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維爾紐斯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3年維爾紐斯峰會是於2023年7月11日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峰會。此次峰會是在2022年馬德里峰會期間正式提出的[1][2],在峰會上,世界領導人討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烏克蘭和瑞典未來加入北約問題。 [3]
2023年維爾紐斯北約峰會 | |||
---|---|---|---|
2023 Vilnius Summit | |||
日期 | 2023年7月11日至12日 | ||
國家/地區 | 立陶宛 | ||
地點 | 維爾紐斯 | ||
會場 | LITEXPO | ||
網站 | www | ||
|
背景
此次峰會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背景下舉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在2023年1月向立陶宛議會發表的講話,稱此次峰會具有重大意義。[4]烏克蘭表示希望在維爾紐斯峰會上被正式邀請加入北約。[5]2023年7月8日,美國總統喬·拜登表示,烏克蘭當時尚未準備好加入北約。[6]截至峰會召開時,已有24個成員國正式宣布支持烏克蘭(在條件允許時)加入北約。 [7] [8]在2023年7月4日峰會之前,立陶宛前總統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批評西方領導人未能阻止俄羅斯的侵略,並表示拒絕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將是一個錯誤。[9]
繼芬蘭於2023年初加入北約後,許多北約成員國一直期望土耳其和匈牙利能夠在峰會前完成批准程序並允許瑞典加入。 [10]但由於土耳其的反對,目前尚不清楚土耳其是否會在峰會召開前支持瑞典的申請。 [11]
峰會
美國總統喬·拜登和其他一些領導人於峰會前夕開始抵達維爾紐斯。 [14]晚上,秘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主持了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和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松的會晤。經過幾個小時的談判,斯托爾滕貝格宣布埃爾多安同意解除瑞典加入北約的障礙並確保儘快批准。 [15]消息公布後不久,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政府表示,匈牙利現將不再阻止瑞典加入北約。 [16]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在俄烏戰爭仍在進行期間,烏克蘭不會成為北約成員國,此次峰會並不意味着正式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儘管各國對於烏克蘭是否能夠於戰爭結束後加入北約仍存在分歧。 [17]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他希望戰爭結束後北約儘快允許烏克蘭加入。然而,其他國家擔心烏克蘭如此迅速地加入北約可能會增加俄羅斯的侵略性,並使戰爭進一步拖延。 [18]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他希望峰會能夠為烏克蘭制定一個未來幾年的長期援助計劃:「我們已經承諾提供5億歐元(5.48億美元)用於滿足關鍵需求,包括燃料、醫療用品、排雷設備和浮橋。我們還將幫助建設烏克蘭的安全和國防部門,包括軍事醫院。我們將幫助烏克蘭從蘇聯時代的裝備和標準過渡到北約時代的裝備和標準。」 [3]
斯托爾滕貝格還表示,北約成員國同意將不少於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 [19]
2023年7月11日,北約發表了一份公報,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運用廣泛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手段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同時對其戰略、意圖和軍事集結保持不透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惡意混合行動和網絡行動及其針對盟國的對抗性言論和虛假信息損害聯盟的安全。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峰會上對記者表示,雖然中國不是北約的敵手,但它卻挑戰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威脅台灣,並進行大規模的軍事集結。[20]
2023年7月12日,G7在北約峰會發表聯合宣言,宣布將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21]
與會者
非北約成員國 |
國家或組織 | 代表者 | 職銜 | 參考 |
---|---|---|---|
![]() |
延斯·斯托爾滕貝格 | 秘書長 | [22] |
![]() |
埃迪·拉馬 | 總理 | [23] |
![]() |
安東尼·阿爾巴尼斯 | 總理 | [24][25] |
![]() |
亞歷山大·德克羅 | 總理 | |
![]() |
尼古拉·鄧科夫 | 總理 | [26] |
![]() |
賈斯汀·杜魯道 | 總理 | [27] |
![]() |
佐蘭·米蘭諾維奇 | 總統 | [28] |
![]() |
彼得·帕維爾 | 總統 | |
![]() |
梅特·佛瑞德里克森 | 總理 | [29] |
![]() |
卡婭·卡拉斯 | 總理 | [30] |
![]() |
夏爾·米歇爾 | 歐洲理事會主席 | |
烏爾蘇拉·馮德萊恩 | 歐盟委員會主席 | ||
![]() |
紹利·尼尼斯托 | 總統 | [31] |
![]() |
艾曼紐·馬克宏 | 總統 | [24][32] |
![]() |
伊利亞·達爾恰什維利 | 外交部長 | [33] |
![]() |
奧拉夫·朔爾茨 | 總理 | [34] |
![]() |
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 | 總理 | [35] |
![]() |
奧班·維克多 | 總理 | |
![]() |
卡特琳·雅各布斯多蒂爾 | 總理 | |
![]() |
喬治亞·梅洛尼 | 總理 | |
![]() |
岸田文雄 | 首相 | [24][36] |
![]() |
阿特爾斯·克里斯亞尼斯·卡林斯 | 總理 | [37] |
![]() |
吉塔納斯·瑙塞達(主辦) | 總統 | |
![]() |
格扎維埃·貝泰爾 | 總理 | [38] |
![]() |
雅科夫·米拉托維奇 | 總統 | |
![]() |
馬克·呂特 | 總理 | |
![]() |
克里斯·希普金斯 | 總理 | [24][25] |
![]() |
斯特沃·彭達羅夫斯基 | 總統 | |
![]() |
約納斯·加爾·斯特勒 | 總理 | [39] |
![]() |
安傑伊·杜達 | 總統 | [40] |
![]() |
安東尼奧·科斯塔 | 總理 | [41] |
![]() |
克勞斯·約翰尼斯 | 總統 | [42] |
![]() |
蘇珊娜·查普托娃 | 總統 | |
![]() |
羅伯特·戈洛布 | 總理 | [43] |
![]() |
尹錫悅 | 總統 | [24][44] |
![]() |
佩德羅·桑切斯 | 總理 | |
![]() |
烏爾夫·克里斯特松 | 總理 | |
![]() |
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 | 總統 | [35] |
![]() |
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 總統 | [45] |
![]() |
里希·蘇納克 | 總理 | [46] |
![]() |
喬·拜登 | 總統 | [47] |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