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支佛(梵語:प्रत्येक बुद्ध,羅馬化:Pratyeka-buddha,巴利語:Pacceka-buddha)是佛教中無師自證菩提,但離群索居獨自修行不說法化眾的聖者[1][2]。辟支佛又意譯為獨覺、緣覺、因緣覺、緣一覺、各佛。辟支佛出於無佛之世,當時佛法雖已滅,而能獨自修行證果。辟支佛性好寂靜,樂行頭陀,無力傳揚自己證悟的佛法,沒有聲聞弟子眾,所以佛教認為辟支佛無法像佛陀一樣成為人、天導師。[3][4]
辟支(梵語:Pratyeka,巴利語:Pacceka),梵語音譯「鉢剌翳迦」[5]、「畢勒支底迦」[2]。又音譯作「辟支迦」[6][7],意思是「各各獨行」。
辟支佛是音譯詞,其意譯通常作「獨覺」、「緣覺」[8],其他的譯語有「因緣覺」[9]、「緣一覺」[10]、「各佛」[8]。
根據《俱舍論》以及《大智度論》等,獨覺(梵云畢勒支底迦、鉢剌翳迦,此曰各各獨行[2])分為二種[11]:
- 部行(Varga-cārin)獨覺:前世本是聲聞前三果人(一說:本是初果人。另有餘師說:本是修習順決擇分的聲聞弟子),於投生無佛法之世時,證得第四勝果。因離教獨證,轉名獨勝(pratyekajina)[12][13]。智慧與阿羅漢無異。又名小辟支迦佛[14]。
- 麟角喻/犀角喻(Khaḍgaviṣāṇa-kalpa)獨覺:於一百大劫中,累世修習菩提資糧,於今世得辟支佛。智慧利勝阿羅漢,能久入禪定,常樂獨處。又名大辟支迦佛[15]。
又按《大智度論》,別有一類辟支佛名為「因緣覺」(梵云鉢羅底迦,此曰緣[2][16][17])。是由先世福德、願行等果報,在今世見小小因緣(如見林樹毀壞、飛花落葉)就能自行覺悟,以智慧斷諸煩惱入辟支佛道[18]。
《增壹阿含·力品·七經》中,記載王舍城附近有座「仙人窟山」(梵語:Ṛṣigiri)。此山恆有神通菩薩、得道羅漢、婆羅門仙人居住,亦有辟支佛住其中[19][20]。據《中部·仙吞經》所說,有五百位辟支佛,入此山後不知所終。人們看見後,就說:『這山吞了這些仙人。』,於是稱其為仙吞山(巴利語:Isigili)[21]。
有些阿羅漢雖在聲聞眾數,如大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佛根性人,其力同於辟支佛[22],即便不遇佛陀也會成就辟支佛。如《增一阿含經·壹入道品·六經》所說:
“
|
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當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23]。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到時乞食,不擇貧富,一處一坐,終不移易,樹下露坐,或空閑處,著五納衣,或持三衣,或在塚間,或時一食,或正中食,或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
”
|
南傳上座部明昆西亞多在《南傳菩薩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表示:
“
|
當在兩阿僧祗與十萬大劫的期限裡圓滿了諸波羅蜜之後,辟支菩薩即能無師自通地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道智(maggañāṇa)。但是他卻不能證得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和十力智等。這類聖人被稱為辟支佛。
|
”
|
“
|
辟支佛也是無師自通地覺悟了四聖諦,卻無論如何都沒有能力教導與使他人覺悟。在親自覺悟了道、果與涅槃之後,他無法解說這些證悟的體驗,因為他沒有掌握對於這些出世間法的恰當文字。因此,辟支佛對四聖諦的智慧(dhammābhisamaya,法現觀)被論師們譬喻為啞巴的夢或文盲農夫無法以文字來形容的生活體驗。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卻不能渡他。
|
”
|
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記載:
“
|
獨覺雖具「三慧」,而是「思所成慧」所顯。所以者何?彼雖自然覺悟,而無力、無畏等諸修功德,由多思慮而入道故。
|
”
|
又《順正理論》中說:
“
|
又諸獨覺闕力、無畏,對於「我論堅執眾」中,欲說無我心便怯劣,故不說教以調伏他。
|
”
|
大乘佛教中稱辟支佛為「緣覺乘」,這是以辟支佛由宿世福德、利根,善觀十二因緣而悟道[24]。引證如《大智度論》所明,該故事類同於巴利《本生經》中的「達利穆迦辟支佛本生」(Darīmukha-jātaka)[18]。智顗《四教義》中引述如下:
“
|
有一國王出園遊戲,清旦見樹林華果欝茂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華,毀折林樹。時王覺已,見林毀壞,內心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朗然開發,斷諸結使成辟支迦羅,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處,山林清曠,入深禪定,受無為樂。
|
”
|
另外,按智顗《四教義》的解釋,聲聞、緣覺以修習四念處得道。由「總相觀斷結,智慧粗故,但除正使」名聲聞乘,「別相觀因緣,智慧細故,侵除習氣」而名辟支佛。又由聲聞根鈍,故先觀苦諦(說一切有部現觀四諦先觀苦諦)。緣覺根利,先觀集諦[25]。
大乘佛教以聲聞乘與緣覺乘為小乘,中乘,合稱二乘,並且推崇成佛之道的菩薩乘視之為大乘(一佛乘),三者合為三乘。
慧琳《一切經音義》:「辟支佛地(辟支梵言具云卑勤支底迦(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者譯人謬失。以梵語云鉢羅底迦此翻為緣故。智度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辟支梵言具云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譯人謬以梵語云鉢囉底迦此翻為緣故智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
明昆西亞多《南傳菩薩道》:「辟支佛也是無師自通地覺悟了四聖諦,卻無論如何都沒有能力教導與使他人覺悟。在親自覺悟了道、果與涅槃之後,他無法解說這些證悟的體驗,因為他沒有掌握對於這些出世間法的恰當文字。因此,辟支佛對四聖諦的智慧(dhammābhisamaya,法現觀)被論師們譬喻為啞巴的夢或文盲農夫無法以文字來形容的生活體驗。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卻不能渡他。辟支佛可以為那些出家為比丘的人剃度,他們也可以教人「等正行儀學」(ābhisamācārika),說道:「你應該如此平靜地向前走、向後退、看、說等」。但是卻不能教人如何分別名色(nāma-rūpa)以及觀照它們的三相(三法印:即無常、苦和無我)等等,以使他人覺悟道與果。」。
《大智度論》:「如法施者,唯有佛世,乃當有耳,是故當知法施甚難。云何為難?乃至有相辟支佛不能說法,直行乞食,飛騰變化,而以度人。」
《俱舍論》:「言獨覺者,謂現身中離稟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調不調他故。何緣獨覺言不調他?非彼無能演說正法,以彼亦得無礙解故,又能憶念過去所聞諸佛所宣聖教理故。又不可說彼無慈悲,為攝有情現神通故。又不可說無受法機,爾時有情亦有能起世間離欲對治道故。雖有此理,由彼宿習少欣樂勝解,無說希望故。又知有情難受深法,以順流既久難令逆流故。又避攝眾故,不為他宣說正法,怖諠雜故。」
《順正理論》:「雖有此理,而今測量。彼知爾時有情根欲,入見諦等不藉他教,故不說法以調伏他。除此所餘攝有情事,無勞設教現通即成。又諸獨覺闕力、無畏,對於我論堅執眾中,欲說無我心便怯劣,故不說教以調伏他。有餘釋言:由彼獨覺長時數習少欲勝解,又避攝眾諠雜過失,故不說法以調伏他。若自有能、他有根欲,棄而不濟度,豈名有慈悲?是故應如前釋為善。」
《瑜伽師地論》卷34:「云何獨覺種姓。謂由三相應正了知。一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塵種姓。由此因緣於憒鬧處心不愛樂。於寂靜處深心愛樂。二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薄悲種姓。由是因緣於說正法利有情事心不愛樂。於少思務寂靜住中深心愛樂。三者本性獨覺先未證得彼菩提時有中根種姓。是慢行類。由是因緣深心希願無師無敵而證菩提。」
遁倫《瑜伽論記》:「初發心時亦值佛世。聞法思惟。後得道身出無佛世。性樂寂靜。不欲雜居。修加行滿。無師友教。自然獨悟。永出世間。中行中果。故名獨覺。或觀待緣而悟聖果。亦名緣覺。」
遁倫《瑜伽論記》:「緣覺地。若依梵語。名鉢剌翳迦佛陀。舊云辟支。訛也。此云獨覺。」
慧琳《一切經音義》:「辟支佛(辟支迦此云獨。佛陀云覺)。」
智顗《四教義》:「辟支迦羅。是天竺之言。此土翻為緣覺。此人宿世福德神根勝利。學十二因緣以悟道也。」
僧祐《出三藏記集》:「舊經:各佛(亦獨覺)。新經:辟支佛(亦緣覺)。」
《翻梵語》:「辟支迦(論曰因緣亦云各也)。……辟支佛(譯曰辟支者緣覺亦曰獨覺)」
《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音義》:「辟支,梵言具云畢勒支底迦,此曰各各獨行。佛者覺也,舊翻為獨覺正得其意。或翻為緣覺,譯人謬以梵語云鉢囉底迦,此翻為緣故。智論第十八中通上二類也。
慧遠《大乘義章》:「辟支胡語,此方翻譯名因緣覺。藉現事緣而得覺悟,不假他教名因緣覺。又於十二因緣法中而得覺悟亦名緣覺。」
玄應《一切經音義》:「緣一覺(緣覺),舊經云古佛(各佛?)又言辟支佛又言辟支迦或云貝支迦皆梵言轉也,此云獨覺是也。」
遁倫《瑜伽論記》:「翳迦(ekā)云一。」
《俱舍論》:「然諸獨覺有二種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道得獨勝名。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麟角喻者謂必獨居。二獨覺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
龍樹《大智度論》:「獨覺者。是人今世成道。自覺不從他聞。是名獨覺辟支迦佛。獨覺辟支迦佛有二種。一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佛法滅。是須陀洹已滿七生。不應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羅漢。名為小辟支迦佛。與阿羅漢無異。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羅漢者。大辟支佛亦於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於九種阿羅漢中智慧利勝。於諸深法中總相別相。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如是相名為大辟支迦佛。」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云何獨覺習。謂有一類依初獨覺道。滿足百劫修集資糧。過百劫已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法現觀得獨覺菩提果。永斷一切煩惱成阿羅漢。復有一類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獨覺道。由彼因緣出無佛世。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證法現觀乃至得阿羅漢果。或得沙門果。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證得最上阿羅漢果。當知此中由初習故成獨覺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習故成獨勝者名部行喻。」
達天通理《楞嚴經指掌疏》:「料揀有五。一前名麟角此名部行。二前不值佛此則值佛。三前但自悟此依教悟。四前觀外境此觀內緣。五前則根性明利此則根性暗鈍。」
《俱舍論》:「tatra vargacāriṇaḥ śrāvakapūrviṇaḥ pratyekajinā ucyante」(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
《俱舍論》:「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得勝果時轉名獨勝。有餘說彼先是異生,曾修聲聞順決擇分,今自證道得獨勝名。由本事中說:一山處總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獼猴曾與獨覺相近而住,見彼威儀,展轉遊行至外仙所,現先所見獨覺威儀。諸仙覩之咸生敬慕,須臾皆證獨覺菩提。若先是聖人,不應修苦行,麟角喻者謂必獨居」
普光《俱舍論疏》:「『部行獨覺至轉名獨勝』者,釋部行獨覺。由眾部相隨名為部行,離教自悟名為獨覺。部行獨覺先是聲聞前三果人。後得第四勝果之時。離教獨證勝果轉名獨勝。又解先是聲聞初果。後得後三勝果時。離教獨悟勝果轉名獨勝。前解為勝。『有餘說彼至不應修苦行』者,敘異說。若先是聖人不應起戒取。而修苦行。以此故知先是異生。餘文可知。」
法寶《俱舍論疏》:「部行獨覺。先是預流果聲聞。彼後無佛時進得勝果。故名獨覺。此是一釋。……第二釋。先修聲聞順決擇分。後無佛時入於見道名獨覺也。」
龍樹《大智度論》:「本是學人在人中生。是時無佛佛法滅。是須陀洹已滿七生。不應第八生自得成道。是人不名佛。不名阿羅漢。名為小辟支迦佛。與阿羅漢無異。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阿羅漢者。」
《瑜伽師地論》:「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於先所未起順決擇分善根引發令起。謂煗頂忍而無力能即於此生證法現觀得沙門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於當來世能證法現觀得沙門果。是名第二獨覺道。復有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果。而無力能於一切種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復修蘊善巧修處善巧。修界善巧修緣起善巧。修處非處善巧修諦善巧故。依出世道於當來世。至極究竟畢竟離垢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是名第三獨覺道。……若第二、第三所習部行喻獨勝。不必一向樂處孤林樂獨居住。亦樂部眾共相雜住。所餘住相如麟角喻。」
《俱舍論》:「二、獨覺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
龍樹《大智度論》:「大辟支佛亦於一百劫中。作功德增長智慧。得三十二相分。或有三十一相或三十二十九相乃至一相。於九種阿羅漢中智慧利勝。於諸深法中總相別相。能入久修習定。常樂獨處。如是相名為大辟支迦佛。」
《瑜伽師地論》:「謂有一類安住獨覺種姓。經於百劫值佛出世。親近承事成熟相續。專心求證獨覺菩提。於蘊善巧於處善巧。於界善巧於緣起善巧。於處非處善巧於諦善巧。勤修學故。於當來世速能證得獨覺菩提。如是名為初獨覺道。……云何獨覺住。謂初所習麟角喻獨覺。樂處孤林樂獨居住。樂甚深勝解。樂觀察甚深緣起道理。樂安住最極空無願無相作意。」
- 梵語:pratyaya; 巴利語:paccaya (因緣 hetu-pratyaya; hetu-paccaya,無明緣行 avidyā-pratyayā-saṃskārā; avijjā-paccayā-sankhārā)
- 梵語:pratītya; 巴利語:paṭicca (緣起 pratītya-samutpāda; paṭicca-samuppāda)
龍樹《大智度論》:「若諸佛不出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故。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如一國王出在園中遊戲。清朝見林樹華菓蔚茂甚可愛樂。王食已而臥。王諸夫人婇女。皆共取華毀折林樹。王覺已見林毀壞而自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生斷諸結使得辟支佛道。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林間。如是等因緣。先世福德願行果報。今世見少因緣。成辟支佛道如是為異。復次辟支佛有二種。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因緣覺如上說。」
《中論》青目釋:「若佛不出世,無有佛法時,辟支佛因遠離生智。若佛度眾生已入無餘涅槃,遺法滅盡。先世若有應得道者,少觀厭離因緣,獨入山林遠離憒鬧得道,名辟支佛。」
《辟支佛因緣論·王舍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於迦葉佛所出家學道,樂修頭陀六物具足,厭惡於欲,於彼命終得生天宮。從天壽盡,生王舍城大長者家……與一親友至園苑中,適行遊觀到一林間,見有一人斫於大樹,枝柯條葉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斫一小樹無諸枝柯,一人獨挽都無滯礙,即挽出林。見斯事已,即自思惟而作是言:「我於今者得見因緣。」……即於彼處得辟支佛道。……凡諸智人善根成熟,以少因緣便得開悟。」
巴利小部《本生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爾時達利穆迦自思:「今宮苑之中無人居住。」彼往坐王之石牀,爾時彼之面前忽有一枯葉落下,彼見落葉,悟諸行無常,覺得三法印,使大地震動,悟入辟支佛之境地。即此瞬間,彼滅居士之相,神通及不可思議之衣鉢由虛空降來,著於彼之身體,而立即具足八要具,成就行住坐臥之威相,如百歲長老之狀。依神通力飛翔於虛空,往難陀姆羅岩窟而去。」
巴利小部《譬喻經》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彼等賢者希厭離,雖無諸佛銳智慧,若有些少之所緣,彼等將達辟支位。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仙人論處。答若作是說。諸佛定於此處轉法輪者。彼說佛是最勝仙人皆於此處初轉法輪故名仙人論處。若作是說。諸佛非定於此轉法輪者。彼說應言仙人住處。謂佛出世時有佛大仙及聖弟子仙眾所住。佛不出世時有獨覺仙所住。若無獨覺時有世俗五通仙住。以此處恆有諸仙已住今住當住故名仙人住處。有說。應言仙人墮處。昔有五百仙人飛行空中至此遇退因緣一時墮落。」
Pali Proper Names - Palikanon. Isigili. [2020-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6).
智顗《四教義》:「若生佛世聞生滅十二因緣三藏之教。即發四辨還名羅漢。在聲聞眾數。猶如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爾者。那得次為求辟支佛乘說十二因緣。此人設不值佛亦自得道故。」
《分別功德論》:迦葉所以用滅盡定力最勝者,以迦葉本是辟支佛故也。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大迦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猶存,向所錄八萬四千眾德,能所感功齊迦,難曰:「迦葉以本是辟支佛故稱其勝,此等羅漢復是辟支佛耶?」答曰:「雖非辟支佛,遍習滅盡定,其力是同,以是故言:『迦葉眾僧眾生福田也』。」
《大智度論》:「為求辟支佛者,說十二因緣及獨行法;為求聲聞者,說眾生空及四真諦法。聲聞畏惡生死,聞眾生空,及四真諦,無常、苦、空、無我,不戲論諸法。如圍中有鹿,既被毒箭,一向求脫,更無他念。……辟支佛雖厭老、病、死,猶能少觀甚深因緣,亦能少度眾生。譬如犀在圍中,雖被毒箭,猶能顧戀其子。」
智顗《四教義》:「二解釋者。大智論云。緣覺有二種。一獨覺。二因緣覺。一明獨覺辟支佛迦羅者。若佛不出世佛法已滅。是人先世因緣。能獨出智慧不從他聞。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獨覺。如大智度論明。有一國王出園遊戲。清旦見樹林華果。欝茂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皆競採華毀折林樹。時王覺已見林毀壞。內心覺悟。一切世間無常變壞。皆亦如是。思惟是已。無漏道心朗然開發。斷諸結使。成辟支迦羅。具六神通即飛到閑靜處。山林清曠入深禪定。受無為樂。二明因緣覺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緣而能覺悟。如見林壞。因此覺悟成辟支佛。大智度論意。似用此為因緣覺也。今明因緣覺者。因聞十二因緣。覺悟成辟支佛也。」
窺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讚》:「此觀諦理若思風動樹悟十二緣起。不藉善友自得菩提。或麟角或眾出名為獨覺。」
慧遠《大乘義章》:「緣覺名義解有兩種。一約所觀法門以釋。緣者是其十二緣法。始從無明乃至老死觀斯悟解。從緣得覺故號緣覺。二就得道因緣以釋。如辟支佛得道因緣經中廣說。如拂迦沙。思風動樹而得悟道。如是等皆藉現事緣而得覺悟。故曰緣覺。」
《瑜伽師地論》:「云何獨覺住。謂初所習麟角喻獨覺。樂處孤林樂獨居住。樂甚深勝解。樂觀察甚深緣起道理。樂安住最極空無願無相作意。」
智顗《四教義》:「今此大小二種獨覺辟支迦羅。宿因植不同。或於前世。若偏修性念處。觀十二因緣。善根淳熟出無佛世。因於遠離自然獨覺。成小辟支迦羅也。若於宿世修性、共二種念處。理事善根淳熟。獨覺自悟。具足三明八解脫。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羅也。……復次總相斷結。智慧麁故但除正使。名聲聞乘。別相觀因緣。智慧細故侵除習氣。名辟支佛。復次聲聞鈍。故先觀苦諦。緣覺利故先觀集諦也。」
智顗《法界次第初門》:「智慧有三種。一者聲聞智慧。二者辟支佛智慧。三者佛智慧。一求聲聞智慧有三種。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非學非無學智慧者。如乾慧地。不淨觀。安那般那。欲界繫四念處。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等。學智者。苦法忍慧。乃至阿羅漢。第九無間中。金剛三昧慧。無學智者。阿羅漢第九解脫智。從是已後。一切無學。如盡智無生智等。是為聲聞智慧。求辟支佛道智慧亦如是。但以是人無漏善根純熟。雖生無佛之世。不從他聞。自然覺悟得禪定。三界漏盡。所得三明六通等功德。小勝聲聞。是為辟支佛智慧。又以觀十二因緣。智慧深利。能侵除習氣。勝於聲聞。從四諦觀門斷結。此為異也。求佛道智慧者。菩薩從初發心已來。行六波羅蜜。破魔軍眾及諸煩惱。得一切智成佛道乃至入無餘涅槃。隨本願力。從是中間。所有智慧。總相別相。一切盡知。是為佛智。若菩薩以質直清淨心。修此三種智慧。故名為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