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构成国(英语:constituent state)是某些国家的官方用语,意指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更大的政治实体的组成部分。“构成国”这一词并没有法律定义,仅在不同的场合按上文下理和照字面解释,例如一个作为联邦、邦联或共主邦联一分子的国家。构成国虽然和联邦制或邦联制下辖的“邦”或“州”很类似,但是实际上其地位不一定跟“邦”或“州”相同。后者是具有相当独立地位的政治实体,有自己的州宪法,只要内容不违反联邦宪法,则其行政立法联邦政府无权干涉;但以英国的构成国为例,虽然其各自有特殊文化、政治地位,也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权,但实际上英国仍为一单一制国家,各构成国并没有获得联邦制里的“州”的地位。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3月25日)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其中一个以“构成国”来称呼其成员国的国际组织。历史上有一些政治实体也是由一定意义上的“国家”(countries)共同组成,这些政治实体的成员都有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而且在加入政治实体以后都仍然保留着很多原来的国家特征,例如国名、国旗、宪法、国家元首、政府编制等。例如:
欧洲联盟成员国是根据《欧洲联盟条约》,自愿加入欧洲联盟的国家。和一般的国际组织不同,作为欧盟的成员国,要遵守共同制定的统一法律;但和联邦制的国家(如美国)又不同,每个成员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如自行决定外交政策、有自己的军队等。
截至2013年7月1日,欧盟共有28个成员国。1957年创立欧盟的核心成员有6个国家,其他国家是先后加入的。要加入欧盟,必须达到哥本哈根标准所要求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也就是说要有一个民主、自由市场的政府,有相应的自由制度、成文的法律;申请国还必须承认欧盟已经存在的法律,并得到已经存在的成员国同意。
国家顺序 | 国家名称 | 国旗 | 国徽 | 地图 | 首都 | 面积(㎞²) | 人口 | 加入欧盟时间 |
---|---|---|---|---|---|---|---|---|
1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柏林 Berlin |
357,021 | 81,174,000 | 创始国[注 1] | |||
2 | 荷兰 荷兰王国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
阿姆斯特丹 Amsterdam |
41,543 | 16,900,726 | 创始国 | |||
3 | 比利时 比利时王国 Koninkrijk België Royaume de Belgique Königreich Belgien |
布鲁塞尔 Bruxelles Brussel |
30,528 | 11,258,434 | 创始国 | |||
4 | 卢森堡 卢森堡酋长国 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 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 Großherzogtum Luxemburg |
卢森堡市 Lëtzebureg Luxembourg Luxemburg |
2,586 | 562,958 | 创始国 | |||
5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 République française |
巴黎 Paris |
640,679 | 66,352,469 | 创始国 | |||
6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 Repubblica Italiana |
罗马 Roma |
301,338 | 60,795,612 | 创始国 | |||
7 | 丹麦 丹麦王国 Kongeriget Danmark |
哥本哈根 København |
43,075 | 5,659,715 | 1973年1月1日 | |||
8 | 爱尔兰 爱尔兰共和国 Poblacht na hÉireann Republic of Ireland |
都柏林 Baile Átha Cliath Dublin |
70,273 | 4,625,885 | 1973年1月1日 | |||
9 | 希腊 希腊共和国 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 |
雅典 Αθήνα |
131,990 | 10,812,467 | 1981年1月1日 | |||
10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 Reino de España |
马德里 Madrid |
504,030 | 46,439,864 | 1986年1月1日 | |||
11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 República Portuguesa |
里斯本 Lisboa |
92,390 | 10,374,822 | 1986年1月1日 | |||
12 | 瑞典 瑞典王国 Konungariket Sverige |
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
449,964 | 9,747,355 | 1995年1月1日 | |||
13 | 芬兰 芬兰共和国 Suomen tasavalta Republiken Finland |
赫尔辛基 Helsinki Helsingfors |
338,424 | 5,471,753 | 1995年5月1日 | |||
14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 Republik Österreich |
维也纳 Wien Wean |
83,855 | 8,584,926 | 1995年1月1日 | |||
15 |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共和国 Κυπρια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 Kıbrıs Cumhuriyeti |
尼科西亚 Λευκωσία Lefkoşa |
9,251 | 847,008 | 2004年5月1日 | |||
16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 Eesti Vabariik |
塔林 Tallinn Таллин |
45,227 | 1,313,271 | 2004年5月1日 | |||
17 | 拉脱维亚 拉脱维亚共和国 Latvijas Republika |
里加 Rīga Рига |
64,589 | 1,986,096 | 2004年5月1日 | |||
18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国 Lietuvos Respublika |
维尔纽斯 Vilnius Вильнюс |
65,200 | 2,921,262 | 2004年5月1日 | |||
19 | 波兰 波兰共和国 Rzeczpospolita Polska |
华沙 Warszawa |
312,685 | 38,005,614 | 2004年5月1日 | |||
20 | 捷克 捷克共和国 Česká republika |
布拉格 Praha Prag |
78,866 | 10,538,275 | 2004年5月1日 | |||
21 |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共和国 Slovenská republika |
布拉迪斯拉发 Bratislava Pressburg |
49,035 | 5,421,349 | 2004年5月1日 | |||
22 | 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Republika Slovenija |
卢布尔雅那 Ljubljana Laibach Lubiana |
20,273 | 2,062,874 | 2004年5月1日 | |||
23 | 匈牙利 Magyarország |
布达佩斯 Budapest |
93,030 | 9,849,000 | 2004年5月1日 | |||
24 | 马耳他 马耳他共和国 Repubblika ta' Malta Republic of Malta |
瓦莱塔 Valletta |
316 | 429,344 | 2004年5月1日 | |||
25 | 罗马尼亚 România |
布加勒斯特 București |
238,391 | 19,861,408 | 2007年1月1日 | |||
26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 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 |
索菲亚 София |
110,994 | 7,202,198 | 2007年1月1日 | |||
27 | 克罗地亚 克罗地亚共和国 Republika Hrvatska |
萨格勒布 Zagreb Agram |
56,594 | 4,225,316 | 2013年7月1日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共由七个酋长国组成的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有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这一个构成国。
阿塞拜疆共和国境内有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这一个构成国。
在英语中,这些国家也被称作“Home Nations”(国内民族国家)。英国议会和英国政府都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城,有就保留事务(reserved matters)和英格兰地区专门立法的权力,但其他权力则已经下放给苏格兰议会、威尔士国民议会和北爱尔兰议会。
四个构成国的行政区划、法律体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英格兰和苏格兰原来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威尔士曾是一个以亲王(prince)为首的公国。威尔士的刑事和民事法律体系先后在1284年和16世纪被威斯敏斯特法正式取代,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国成为单一的法律实体英格兰和威尔士,而苏格兰则保有自己的法系。
四个构成国都有很强的民族性:虽然他们的英国护照上都无一例外地印着“国籍:英国公民”字样,但他们还是会因为相异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背景而自视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等,与他们英国人的身份平行相应。
在某些场合,用“构成国”来叙述北爱尔兰是不适当的,因为某些主张爱尔兰统一的人士认为北爱尔兰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爱尔兰阿尔斯特省的一部分,也有一些看法认为应该把北爱尔兰视为英国的一个省。
在英语中,“country”一词并不一定有政治上独立的意思,所以用来形容英国和它的构成王国都可以成立。英国首相的官方网站这样描述:“联合王国是由四个国家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它的全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5]
“构成国”一词有时也会在英国政府部门中使用。比如在2001年的人口普查中,英国国家统计署(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设计的问卷上的“出生地(country of birth)”就有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爱尔兰和“其他”的选择。[6][7]但是这种处理方法还是很罕有的。
虽然统一的英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组队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在许多国际体育比赛中,英国也会由全部或部分构成国分别组队参赛,如世界杯足球赛、板球世界杯、羽毛球世锦赛、斯诺克世锦赛、冰壶世界锦标赛等。
英联邦王国(英语:Commonwealth realm)是英联邦之中共戴同一位君主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的独立国家[14][注 2]。目前共有15个英联邦王国,而这些国家的国家元首同为查尔斯三世。英联邦王国互不隶属,但一起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个共主邦联,而每个英联邦王国也分别是英联邦范围内的主权国家和构成国。 以下列出现存英联邦王国,其成为独立君主国的日期,君主在该国的正式称号,和君主在该国的旗帜。
国家 | 属地 | 君主 | 君主姓名 | 年份 [注 3] [注 4] |
君主头衔 | 皇家旗帜 | 国徽 | 地图 |
---|---|---|---|---|---|---|---|---|
英联邦王国 英联邦元首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安提瓜和巴布达君主 | 查尔斯三世 | 1981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安提瓜和巴布达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澳大利亚 | 塔斯马尼亚州 新南威尔士州 西澳大利亚州 南澳大利亚州 昆士兰州 维多利亚州 圣诞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阿什莫尔和卡捷群岛 珊瑚海群岛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 |
澳大利亚君主 | 1942 [注 5]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巴哈马 | 巴哈马君主 | 1973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巴哈马国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伯利兹 | 伯利兹君主 | 1981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伯利兹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加拿大 | 安大略省 魁北克省 新斯科舍省 新不伦瑞克省 马尼托巴省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爱德华王子岛省 萨斯喀彻温省 艾伯塔省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 西北地区 育空地区 努纳武特地区 |
加拿大君主 | 1931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联合王国、加拿大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守护者 [15] | ||||
格林纳达 | 格林纳达君主 | 1974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格林纳达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牙买加 | 牙买加君主 | 1962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牙买加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新西兰王国 | 新西兰 库克群岛 纽埃 托克劳 罗斯属地 查塔姆群岛 |
新西兰君主 | 1947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新西兰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守护者 | 无 |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巴布亚新几内亚君主 | 1975 | 查尔斯三世 ,托上帝洪恩,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圣基茨和尼维斯 | 尼维斯 | 圣基茨和尼维斯君主 | 1983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圣基茨和尼维斯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圣卢西亚 | 圣卢西亚君主 | 1979 | 查尔斯三世 ,托上帝洪恩,圣卢西亚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君主 | 1979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所罗门群岛 | 所罗门群岛君主 | 1978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所罗门群岛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图瓦卢 | 图瓦卢君主 | 1978 | 查尔斯三世,托上帝洪恩,图瓦卢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 | 无 | ||||
英国 | 安圭拉 百慕大 英属印度洋领地 英属维尔京群岛 开曼群岛 福克兰群岛 直布罗陀 蒙特塞拉特 皮特凯恩群岛 圣赫勒拿、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圣赫勒拿 阿森松岛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英属南极领地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根西 泽西 马恩岛 |
英国君主 | 1707 | 查尔斯三世 ,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国土与领地国王,英联邦元首,信仰的守护者 | [注 5] |
荷兰王国由以下四个构成国(landen)组成:
荷兰王国作为单一的主权国家在联合国和欧洲联盟拥有一个席位,而在其他非主权性的国际组织(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各部分可分别独立参与。在欧盟里,欧洲以外的荷兰王国部分被视为欧盟的“域外国家和领地”(landen en gebiedsdelen overzee),然而由于国籍乃王国中央政府管辖范围,因此不论是欧洲大陆荷兰、阿鲁巴、库拉索还是圣马丁的公民,都具荷兰王国国籍,并同时都是欧盟公民。(包含荷兰加勒比区的博奈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现时荷兰王国政府正建议让王国欧洲以外部分于欧盟可取得“外延地区”的地位,使它们可全面参与欧盟事务。每个构成国都有自己的宪法:荷兰宪法(Grondwet van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和阿鲁巴宪法(Staatsregeling van Aruba)等。
荷兰王国是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但阿鲁巴等通常不被认为欧盟的一部分,其居民在欧洲议会选举中也没有投票权[来源请求]。由于国籍法是由联邦政府而非构成国执行的,所有荷兰王国的公民都会毫无区别地获得荷兰公民和欧洲联盟公民的资格。
2004年2月27日通过的成文法使法属波利尼西亚等海外集体成为共和国内部的海外国家(法语:pays d'outre-mer au sein de la République,简称POM),但法国方面未对之进行细化立法。譬如法属波利尼西亚享有极高的自治权利,可以自行提名法属波利尼西亚政府主席(法语:Le président de la Polynésie française);自2004年起可以选举组成议会。故三地皆非实际上之构成国,仅与构成国有相似性质。
就像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也是一个海外属国,拥有很大的自治权。直到为期最早为2014年的公投决定其独立与否之前,它的地位是一个“特别集体”(Collectivité spécifique)。它有一个地区议会,选举产生其政府。新喀里多尼亚的法律自治权目前是所有法国海外领土中最大的。它下分3个行省和33个市镇。
瓦利斯和富图纳由三个传统王国(Royaumes Coutumiers)组成,它们是:乌韦阿(ʻUvea)、阿洛(Alo)、锡加韦(Sigavé)。
瓦利斯和富图纳的传统王国 | 属国 | 现况 |
---|---|---|
瓦利斯和富图纳 | 乌韦阿 | 乌韦阿(瓦利斯语:ʻUvea;法语:Royaume coutumiers de Uvea)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国海外集体领地瓦利斯和富图纳的三个王国之一(其它两个王国是阿洛和锡加韦)。王国首府马塔乌图也是瓦利斯和富图纳的首府。 |
锡加韦 | 锡加韦(法语:Sigavé)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国海外集体领地瓦利斯和富图纳的三个王国之一(其它两个王国是乌韦阿和阿洛)。首府是利瓦。 | |
阿洛 | 阿洛(法语:Alo[16]),又称图阿(Tu`a,非正式称呼)或富图纳王国(Royaume de Futuna,非正式称呼[17]),是位于南太平洋的法国海外集体领地瓦利斯和富图纳的三个王国之一(其它两个王国是乌韦阿和锡加韦)。首府是马拉埃。 |
丹麦王国由以下三个部分(konstituerende land)组成,性质与构成国雷同:
成员 | 人口 | 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旗帜 | 国徽 | 地图 | 政府首脑 |
丹麦 | 5,430,590 | 43,094 | 126 | 丹麦首相 | |||
法罗群岛 | 47,017 | 1,399 | 34 | 法罗群岛总理 | |||
格陵兰 | 56,916 | 2,175,600 | 0.026 | 格陵兰总理 |
新西兰王国由新西兰、库克群岛、纽埃、托克劳、罗斯属地组成,性质与构成国相似:
领土 | 君主代表 | 政府首脑 | 立法机关 | 首都 | 人口 | 面积 | 备注 | 旗帜 | 徽章 | 地图 |
---|---|---|---|---|---|---|---|---|---|---|
新西兰 | 纽西兰总督 | 纽西兰总理 | 新西兰众议院 | 惠灵顿 | 4,414,400 | 268,680 km² | 划分为16个地方及查塔姆群岛领地。 | |||
库克群岛 | 君主代表 | 库克群岛总理 | 库克群岛议会 | 阿瓦鲁阿 | 21,388 | 236 km² | 与新西兰维持自由联合关系的国家。 |
| ||
纽埃 | 纽西兰总督 | 纽埃总理 | 纽埃议会 | 阿洛菲 | 2,145 | 260 km² | 与新西兰维持自由联合关系的国家。 |
| ||
托克劳 | 托克劳行政长官 | 托克劳乌鲁 | 托克劳议会 | 托克劳 | 1,405 | 10 km² | 由新西兰管辖的国土。 | |||
罗斯属地 | 纽西兰总督 | 属地行政长官 | 新西兰众议院 | 斯科特站 | 1,000 | 450,000 km² | 新西兰在南极的属地。 |
|
根据1995年11月21日所签署的岱顿协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被区分为两个政治实体: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与塞族共和国,双方各自统领一半的国土,拥有自己的首都、政府、国旗、国徽、总统、议会等。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又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联邦),其二为塞族共和国。2000年处于国际监护的布尔奇科市设立了特区,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境内第三个政治实体—布尔奇科特区,虽然布尔奇科特区在名义上是属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两个政治实体共同治理,但是事实上该区的地位却等同于第三个政治实体,因为该区具有等同于其他两个政治实体的相同权力,并且直属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政府所管辖。
索马里内战爆发后,索马里出现索马里兰、邦特兰、加勒穆杜格等地方割据政权。2012年,索马里实行联邦制,除索马里兰之外的地方割据政权先后表示拥护联邦政府。目前,索马里名义上有6个成建制的联邦成员国(虽然索马里兰不接受索马里联邦政府管治,但仍被索马里联邦政府划为一个联邦成员国)。
宪法顺序 | 名称 | 国旗 | 国徽 | 建立年份 | 首府 | 地理位置 | 全称 |
---|---|---|---|---|---|---|---|
1 | 奥达兰 | 2009年 | 博拉马 | 奥达勒州 | 索马里奥达兰国 | ||
2 | 邦特兰 | 1998年 | 加罗韦 | 努加尔州 巴里州 穆杜格州 卡卡尔州 苏尔州 萨那格州 |
索马里邦特兰国 | ||
3 | 加勒穆杜格 | 2006年 | 南加勒卡约 | 加勒古杜德州 穆杜格州 |
索马里加勒穆杜格国 | ||
4 | 索马里兰 | 1991年 | 哈尔格萨 | 奥达勒州 沃戈伊加勒贝德州 托格代尔州 索勒州 萨纳格州 |
索马里兰共和国 | ||
5 | 卡图莫 | 2012年 | 拉斯阿诺德 | 索勒州 萨纳格州 托格代尔州 |
索马里卡图莫国 | ||
6 | 希曼和赫布 | 2008年 | 阿达多 | 加勒古杜德州 | 索马里希曼和赫布国 | ||
7 | 西南索马里 | 2014年 | 巴拉韦 | 下谢贝利州 中朱巴州 下朱巴州 盖多州 巴科勒州 拜州 |
索马里西南国 | ||
8 | 朱巴兰 | 2008年 | 布阿莱 | 盖多州 下朱巴州 中朱巴州 |
索马里朱巴兰国 | ||
9 | 希尔谢贝利 | 2016年 | 乔哈尔 | 希兰州 下谢贝利州 中谢贝利州 |
索马里希尔谢贝利国 |
国旗 | 联邦成员国名称 | 国家简称 | 联邦成员国成立时间 | 联邦成员国首府 | 备注 |
---|---|---|---|---|---|
现行存在的联邦成员国 | |||||
索马里兰共和国 | 索马里兰 | 1991年5月18日起 | 哈尔格萨 | 由奥达勒州、沃戈伊加勒贝德州、托格代尔州、索勒州、萨纳格州组成。 | |
索马里邦特兰国 | 邦特兰 | 1998年7月起 | 加罗韦 | 由努加尔州、巴里州、穆杜格州、卡卡尔州、苏尔州和萨那格州组成。 | |
索马里希尔谢贝利国 | 希尔谢贝利 | 2016年起 | 乔哈尔 | 由希兰州、下谢贝利州、中谢贝利州组成。 | |
索马里加勒穆杜格国 | 加勒穆杜格 | 2006年8月14日起 | 南加勒卡约 | 由加勒古杜德州、穆杜格州组成。 | |
索马里西南国 | 西南索马里 | 2002年4月1日起 | 巴拉韦 | 由下谢贝利州、中朱巴州、下朱巴州、盖多州、巴科勒州、拜州组成。 | |
索马里朱巴兰国 | 朱巴兰 | 2008年起 | 布阿莱 | 由盖多州、下朱巴州、中朱巴州组成。 | |
历史上存在的联邦成员国 | |||||
索马里奥达兰国 | 奥达兰 | 2009年—2011年 | 博拉马 | 由奥达勒州单独组成。 | |
索马里卡图莫国 | 卡图莫 | 2012年4月26日起 | 拉斯阿诺德 | 由索勒州、萨纳格州、托格代尔州组成。 | |
索马里希曼和赫布国 | 希曼和赫布 | 2016年10月9日—2017年 | 阿达多 | 当时由加勒古杜德州部分组成。 | |
索马里马希尔国 | 马希尔 | 2007年—2009年 | 巴丹 | 由巴里州部分地区组成。 |
俄罗斯联邦是由联邦主体(俄语:субъе́кт(ы))组成的一个联邦制国家。但其中有2个联邦主体(均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上)未被国际普遍承认为俄罗斯领土。共和国(俄语:Республика),亦即是在俄罗斯联邦下为了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而成立的地方自治行政单位,延续于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的自治共和国,根据俄罗斯宪法第68条,自治共和国可决定自己的官方语言和自己的宪法,这项权利是州、自治区、边疆区所没有的;但俄罗斯联邦宪法第3条明确规定共和国不享有主权。各共和国都有自己的民族,也大多存在一些主张分离的势力。现时俄罗斯有22个共和国。但其中的克里米亚共和国未被国际普遍承认为俄罗斯领土。
俄罗斯联邦自治共和国地图 | ||||
---|---|---|---|---|
地图 | 共和国 | 英语 | 俄语 | 首府 |
1 | 阿迪格共和国 | Adygea | Адыгея | 迈科普 |
2 | 阿尔泰共和国 | Altai Republic | Алта́й | 戈尔诺-阿尔泰斯克 |
3 |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 Republic of Bashkortostan | Башкортостан | 乌法 |
4 | 布里亚特共和国 | Buryatia | Бурятия | 乌兰乌德 |
5 | 达吉斯坦共和国 | Dagestan | Дагестан | 马哈奇卡拉 |
6 | 印古什共和国 | Ingushetia | Ингушетия | 马加斯 |
7 | 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 | Kabardino-Balkaria | 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ия | 纳尔奇克 |
8 | 卡尔梅克共和国 | Kalmykia | Калмыкия | 埃利斯塔 |
9 |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 Karachay-Cherkessia | Карачаево-Черкесия | 切尔克斯克 |
10 | 卡累利阿共和国 | Republic of Karelia | Каре́лия | 彼得罗扎沃茨克 |
11 | 科米共和国 | Komi Republic | Коми | 瑟克特夫卡尔 |
12 | 莫里埃尔共和国 | Mari El | Марий Эл | 约什卡尔奥拉 |
13 | 莫尔多瓦共和国 | Mordovia | Мордовия | 萨兰斯克 |
14 | 萨哈共和国 | Sakha Republic | Якутия | 雅库茨克 |
15 | 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 | North Ossetia - Alan Republic | Северная Осетия - Ал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 | 弗拉季高加索 |
16 | 鞑靼斯坦共和国 | Tatarstan | Татарстан | 喀山 |
17 | 图瓦共和国 | Tuva | Тува | 克孜勒 |
18 | 乌德穆尔特共和国 | Udmurtia | Удму́ртия | 伊热夫斯克 |
19 | 哈卡斯共和国 | Khakassia | Хакасия | 阿巴坎 |
20 | 车臣共和国 | Chechnya | Чечня | 格罗兹尼 |
21 | 楚瓦什共和国 | Chuvashia | Чувашия | 切博克萨雷 |
22 | 克里米亚共和国 | Crimea | Крым | 辛菲罗波尔 |
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俄语: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组成国家,亦可视为苏联的一级行政区划。1991年苏联解体后,当时的15个加盟共和国已全部独立成为联合国会员国。
1956年-1991年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地图 | |||||||||
---|---|---|---|---|---|---|---|---|---|
加盟共和国 | 首都 | 加盟年份 | 人口 (1989) |
人口/总人口 (%) |
面积(km²) (1991) |
面积/总面积 (%) |
独立国家 | No. | 地图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 莫斯科 | 1922 | 147,386,000 | 51.40 | 17,075,400 | 76.62 | 俄罗斯 | 1 |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基辅 (1934前为哈尔科夫) |
1922 | 51,706,746 | 18.03 | 603,700 | 2.71 | 乌克兰 | 2 | |
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塔什干 (1930年前为撒马尔罕) |
1924 | 19,906,000 | 6.94 | 447,400 | 2.01 | 乌兹别克斯坦 | 4 | |
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阿拉木图 | 1936 | 16,711,900 | 5.83 | 2,717,300 | 12.24 | 哈萨克斯坦 | 5 | |
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明斯克 | 1922 | 10,151,806 | 3.54 | 207,600 | 0.93 | 白俄罗斯 | 3 | |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巴库 | 1922 | 7,037,900 | 2.45 | 86,600 | 0.39 | 阿塞拜疆 | 7 | |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第比利斯 | 1922 | 5,400,841 | 1.88 | 69,700 | 0.31 | 格鲁吉亚 | 6 | |
塔吉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杜尚别 | 1929 | 5,112,000 | 1.78 | 143,100 | 0.64 | 塔吉克斯坦 | 12 | |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基希讷乌 (前名基什涅夫) |
1940 | 4,337,600 | 1.51 | 33,843 | 0.15 | 摩尔多瓦 | 9 | |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比什凯克 (前名伏龙芝/必茨伯克) |
1936 | 4,257,800 | 1.48 | 198,500 | 0.89 | 吉尔吉斯斯坦 | 11 | |
立陶宛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维尔纽斯 | 1940 | 3,689,779 | 1.29 | 65,200 | 0.29 | 立陶宛 | 8 | |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阿什哈巴德 | 1924 | 3,522,700 | 1.23 | 488,100 | 2.19 | 土库曼斯坦 | 14 | |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埃里温 | 1922 | 3,287,700 | 1.15 | 29,800 | 0.13 | 亚美尼亚 | 13 | |
拉脱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里加 | 1940 | 2,666,567 | 0.93 | 64,589 | 0.29 | 拉脱维亚 | 10 |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塔林 | 1940 | 1,565,662 | 0.55 | 45,226 | 0.20 | 爱沙尼亚 | 15 |
宪法顺序 | 名称 | 国旗 | 国徽 | 加盟年份 | 解散年份 | 后属于加盟共和国 | 首都 | 地理区 | 现况 | 地图 |
---|---|---|---|---|---|---|---|---|---|---|
1 | 布哈拉人民苏维埃共和国 | 1920 | 1925 | 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布哈拉 | 中亚 |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
|||
2 | 花剌子模人民苏维埃共和国 | 1920 | 1924 | 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土库曼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希瓦 | 中亚 |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
|||
3 | 阿布哈兹社会主义苏维埃共和国 | 1921 | 1931 |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苏呼米 | 西亚 高加索 |
阿布哈兹 格鲁吉亚 |
|||
4 | 外高加索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 | 1922 | 1936 |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第比利斯 | 西亚 高加索 |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
|||
5 | 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0 | 1956 |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俄罗斯 |
彼得罗扎沃茨克 | 东欧 | 卡累利阿共和国 |
国徽 | 国名 | 国旗 | 首都 | 官方语言 | 宣布脱离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独立 | 宣布独立于苏联 | 人口(1989年) | 实际控制面积 (km²) | 后苏联国家 |
---|---|---|---|---|---|---|---|---|---|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蒂拉斯波尔 | 俄语,乌克兰语,摩尔多瓦语 | 1990年9月2日 | 1991年8月25日 | 680,000 (1989) |
4,163 (1989) |
德涅斯特河沿岸 摩尔多瓦 |
1963年南斯拉夫通过新宪法,并改国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塞尔维亚、黑山、斯洛维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马其顿6个共和国以及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属于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
宪法顺序 | 名称 | 国旗 | 国徽 | 加入年份 | 首都 | 地理区 | 现况 | 旗帜 | 地图 |
---|---|---|---|---|---|---|---|---|---|
1 | 斯洛维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5 | 卢布尔雅那 | 巴尔干半岛/中欧 | 斯洛文尼亚 | ||||
2 | 克罗地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63 | 萨格勒布 | 巴尔干半岛 | 克罗地亚 | ||||
3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5 | 萨拉热窝 | 巴尔干半岛 | 波黑 | ||||
4 | 黑山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5 | 波德戈里察 | 巴尔干半岛 | 黑山 | ||||
5 | 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5 | 斯科普里 | 巴尔干半岛 | 北马其顿 | ||||
6 | 塞尔维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 1945 | 贝尔格莱德 | 巴尔干半岛 | 塞尔维亚 |
奥匈帝国(德语:Österreich-Ungarn;匈牙利语:Ausztria-Magyarország)是于1867年为应对奥地利帝国国内民族主义高涨而妥协的产物,该法案允许成立原先被并入奥地利帝国的匈牙利王国,并给予一定的独立权,使得奥匈帝国成为一个对外统一但对内却是两个国家共存的方式,而匈牙利王国内部的克罗地亚民族亦于1868年成立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隶属于匈牙利王国底下,独立性较低于奥匈帝国及匈牙利王国。
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捷克语/斯洛伐克语:Česká a Slovenská Federativní/Federatívna Republika, ČSFR)是捷克斯洛伐克在1990年4月到1992年12月31日期间的正式国名。1993年1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为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个国家。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