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巴若鰺(學名:Carangoides malabaricus),又稱瓜子鰺,俗名為甘仔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鰺科的其中一個種。
馬拉巴若鰺 | |
---|---|
馬拉巴若鰺, Carangoides malabaricus | |
科學分類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i |
目: | 鰺形目 Carangiformes |
科: | 鰺科 Carangidae |
屬: | 若鰺屬 Carangoides |
種: | 馬拉巴若鰺 C. malabaricus
|
二名法 | |
Carangoides malabaricus | |
Range of the Malabar trevally | |
異名 | |
|
分類及命名
馬拉巴若鰺首先由德國魚類學家馬庫斯·埃利澤·布洛赫和約翰·戈特洛布·施奈德在1801卷《Systema Ichthyologiae iconibus cx illustratum》中進行科學描述,該書是許多魚類的分類學權威。該物種最初以Scomber malabaricus的名義出版,暗示該物種與真正的鯖魚密切相關。之後被發現是不正確的,因此歸類到Caranx屬,最後由Williams和Venkataramani在1978年歸類到Carangoides屬。[2]這個物種在其歷史上也被完全重新描述過兩次,這是1958年威廉姆斯第一次以Carangoides rectipinnus的名義,以及1974年由Kotthaus命名為Carangoides rhomboides。根據ICZN分類規則,這兩個名稱被視為初級同義詞,因此被廢棄。[3]
分布
本魚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東非、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印度、馬爾地夫、日本、台灣、中國沿海、菲律賓、印尼、越南、馬來西亞、澳洲、所羅門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諾魯、馬里亞納群島、馬紹爾群島等海域。
深度
水深20至140公尺。
特徵
本魚呈卵形而側扁,體上部是藍灰色,體下側為銀白色。鰓在上緣有一個小黑點,舌頭是一種獨特的灰棕色到棕色。尾鰭,柔軟的背鰭和臀鰭呈淡黃綠色至暗色,而其他鰭則外觀呈透明狀。背鰭,肛門和尾鰭的尖端偶爾會以白色陰影邊緣。第二背鰭的第一鰭條或前方鰭條不為絲狀延長。第二背鰭、臀鰭的前方鰭條有若干延長。稜鱗隨側線而走,不像絕大部分鰺類的稜鱗隨側線直走部而行,側線改開弧行時,即與之分離。第一背鰭有硬棘8枚,第二背鰭有軟條22至24枚;臀鰭有硬棘2枚、軟條18枚;稜鱗細小,有25至26枚。體長可達55公分。
生態
經濟利用
非經濟性魚類,在印度及東南亞為重要食用魚,[4]用豆豉、蒜末、豬油清蒸甚美味。糧農組織記錄了2001年從波斯灣捕獲的魚類總數為278噸。通常用各種方法捕獲,包括鉤線、底拖網、刺網和陷阱,在南非,這種物種經常被垂釣者捕獲。[5]
參考文獻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