰幼兒的注意力,例如給嬰幼兒一些甜品、來回搖晃安撫嬰兒。5⁄8英寸長的針頭可以用於體重在60公斤以下的人群。對於超重人群,可以使用1.5英寸長的針頭來確保藥液進入皮下組織。針頭長度適當時,不可在注射時捏起皮膚。[33]
歷史
最早的肌肉注射可能發生於500年。自19世紀晚期,這一操作過程被更詳細地記錄,醫生的操作技術開始進步。此時,肌肉注射操作幾乎完全由內科醫生執行。在20世紀中葉抗生素投入醫用之後,受醫生委派,護士開始操作肌肉注射。到1961年,護士們「基本上接管了這一操作」。在肌肉注射普及之前,因為缺少對護士進行的統一培訓,不當注射引起的併發症較為常見。[9]
1923年肌肉注射開始用於接種白喉疫苗,1926年開始用於百日咳疫苗,1927年始用於破傷風疫苗。[34]到20世紀70年代,在研究人員指導下,注射部位和操作方法開始形成規範,用以減少注射併發症和疼痛等副作用。[9]同時,在20世紀70年代初,肉毒桿菌毒素開始被用於肌肉注射以治療疾病,其後又用於美容手術。[35]2000年以前,針頭進入皮膚後的反抽操作曾被推薦作為一種防止針頭進入靜脈的安全措施。[33]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