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梵语bhavānga巴利语bhavaṅga),佛教阿毘达摩术语,的一种形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铜鍱部提出,现仍传承于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识学说,主要祖述于《发趣论》与《清净道论》,将有分视为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执行有分作用的心称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识(bhavaṅga-viññāṇa)。


上座部佛教

典籍
佛教大纲英语Outline of Buddhism 佛教主题

有分识学说,与大乘佛教中的阿赖耶识学说与如来藏学说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历史文献不足,现代佛教研究者尚无法确定这些学说之间的关连。

字根

有分(bhavaṅga)的字根来自(bhāva),以及分(aṅga)[1][2]。在十二缘起中,(bhāva)为有情存在的状态,在阿毘达摩中又有三有四有等说法。

āṅga有“支”、“分”、“部份”、“肢体”之意,是构成的要素或原因之意。禅支七觉支八正道都使用了这个单字。

历史

在巴利论藏中,《发趣论》是首次提及有分的论书[3],在《弥兰陀王问经》中也提到这个名词。随后的《摄阿毘达摩义论》及各个经论注释书,都广泛应用了这个名词。

现存文献引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世亲时代,当时被认为是分别说部提出[4]。世亲特别提及是由分别说部下的赤铜鍱部提出[5]。在唯识学派论书中常引述此学说,将有分识等同于阿赖耶识[6]

理论

在汉传佛教论书中,记载的有分识学说,分为七心,九心轮,和大乘佛教的阿赖耶识等。在巴利论藏的注释书中,从前生最后一刻死心直至今生最后一刻死心之前,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以有分识而存续[3]

解脱道论

解脱道论》将心识的变化过程,分为七心,有分为心的基础[7],为意识内在最深层的根源。七心以有分为根,在受到外缘时,依序产生转见心,之后生起所受心、所受心、分别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等七心。当外缘灭去,心识回归有分[8][9]。藏传《摄大乘论》中,也记载了有分及七心[10],但此段在汉译本中没有。

解脱道论》用菴罗果譬喻诠释了“夹胜心起”的过程:在紧闭著宫门的宫殿中,国王躺卧睡觉(有分心),哑女在侧服侍,王后坐在旁边,臣属站列于前,聋人在宫门口守门。果园守护人采摘了芒果带到宫门前要献给国王,他叩击宫门(眼门色事夹)。国王听到,命哑女去开门(有分心起)。哑女到宫门口用手势告诉聋人开门(转心,能引发)。聋人开门取得芒果(眼识、见心)。国王拿起了刀,哑女将芒果带入宫殿交给臣属(受持心,等寻求)。臣属将芒果交给王后(分别心,等贯彻)。王后将芒果洗净生熟分开放置后献给国王(令起心,安立)。国王吃芒果(速心,势用)。国王吃完后评说其好坏(彼事心,返缘)。国王继续睡觉(有分心度)[11]

据此譬喻,有分为心王睡眠不活动时的状态,是心的根源,如同线团般,连系一切。当受到外缘时,就会依有分而起心识的作用[12]。因此印顺法师认为,有分识学说是在一意识论一心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13]

唯识学派

巴利论书及注释书

心路过程

按现今的南传上座部理论,心根据其构成成分可分为89种,根据各自不同作用,可分为14种,有分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14][15]。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在结生心生灭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与结生心是同一种果报心,但执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刹那中生灭;最为明显的即是在无梦熟睡的时候,但在清醍的时候,它也在诸心路过程之间出现无数次。[16]

More information 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 ...
八十九心十四作用表
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
意识界 意界 五识界
舍俱推度心(2) 欲界大异熟心(8) 色、无色界异熟心(5+4) 喜俱推度心(1) 意门转向心(1) 速行心(55) 五门转向心(1) 领受心(2) 二种五识心(10)
结生 * * *
有分 * * *
转向 * *
见、闻、嗅、尝、触 *
领受 *
推度 * *
确定 *
速行 *
彼所缘 * * *
* * *
Close

心性本净

《增支部》中有光净心的叙述[17][18],在《增支部》的注释书中,皆认为此光净心即是有分心,如《满足希求》解释有分心不受染污,但因速行心受染污,故有分心也被认为是染污的[19]。《殊胜义》认为,如同河水源头清净一般,因为不善心是由有分心中流出,因此不善心的本性也是清净的[20]。《小部》义注〈大义释〉中也有类似说法[21]

现代研究

世亲大乘成业论》记录赤铜鍱部提出有分识[22],六识身即是有分识[23],为生命前后相续的主体,三有之因[24][4]。现代学者多有相同议论[2][25]。类似的学说尚有大众部提出的根本识、化地部提出的穷生死蕴,大乘论师认为,这些学说所说的主体心识异于六识身而别有自体,皆等同于阿赖耶识阿陀那识异熟识[26]

水野弘元认为,根据有分识学说,在心转向时,内在有分识会暂时丧失,无法保持一类相续,在理论上有缺失之处[27]

印顺法师认为,一心论者中,由识来作解说,可分为意界是常论,与有分识二派。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派,与意界是常、心性本净这两派之间有关连[28]

Rupert Gethin认为,有分识学说并没有清楚说明不善的禀性(随眠)是如何跟著有分传递到下一生[29]。它对于心性本净的解释,也引出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30]

泰国上座部佛教长老佛使比丘,曾批评《清净道论》中的有分识学说为常见,对缘起的解释错误,引起南传佛教内的争议。

注释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