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梵语:bhavānga,巴利语:bhavaṅga),佛教阿毘达摩术语,心识的一种形态,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铜鍱部提出,现仍传承于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识学说,主要祖述于《发趣论》与《清净道论》,将有分视为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执行有分作用的心称为有分心(bhavaṅga-citta)、有分识(bhavaṅga-viññāṇa)。
|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 改善本条目或在 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关主题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5年12月14日) |
| 此条目之 中立性有争议。其内容、语调可能 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或地方色彩。 (2014年7月11日) |
|
有分识学说,与大乘佛教中的阿赖耶识学说与如来藏学说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因为历史文献不足,现代佛教研究者尚无法确定这些学说之间的关连。
有分(bhavaṅga)的字根来自有(bhāva),以及分(aṅga)[1][2]。在十二缘起中,有(bhāva)为有情存在的状态,在阿毘达摩中又有三有或四有等说法。
āṅga有“支”、“分”、“部份”、“肢体”之意,是构成的要素或原因之意。禅支,七觉支及八正道都使用了这个单字。
在巴利论藏中,《发趣论》是首次提及有分的论书[3],在《弥兰陀王问经》中也提到这个名词。随后的《摄阿毘达摩义论》及各个经论注释书,都广泛应用了这个名词。
现存文献引述,最早可以追溯到世亲时代,当时被认为是分别说部提出[4]。世亲特别提及是由分别说部下的赤铜鍱部提出[5]。在唯识学派论书中常引述此学说,将有分识等同于阿赖耶识[6]。
在汉传佛教论书中,记载的有分识学说,分为七心,九心轮,和大乘佛教的阿赖耶识等。在巴利论藏的注释书中,从前生最后一刻死心直至今生最后一刻死心之前,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以有分识而存续[3]。
《解脱道论》将心识的变化过程,分为七心,有分为心的基础[7],为意识内在最深层的根源。七心以有分为根,在受到外缘时,依序产生转见心,之后生起所受心、所受心、分别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等七心。当外缘灭去,心识回归有分[8][9]。藏传《摄大乘论》中,也记载了有分及七心[10],但此段在汉译本中没有。
《解脱道论》用菴罗果譬喻诠释了“夹胜心起”的过程:在紧闭著宫门的宫殿中,国王躺卧睡觉(有分心),哑女在侧服侍,王后坐在旁边,臣属站列于前,聋人在宫门口守门。果园守护人采摘了芒果带到宫门前要献给国王,他叩击宫门(眼门色事夹)。国王听到,命哑女去开门(有分心起)。哑女到宫门口用手势告诉聋人开门(转心,能引发)。聋人开门取得芒果(眼识、见心)。国王拿起了刀,哑女将芒果带入宫殿交给臣属(受持心,等寻求)。臣属将芒果交给王后(分别心,等贯彻)。王后将芒果洗净生熟分开放置后献给国王(令起心,安立)。国王吃芒果(速心,势用)。国王吃完后评说其好坏(彼事心,返缘)。国王继续睡觉(有分心度)[11]。
据此譬喻,有分为心王睡眠不活动时的状态,是心的根源,如同线团般,连系一切。当受到外缘时,就会依有分而起心识的作用[12]。因此印顺法师认为,有分识学说是在一意识论、一心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13]。
按现今的南传上座部理论,心根据其构成成分可分为89种,根据各自不同作用,可分为14种,有分是心的14种作用之一[14][15]。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当中,从投生至死亡之间的生命流不会中断。在结生心生灭之后,紧接着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与结生心是同一种果报心,但执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会中断。每当没有心路过程发生时,有分心即会于每一刹那中生灭;最为明显的即是在无梦熟睡的时候,但在清醍的时候,它也在诸心路过程之间出现无数次。[16]
More information 十四作用, 八十九心 ...
八十九心十四作用表
十四作用 |
八十九心
|
意识界 |
意界 |
五识界
|
舍俱推度心(2) |
欲界大异熟心(8) |
色、无色界异熟心(5+4) |
喜俱推度心(1) |
意门转向心(1) |
速行心(55) |
五门转向心(1) |
领受心(2) |
二种五识心(10)
|
结生 |
* |
* |
* |
|
|
|
|
|
|
有分 |
* |
* |
* |
|
|
|
|
|
|
转向 |
|
|
|
|
* |
|
* |
|
|
见、闻、嗅、尝、触 |
|
|
|
|
|
|
|
|
*
|
领受 |
|
|
|
|
|
|
|
* |
|
推度 |
* |
|
|
* |
|
|
|
|
|
确定 |
|
|
|
|
* |
|
|
|
|
速行 |
|
|
|
|
|
* |
|
|
|
彼所缘 |
* |
* |
|
* |
|
|
|
|
|
死 |
* |
* |
* |
|
|
|
|
|
|
Close
《增支部》中有光净心的叙述[17][18],在《增支部》的注释书中,皆认为此光净心即是有分心,如《满足希求》解释有分心不受染污,但因速行心受染污,故有分心也被认为是染污的[19]。《殊胜义》认为,如同河水源头清净一般,因为不善心是由有分心中流出,因此不善心的本性也是清净的[20]。《小部》义注〈大义释〉中也有类似说法[21]
世亲《大乘成业论》记录赤铜鍱部提出有分识[22],六识身即是有分识[23],为生命前后相续的主体,三有之因[24][4]。现代学者多有相同议论[2][25]。类似的学说尚有大众部提出的根本识、化地部提出的穷生死蕴,大乘论师认为,这些学说所说的主体心识异于六识身而别有自体,皆等同于阿赖耶识、阿陀那识或异熟识等[26]。
水野弘元认为,根据有分识学说,在心转向时,内在有分识会暂时丧失,无法保持一类相续,在理论上有缺失之处[27]。
印顺法师认为,一心论者中,由识来作解说,可分为意界是常论,与有分识二派。大乘佛教的真常唯心派,与意界是常、心性本净这两派之间有关连[28]。
Rupert Gethin认为,有分识学说并没有清楚说明不善的禀性(随眠)是如何跟著有分传递到下一生[29]。它对于心性本净的解释,也引出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30]。
泰国上座部佛教长老佛使比丘,曾批评《清净道论》中的有分识学说为常见,对缘起的解释错误,引起南传佛教内的争议。
玄奘译《成唯识论》卷3:“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
印顺《唯识学探源》:“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三有;分,是成分,也就是构成的条件与原因。在以分别说部自居的赤铜鍱部,把细心看成三有轮回的主因,所以叫有分识。”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关于有分识,巴利论藏最后的《发趣论》(Paṭṭhāna, i, p. 163ff.)各处皆有提到,在此以前的六论则完全没有出现此名称,其实初期论书以来所说的八十九心中,作为三界诸有情的基础心的十九心,即是作为有分识而存续。关于这点,在论藏的注释书或纲要书等中,有详细的说明,但是,在此只想从其潜在识的立场简单做介绍。巴利的有分识,即是作为过去善不善行为结果的异熟识,由前世一切行为的结果,而规定有情的下一生,决定其投生的命运。也就是,有情在结束前生时,依据前生的善恶业,投生到其对应的世界,前生的最后死心cuti-citta,以及接续往下一生的结生心paṭisandhi-citta,都是前生善恶业的果报、异熟。而投生到下一生的最初刹那之结生心,是此有情一生的基础心,此基础心称为“有分识”。”
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4:“分别论者,旧名分别说部,今说假部。说有分识,体恒不断,周遍三界,为三有因。其馀六识,时间断故,有不遍故,故非有分。”
世亲《大乘成业论》:“有如上说持种识体,即依此识。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
玄奘译《成唯识论》卷3:“馀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依止故。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化地部说此名穷生死蕴。”
《解脱道论》卷10:“问云何以夹胜心起?于眼门成三种。除夹上中下,于是上事,以夹成七心,无间生阿毘地狱。从有分心,转见心,所受心,分别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从彼更度有分心。”
《解脱道论》卷10:“于是有分心者,是于此有根心如牵缕。转心者。于眼门色事夹缘故,以缘展转诸界,依处有分心成起,有分心次第。彼为见色事成转生转心。转心次第依眼应转,现得见生见心。见心次第已见以心。现受生受心,受心次第以受义。现分别生分别心,分别心次第以分别义。现令起生令起心,令起心次第以令起义。由业心速行,速行心次第。以速行义,不以方便生彼事果报心。从彼更度有分心。”
印顺《唯识学探源》:“《解脱道论》的次第,是接近无色四蕴的。如见心是识,受心是受,分别心 是想,令起、速行心是思。这点,是值得注意的。奘译在安立以下,起势用心: 而《解脱道论》却多一第五“令起心”。这是说,从见到分别,是对外境的认识 过程;因认识而引起推动内心作业的意志作用。因此,接著就是动作行为的第六 “速行心”。令起是引起作业的,速行是作业的。作业而得果,也即是作业终了 时心识的休息,是第七“彼事心”。奘译作“反缘”。但这还是从行动而返归内心的过程;到了内心澄静的本来,那就是复归于有分心了。从上面所说,可知有分是心识的内在者,深潜而贯通者。见、受、分别,是向外的认识作用;速行是 向外的意志作用,转、令起、彼事,是介于中间的。转是内心要求认识的发动,已不是内在的深细心,也还不是认识。令起心是认识的牵动内心,引起内心意行的反应;但还不是行为者。彼事是行业的反归内心过程。认识与行为的作用一止,那又是有分了。”
吕澂译,藏传《摄大乘论》:“圣上座部教中,亦说名曰:有分及见,分别及行,动及寻求,第七能转。”
《解脱道论》卷10:“问何譬喻?答:如王殿上闭城门卧,伛女摩王足。夫人坐,大臣及直阁列在王前,聋人守门依城门住。时守园人取菴罗果打门。王闻声觉,王敕偻女:汝当开门。偻女即奉命,以相貌语聋人言。聋人解意,即开城门,见菴罗果。王捉刀,女受果,将入现于大臣。大臣授与夫人。夫人洗净,或熟或生,各安一处,然后奉王。王得食之。食已即说彼功德、非功德。还复更眠。”
《解脱道论》卷10:“如是如王卧,如有分心可知。如守园人取菴罗果打门,如是于眼门色事夹可知。如王闻彼声王觉。教伛女开门,如是以缘展转界,依处有分心起可知。”
印顺《唯识学探源》:“‘解脱道论’是上座铜鍱者的论典,依铜鍱者的看法:意识是一切心理作用的根本,一切心识作用,不外意识的不同作用,所以他是一意识师,一心论者。照他说:“有分心”,是“有根心如牵缕”,是三有的根本心,即是生命内在的心体,从过去一直到未来。”
觉音著《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2)(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此等(八十九心)依十四种行相而转起,即(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见,(五)闻,(六)嗅,(七)尝,(八)触,(九)领受,(十)推度,(十一)确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缘,(十四)死。怎样的呢?即:……(二)(有分)当结生识(在怀孕时)息灭之时,即刻随着那(十九异熟识中的)任何一种业的异熟的结生识,并于那(结生识的)同样的所缘,起了(与结生识)类似的有分识(潜意识)。如是连续同样的再再生起无数的有分识(生命流),如河流相似,甚至在无梦的酣睡之中,直至有别的心生起而来转变它。如是当知依有分(作用)而起彼等(十九)识。
叶均〈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与心识活动〉:“八十九心是依十四种行相而转起活动的。十四行相即:(一)结生、(二)有分、(三)转向、(四)见、(五)闻、(六
)嗅、(七)尝、(八)触、(九)领受、(十)推度、(十一)确定、(十二)速行、(十三)彼所缘、(十四)死。……从死亡后再结生,从结生之后再有分,如是于三有、五趣、七识住、九有情居中转向的诸有情而起不断相续的心。只有那些于转向之中已经证得阿罗汉果的人,在他的死心灭时而识即灭。”
寻法比丘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三章·杂项之概要
《增支部》:“诸比丘!此心光净,但时为外来烦恼所染。未学凡夫不如实知见,故我说未学凡夫心未曾修。诸比丘!此心光净,时尽解脱外来诸烦恼。已学圣弟子如实知见,故我说已学圣弟子已修心。”
《舍利弗阿毘昙》卷27:“心性清净,为客尘染,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如实知见,亦有修心。心性清净,离客尘垢,凡夫未闻故,不能如实知见,亦无修心。圣人闻故,能如实知见,亦有修心。”
《满足希求》:“所谓染污,即称此[即有分心]名染污。所以者何?譬如父母、阿阇梨、亲教师,有德、善行具足,因有无德、恶行、无能之子、弟子、同事,未能惩戒、训导、劝告、教授,故受责备、有恶名。此亦可作如是解:有分心即是有德之父母、阿阇梨、亲教师;如彼以子等而受恶名,以
速行心有贪等,其性贪、嗔、痴故,有诸烦恼,虽自性清净有分心,却称染污。”
《殊胜义》:“如流水出恒河,则与恒河似;出哥达瓦里河,则与哥达瓦里河似。此亦如是,虽不善心亦称白净,以自有分心流出故。”
〈大义释〉:彼(心)依遍净之义而净白。这是就有分而说的。即所谓“比丘们啊!此心是净洁的,而彼(心)被外来的诸随烦恼所污染。”
世亲《大乘成业论》:“即依此识,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
世亲《大乘成业论》:“馀部经中唯说六识身为有分识等。”
玄奘《成唯识论》卷3:“馀部经中亦密意说阿赖耶识有别自性: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是眼识等依止故。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有”谓三有,“分”是因义,唯此恒遍,为三有因。化地部说此名穷生死蕴。”
黄俊威〈南传上座部“有分识”思想之探讨--以“九心轮”问题为中心〉:“在南传上座部的本识思想中,认为在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背后,必须有一微细意识存在,称为“有分”bhavanga。而这一个“有分”,不但是作为六识活动背后之所依,同时,亦是促成生死轮回的主因。换言之:“有分”也就是轮回之主体。”,收入《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1993年。
世亲《大乘成业论》:“能续后有能执持身故,说此名阿陀那识。摄藏一切诸法种子故,复说名阿赖耶识。前生所引业异熟故,即此亦名异熟果识。……故定应许异六识身,有如上说持种识体。”
水野弘元〈心识论与唯识说的发展〉:“巴利的有分识,在有情出生时,生成结生心,在之后无意识的刹那,则被继续维持成有分识,在表面心的善恶等经验之后,成为保持经验的彼所缘心而作用,作用终了后,再潜在为有分心。此场合,巴利佛教与有部等相同,主张意识之流只有一条,所以,有分心之时,表面心不生起;表面心作用时,有分心断绝。但是,实际上不论表面识如何,保持过去全部经验的有分识,应该都是一类相续的,若非如此,作为过去经验的智能、性格等素质,或者记忆等,在表面心生起时,会一时丧失,表面心消失后,又再生起,这是不合理且不可能的事。尽管如此,因为主张二心不俱起说,所以提出潜在识会断绝的说法,这点比唯识法相学所主张的,阿赖耶识不论诸六识如何,总是一类相续的合理说,略逊一筹。”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但说识而有特色的,有“意界是常论”者……。意界mano-dha^tu是六识界生起的所依,所以“意界 是常”,是依常住意而起生灭的六识,也是在一般起灭不已的六识底里,别有常住不变的心。这 也是为了说明忆念的可能,不知是那一部派的意见!二、赤铜鍱部立有分识:有分识是死时、 生时识;在一生中,也是六识不起作用时的潜意识:一切心识作用,依有分识而起;作用止息, 回复于平静的,就是有分识。众生的心识活动,起于有分识,归于有分识,这样的循环不已,所以古人称之为“九心轮”。这二说,都是从一般的六识,而探求到心识的底里。部派早期的心识说,都是为了说明忆念,造业受报,从系缚得解脱,通俗是看作自我的作用。“心性本净”,“意界是常”,与大乘的真常心,是有深切的关系的。”
Rupert Gethin著、林倩译〈南传阿毗达磨关于有分心与轮回再生的学说〉:“从前文可知,可以把有分心看成把此世的某些精神影响力带到后世的一种机制。但这一有分心理论,按照文献所明白叙述的,我们似乎还无法据而主张:有分心能够把所有的性格特征、记忆、习惯等等,带到来世。例如,一有情以欲界系有三善根之四种异熟善心之一而得生人间,此基本上可认为善业之结果。然而,此人若造业,不可能仅造善业。也即是说,根据佛教思想之基本原则,此有情必从前世带来某些不善之潜在禀性(anusaya随眠)。但此有情转生时之有分却是善异熟心,那这一善异熟心如何能把前世之不善随眠带到今世呢?这是佛教思想中一个基本的问题。……问题在于,如何
能够圆满回答此问题,又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则——远离断、常二边的中道?颇为奇怪的是,于上座部阿毗达磨中,对此问题并未明确解答。很难想像,那些
创立此阿毗达磨体系者——这一体系经由觉音(Buddhaghosa)、佛授(Buddhadatta)、护法(Dhammapāla)诸大德传承至今——会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那些古代的阿毗达磨师会如何说呢?会不会因为要避免断、常二边而故意不对此问题作答?”,收入《正观杂志》37期,2006年6月。
Rupert Gethin著、林倩译〈南传阿毗达磨关于有分心与轮回再生的学说〉:“从诸论师所用这些比喻——主动之心识好像有分心之子或学生,又像从有分心流出的支流——至少可以看出,这些论师认为有分心与主动之心识之间存在某种连续性,有分心可以对主动的心识发挥某种影响力。然而,这种影响的机制如何,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事实上,阿毗达磨论之注释中对此问题的处理反而会引出更多的问题。例如,恶道有情之有分心为不善异熟,怎可说它并非真的受染,而只是名义上的染污?从何意义上可称之为清净、白净、光明?”,收入《正观杂志》37期,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