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北京市的三甲医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醫院,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一所大型全科三級甲等醫院,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單大華路1號。
其前身可追溯至德國政府於1904年秋用庚子賠款在東交民巷使館區開工建設的德國陸軍醫院(德語:Deutsches Militär Lazarett)。1905年正式建成。德國醫院從初建到1945年前,陸續有數十位德籍醫師、護士在該院工作[1]。1917年,德籍醫生埃德蒙·狄博爾在北京受德國教會委託,將軍事醫院改為教會醫院性質的民間醫院,即德國醫院(英語:German Hospital;德語:Deutsches Lazarett),由總會設在德國斯圖加特的基督教福音派女修道院協管。
由於抗日戰爭結束前德國醫院歸德國大使館管轄,對於日德籍人員有特殊待遇,有收容藏匿納粹分子的嫌疑;事後時任醫院院長的史蒂夫也向北平市政府外事處自首,承認曾於1933年加入納粹黨,一度導致接收醫院工作十分複雜。1945年日本投降後,10月15日北平市政府衛生局以吳潔博士為首任院長,接管該院。同年11月2日,經北平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韓雲峰簽署訓令,將原德國醫院更名為「市立北平醫院」。當時醫院留用德籍人員23名,不久相繼回德國。到1949年2月,全院職工256人(其中職員116人,工友140人),建築面積14000平方米[1]。
該院的另一前身是延安的中央醫院。1938年冬,中共中央派傅連暲負責組建中央衛生處,負責中央機關的衛生保健工作。1939年3、4月份,中共中央接受中央衛生處處長傅連暲的提議,決定在延安建一所正規化的醫院,中央委託何穆在中央衛生處領導下籌建該醫院。1939年9月,中央醫院開始接收病人。1939年11月7日舉行開院典禮。傅連暲、何穆、魏一齋先後任院長。1940年後,中央醫院也稱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第一部(這個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是指延安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與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無關)。延安學生療養院1941年1月成立後,也和該院同設在一個地址,直到1941年11月遷至楊家灣[2]。1947年初,中央醫院組成「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衛生部第一後方醫院」,同時繼承了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總院的名義,隨後遷往華北解放區。後來該醫院改成中央門診部。1949年3月遷往北平[2]。(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衛生部第一後方醫院另一部分留在西北,後來演變為今西安市兒童醫院、唐都醫院)。
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中共中央由延安遷至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同時在鄰近的建屏縣朱壕村建醫療點。該醫療點稱「朱壕醫院」,其人員由延安中央醫院和延安白求恩和平醫院的醫務人員組成[1]。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2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劉敏為代表,對市立北平醫院實行軍管。1949年4月25日結束軍管,由中共中央軍委衛生部帶領延安中央醫院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的醫務人員接管北平醫院。接管後的首任院長是黃樹則。接管北平醫院的20人大部分來自朱壕醫院。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定都北平,並將北平市更名為北京市。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平醫院更名為北京醫院,1950年2月毛澤東為北京醫院題寫院名。1949年10月14日,第一批蘇聯專家來院協助並指導工作,至1959年撤走時陸續共有28位蘇聯專家在該院工作[1]。
1953年4月,北京醫院由軍委衛生部領導改為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1954年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領導,並因此長期使用衛生部北京醫院作為醫院名稱。從1949年到1953年,在軍委衛生部接管的近四年多內,該院新建一座面積4803平方米的門診大樓,並從全中國各地選調大批人員,從原軍隊建制改成地方建制,1953年時全院正式職工511人,病床120張。1953年改歸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領導後,醫院任務更明確:專門負責中央領導的保健醫療。1958年12月,該院一度劃歸中國醫學科學院領導,1960年4月重歸衛生部領導。1959年4月,周恩來總理任命衛生部副部長崔義田兼北京醫院院長,以加強對高幹保健工作的領導。到1962年,全院職工666人[1]。
1952年後北京醫院由承擔幹部和市民的醫療工作改為專門負責幹部及家屬的醫療保健工作,並因此轉為封閉性管理。劉少奇、董必武、周恩來均在老病房三樓西側住院治療。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中南海保健組及蒙古人民共和國都曾先後派來護士學習進修。
1964年8月10日,毛澤東批評「北京醫院醫生多,病人少,是一個老爺醫院,應當開放。」[3]院黨委多次研究落實毛主席指示精神,經一個多月籌備,將該院原蘇聯專家居住的院內北面的一排平房作為門診,兩座小樓作為病房,在台基廠二條臨街開了個門,於1964年10月15日作為北京醫院第二門診對群眾開放,並接受附近23個單位8000多名職工的醫療合同任務[1]。因此導致門急診人數驟然上升,1963年全年門急診總數為115992人次,1965年上升到201225人次,1966年猛升到284997人次。1964年底的開放是北京醫院從封閉型走向開放型的開始[4]。同時,為落實毛主席關於把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到農村去的指示,1965年4月至8月該院派出三批醫療隊到地方,有164人參加。該院從此開始派醫療隊,前後共20多批赴全國各地。為適應群眾就醫需要,1965年始建3200平方米的外科樓,1966年落成,同時在南院建起八、九、十號三座共7045平方米的宿舍樓。1965年8月31日,將第一、二門診部合併,徹底對群眾開放,醫療合同人數增至5萬多人[1]。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北京醫院同其他醫院一樣,被稱為修正主義溫床、「走資派」的避風港,領導幹部被戴上了「牛鬼蛇神」的帽子,專家、教授被戴上了「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保健醫生和護士也遭受牽連,有的甚至受不白之冤,被關進了牢房,大批醫務人員被下放到甘肅靖遠縣礦區。1969年11月,下放到五七幹校共277人,占當時全院職工總數的33.9%,極大地挫傷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醫院的規章制度和正常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根據當時情況,國務院、中央軍委於1967年3月22日發出通知:「為了保證醫療工作質量和革命良好秩序,現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衛戍區司令部接管北京醫院,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該通知共14條。對醫院實行軍事管制後,先後有三屆軍管會,直到1974年軍管會撤離[1]。
為補充護理隊伍,1970年該院自籌開辦第一期衛訓隊,招生50名。1971年5月21日,周恩來總理指示「同意在北京醫院建築一個新樓,要耐用,經濟,樸素」。
1972年,北京醫院連續有高級幹部去世:4月原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陳正人、原內務部部長曾山去世;1972年4月20日衛生部召開會議,重申北京醫院是中央保健醫院,是高級幹部的醫療保健中心,傳達周恩來總理、李先念副總理的指示:加強老幹部的醫療保健工作和北京醫院的建設;12月8日,原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鄧子恢去世。為此,周恩來總理於1973年1月,把桂林南溪山醫院(越南幹部醫院)院長林鈞才調北京醫院任院長兼黨委書記,從協和調來董炳琨、著名外科專家吳蔚然、口腔科專家韓宗琦任副院長、黨委副書記,再加上專管高幹醫療保健的耿德章、原在領導崗位的智軍、馬蘇高,組成醫院革命委員會。在開門辦院的同時,努力恢復和加強醫療保健體系。北京醫院平反冤假錯案87件,使蒙冤的醫務人員重新工作。院黨委重新明確了機關處室建制,取消連隊建制,確立科主任負責制,修訂了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1]。
1973年後,該院先後引進國外先進醫療儀器設備,如大型X光機、加速器、CT、彩色掃描機、超聲心動圖機、自動生化儀等[1]。
當時醫院276張病床,三分之一改為普通病床,出現了高幹保健病人住院難的現象。為此新建北樓高幹病房,1974年底竣工,共80張病床。1974年經北京市高教局批准為北京醫院護校。1975年6月9日北樓正式啟用,從此該院高幹病房和門診同普通門診病房正式分開。為給北樓充實醫療骨幹,1972年10月周恩來批准在全國11個省市選調58名骨幹醫生,截至1976年底全院職工903名,年全院病床362張。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病逝,1月10日、11日兩天在該院舉行向周恩來遺體告別儀式,各界人士一萬多人前來告別。同年7月,朱德委員長在該院病逝,7月8日在該院舉行遺體告別儀式[1]。
1978年,院黨委提出北京醫院的科研重點是老年醫學,1979年建立老年醫學研究組,1980年經衛生部批准為老年醫學研究室,1982年被批准為老年醫學研究所。1980年,北京醫院引進我國第一台CT。衛生部黨組於1981年8月13日批准了北京醫院的報告:「北京醫院是中央保健醫院,工作任務要以做好高級幹部的醫院保健為中心,努力辦成一個綜合性的、醫教研結合的,有先進技術水平和先進技術裝備的醫院。其任務一是高幹保健醫療,二是普通門診病房,三是教學和科研」。1985年4月26日,經國家科委批准,北京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成為衛生部北京老年醫學研究所,是國家一級所。1981年,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學會成立,副主任委員是該院內科主任陶桓樂。經衛生部批准同意,1982年《中華老年醫學雜誌》創辦,編輯部設在北京醫院[1]。
1982年,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成立,衛生部委託該院代管,該中心主要負責全國臨床檢驗的質量控制等[1]。
1984年7月9日,國家計委、衛生部正式批准擴建北京醫院病房大樓、門診樓、醫技樓和綜合樓,共計639 900平米,總投資4771萬元,醫院總床位擴大到720張,普通病床與高幹病床為6∶1,普通門診擴大到每天2000人次。1985年,擴建新樓的設計方案完成,5月至8月德國醫院時期的老樓及1950年時期的老門診樓全部拆除。該院基建工程被列入國家「七五」重點工程,包括門診樓、醫技樓、病房及附屬配套工程的建築面積共65000平方米,投資一億三千萬元人民幣,1986年3月9日正式動工[1]。
1985年起,該院首次招收研究生8名,且不斷選拔人才到國內外學習先進技術。開辦中山夜校共14個班,以提高職工素質。為貫徹中共中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精神,自1985年下半年起,建立高級和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評定工作[1]。
1986年起,該院實行院長負責制。1987年被衛生部命名為「文明醫院」、「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集體」。1989年,在成立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的基礎上,院領導確定將三級甲等醫院醫療質量作為質量管理目標,提出在1990年代的目標是:第一步成為三級甲等醫院,第二步創建三級特等醫院[1]。
1990年,新樓擴建竣工,9月1日舉行新樓門診啟用儀式,此前還啟用了部分新病房。1992年9月26日舉行新樓啟用典禮,黨和國家領導人為該院題詞。同時制定了該院長遠規劃,準備「辦成一流的醫療技術,一流的醫療設備,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服務質量的現代化醫院。」同年11月25日,衛生部批覆同意該院總體規劃,建築面積145888平方米,總床位800張[1]。
經過1991年和1992年的準備,該院1993年第一季度上報三級甲等醫院申請書,5月初北京地區三甲評委會初審,6月初進行「三甲」檢查並獲通過。1993年9月,該院獲「愛嬰醫院」稱號,該院開展國有資產清查登記工作,被評為衛生部直屬單位先進集體。1993年第四季度開展優質服務活動。1993年被衛生部、中央國家機關及北京市評為文明單位。1994年,該院門急診就診總人數突破70萬,日均門診人次2477,創歷史最高紀錄,財務總收入達一億四千萬六百萬元,也創歷史最高紀錄[1]。
2015年5月18日,衛生部北京醫院正式更名為北京醫院[5]。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