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一種垂直運送行人或貨物的運輸工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电梯(香港作升降机),粤港澳又称“䢂”[注 1];是一种垂直运送行人或货物的运输工具。
某些多层办公大厦可能需要数以十计的客运升降机。为了增加升降机的速度、效率和建筑物可用的面积,多数高楼大厦会把升降机分成数组,每一组负责部分楼层,并且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楼层的使用模式,作出不同的调整和调度。亦有些非常高的摩天大楼,乘客需要使用中途不停站快速升降机,先从地面前往高层的空中大堂(即高层升降机大堂,Sky lobby),之后再转乘普通升降机前往目的地。有些最新的升降机则使用智能升降机分配系统,在大厅使用触控萤幕,即可预叫指定要到达的楼层,让同层一起的人能集结乘梯。这些都能加强乘坐体验,由于电梯是利用对重,于重量上达成平衡与滚轮系统共同运作来移动的,所以如果只有一两人下楼,这时候煞车等所消耗能量反而比上楼高,同时也可以发现,运送更多人除了乘客等待时间更短,总的耗电量也随之减少,因此多电梯协同安排呼唤楼层的设计效率高。[4]还可以把位能转换为动能时进行回收,也能回生出电力,台湾产业跟学界更统计,如果2300万人里每一百台电梯,就有8到9台采用这种“电力回生装置”,一年就可以省出2.4亿度电,尤其高层住宅效益更大。[5]
古代的中国及欧洲各国都有以辘轳等工具垂直运送人和货物。现代的升降机是十九世纪蒸汽机发明之后的产物。1845年,第一部液压升降机诞生,当时使用的液体为水。1853年,美国人艾利莎·奥的斯发明自动安全装置,大为提高钢缆曳引升降机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国纽约一家楼高五层的商店安装了首部使用奥的斯安全装置的客运升降机。自此以后,升降机的使用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高速的发展。最初的升降机是由蒸汽机推动的,因此安置的大厦必须装有锅炉房。1880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使用电力的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升降机”正式出现。
升降机的发明令摩天大楼变得可能,客运亦是升降机最常见的用途。客运升降机所需的载客量跟建筑物面积、用途相关。一般的客运升降机的载客量,由数百公斤至2,000多公斤不等。四层以下的楼宇使用的升降机,有可能是液压式的。十层以下的楼宇使用的升降机速度一般为每秒1.5米(5.4km/h)。十层以上的速度可达每秒2.5米(9km/h),以至每秒6米(21.6km/h)。目前全球最快电梯位于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达秒速21米(72km/h)。[6]
有些客运升降机的“轿厢”(Cab)装饰得美仑美奂,以云石甚至黄金装饰都有。部分客梯还有空气调节,和电视机供乘客观看。
有些客运升降机的轿厢是透明的,放在建筑物的外墙旁行走,供乘客观光用。
一部份有门禁管制的大楼,需有感应卡片、密码、指纹辨识等,才能按下电梯特定楼层的按钮,或者以显示屏提示前往特定楼层升降机。
货运升降机一般比客运升降机大和载重较多,由2000至5000公斤不等,多数都是采用曳引式,有部分货运升降机甚至可以容纳轻型车辆。货运升降机内一般没有很好的装饰,一些则会装上木板或软垫以避免运货时被损坏,旧式货运升降机许多都有人手控制的升降机门开关。
还有一种非常小的货运升降机,叫做哑侍应,楼层按钮设于轿厢门外,专门供多层餐馆内用来运送食物、杯盘(菜梯)。这类杂物升降机亦会在多层图书馆或医院内用来运送书本、病历(送书梯)。也有一些专门运送行李的大型升降机,这种升降机是不准载人。
在建筑工地、仓库等地方有时会采用齿轮齿条啮合式升降机(在台湾俗称“施工梯”,须受到劳检单位的规范;在香港俗称为“笼䢂”)来运货及让工人乘搭。这种升降机没有升降机井,使用齿轨支持及移动轿箱。
在一些空间有限的建筑,由于停车场和入口位处不同楼层,兴建斜道会占用太多空间(尤其是部分建筑,其停车场与汽车出入口之间相隔多于一个楼层),因此这些建筑会安装汽车电梯。 此外,一些智慧停车场也会采用汽车电梯以作停车场出入口,透过电梯的垂直及/或水平移动将汽车运送到泊位。
曳引式升降机由多条钢缆把轿箱悬挂在升降机井顶部机房的曳引轮之上。钢缆另一端悬挂作平衡的对重。配重一般为轿箱加上50%负载时的重量。当轿箱移动时,配重会向反方向移动。曳引轮是依靠钢缆的粗糙表面及引轮上坑纹之间的摩擦力来拉动轿箱。因此当钢缆或曳引轮用旧之后,必须适时更换以防滑溜。电动机负责带动曳引轮转动,提供动力升起或放下轿箱。电动机可能是交流,亦有可能是直流。部分电动机要使用齿轮带动曳引轮,较新及较快的升降机一般会采用无齿轮带动。部分高层曳引式升降机还有重量补偿装置,在轿箱及对重之下设有一条钢缆或锁链,连接到地上。作用是补偿悬挂轿箱或对重的钢缆长度改变引起的重量变化。
曳引式升降机一般需要在井道的顶部设置机房。近年设计新型的曳引式升降机,采用纤维-钢缆复合缆索,可以减少所需的润滑及维修。此外新型的电动机体积小,可以安装在主导轨或井壁,免除机房设置,称为无机房电梯。而无机房电梯是由芬兰通力电梯在1996年研发。
轿箱由底下或侧面的柱塞支撑及升降,柱塞由液压推动。部分柱塞可作望远镜式折叠,减少地底所需要的深度。部分柱塞不可折,安装时地下必需挖一个洞。因为柱塞的限制,油压式升降机一般只会在2至5层高的建筑物上使用(不多于20米)。油压式升降机的优点是机房可设置在任何位置(当然不能离开轿箱太远),而且占地较少,机械亦较为简单;一般使用亦较少机会发生问题。但是亦有耗电量大,速度低的缺点,秒速不高于1米,以及运行时会发出高热。故此,机房须用空调以降温,否则升降机运行不畅,甚至因过热而停机。
轿箱于气密式升降道内,以气压差调节方式,达到运行的功能。常用于信件文书的传递,近期亦有用于载人电梯的设计出现。此类电梯的升降道可省去钢索与柱塞,并具有气密结构,轿箱可如同针筒内的推杆般,运行至升降道最顶端与最末端。轿箱结构亦较为精简,底部坑道也不需要存在。
以目前市面能见的气动式电梯来看。有以下特性:下行进排气量与乘载重量会直接影响到电梯运行速度。载重量会直接影响气密式升降道结构的强度需求,无法像钢索曳引和柱塞油压一般乘载较高的重量。与曳引式不同,运行中若遭遇停电,可借由重力与自然进气降至底层楼。上行利用大气压力提升轿箱;下行利用重力下降。空气的压缩性比油和钢索明显,以往搭乘电梯感受到的上下晃动,在气压带动的电梯里会更为明显。
升降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一条垂直的升降机井内,升降机井壁装有导轨,一个上下移动的轿箱及有用来平衡的配重。轿箱上的导靴限制轿箱的移动。
升降机的门可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外门及内门。内边一层的门是装在轿箱上,一般称为轿箱门。开关门的机械装置安装轿厢顶上驱动轿门,称做门机。外边的一层门则是装在每层的升降机井入口,一般称为层门(或厅门),其开、关门由轿门通过门刀带动。层门平时以弹簧(或重锤)保持在关闭的状态,防止有人掉进井内。内门附有感应器(所指乃机械式或光幕式安全触板),感应器有机械和光电式(红外线)二种,防止挤压到人或货物。门的形式有中分和双折二种,对开门距特别大可用中分双折,如果特别要求,也可做三折门。
早期的升降机以及现今一些安装于仓库或厂房的载货用电梯并无全自动开关的扉门,轿箱可能只有手动拉闸。而外门则可能是要手动向外开启的掩门。
现代的升降机门常见的是全自动左右水平对开趟门,也有只向左或右单边趟门,亦可能在轿箱内不同方向设有多组机门,以迁就不同楼层在井道不同方向的出入口。半自动﹙按钮操作﹚上下垂直对开趟门、向上单边趟门,多见于工业大厦和仓库大型货运升降机或多层食肆及图书馆内的“哑侍应”上。
电梯具有各种安全装置,防止轿箱因钢缆断裂、制动失灵等任何原因造成的坠落。最低限度的安全装置包括在机房装设的钢缆限速器,在轿箱及对重上安装安全钳。
限速器会在电梯向下超过预定速度的时候,锁紧限速器缆索,从而启动安全钳,刹停电梯。
安全钳是一种机械安全装置,由奥的斯发明,当电梯速度超过预定速度时,限速器会锁紧限速器缆索后,启动安全钳夹紧导轨,把轿箱或对重刹停。
升降机缓冲器位于电梯井道底部,作为最后的保护。当电梯发生故障、在下降时超逾行程,缓冲器可减低电梯的冲撞力。
若以乘客数量计算,升降机的安全纪录应该超过其他各种交通工具。但仍偶有致命意外,为保障客运升降机乘客安全,多数国家和地区有特定的法律规定升降机安全和检查维修。[7]
多数的法例规定,升降机内最少必须有:警钟、对讲机/求助电话(被困时求救)、开(关)门按钮和紧急停止按钮(但有部分升降机不设此按钮)。部分升降机还有后备电池照明等设备。很多升降机还有超载警告,防止因过重引起意外。
部份升降机设有闭路电视 (及监控屏),让升降机外的人可以看见轿箱内发生的事情。
万一因为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被困在升降机内,应该保持镇定。使用警钟或对讲机向管理处求救,等候管理处召唤电梯维修人员把升降机打开。若果乘客有手提电话,可按照升降机内保养公司贴纸或指示牌的电话号码,致电升降机保养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较先进的对讲机更可让乘客直接与升降机保养公司要求救援。一部分符合无障碍设计之电梯更设有附有标示字句的机身知悉灯。必要时 (例如升降机内有人受伤、发生火警等) 亦可直接致电紧急求救电话要求救援,因为消防员以救人为第一原则,然而救人时除非备有电梯手动解锁锁匙,否则会以暴力爆开升降机门,结果做成升降机损伤,不但令升降机要花多一些时间维修,更会增添额外保养开支。受困时不要强行打开升降机门离开,因为轿箱当时不一定是对齐楼面,升降机亦有突然再次开动的可能,强行离开可能会掉进井内,或被移动中的升降机压伤,而且正常情况下升降机门很难可以徒手打开,短时间困在升降机内通常不至于导致窒息,而且很少会有下坠的风险。一部份电梯可在停电等状况发生时,自动以备用电池的电力将车厢移动至最近的楼层后打开厢门,使得乘客不会被困在电梯内。[8]、[9]。
当发生火警时,不可乘包括消防电梯在内的一般升降机逃生(港铁部分车站指定出口的高速升降机除外,包括香港大学站、西营盘站、何文田站及利东站,这些升降机安装了防火卷帘防止浓烟进入),因为浓烟很可能进入升降机井内,而升降机亦很可能随时停止或者缆线会被烧断,应该使用楼梯逃生。
部分升降机在设计允许有合适装备的消防员在救火时用于前往起火楼层,被称为消防升降机。但需注意,消防升降机在火灾时主要供消防人员使用,可能不适合楼内人员在火灾中用作逃生。[10][11]
机顶的反绳轮则放到机底,钢缆横过机底,以使机箱于最高层,能比曳引电动机高。例子:港铁深水埗站。
旁置式机房升降机始终不适合十多层以上的楼宇,因此该些楼宇很多时仍要用普通升降机,为了迁就总高度,一些楼宇会把机房放到楼宇顶层而不放于天台,这些楼宇顶层便不设升降机服务,或另设短距离升降机来服务。例子:港铁金钟站。
部分升降机的升降机行走的轨道并非垂直,例如艾菲尔铁塔(奥的斯制造)类似的例子还有香港沙田宝福山(迅达升降机)、香港愉景湾愉景北商场(台日电梯)、香港大澳文物酒店(达辉工程),新界葵涌邨至禾塘咀街百步梯(奥的斯)。
部分升降机的轿箱是双层的,为疏解较高大楼庞大的人流,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油双塔(奥的斯制造)、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奥的斯制造)、新鸿基中心(奥的斯制造)、鲗鱼涌港岛东中心(奥的斯制造)、香港铜锣湾世贸中心商场(东芝制造)、九龙站上盖环球贸易广场(迅达升降机制造)、铜锣湾希慎广场(三菱制造)、台湾的台北101(东芝制造)、中国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奥的斯、东芝、日立、蒂森克虏伯制造)、中国的上海中心大厦(三菱制造)、中国的天津环球金融中心(三菱制造)、中国广州的珠江城大厦(奥的斯制造)、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奥的斯制造)、中国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日立制造)、中国深圳的京基100(三菱制造)、中国深圳的平安金融中心(写字楼电梯由迅达及日立制造,而穿梭电梯由奥的斯制造)等大楼的升降机皆是。
德国蒂森克虏伯电梯侧于近年设计了一款共用井道的升降机名为TWIN,2个机箱位于同一井道,互相配合各自运行。如南昌大学二附院住院部[12]。
2017年6月22日,在德国罗特魏尔蒂森克虏伯电梯研发中心完成了 MULTI的全球首秀。利用直线电机技术,MULTI使得电梯轿厢脱离了缆绳的束缚,可实现水平和垂直移动,不同于传统电梯每个井道内只有一个轿厢上下移动的运行模式,MULTI可允许多个轿厢循环运行——相当于建筑内部的地铁系统。
蒂森克虏伯MULTI电梯系统入选《时代》周刊2017年度“25项最佳发明”榜单。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其中两部电梯采用由日立制作所研发的“世界最高速”电梯,营运速度高达20m/s(72km/h;测试时更达到21m/s或75.6km/h),只需要43秒,就能穿越从大厦1层到95层共440米的距离,刷新了全球超高速电梯提升速度;而由三菱电机为上海中心制造的电梯则为全球第二快电梯,最高速度为20m/s。哈里发塔包含目前世界第三快的电梯,速度达18m/s(64km/h或40mph)[13],世界第四快的电梯在台湾的台北101,达16.83m/s(60.6km/h或37.7mph)[14]。
此章节论述以部分区域为主,未必有普世通用的观点。 (2023年12月7日) |
升降机是极安全的交通工具,只要使用恰当,保养得宜,是很少会发生意外的。以下的意外原因大多是使用不当及没有良好保养而发生的。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