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结集,佛教术语,“结集”或“集结”是指僧伽集会合诵经典。
北传佛教记载,在佛灭六百馀年后[1](或佛灭四百年后[2]),以犍陀罗国迦腻色迦王为施主,由胁尊者发起,于迦湿弥罗国,选拔五百比丘结集三藏造《毘婆沙论》[3]。在不知晓或不承认各部派在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的文献中,将此次结集称为第三次结集。
南传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又称“阿卢寺结集”,指的是公元前一世纪末叶,于斯里兰卡玛杜勒的阿卢迦寺举行结集,参加结集的是以坤德帝沙长老为首的大寺派(即摩诃毗诃罗住部)的五百阿罗汉。首次把巴利语三藏写在贝叶上成为文字记录 。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有关传说,其中四百九十九人为阿罗汉而世友尊者为上座[4],作《优婆提舍论》注释经藏,作《毘奈耶毘婆沙论》注释律藏,作《阿毘达磨毘婆沙论》注释论藏[5],其中论藏注释便是《大毘婆沙论》[2]。完成后迦腻色迦王以赤铜为鍱,镂刻笔录,建塔珍藏,不允许此论在迦湿弥罗国之外流传[6]。
-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三:王因以道问人而解答各异,问了胁尊者,尊者即答:“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盾。”王甚痛惜,乃发心宣令,召集圣哲,结集三藏。共五百贤圣,以世友菩萨为上首,次第造论、释经、释律各十万颂,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 [7]
- 《婆薮盘豆法师传》中说:“佛灭后五百年中,有迦旃延子罗汉,于萨婆多部出家,与五百罗汉及五百菩萨,共撰集萨婆多部阿达磨。” [8]
- 西藏所传:迦腻色迦王于迦湿弥罗国的耳林精舍,集五百罗汉、五百菩萨、五百在家学者,使结集佛语。自此以后,十八部异说,悉认为真佛教,又记录律文;其经论有未记载的,今亦记录。 [9]
以上三说,圣严法师认为,《大唐西域记》仅以世友一人称菩萨,《世亲传》加上五百菩萨,西藏的又加上五百在家学者,并将此次结集形容成为通含一切的佛教,实则仅是一切有部的结集。因而,三说之中,当以《大唐西域记》较为可信。同时,此次结集的成果,是二百卷的《大婆沙论》,可是现存的该论之中,却有“昔迦腻色迦王时”的字样,推想其内容业已经过后人的增补了。[10]
符秦道梴《毘婆沙序》:“自释迦迁晖。六百馀载。时北天竺有五百应真。以为灵烛久潜。神炬落耀。含生昏丧。重梦方始。虽前胜迦栴延。撰阿毘昙。以拯颓运。而后进之贤。寻其宗致。儒墨竞构。是非纷拏。故乃澄神玄观。搜简法相。造毘婆沙。抑止众说。或即其殊辩。或标之铨评。”
《大毘婆沙论》:“三藏法师玄奘译斯论讫。说二颂言。佛涅槃后四百年。迦腻色加王赡部。召集五百应真士。迦湿弥罗释三藏。其中对法毘婆沙。具获本文今译讫。愿此等润诸含识。速证圆寂妙菩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槃之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馀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而诸异议,部执不同,王用深疑,无以去惑。时胁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楯。’时王闻已,甚用感伤,悲叹良久,谓尊者曰:‘猥以馀福,聿遵前绪,去圣虽远,犹为有幸,敢忘庸鄙,绍隆法教,随其部执,具释三藏。’胁尊者曰:‘大王宿殖善本,多资福祐,留情佛法,是所愿也。’
王乃宣令远近,召集圣哲,于是四方辐凑,万里星驰,英贤毕萃,叡圣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养,既欲法议,恐其諠杂,王乃具怀,白诸僧曰:‘证圣果者住,具结缚者还。’如此尚众,又重宣令:‘无学人住,有学人还。’犹复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备六通者住。’自馀各还,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内穷三藏,外达五明者住,自馀各还。’于是得四百九十九人。
王欲于本国,苦其暑湿,又欲就王舍城,大迦叶波结集石室。胁尊者等议曰:‘不可,彼多外道,异论糺纷,酬对不暇,何功作论。众会之心,属意此国,此国四周山固,药叉守卫,土地膏腴,物产丰盛,贤圣之所集往,灵仙之所游止,众议斯在,佥曰允谐。’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建立伽蓝,结集三藏,欲作毘婆沙论。”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是时,尊者世友,户外纳衣,诸阿罗汉谓世友曰:‘结使未除,净议乖谬,尔宜远迹,勿居此也。’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沈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洟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时诸罗汉重诃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谓也,无学果者,诸佛所赞,宜可速证,以决众疑。’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是五百贤圣,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旧曰优波提舍论讹也),释素呾缆藏(旧曰修多罗藏讹也)。次造十万颂毘柰耶毘婆沙论,释毘奈耶藏(旧曰毘那耶藏讹也)。后造十万颂阿毘达磨毘婆沙论,释阿毘达磨藏(或曰阿毘昙藏略也),凡三十万颂,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悬诸千古,莫不穷其枝叶,究其浅深,大义重明,微言再显,广宣流布,后进赖焉。”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鍱,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窣堵波藏于其中。命药叉神,周卫其国,不令异学,持此论出,欲求习学,就中受业。”
《印度佛教史》迦腻色迦王之初年,四王之际,僧众之间,生起争论,最激烈之争论,历时约为六十三年,而合前后争论时期,则几近百年。争论息后,于第三结集之时,一切十八部,皆成纯净佛教,毗奈耶藏,笔录成书,经与对法,以前未笔录成书者,今成就之,以前已笔录成书者,今校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