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会(225年—264年3月3日)[1],字士季,颍川郡长社县(今中国河南省长葛东部)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官至司徒。曹魏太傅锺繇的幼子、异母兄锺毓也在曹魏官至后将军。是灭亡蜀汉的曹魏将领之一,同时也有玄学家、书法家的一面。入蜀后和姜维联手发动叛变,最后死于乱军之中。
Quick Facts 锺会, 司徒 ...
锺会 |
---|
连环画《三国演义》(1957年版)中的钟会画像 |
|
国家 | 曹魏 |
---|
时代 | 三国 |
---|
主君 | 曹芳→曹髦→曹奂 |
---|
姓 | 锺 |
---|
名 | 会 |
---|
字 | 士季 |
---|
职官 | 秘书郎→尚书郎→中书侍郎→黄门侍郎→中郎→司隶校尉→镇西将军→司徒 |
---|
封爵 | 县侯 |
---|
出生 | 225年 曹魏洛阳 |
---|
逝世 | 264年3月3日(40岁) 曹魏成都 |
---|
墓葬 | 多处:
|
---|
|
|
|
|
|
Close
锺会出生时,父亲锺繇已经七十多岁。生母张昌蒲是锺繇的妾,但根据锺会所作的传记,家世良好且有学问,十分注重教育。锺会自叙在母亲教导下,四岁时开始学习《孝经》,七岁诵读《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岁诵《易》,十二岁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岁诵《周礼》、《礼记》,十四岁读其父锺繇所撰写的《易记》,十五岁进入太学进行深造。[2]
锺会年轻的时候敏惠夙成。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甚得名誉。[3]二十岁左右时与王弼齐名,并荀融等人,以《易经》和《老子》的学问知名。[4]
正始五年(244年),起家担任秘书郎的职务。正始八年(247年),升迁为尚书郎。嘉平元年(249年),锺会当上了中书侍郎。该年发生高平陵之变时,锺会随侍在皇帝曹芳身边。
254年,高贵乡公曹髦登上帝位时赐与他关内侯的爵位。此时锺会之兄锺毓担任廷尉法办了夏侯玄,锺会则在跟随大将军司马师讨伐毌丘俭叛乱时,掌管机要。
255年,司马师在许昌过世,于是由时任卫将军的司马昭接掌军权,锺会在军中规划战略。乱事刚平定不久,朝中就有诏书传来,敕令尚书傅嘏率领军队,卫将军司马昭则暂时留守许昌等候调度。锺会与傅嘏谋划,让傅嘏上表给皇上,直接就让司马昭一起率军,回到雒水南部驻屯。于是曹魏朝廷拜司马昭为大将军、辅政,锺会迁任黄门侍郎、并受封东武亭侯的爵位,有三百户的食邑。
司马师曾问锺会如何评价皇帝曹髦,锺会回答:“文同陈思,武类太祖”意思是称赞曹髦文采如同陈思王曹植,武能比太祖曹操。锺会任职黄门侍郎时,曹髦常与锺会及司马望、王沈、裴秀等人在皇宫中的东堂讲宴,并替他们各取了绰号。[5]锺会任职侍郎期间,曾记录皇帝曹髦与群臣评价夏朝少康与汉高祖优劣的对谈。[6]
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257年),锺会生母张昌蒲去世,锺会为其母作传,不称母亲为妾而称作命妇,并记录皇帝曹髦下诏令大将军司马昭厚加馈赠丧仪。锺会为生母服丧在家时,听闻朝廷征召诸葛诞为司空,锺会认为诸葛诞必不会从命,赶去找司马昭,司马昭回应说事情已经施行不会再更改。后来诸葛诞就起兵反叛了。魏帝曹髦御驾亲征,驻军项城,命令时任黄门侍郎的锺会和散骑常侍裴秀跟随大将军司马昭一起前去讨伐在寿春叛乱的诸葛诞。锺会使用计谋,诱使东吴将领全怿出降,让寿春城内各将领彼此分裂,最后顺利攻下寿春。大军凯旋后,朝廷欲晋升锺会为太仆,但锺会坚辞不受,于是被任命为中郎在大将军府管记室事,意思是以皇帝近侍官的身份掌管大将军府文书机要。又因讨伐诸葛诞有功,朝廷封其为陈侯,但又多次不受,于是皇帝曹髦下诏表扬他功成不居的处事态度。
魏帝曹髦遭杀害后,大约在魏元帝景元元年年末(261年)[7],锺会接任王祥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虽然不是宫中职位,锺会持续发挥他的政治影响力,握有赏罚生杀之权,比如计画了诛杀嵇康一事。在任职司隶校尉期间,他从狱中拔擢曾为王经哭丧的向雄为都官从事,即司隶校尉属官。
魏元帝景元三年(262年),司马昭任命锺会当镇西将军,假节钺,并且掌管关中的所有军事。
263年八月,受司马昭之命,与邓艾和诸葛绪等人以十八万兵力,分东中西三路攻蜀,意图灭蜀。锺会率主力十馀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不久攻陷阳平关,并派人祭拜了诸葛亮的坟墓。其间夺了诸葛绪的权,并吞并其兵力。姜维不得已,退守剑阁。锺会大军攻打剑阁,却被姜维绊住,相持于此。在此期间,锺会发布檄文昭告蜀汉军民。
这时,邓艾偷渡阴平,奇袭进军向成都,于绵竹击杀诸葛瞻,刘禅率众投降。姜维听闻诸葛瞻兵败,又听到许多关于刘禅的传言,于是引军弃剑阁往成都。锺会即率大军到达涪县,同时派遣部下追赶姜维。刘禅遣使敕姜维等令降于锺会,姜维得知消息后归降于锺会。锺会于是禁止士兵抢夺侵扰,向蜀汉官员释出善意,与姜维建立交情。此前锺会在汉中时从蒋琬的儿子蒋斌处问到蒋琬葬在涪县,于是去涪县祭拜了蒋琬。
十二月,魏帝曹奂下诏任命锺会为司徒,并且进封他为县侯,增加一万户的食邑,另外还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亭侯,各给予一千户的食邑。
平蜀后,锺会密报司马昭说邓艾居功自傲、想要谋反,司马昭便命令锺会把邓艾关进囚车解押回朝。于是锺会进军成都,监军卫瓘先行,把司马昭的手谕传达给邓艾的士兵,于是邓艾的士卒皆放下武器,并将邓艾押入囚车。而后,锺会又收到司马昭书信,说怕锺会收服不了邓艾,已派中护军贾充率领步兵骑兵万人通过斜谷、屯军乐城,司马昭自己则率领十万兵士屯军长安。
魏元帝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六日,锺会集合了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武将官员及蜀汉故官,在蜀汉朝堂为刚逝世的郭太后发丧,同时宣称自己手握太后遗诏,决意起兵灭掉司马昭,把武将官员们都关在城中,自认能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中。锺会似乎原本打算派姜维率蜀兵出斜谷,占领长安,再派骑兵经陆路、步兵经水路会合于洛阳,就能翻转天下局势;又或者,打算据守蜀地。然而护军胡烈藉著饮食传送的机会,与城外的儿子联络,用计致使城外诸军混乱。《晋书》又有一说,是监军卫瓘装病,到城外联络诸军。正月十八日,军队突然围攻进城,锺会与姜维及一众蜀汉官员一起死于兵乱之中,终年四十岁。
- 《世说新语· 言语篇》中有描写锺会小时机敏的故事。记曰锺毓与锺会年少时即有美名,因此锺毓13岁时,魏文帝曹丕听说了此事,就对他们的父亲锺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锺毓、锺会于是奉旨晋见。文帝见锺毓脸上有汗,便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锺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但见锺会脸上无汗,便问:“那你为什么不出汗?”锺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然历史上曹丕驾崩时(226年),锺会不满二岁,故此轶事当为小说家所杜撰。而此文亦是中华民国国民中学国文科标准教材。
- 《世说新语·言语篇》还有另一篇关于锺毓锺会兄弟的故事,话说锺毓兄弟小时候,父亲午睡时,一起偷喝了药酒。这时父亲其实已经醒来,只是假睡好观察两人。锺毓拜而后饮,锺会饮而不拜。事后父问锺毓为什么拜,锺毓说:“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锺会为什么不拜,锺会回答:“偷本非礼,所以不拜。”同样在《世说新语·言语篇》,也有另一篇讲孔融的儿子偷酒喝不行礼的故事,但并没有对比两兄弟的表现。
- 锺会为其母张昌蒲作传。其中写到,张昌蒲怀孕时,另一位夫人孙氏在其饮食中暗中下药。后来锺繇发觉,将孙氏赶出家门。《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写,锺繇因宠爱锺会的母亲而休妻,此事连卞太后都出面说话让魏文帝曹丕下诏要锺繇迎回妻子,锺繇不肯甚至闹自杀自残,曹丕只好放弃。最后张昌蒲没有被扶正,而是另立贾氏为正妻。《通典》记载有锺毓为被休的母亲服丧的议论[8]。似乎可以推论,孙氏就是原本锺繇正妻,而孙氏可能是锺毓的母亲。
- 《世说新语·巧艺篇》写,荀勖的母亲是锺会堂姊,荀勖早年丧父依附锺氏,锺会却与这个堂甥交情不合。荀勖有价值百万的宝剑寄放在母亲锺夫人处。锺会擅长书法,模仿荀勖笔迹写信向锺夫人取剑,偷走了就不还了。荀勖知道是锺会却没办法,想办法报仇。后来锺氏兄弟用千万建了一个宅子,盖得很精致,还没搬进去住。荀勖很会画画,就偷偷跑进新宅门堂画了锺繇画像,衣冠状貌栩栩如生。锺氏兄弟进门看见画像,非常悲伤,新宅就此空废了。又,锺会〈蒲萄赋序〉写到:“余植蒲萄于堂前,嘉而赋之,命荀勖并作。”似乎可见锺会与荀勖两人的亲近。
- 《三国志》写锺会弱冠时与王弼名声并列。《三国志》注引何劭为王弼作传提到,王弼与锺会有交情,锺会论议以校练考核名实为主,但常佩服王弼高尚的志趣。
- 《三国志》写傅嘏喜欢讨论“才性同异”的问题,锺会作《四本论》进行整理探讨。《三国志》注引《傅子》记载,傅嘏论才性很精妙,很少人能达到他的高度。锺会虽然年纪较轻,傅嘏认同他观察判断的能力,而与他有交情。
- 《三国志》注引《世语》中描写夏侯玄卷入政争被收押时,锺毓当时担任执法的廷尉。锺毓哭著替夏侯玄写罪状,而锺会则借机想与夏侯玄结交,却遭到夏侯玄严正拒绝。
- 《三国志》写,锺会是杀害名士嵇康的主谋,但并没有说明原因。《三国志》注引《嵇氏谱》、及《晋书》写,锺会曾率众拜访嵇康却不被嵇康理会,因而怀恨在心,所以藉著吕巽吕安兄弟的案件,劝司马昭杀死嵇康。在《世说新语·文学篇》描写了锺会与嵇康的交流,锺会写成了《四本论》后,想给嵇康看,又害怕他的问难,就从门外把《四本论》丢进去自己跑掉了。
- 《晋书》也描写,锺会常常询问阮籍时事问题,想要挑出毛病定罪,而阮籍因总是酣醉而幸免。北宋晁载之《续谈助》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写锺会曾向人说:“吾年少时一纸书,人云是阮步兵书,皆字字生义,既知是吾,不复道也。”
- 《晋书》写,山涛与锺会、裴秀都有交情,尽管锺裴二人争权不和,山涛居中与两人关系如故。
- 《世说新语·赏誉篇》写锺会评价王戎和裴楷:“裴楷清通,王戎简要。”《晋书》写,锺会将裴楷推荐给司马昭。裴楷对锺会的评价则是:“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另又载,锺会伐蜀前曾拜访王戎,王戎提醒锺会:“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 《三国志·蒋琬传》中写,锺会伐蜀时路经阳平关,派人祭拜诸葛亮的坟墓。并且写信给驻守汉城的蒋琬之子蒋斌,信中写道:“巴蜀贤智文武之士多矣。至于足下、诸葛思远,譬诸草木,吾气类也。桑梓之敬,古今所敦。西到,欲奉瞻尊大君公侯墓,当洒埽坟茔,奉祠致敬。愿告其所在!”诸葛思远,即诸葛瞻。随后蒋斌也回信告知了父亲的坟墓在涪县。之后锺会路过涪县的时候,也真的去祭拜了蒋琬。
- 《三国志·姜维传》写,锺会灭蜀后与蜀汉将领姜维交好,曾向杜预说出对姜维的评价:“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公休即诸葛诞,太初即夏侯玄。
- 《三国志》注引《世语》写,司马师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几经修改不能满意,锺会帮助虞松更改了五个字,司马师因此认识到锺会的才能。而锺会为了应付虞松口中“博学明识,无所不贯”的司马师,闭门精思了十天。两人见面谈了一整天,结束后司马师拍手叹息说:“此真王佐材也!”裴松之不认同这篇记载,他认为锺会的名声应该不需要透过虞松引荐给司马师。
- 《世说新语·贤媛篇》中写许允卷入政争被司马师杀害,司马师派锺会拜访许允的妻儿,许允的妻子认为儿子们的才能不高,嘱咐儿子们平常心面对即可。锺会回去后,许允的儿子们并没有被牵连。
- 《世说新语·排调篇》写司马昭与陈群的儿子陈泰、陈矫的儿子陈骞同车,呼唤锺会上车,还没等他来就先开车了,后来碰面的时候司马昭说:“与人期行,何以迟迟?望卿遥遥不至。”意思是因锺会父亲锺繇的“繇”与“遥”同音,故意拿父讳的谐音戏弄他。锺会不甘示弱回答:“矫然懿实,何必同群?”用八个字讲出三人父亲的名字。司马昭不放弃直接明着来,问:“皋繇何如人?”锺会又答:“上不及尧、舜,下不逮周、孔,亦一时之懿士。”同样在《世说新语·排调篇》,也有另一篇讲锺毓被司马师、陈泰以及武周的儿子武陔等人戏弄的故事,锺毓同样用“古之懿士”“君子周而不比,群而不党”回答。
- 《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及《晋书》写,锺会死后尸体无人殓葬,向雄便出面收葬锺会。原来数年前王经因曹髦事被杀,向雄曾为王经哭丧,向雄事后因别的事件而被关押,时任司隶校尉的锺会任命在监狱中的向雄为都官从事,即司隶校尉属官。司马昭责问向雄:“王经去世,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锺会叛逆,你又安葬,我若宽容你,那还有王法吗?”向雄说:“从前先王掩埋刑人的尸体,仁流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后才安葬吗?现在法已施行,依法已完备。我因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道义上也没有过错。法立于上,敎弘于下,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立身于违背生死常理呢?殿下把他的枯骨弃在荒野,作为将来的贤人的口实,不太可惜吗?”司马昭听后款待并放过了向雄。
- 《晋书》写,西晋时冯𬘘意图阻碍张华的仕途,向司马炎进言表示,锺会之乱司马昭也有责任,因司马昭太过重用锺会。司马炎问:“当今难道有像锺会的人吗?”冯𬘘给予暗示。日后张华果然不被司马炎重用。
- 干宝《搜神记》卷五“散骑侍郎王佑疾困”故事中有:“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锺士季各督数鬼下取人。”南宋天心派道士路时中所撰《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三论述瘟神行瘟之源由和制瘟之法,云:“但今末世,时代浇薄,人心破坏,五情乱杂……东方青瘟鬼刘元达,木之精,领万鬼行恶风之病;南方赤瘟鬼张元伯,火之精,领万鬼行热毒之病;西方白瘟鬼赵公明,金之精,领万鬼行注气之病;北方黑瘟鬼锺士季,水之精,领万鬼行恶毒之病;中央黄瘟鬼史文业,土之精,领万鬼行恶疮痈肿。”之后瘟神锺士季的名字,又转变为锺仕贵、锺士秀等形音相近的名字。没有直接证据说明瘟神锺士季源于锺会,但有人认为锺会封神一事与六朝崇拜败军死将为鬼神的信仰有关,如项羽演变为项王神,苏峻演变为苏侯神的例子。[9]
- 《三国志》记载,锺会死后,在锺会家中找到有书二十篇,名曰《道论》,而书的内容属于“刑名家”;又提到锺会曾论才性同异、易无互体。《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记有《周易尽神论》、《周易无互体论》、《周易论》、《老子道德经注》、《刍荛论》、《锺会集》等著作流传至隋唐。牟宗三认为锺会兼论才性与注老易,可谓从“才性名理”至“玄学名理”的转关人物。[10]
- 锺会曾就“才性同异”问题作《才性四本论》,简称《四本论》。才性之辩是当时受到重视的议题。《四本论》的内容已经散佚,只知道以下大纲。《世说新语》注引《魏志》提到:“会论才性同异传于世。四本者,言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也。尚书傅嘏论同,中书令李丰论异,侍郎锺会论合,屯骑校尉王广论离。”[11]
- 锺会主张“易无互体”,也就是反对把二至四、三至五爻推为新的卦象。当世荀𫖮曾就互体这个题目与锺会辩论。与锺会友好的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也曾批评互体。
- 关于锺会的《老子道德经注》,近代研究者从《文选》李善注、陆德明《老子音义》及宋朝道士李霖的《道德真经取善集》中找出二十四条锺会《老子注》的内文,锺会的《老子注》中似乎可以见到汉代宇宙论的影响,且具有汉代章句之学的特点,另又以内外关系诠释有无,与王弼的以无为本有所不同。[12]
- 锺会曾常常对人说过:“我年轻时写一纸信,人们都以为是阮籍写的信,他们觉得字字生义。后来他们知道是我写的,全都闭嘴不再说话了。”[13]
- 锺会之父为著名书法家锺繇,而锺会本身在书法上亦有相当造诣,唐朝时尚有作品传世。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引梁庾元威《论书》目锺会为九品中的“上品之下”。
- 唐张怀瓘《书议》评价锺会的书法为“真书第五”,“章书第六”“草书第七”。将钟会的隶书、行书、章草和草书置于妙品中,仅次于神品。称其为:“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蔡邕、张昶、荀勖、皇象、韦诞、钟会。度德比义,崔、张之亚也,可微劣右军(王羲之)行书之价。——以上六人第二等。”引窦臮《述书赋》赞锺会之书法“观士季之轨辙,审锺家之超越。将遗古而偕能,与象贤而蹈拙。如后生之可畏,实气盖于前哲。”
- 南齐王僧虔《论书》曰:“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惟见笔力惊绝耳。”
- 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称“钟会书有十二意,意多奇妙。”
- 《杜工部草堂诗笺》注引袁昂《论书》云:“钟书有十二种意外巧妙,实亦多奇。”
- 梁庾肩吾《书品论》,分书法家上中下品,有十七人为上品、另有四十八人为中品,五十六人为下品。取三人为上品之上(张芝、钟繇、王羲之),五人为上品之中(崔瑗、杜度、师宜官、张昶、王献之),……索靖(幼安)、梁鹄(孟皇)、韦诞(仲将)、皇象(休明)、胡昭(孔明)、钟会(士季)、卫瓘(伯玉)、荀舆(长胤)、阮研(文几)此九人为上品之下。 “士季之范元常,犹子敬之禀逸少。而功拙兼效,真草皆成。”
- 唐李嗣真《书后品》载:“……始于秦氏,终唐世,凡八十一人,分为十等。上中品七人。蔡邕、索靖、梁鹄、钟会、卫瓘、韦诞、皇象……钟、索迹虽少,吾家有小钟正书《洛神赋》,河南长孙氏雅所珍好,用子敬草书数纸易之。”可见,唐朝之时还有钟会书法作品《洛神赋》,今不可见也。
- 唐韦续《墨薮》曰:“上古创意制字,务在形质。自夏禹之后,乃精妙间生,体操屡移,实难具美。今继真约古,晶藻录其长,分为三等,皆旁通上中下,总一百九人,列之于后。”钟会八分被归为上下类。
- 唐卢元卿《法书录》云:“贞元十一年正月,于都官郎中窦众兴化宅见王廙书、钟会书各一卷。”钟会书法作品此时仍存于世。
- 但有人认为钟会的书法离钟繇的书法还有很大距离。唐武平一《徐氏法书记》日:“先贤所评,子敬之比逸少,犹士季之比元常,言去之远矣。”
- 锺会又善于效仿他人书法,伐蜀胜利后,曾伪造邓艾书信使司马昭对邓艾产生怀疑下令收押邓艾。锺会趁机兼并了邓艾的军队。《世说新语》亦记载有锺会假冒外甥荀勖笔迹,骗取荀勖的宝剑之事。
- 蒋济:“非常人也。”(《三国志·锺会传》)
- 曹髦:“会典综军事,参同计策,料敌制胜,有谋谟之勋,而推宠固让,辞指款实,前后累重,志不可夺。”(《三国志·锺会传》)
- 傅嘏:“子志大其量,而勋业难为也。可不慎哉!”(《三国志·傅嘏传》)
- 锺毓:“会挟术难保,不可专任。”(《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锺会传》)
- 陈寿:“寿春之破,会谋居多,亲待日隆,时人谓之子房。”(《三国志·锺会传》);“王凌风节格尚,毌丘俭才识拔干,诸葛诞严毅威重,锺会精练策数,咸以显名,致兹荣任,而皆心大志迂,不虑祸难,变如发机,宗族涂地,岂不谬惑邪!”(《三国志·王毌丘诸葛邓锺传第廿八评》)
- 司马师:“此真王佐材也!”(《三国志·锺会传》注引《世语》)
- 夏侯霸:“有锺士季,其人管朝政,吴、蜀之忧也。”(《三国志·锺会传》注引《世语》)又曰:“有锺士季者,其人虽少,终为吴、蜀之忧,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三国志·锺会传》注引《汉晋春秋》)
- 辛宪英:“会在事纵恣,非特久处下之道。”(《三国志·锺会传》注引《世语》)
- 姜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夫韩信不背汉于扰攘,以见疑于既平,大夫种不从范蠡于五湖,卒伏剑而妄死,彼岂暗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岭,而从赤松游乎?”(《汉晋春秋》)
- 裴楷:“如观武库森森,但见矛戟在前”。(《世说新语.赏誉》《晋书·裴楷传》)
- 王元姬:“会见利忘义,好为事端,宠过必乱,不可大任。”(《晋书》)
- 荀勖:“锺会虽受恩,然其性未可许以见得思义,不可不速为之备。”(《晋书》)
- 李石:“苍龙甲戌岁,修筑周公殿。文翁至高君,学校已再变。顺考兴平年,寔纪汉之献。或云锺会书,入木字隠见。自献而至会,朔历斗杓转。会初入蜀时,意不止弱禅。有如猿猱系,百巧欲伺便。杀女不作难,机锋剧刀箭。会书固出繇,家法素所善。至学艾笔迹,暮夜走邮传。老昭岂易欺,真伪猝难辨。欺昭尔尚可,蜀士多秀彦。当其下笔时,宁不愧颜面。虽蒙黼藻文,不揜粪土贱。周公傥有灵,白日下雷电。”(〈殿柱记〉)
- 陈普:“身在成都已孟津,霎时飞首过函秦。子房智勇裁如此,不悟诛秦灭项人。”“诸葛风流尚未休,山川为斩邓锺头。至今青史忧吴蜀,莫把知人责夏侯。”(《陈普诗选》)
- 罗贯中:“汉时良将后,幼作秘书郎。当世夸英俊,时人号子房。寿春多赞画,蜀郡逞轩昂。不学陶朱法,游魂返故乡。”
- 王夫之:“(评郭崇韬)蹑钟会之已迹而益以贪,则必罹卫瓘之网罗而弗能辩,诛死在眉睫而不悟,其工也,正其愚矣。”(《读通鉴论》卷二十九)
- 张溥:“锺士季弱冠与王辅嗣并知名,其论易无互体、才性异同,厥㫖不殊。然山阳易注,光列学宫,而颍川𤣥辨,寂尔不显,岂才地经营,方期功业,无暇立言,或者身族糜覆,䇿书烟销,微言妙义,莫得而闻也。志云:道论二十篇系士季文笔;今不获见,其他亡轶,可以类推。命妇传善言母徳,宗述教训,在齐女傅母、鲁季敬姜之间;乃鸣鹤白茅、枢机慎密,母诲至勤,胡为破蜀以后,顿忘执手之戒,自取灭门?夫司马专国,䀝睨魏鼎,奄有西土,势必自帝;魏亡于司马与亡于士季等亡尔。使反谋果成,步骑并发,缚文王父子,告庙衅鼓,奠安大魏,功岂在闳、散以下;即不然,同为篡臣,割地而守,未知谁雌雄也。时违其才,倾跌须臾,乱兵登城,英雄骈死;天相司马,非尽士季之失。抑览其遗篇,彬彬儒雅,则犹魏文七子馀泽矣。”(《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 余嘉锡:“观其赏誉人者,如钟会、王戎、王衍、王敦、王澄、司马越、桓温、郗超、王恭、司马道子、殷仲堪之徒,并典午之罪人。被赏誉者,若乐广、郭象、刘舆、祖约、杨朗、王应之类,亦金行之乱贼。则其高下是非,又恶可尽信哉!”(《世说新语笺疏:赏誉第八》)(句中“典午”是“司马”之隐语,“金行”则指晋朝因晋为金德。)
- 吕思勉:“魏武帝亡殁了,继之而得志的,却是司马氏父子。忠君爱民的心地,光明磊落的行为,全都看不见了,......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道德,真个就此完了么?不,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没有突然而兴,也没有突然而绝的。虽然在其衰败垂绝之时,也总还有一两人,出而为神龙掉尾的奋斗。这正和日落时的馀晖一般,流连光景的人,更觉得其可爱了。”“锺会为什么要造反呢?他是司马师、司马昭的心腹,人家称他为张子房的。......这时候的司马氏,是不容易推翻的,他岂有不知之理?况且他也向来是个文臣,如何会忽有野心,想要推翻司马昭呢?我们看这个,就知他一定有大不得已的苦衷。”“钟会是个文人,很有学问的,不是什么不知义理的武人,他要尽忠于魏朝,是极合情理的。所以钟会可说和王凌,毌丘俭,诸葛诞一样,都是魏朝的忠臣,并不是自己有什么野心。而他的谋略,还在这三人之上,亦且兵权在手,设使没有北兵的叛变,竟从长安而下,直指洛阳,这时候司马氏的大势如何,倒是很可担忧的了。”“钟会的效忠于魏。姜维的效忠于汉,又可称封建道德之下的两个烈士了。”(《三国史话》〈姜维与锺会〉)
- 锺皓,字季明,东汉名士。于《后汉书·卷六十二》有传。[14]锺氏是颍川大族,家族擅长于刑律。锺皓终生未仕,以诗律教授门徒千馀人。与荀淑受当时士大夫所归慕,李膺常叹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
- 张昌蒲,锺繇的妾,太原兹氏人。甘露二年二月病死,年五十九。
- 贾氏,嫡母。孙氏被锺繇休妻后,钟繇更纳贾氏。
- 锺毓,字稚叔,锺会的异母兄。太和二年(228年)为黄门侍郎。继承锺繇爵位定陵侯,后历任曹魏廷尉、尚书、后将军,都督徐州、荆州军事。死后追赠车骑将军,谥“惠侯”。
- 锺劭。《三国志‧锺繇传》:“初,文帝分毓户邑,封繇弟演及子劭、孙豫列侯。”可以解释为锺繇的儿子,也可以解释为锺繇弟弟锺演的儿子。如果当作是锺繇的儿子,是锺会的异母兄。
- 锺毅,锺会养子,本为锺会兄子。锺会败亡后被诛。唐朝韦续《墨薮》书中记有锺毅擅长行隶,被评为下上。
- 荀勖,锺会的堂甥,也就是堂姊的儿子。祖父是荀爽。西晋时官至中书监、尚书令,封济北郡侯,死后追赠司徒,谥“成侯”。擅长于音乐和绘画。因早年丧父成长在锺家,和锺会颇有互动。
- 锺琰,锺繇曾孙女,也就是锺会某个兄长的孙女。有才德,嫁给西晋将领王浑,生王济。
小说《三国演义》中,锺会的登场与史书中大致相同,但有一些细节上的差异。锺会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在一百零七回夏侯霸奔蜀,提及魏国有将才锺会邓艾二人正在妙龄,其中对锺会的描述是“喜读兵书,深明韬略。司马懿与蒋济皆称其才。”在征毌丘俭、诸葛诞的章回中,具体化描写了锺会向司马师、司马昭的建策,令司马昭说出:“君真吾之子房也!”。可看出《三国演义》更强调于锺会的军事能力、作为司马氏谋主的身分,以及与邓艾的对立。
《三国演义》中锺会形象颇为复杂。一方面他相当有文化素养,战略上提出“全国为上”的概念,在寿春主张放归东吴降卒显示宽仁,在汉中受到诸葛亮幽灵嘱托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另一方面小说也加重描写其恶劣的行径,如在收邓艾一节,写锺会“以鞭挞邓艾之首而骂曰:‘养犊小儿,何敢如此!’”但作者亦将锺会与邓艾、姜维并列,作诗感叹三人的才干与命运。
- 志水明《异乡之草》(全一册)中有以锺会为主角的短篇〈睑之乐土〉,是基于锺会与母亲张昌蒲之关系的创作。
《全三国文·锺会·母夫人张氏传》:夫人性矜严,明于教训。会虽童稚,勤见规诲。年四岁授《孝经》,七岁诵《论语》,八岁诵《诗》,十岁诵《尚书》,十一诵《易》,十二诵《春秋左氏传》、《国语》,十三诵《周礼》、《礼记》,十四诵成侯《易记》,十五使入太学,问四方奇文异训。
《三国志·锺会传》:及壮,有才数技艺,而博学精练名理,以夜续昼,由是获声誉。
《三国志‧荀彧传》注引《荀氏家传》曰: 绍子融,字伯雅,与王弼、锺会俱知名,为洛阳令,参大将军军事,与弼、会论易、老义,传于世。
傅畅晋诸公赞曰:帝常与中护军司马望、侍中王沈、散骑常侍裴秀、黄门侍郎锺会等讲宴于东堂,并属文论。名秀为儒林丈人,沈为文籍先生,望、会亦各有名号。帝性急,请召欲速。秀等在内职,到得及时,以望在外,特给追锋车,虎贲卒五人,每有集会,望辄奔驰而至。
魏氏春秋:二月丙辰,帝宴群臣于太极东堂,与侍中荀𫖮、尚书崔赞、袁亮、锺毓、给事中中书令虞松等并讲述礼典,遂言帝王优劣之差。帝慕夏少康......于是侍郎锺会退论次焉。
《三国志‧魏书五》(景元元年)十二月甲申,黄龙见华阴县井中。甲午,以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为父后出母更还依己为服议〉:“魏嘉平元年,魏郡太守锺毓为父后,以出母无主后迎还,辄自制服。”
陈圣宇,〈六朝蒋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学研究》. 第1 期(2007 年)
《世说,贤媛篇》注“《魏氏春秋〉曰:王广字公渊,王凌子也,有风量才学,名重当世,与傅嘏等论才性同异,行于世”
《裴子语林》:锺士季常向人道:“吾少年时一纸书,人云是阮步兵书,皆字字生义,既知是吾,不复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