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位於臺灣新北市石門區乾華里、台二線上、核一廠旁的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乾华十八王公庙,是位于台湾新北市石门区乾华里、台二线上、核一厂旁的庙,原为一座合葬墓,香火曾盛极一时。该庙为石门肉粽的起源地、旺旺集团名称的由来,曾由此分香的庙宇包含乾华新十八王公庙、龙门太白殿、马来西亚槟城清珠寺等。
传说清同治年间,一艘乘坐十七人[a]和一只狗的船发生海难,乘客全数罹难而狗存活。后石门海岸边居民埋葬时,狗也跳入墓穴中合葬[1][5][6]。最初这墓被当地乾华村练姓福佬客家人[b]以“十八王公”之名祭祀,随后显灵传闻不断,渐成为信仰中心[6]。对于建庙年代,学者瞿海源表示该庙可能在二战前即已存在,但查遍地方志,却无记载有关该庙起源的任何文字,这显示十八王公庙发迹是后来的事[2]。
嘉义市忠义十九公庙[5]、大里七将军庙[7]也有狗殉主的传说。至于基隆市的海安堂有祭祀以“十八王公”为名的神像,但其中没有犬[8]。
乾华村人相信该村于日治时代二次大战时从未遭遇盟军空袭,是因飞官时常听到狗叫,心生害怕、掉头就走[5]。
1960年代,居民在台二线旁建了座拜亭[6]。1970年代,兴建核一厂时的坟墓迁移事件让此庙名声远播[5]。据一名署名“深渊”的作者投稿,1972年间,他参与核电厂生水系统土木工程,某日在尖子鹿段发生一台工程车撞电线杆、另一台工程车滑落排水沟、吊车倾斜差点落海、卡特彼勒D8推土机履带断裂困在海边等事件,之后又有二位监工、一位承包商盲肠炎、他自己一个月连开两次痔疾手术,因而去祭拜十八王公[9]。后来台电出钱将庙身移到围墙门口外,并加以扩建[10]。改采路面垫高方式代替移墓,主体坟墓转入地下室[11]。
1975年该庙重建落成。当年办理寺庙登记程序复杂、严格,主神须为省府规定47位神明之一,故庙方将副神观世音菩萨登记为主神,庙名登记为“观音庙”,沿袭达40-50年之久[12]。自成立管委会以来,历届主委都姓练[6]。
该庙地势填高后,传言十八王公可望见更远的海,所以更灵验。当时适逢大家乐、六合彩风潮席卷全台湾[13],有许多中南部观光客包车北上求明牌,亦有许多特种行业女子前来膜拜[3],又夏季时来石门戏水的观光客也会造访该庙[14],使香火络绎不绝、酬神戏可连续演出数月[13]。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回忆鼎盛时期,周末假日从白沙湾开车到十八王公庙短短六公里,塞车就须耗费两小时[13]。
刘国烈担任石门乡乡长时,庙前的海边规划成停车场和摊贩区,由乡公所向国有财产局承租,再由居民经营[15]。全盛时期庙前约上百家摊贩进驻,贩卖肉粽等传统小吃,还包含游戏、童玩等娱乐性商家[14]。
石门卖肉粽的风气是从该庙传开[16]。信众认为王公们在海中遇难因此畏寒,需以油饭、麻油鸡供奉去寒气[c][3]。1968年,退伍返乡的刘家肉粽老板刘国胜来此庙作小吃生意,见别人卖麻油鸡,他就改卖用萝卜干加瘦肉的小肉粽,现包现卖,拜完即可当点心食用,外人称为“十八王公肉粽”。打响名号后多由在地乡民跟著经营,每家店名都取姓为“‘某’家肉粽”[13],形成在石门“一路上都可以看到肉粽店”的特殊景象[16],且因。肉粽店极盛时期约有50多间[13],至2006年时仍有20多家,贩卖对象以游客为主[3],甚至有发展为得来速、24小时营业者[18],不过部分店家仍有传承问题[13];石门农会则著重口味开发、开拓行销通路[3]。此外2008年起老梅社区也动员居民开发素食养生粽供民众预订,并于2015年与区公所合作,由志工包了100多颗养生粽送给区内65户独居长者食用[18]。
此庙也是旺旺集团名称的由来。蔡衍明在得到日本岩冢制菓仙贝制造技术后前往该庙祭拜,有次见到祭奉的狗雕像时突发奇想,便将品牌名称取作“旺旺”。这两字除了是狗的叫声外,逢年过节也很讨喜,因此打响名号,每逢农历春节,旺旺的高阶干部皆会至此祭拜。[19]
1985年时有电影公司拍摄电影《十八王公》大发利市[20],引起《民生报》批判与其拍摄虚假的故事,大可拍更有戏剧效果的湖南忠义公、树林十三公、嘉义忠义十九公、永靖十三义民等[21]。由于《十八王公》成本不高却相当卖座,因而引起仿效现象,让描绘传统台湾民间信仰的电影当道,圣公妈庙也在同年(1985年)被拍成电影[20]。
1985年华视上映的台语戏剧《十八王公传奇》则把十八王公改成反清复明人士,最后被清兵追杀、自杀或互刺作结局[22],该剧演员包括马如龙、龙劭华、范鸿轩、上官鸣、苏金龙、晨钟、蔡岳宏等人[23]。
1983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时相传澎湖龙门太白殿之主神太白星君上奏玉皇上帝愿聘十八王公一同合祀,十一月廿四日获准,该庙主事者遂于1984年农历正月廿四至此迎请香火,同年(1984年)二月廿八立神位祭祀。隔年(1985年)正月初十主事者建醮以表虔诚,二月初六雕塑金身,四月廿八开光点眼安座。[25]
1985年时此庙香油钱一年达一亿以上,附近卖香烛的摊贩月赚十万[2]。
1985年底,附近白沙湾兴建一座十八王公庙,建庙者表示原先的十八王公庙太商业化,藉以移风易俗。学者瞿海源解释,佛教、道教、民俗信仰的寺庙,分香出去时都会对外宣布,而有相当隆重的仪式,十八王公庙未分香却有主祀相同神明的庙出现,显然与香油钱收入有关。[26]
1985年时,彰化县信徒林荣华声称得到该庙之老大公托梦,表示要分灵到彰化,并愿助其生意兴隆,由于神明未交代庙名,林荣华仅于家中供奉之。2009年时因神明再次托梦,林荣华遂于芳苑乡王功海堤旁建庙,并雕塑一尊老大公神像为代表。该庙之楹联为“十方显赫堪称王,八面威武德为公”。[27]
1989年10月25日发生云林县褒忠乡陈姓民众企图凿开十八王公墓的事件,他声称受济公禅师指示才进行,后被判刑五个月[28]。
1980年代,政府为纾解当地交通计划拓宽台二线,庙方则因此决议搬迁往山腰建立新庙(今乾华新十八王公庙)。虽后来改采新建跨海大桥“王公桥”(1995年1月14日正式通车[29])的方式纾解、旧庙亦未迁离[30],不过庙体已远离交通干道[3],为了拓路、建桥庙前空地也变成公路用地而无摊商[15],加上1996年省公路局以安全为由封闭十八王公旧桥,该庙的香客便不断流失,更导致民众抗议、省议员陈照郎关切[31],地方亦有“王公桥桥体挡住忠犬望海视线”的说法[3]。
简家肉粽简姓妇女则回忆,当时传言十八王公庙的黑狗公晚上会跑出来散步,天一暗,没人敢靠近庙,香火逐渐没落。加上求明牌风气退烧、淡金公路拓宽等因素,店家生意遂下跌,纷纷移往台二线中央路上[13]。热潮消退后,有些手上拿著金纸、香与红绳坠子的小贩,见到游客下游览车就强迫推销祭祀品,亦为民众所诟病[4]。
2006年时正逢农历狗年,由于民间有“狗来富”的说法,故香客数量及摊商生意皆有提升。[3]
2012年报导时,1970年代兴建的庙身有外观破旧不堪、屋梁及墙壁发黑、外墙钢筋裸露、磁砖剥落、天花板崩塌等多重问题。庙前一整排由铁皮搭建的商店街,也因人潮锐减停止营业、残破不堪,被游客形容为“废墟”。[14]
2012年时新北市政府拟定区域改造计画,希望分三阶段进行。首要为拆除荒废商店街、归还公有地,并协调北海岸及观音山国家风景区、新北市政府农业局进行整地、设置地板铺面、设置绿美化设施及简易景观平台、增设无障碍坡道衔接高低落差等工程,预计于2012年底完工;其次整顿摊贩区;最后协调庙方重建庙宇。[14]
2014年,庙方斥资5000万元重建旧庙,将十八王公神像暂时移往新乾华十八王公庙安置,直到2017年才返回旧址,摊商也有所回流。乾华里里长曾清松认为十八王公回归有助带动地方繁荣,不过仍希望市府协助改善当地排水设施。庙方则表示未来会陆续招商、在附近建立生命博物馆及安养院。[3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