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社会阶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貴族,為奴隸制、封建制、君主制、教會制、種姓制等國家和地區的特有群體,通過血緣、姓氏、儀式等制度來繼承知識、權力、財富而形成的傳統。通常貴族財富明顯多於他人。在現代,一些國家和地區依然有完整的貴族傳統。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1年2月28日) |
貴族同其他階級的最明顯區別,是擁有世襲爵位或者擁有對世襲爵位的繼承權,其特點是世襲以及擁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特權,受到國家政權和君主的保證。終身爵位的擁有者一般即為貴族;其他勛位、榮譽稱號的擁有者也被認為是貴族。高級官僚往往可以憑藉貢獻獲得賜爵,大多是終身爵位;軍事將領可以憑藉戰功獲得封爵或賜爵,或是世襲爵位,或是終身爵位。
由貴族祖先衍生出來的家族,僅擁有貴族血統但無世襲爵位者,則為世家或士族;他們或許仍然具有崇高地位與影響力,卻因為沒有實質性的爵位和相應特權,而成為貴族階層邊緣者,不過在現代社會中,他們因為累積的家世和財富龐大,不少家族也在西方社會佔有一席之地。
東方由於各文明發展較早,文明發展呈連續性,各地保留有相當多、種類各異的貴族等級制度相關記載及歷史遺留。如歷史上中國的世爵制度;日本的公家、大名分謂;朝鮮的兩班制度;到今天還有遺留的印度種姓制度、日本與泰國等君主制國家的皇室和爵位制度、穆斯林世界的各世襲蘇丹、台灣原住民各部落的頭目等。
中國自三代施行諸侯封建制度,和後世西歐在中世紀時期大分裂的社會有共同點,貴族擁有爵位、領地,在自己的領地內作為君主,而同時又對高一等級的君主效忠服役。其代表性制度為周代的五等爵制,主要規定了在天子(在周朝指整個古代中國的君主)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1],天子是天下共主、除了作為貴族擁有自己的直轄領地外,統轄所有的諸侯,而諸侯按照爵位等級治理領地、統轄下級附庸貴族[2]。諸侯封建制度到了東周逐漸乃至全面崩潰,如春秋時期的楚國,本為子爵,因不滿其國大爵小,要求周王升其爵位未竟,於西元前704年稱王;其後,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也紛紛稱王,周天子僅為名義上的「天子」。自秦代開始實行完全的郡縣制之後,後世朝代皆以郡縣制為主;然而歷朝為安撫改朝換代之功臣、嘉獎有特殊貢獻之文武官員,仍時有分封之舉,然而此後封爵貴族對於領地事務的控制,其自主性、絕對性已大不如商周時期。
臺灣的貴族封建制度亦久,尤以臺灣南部的排灣族和魯凱族具有完備貴族制度,然而,自1900年逐漸進入外來殖民者的統治後,隨著時代變遷,貴族的政經實力已漸不如往昔。
日本的貴族封建制度亦久,如公家(公卿)即朝廷之貴族;大名即地方之諸侯,有權分封土地及享有資源;下屬的武士,等同於西方中世紀貴族所自擁的武裝軍隊(騎士)。自1868年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效法英制貴族系統下達華族令,將原本的貴族階層重新定義為華族,使原來的貴族能在君主立憲下的貴族院保有一席之地。此一華族制在日本投降後,1947年頒布新憲法時取消。現代日本除皇室外,其餘皆為平民。
古羅馬時期,有爵位的貴族是享有特權的公民,與平民階級相對立、形成特權階級的公民家庭集團。在公元前400年之前,封爵貴族曾壟斷一切官職和聖職;羅馬皇帝必須是封爵貴族;貴族免服兵役。4世紀以後的羅馬,封爵貴族的頭銜逐漸演變成非世襲的榮譽頭銜。
中世紀以後的歐洲由於並未形成統一帝國,君主國林立,受到歷史上的羅馬帝國等大國的影響,其貴族制度各國皆有不同。依照英文資料,歐洲中世紀貴族頭銜由上至下可概分如下:(男性/女性)
英國貴族系統概分為五等,翻譯成漢字時,因參考中國古代源遠流長的五等爵制,按照《禮記》之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的名號,專為其特製以下譯名:
當代英國的勛位榮譽制度對於世襲貴族及終身貴族作了區分。世襲貴族是傳統意義上的貴族階層(nobility),其爵位頭銜世代相傳,相當於中國古代封爵的「世襲罔替」;終身貴族的爵位一般用於封賞進入上議院的非貴族成員、高級法院法官等,擁有者不屬於貴族,並且不得世襲;更低級的爵位「Sir(現代翻譯作爵士)」則只是榮譽稱號,擁有者也不是貴族。
當政權被推翻之時,貴族和王族所擁有的頭銜、財富、土地會被剝奪。各國情況亦不盡相同。在實行共和制的歐洲國家中,貴族、王室後裔使用原來的頭銜是常見的現象,雖然已失去法律效用。
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後,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清朝宗室、蒙古王公、回部王公及其他貴族頭銜、爵位得以保留。北洋政府執政時期,回部、蒙古王公仍有襲封和晉封。他們與西南地區的世襲土司類似,對其領地仍有管轄權。1920年代至1940年代,中國時局動盪,政權更迭頻繁。清朝皇族和旗人的政治、經濟優待在1920年代後喪失。邊疆地區王公、土司對領地的統治,尚未被中華民國政府顧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執政,兩岸分治。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中央集權、單一制國家,掌控地方政治。隨着土地改革運動、民族區域自治的推進,王公、土司的統治在1950年代徹底結束。此後,中國大陸由於強調階級鬥爭,包括清朝皇族在內的貴族及其後代對自身身份較為忌諱,大都較少提及。改革開放後,政治氛圍寬鬆,祖上是明清士紳遂成值得炫耀之事,甚至貴族及其後代身份也不再避諱。其中,不乏誇大或偽造身份者[3],單純偽造貴族後裔身份並不觸及法律。而早在清朝政府倒台之前的1911年,漢軍旗人裕德齡就在《清宮二年記》一書中,冒稱父親裕庚為公爵,自己為公主;引起外界質疑後又改稱郡主。曾任清室記名御使的夏仁虎指「以上云云,特以自抬聲價而已」。日後,中華民國官方的中央通訊社亦受影響,稱她為公主[4]。
目前在台海兩岸,以清朝皇族後裔自居者中,與歷史常識衝突者並非少見。如自稱是多爾袞十世孫、溥儀堂弟者,家族傳承與歷史相悖,亦在名字中使用溥儀侄子的輩字[5]。臺灣滿族何守正的姐姐僅因家族自認為正黃旗後裔,就認為若在清朝,何守正「可是貝勒爺」,引發中國大陸網友的批駁[6]。除以愛新覺羅氏[3]、滿洲正黃旗後裔[6]自居外,自稱為溥儀堂兄弟及其後代者亦為常見。如女演員啟星稱曾祖父是溥儀嫡堂兄,男演員林煒稱外祖父是溥儀堂兄弟。台灣媒體曾指金溥聰為「溥儀堂弟」。實際上,金溥聰本人從無確定家族傳承,本人亦從未自稱為「溥儀堂弟」[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