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四念住(巴利語:satipaṭṭhāna,梵語:smṛtyupasthāna)[1],又譯作四念處、四念止、四意止,為《阿含經》修行方法次第,也是毘婆舍那的修行方法[2]。指從「身」、「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感受,心識,乃至於五蓋、五蘊、十二處、七覺支、四諦等法,明瞭其實質為無常、苦、空及無我[3][4],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
三十七菩提分法 | |||||||||
四念住 | |||||||||
四正勤 | 四神足 | ||||||||
五根 | 五力 | ||||||||
七覺支 | |||||||||
八正道 |
佛教認為不管是要成為佛、辟支佛、阿羅漢都必須修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空、無我,精進學習累積智慧,才能正道證悟四果、涅槃、斷除煩惱,脫離輪迴。不能如實修四念處等三十七道品,則無法證悟四果、涅槃、不能斷除煩惱,不能脫離輪迴。[5]
satipaṭṭhāna 有兩種解讀:sati-paṭṭhāna,念之出發點,念之基礎,即念處[6];sati-upaṭṭhāna,念之現起,念之建立,即念住[7];傳統南傳論師多傾向前者,當代的菩提比丘等則傾向後者。
念即是八正道中正念[8]和七覺支中的念覺支[9]等的那個念[10];念能遍行,如守門者一樣,防護一切,捨不善法,修習善法[11]。
在部派佛教的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12],身、受、心和法,分別以食、觸、名色和憶念為所緣[13];修習三妙行[14]和安那般那念[15]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16]。
說一切有部修行者於五停心後修行四念住。依五停心安止修行者之亂心,即是奢摩他,依四念住開發修行者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按《大毗婆沙論》,以「勝解作意」[17]令所取相明了現前,稱為「念住加行」(念處方便),不淨觀、持息念、界分別皆是。以外所取相,置於內身,依自相、共相之「真實作意」[17]而觀察者,乃名入「根本念住」(根本念處)。並認為契經說持息念、不淨觀通四念住,是指能引發四念住而作此說[18]。
說一切有部把四念住,分「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19],是三賢位中的後二位。別相念住位(別相念處)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察,依其自相觀察,稱「自相別觀」:身自相是四大種及所造色,受自相,即三種受,心自相是六識,法自相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別相法念處是觀察前三念處以外的法,即:想、行、無為法各各法的自相[20];依照共相觀察,稱「共相別觀」,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於身、受、心、法,或觀二境、三境之合緣,或總觀四境之合緣,稱為雜緣(舊譯:相雜、壞緣),唯法念住通於雜緣。於雜緣法念住(相雜法念處、壞緣法念處)修四行相,所謂非常、苦、空、非我,為總相念住位(總相念處)[21]。總相念住純熟後,則是觀察四諦十六行相,入「順決擇分」煖、頂、忍、世第一法。
四念處是佛教根本的修行方法之一,根據佛教的說法,修行四念處乃至修行四念處其中一個念處,可斷三結、乃至斷五上分結,從而證得初果乃至阿羅漢果(見《大念處經》等經典),可以療愈疾病(見馬哈希尊者著的《法的醫療》),可對治淨樂常我四顛倒[22]。即便未能當生證果,也能積累未來世的解脫因,積累了波羅蜜,也將會導向解脫。
如煩惱心太重、修行多障礙者,可修行四護衛禪、六念法、布施、持戒、誦護衛偈等方法作為正行前的加行,協助修行。
現代四念處修行的相關書籍,如馬哈希尊者著的《毗婆舍那講記》、《內觀要義》;慈濟瓦禪師著的《四念處內觀智慧禪法》;班迪達尊者的《就在今生》;隆波帕默尊者的《唯一道》;帕奧禪師著的《正念之道》等。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長部·大念住經》和《中阿含經·念處經》[23],論藏中有說一切有部《法蘊論·念住品》[24]和法藏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25]。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為主幹。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以身體為所緣,觀察思惟[26]。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正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有時候會把九墓地分為九種不同的身隨觀業處,和其他五項合為十四種身隨觀業處。入出息念、厭惡作意此兩種為安止業處,修習入出息念可以達到第四禪,修習厭惡作意可以達到初禪。其餘十二種為近行業處,只能達到近行定。
第二念住為受念住。佛陀指導觀察九種受念: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捨受)、有物染的樂受、無物染的樂受、有物染的苦受、無物染的苦受、有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無物染的不苦不樂受(捨受)[34]。
觀察感受,感受就是苦樂的感覺,快樂從痛苦的因緣而生出,又生出新的苦樂,世間並無實在的快樂,所以觀受為苦[35][36]。
第三念住為心念住,佛陀指導觀察十六種心:有貪心、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痴心、離痴心、昏昧心、散亂心、廣大心、不廣大心、有上心、無上心、得定心、無定心、解脫心、未解脫心[37]。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解說心念住中的心為二十種:貪,離貪,有瞋,離瞋,有癡,離癡,略,散,下,舉,掉,不掉,寂靜,不寂靜,定,不定,善修,不善修,善解脫,不善解脫[38]。
第四念住為法念住,說一切有部的要項為三:五蓋、內六處和七覺支[41][42],南傳上座部的要項為五:五蓋、五取蘊、六內外處、七覺支、四聖諦。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