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曼紐·馬克宏

法國總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Remove ads

艾曼紐·尚-米歇爾·弗雷德里克·馬克宏(法語:Emmanuel Jean-Michel Frédéric Macron法語發音:[emanɥɛl ʒɑ̃ miʃɛl fʁedeʁik makʁɔ̃];1977年12月21日),法國政治人物,現任法國總統安道爾親王[3],2014年8月26日出任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政府的經濟產業更新和信息技術部部長[4],於2016年8月30日辭去政府部長職務。他於2016年4月6日成立名為「共和國前進!」的政黨,並且在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中勝出,以39歲的年齡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以及繼拿破崙一世以來最年輕的法國國家元首[5]

事实速览 艾曼紐·馬克宏 Emmanuel Macron, 第25任法國總統 ...
Remove ads

2022年4月25日,馬克龍在總統選舉中再次獲勝,連任法國總統[6]。也是法國總統任期改制後首位順利連任的總統[7]

Remove ads

早期生活和教育

馬克龍父親讓-米歇爾·馬克龍是皮卡第大學神經學教授,母親弗朗索瓦絲(Françoise Macron-Noguès)是醫學博士,父母親於2010年離婚。馬克龍有一個弟弟洛朗(Laurent;1979年—)及一個妹妹埃絲特勒(Estelle;1982年—)。馬克龍與祖母很親密,部分時間與她住在一起[8]。他學過十年鋼琴,曾獲得亞眠學院的一個三等獎[9]。馬克龍一家來自索姆省的奧蒂村[10]

他在亞眠的一所中學讀了幾年書[11],其後轉到巴黎亨利四世中學完成了中學的最後一年。此後在巴黎第十大學學習哲學,獲得高等深入研究文憑 (DEA) 學位。1999年和2001年期間擔任保羅·利科的助理[11],協助編輯利科的書《記憶、歷史、遺忘》(La Mémoire, l'histoire, l'oubli)。馬克龍曾經兩次申請入讀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但最終沒有得到入學資格,之後他進入巴黎政治學院進行學習公共指導與經濟(Public Guidance and Economy),獲公共行政碩士學位[12]。2004年,自國家行政學院學習獲得高級公務員資格[13]

Remove ads

公共和私人職業

馬克龍2004年至2008年在法國經濟財政部擔任財政督察。2007年他在法國經濟學家及戰略分析家賈克·阿達利領導的提高法國增長委員會中擔任副書記[11]

之後他離職到羅斯柴爾德銀行任投資銀行家,期間,他契訂了雀巢輝瑞之間的備受矚目的交易[13]

政治生涯

Thumb
馬克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美國駐法國大使珍妮·赫特利及演員勞勃·瑞福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會面

馬克宏曾是法國社會黨成員。在2012年至2016年,他是奧朗德領導的社會黨政府的成員。2012年至2014年,他是奧朗德總統時期的總統府副秘書長。2014年8月26日,馬克宏在第二瓦爾斯內閣中被任命為經濟、產業更新和信息技術部長,取代阿諾·蒙特堡[4];在經濟部長任內,他代表社會黨政府推行勞工及經濟改革,削減退休金及社會福利,推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鼓吹「全民創業」(Tous entrepreneur),受到不少左派人士的批評[14]

法國政府於2016年7月20日動用憲法中第49-3條,即政府可以不通過國會投票表決而通過某項法案,通過新勞工法,飽受爭議的「限制勞資調解委員會津貼」一條被廢除,但「經濟型解僱」被確定下來;35小時工作制被解禁,而帶薪假期也可以在剛入職時就享有,不需等待曾經的「權利開啟」。這是在總理瓦爾斯任期內第二個被通過的重要法案,另一項是經濟改革的馬克宏法案[15]。2017年5月14日,馬克龍正式就職成為法國總統與安道爾大公[16]

2018年11月,不滿馬克宏政府計劃提高燃油稅的民眾發起「黃背心運動[17]。2019年12月5日,法國多個工會聯合發起大罷工,抗議馬克宏政府推出為了解決各工會退休年齡不一及年金赤字問題的退休新制,是為1995年同樣是退休大罷工以來最大的一次罷工抗議行動。

2020年10月21日,馬克龍在法國教師遭遇極端分子斬首案件的國葬儀式上,表明法國不會向伊斯蘭激進分子退讓,更不會放棄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歐盟成員國對此支持法國捍衛世俗民主價值觀,但引起穆斯林世界廣泛不滿。在中東及北非多個國家,輿論紛紛號召罷買法國貨[18] 。以伊斯蘭為主要宗教的國家,如巴基斯坦、孟加拉、科威特、卡塔爾、約旦等穆斯林國家以及以色列均有發起遊行,抗議馬克龍涉及「侮辱伊斯蘭教」的言論[19][20]。 2021年5月22日,日本媒體《讀賣新聞》宣布馬克龍將會出席延至2021年7月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典禮[21]。6月8日,馬克龍在視察德龍省時遭當地一名名為達米安·塔雷爾(​Damien Tarel)的男子掌摑,該名男子隨即被逮捕;6月10日,塔雷爾在瓦朗斯的法庭被判監禁4個月,而該男子無固定工作,支持黃背心運動[22]。2022年3月3日,馬克龍決定參加當年4月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23]。4月24日,馬克宏在法國總統選舉中獲得58.6%的得票率贏得大選,成為20年來首度連任成功的法國總統與法方安道爾大公。

2023年4月,馬克宏在出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會面結束後,於返程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到歐洲戰略自主以及成為美中以外的第三極的可能性。他認為歐洲的政策必須考量自身利益,不能純粹追隨美國的決定,而歐洲必須加速提昇軍事、科技、能源和金融層面的自主性,且須擺脫對美元的依賴[24],降低自身所採取模式的風險[25]。在「台灣問題」上,馬克宏認為,由於歐洲無法解決「烏克蘭危機」,難以在台灣議題上提供可靠的立場承諾[26],因此歐洲不應插手台海衝突、「歐洲人最糟糕的情況,是聽信美國的說辭和中國的過度反應。」[27] 歐洲人亦應有獨立的軍事政策。由於此次受訪相關言論受到來自法國國內、外的觀點認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態度軟弱、傷害美國等友邦而受到批評[28][29],推特上也因此出現「Macroning」一詞以諷刺馬克宏的綏靖主義[30][31],認為他此次出訪為達成中方航空公司採購法國160架客飛機的「批量採購協議」合約,以及在天津開設第二條飛機組裝產線的協議[32],而出賣民主聯盟;《紐約時報》則評論稱馬克龍此次訪華削弱美國遏制中國的努力[33]。「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譴責馬克宏傷害台灣和烏克蘭、分化歐洲,以及國際社會維護台海和平努力等相關言論失當[34],「臣服於極權中國的魅力攻勢」,該聯盟表示將致力確保其言論「成為民主政府的警鐘」[35];同時法國總統府對於該次採訪媒體的嚴厲審稿也受到批評[36][37]。馬克宏於數日後受訪表示,法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未改變,他在台灣問題支持「維持現狀」[38][39]

2024年7月26日,代表主辦國出席2024年巴黎奧運開幕禮。

政治立場

外交政策

Thumb
馬克龍在2017年巴士底日前夕接見美國總統唐納·川普

馬克宏將法國殖民阿爾及利亞稱為「危害人類罪」。他還表示:「這是真正的野蠻,這是過去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以認錯來對抗那些做出這些行為的人。」此番言論,導致法國保守派的憤怒。

2017年3月3日,馬克宏在接受《巴黎人報》採訪時表示自己是「毛澤東主義者[40],他還引用了已故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的《黑貓白貓論》名言「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再加上許多政策及決議讓許多人民認為他是「親中派[41][42]

2020年9月22日,馬克龍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英語Seventy-fifth sess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上表示「基本人權普世價值,並不只是西方國家價值觀,不能一提到人權,就拿出干涉內政的理由來對抗」,應該派出國際調查團前往新疆調查中國維吾爾族人權問題的真實性[43]

馬克宏被一些評論家描述為親歐派,但他自稱為「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親歐派、歐洲懷疑論者或聯邦制支持者」,並稱自己的政黨為「法國唯一的親歐洲政治力量」。馬克宏曾公開提出歐洲戰略自主以及成為美中以外的第三極的可能性等觀點,他認為歐洲的政策必須考量自身利益,增加對於軍事、科技、能源和金融等領域的自主性,且須尋求擺脫對美元的依賴[24][25]

Remove ads

環境

在2015年聯合國舉行氣候變化會議之前,馬克宏呼籲加速生態轉型,倡導「生態需求和經濟需求之間的平衡」,表示法國政府應通過「五條戰線」努力實現的目標是:「創新」、「簡化」、「加強我們的能源效率和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能源競爭力」和「在歐洲和全世界的行動」。他支持其後達成的《巴黎協定》。

2017年因為美國總統唐納·川普領導的共和黨政府否定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的立場,馬克宏呼籲那些憂慮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對美國政治環境產生變化的研究員、企業家和工程師前來法國工作和生活[44]

放寬勞基法

馬克宏認為:「要解決法國居高不下、逼近10%的失業率,關鍵就在冒著激怒勞工大舉上街示威的風險,為僵化的勞動法規注入彈性。政府希望賦予雇主更多和勞工談條件的權力,並希望限定勞工法院裁定的離職金上限。」[45]

反貪腐

2017年,共和黨候選人兼前總理弗朗索瓦·菲永被爆為妻子虛設國會助理一職,讓她多年來坐領白支薪金接近100萬歐元。警方突擊搜菲永的國會辦公室和檢走文件,菲永兩夫婦接受警方調查。

為免醜聞重演,司法部長弗朗索瓦·貝魯於2017年6月公布,禁止議員僱用家族成員的法案,7月提送國會。此案明定議員最長只能連任3次,因詐欺或貪腐定罪者,最長10年不得再任公職[45]

著作

  • 《變革》(法國總統馬克龍親筆自傳) 2018-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重塑法國: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談錄》 2020-04 上海譯文出版社
    • 全書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埃馬紐埃爾·馬克龍自2015年來接受《壹號周刊》雜誌三次採訪的全記錄,其中的第三次採訪記錄是首次發表;其二是馬克龍為法國政治家米歇爾·羅卡爾和亨利·埃爾曼撰寫的文章;其三是由法蘭西院士、記者和政治評論家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撰寫的馬克龍印象。

個人生活

Thumb
馬克龍及其妻子布麗吉特·托涅,攝於2017年

馬克宏的妻子布麗吉特·瑪麗-克洛德·托涅[46]原是他在亞眠就讀高中時的老師,比馬克宏年長24歲,馬克宏不顧父母勸阻,於2007年10月20日結婚。碧姬出生於巧克力製造商世家,1974年6月22日曾與銀行家前夫安德烈·路易·奧齊埃爾(André Louis Auzière,1951-2019)結婚,育有3個孩子:塞巴斯蒂安·奧齊埃爾(Sébastien Auzière,1975-);洛朗斯·奧齊埃爾(Laurence Auzière,1977-);蒂費納·奧齊埃爾(Tiphaine Auzière,1984-)。碧姬2006年與前夫離婚,2007年與馬克宏結婚。

馬克龍本人並無親生子女,他的繼子女幾乎都比他還要年長,只有一位比他年輕。

榮譽

外國勳章獎章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