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左派政治意識形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共产主义(拉丁语: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经济结合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集体生产,以阶级斗争建立无阶级的社会[1][2]。在此一体系下,土地和资本财产为人民共同所有[3],而且货币[4][5]和国家[6][7]都会自然消亡。
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生产方式理论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现实中私有财产的驱动力导致人们拼命生产超过自身所需的产品以赚取利润,因此随着工业革命后各种机械自动化生产所带来的高生产力,长期而言经济生产不断膨胀下,所需的人力将愈来愈少,而资产则不断累积在社会中。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口将会失业,仅有少数人暴富而逐渐失去平衡,因此社会若想继续和平发展就必须逐渐进入共产主义,从而将工作量和产品统筹分配给各工作人口。除了为兴趣而自愿长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数人可减少许多工作时间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不过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许多先进科技基础,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可知,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在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后,绝大部分社会劳动力被完全的闲置下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通过提取社会的公共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释放社会的劳动力来达到个人的自由生活、自由工作和自我发展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由于私有制社会里个人财产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性而形成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在私有制的体系里由于绝大部分的个人财产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个人的生活、工作与行动。因此人们对私有制社会分配形式的缺陷越来越感到明显,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后,绝大部分的人们仍旧得为钱而工作来囤积自己的私有财产,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财产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分配形式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体现了落后、僵化、不够文明的社会分配形式和社会管理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提升,人类社会需要不断的进步,将产生一个更合理、更人道、更文明的社会必然取代不平等、不公平社会的结果。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有提及过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消灭私有制”以达成共产化,并使社会均富,并避免一切对人民利益相左的事务,总而言之,共产主义就是主张透过消灭私有产权达成解放全人类的一种思想。
早期的共产主义包括原始共产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理论,人类的原始社会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原始社会中,财产是共有的,每一人都为一个平等的贡献者,为共同利益工作,并分享所有东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继承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发现,系统地论述了人类历史早期的情况、私有制的起源和原始共产主义的消亡。
事实上,在十九世纪前,欧洲已经开始有构建平等社会的思想的萌生,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会的文学作品[12]。但由于这段时期的共产主义思想比较纯粹是对理想国度的追求而缺乏充分的科学性、且缺乏唯物主义元素,因此亦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或称乌托邦主义)[13]。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后者发生在近代。基督教亦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哈耶克的老师,自由主义学者米瑟斯:“从过去千百年来不断更新力量的基督教千禧年说,只需再迈出一步,便有了哲学千禧年说,即18世纪对基督教的理想主义解释;然后经由圣西门,黑格尔和魏特林,便有了马克思和列宁。”[14]
现代共产主义运动起源于十九世纪西欧的工人运动,以德国籍犹太裔学者卡尔·马克思的理论为基础,以各国共产党或类似名称的共产主义政党为组织基础,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国家内部贫穷阶层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的社会运动的主流,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在20世纪的内部冲突、动荡以及大范围的社会秩序重建。
巴黎公社运动被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最早的共产主义运动,它代表着集权统治突然丧失的真空状态。拿破仑的最终获胜,使得罗伯斯庇尔的追随者清晰的认识到,政治必须和军事结合才能实现。当左翼代表上帝宣布再次审判世界的时候,二十世纪整个前五六十年,也就成左翼运动崛起光辉起始里程碑。但有人认为它是无政府主义,也有人认为它是社会主义的早期实验。马克思认为它是对他的共产主义理论的一个有力证明,但马克思没有就共产主义和预言中的社会主义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而俄罗斯无政府主义之父巴枯宁则主张是无政府主义,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也没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
当时美国驻法国大使伊莱休·B·沃什伯恩的日记被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的书《伟大旅程》大段引用,反共主义者以此说明公社社员是一帮“强盗、杀手和暴徒”:“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出我的憎恶……(他们)威胁要毁灭巴黎,把所有人在投降之前烧死在废墟中”。事实上在战斗中,社员们放火烧掉了杜伊勒里宫、卢浮图书馆、市政厅、司法宫、警察府、王宫和很多其他地方,还有人去烧巴黎圣母院不过被扑灭了。从市政厅到法国银行的下水道被埋上地雷,当时在巴黎的英国人埃德温·蔡尔德(d. Edwin Child)写道:“女人都像疯虎一样,到处洒汽油,他们战斗时越是怒火旺盛就越光荣似的。”
1917年11月7日(俄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由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政变,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在建政后激进、恐怖的政策引发俄国内战,之后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战胜了与之执政理念相左的白军及来自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干涉军。1922年12月30日,由布尔什维克控制下的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这次的革命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共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国家或地区的共产主义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也造成了共产主义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立。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22年4月10日) |
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因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而形式多样,个别将生产资料部分私有化的国家被正统社会主义者和国家视为“修正主义”。在部分国家,一些共产主义政党仍然采用议会制方式获取政权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产主义改革。以下是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建设与改革:
苏联诞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对当时世界上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主导性影响,而东欧国家则在受苏联输出意识形态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列宁主义是列宁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者一般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并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列宁认为并非只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其他社会形态也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他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一夹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社会形态,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早期阶段。列宁主义受到了布朗基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的很大影响,这使得其相对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威权主义倾向。布朗基是十九世纪法国秘密社团领导人,第一国际内的暴力革命派,巴黎公社的军事领袖。布朗基主义的要义是坚信:不管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只凭革命暴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而且布朗基主义也认为可以由少数人作为“先锋队”进行密谋而统领多数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初发展的列宁主义,主张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先锋队领导工人进行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装夺取政权。
托洛茨基主义是托洛茨基基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所提出的理论。托洛茨基自视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主张建立列宁式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政党。托洛茨基主义是对列宁主义的发展和继承,其政治信条与斯大林主义、毛泽东主义有很大的不同,认为一个国家因物质基础问题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而有必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永久革命。托洛茨基主义也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主制度,例如工人民主、普选权、新闻自由、对生产资料的民主管理等等,而以斯大林主义为指导的苏联、东欧等国则被视为“畸形的官僚工人国家”。托洛茨基主义因为对国际主义等原则的坚持而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左翼。全世界有数目众多的团体仍将自己描述为托洛茨基主义者,并自视为坚持了托派的传统(尽管他们对托派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
斯大林主义是指控制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在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事实上,斯大林自己并不承认自己创立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的理论分支,一直以来斯大林都自视为列宁的学生,但有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历史学者却会用复合名词“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来表明它的历史继承性。但是很多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主义者们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冒用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借口的一个反革命政策,而在实际上导致社会走向极权主义。许多民主倾向的左派都认为斯大林主义根本不是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乃至“现代封建国家”[15]。而斯大林派则自认为与列宁主义有大量共同点。斯大林激进的现代化改革也并非他本人的原创,它们主要是列宁战时共产主义的改革和发展。该政策主要特点在于大规模实施国有化,从农村强制征收谷物和粗放式的劳动指挥。劳动纪律十分严格,迟到和缺勤都将会遭受严厉的处罚。并且, 斯大林突出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如中国)。其经济政策也使得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快速完成了工业化。
霍查主义是指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的思想和实践。霍查在阿尔巴尼亚通过高度集权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改造,将一个封建的、以宗族为基础的落后农业国强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并用强硬手段消灭了宗教,使阿尔巴尼亚被称之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霍查以“真正的斯大林主义者”自居,强烈谴责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是修正主义,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农民的民粹主义思想而非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正是其农业民粹主义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和红色高棉的罪行。
铁托在南斯拉夫采用较温和的分权模式治理国家。南斯拉夫较早地与苏联决裂,实行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模式,实行工人自治,由工人委员会管理工厂和企业。
诞生于欧美国家的其他共产主义流派有卢森堡主义、德莱昂主义、工团共产主义、左翼共产主义、自治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等。其中一些反对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者有时也自称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者。
虽然罗莎·卢森堡是马克思主义史上很重要的人物,但卢森堡主义一词使用较少。卢森堡主义既反对伯恩施坦和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也反对列宁主义的布朗基主义和威权主义思想,并赞同自我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多党制。追随者认为其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受卢森堡主义影响的共产主义流派有委员会共产主义和左翼共产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是西欧国家的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路线,它同时吸收了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中的一些思想,并联系西欧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传统上重视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列宁主义相比,其领导人毛泽东的理论更重视发动农民(因为毛泽东以唯物辩证的方式认为中国最广大的无产阶级是农民,而数量远多于工人),比如农村包围城市、进行人民战争和自力更生。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发动了大跃进[16][17][18][19][20][21]、人民公社[22][23]和文化大革命(也称为十年浩劫[24][25][26][27])等等多次失败的运动,对中国发展的造成严重破坏。[28] 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包括毛泽东)的功过得失作出了官方评价,认为毛泽东在文革与先前的一段期间犯了严重错误。[28]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许多政策及思想进行了修正,由此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9]
在拉丁美洲(主要是古巴),产生了格瓦拉主义、卡斯特罗主义。古巴在苏联模式下也吸收了一些左翼激进主义的成分,建立了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
此外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流派(如赫鲁晓夫主义、卡达尔主义、胡萨克主义、胡志明思想等)以及非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流派(如基督教共产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等)。
当前由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虽为劳动党一党专政,但其不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是以金日成金正日主义为唯一指导思想。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目前都有阶级、政党、警察和军队存在,以保证生产资料的生产、使用、收益和处分,因此按共产主义理论,这四国普遍认为仍然处于前社会主义甚至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在冷战时期,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用“共产主义国家(communist state)”来称呼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认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并不存在“国家”这一概念,且马列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中间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例如苏联)都尚未进入共产主义阶段,所以严格上来说并不能用“共产主义国家”这一名词来称呼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30]
社会民主主义学者秦晖认为,共产主义是争议性很大的学说,支持者强调其正义性和正确性,反对者则批评它是乌托邦从而造成了20世纪的灾难因此是邪恶的。不妨先假定共产主义就是乌托邦。“乌托邦”无非是不能实现之事,并不等于灾难和极权主义。“乌托邦”不可怕,可怕的是强制。把自己的乌托邦理想强加于别人的身上,是极权主义的做法;不允许别人有乌托邦理想,也是极权主义的做法;前者造成红色恐怖,后者造成白色恐怖。不论是以“共产主义者”自居的亲苏分子,还是反共主义者,都只顾及了自己的意志而无视了他人的自由。[31]
告别乌托邦往往很容易,走出强制却非常困难。为“理想”而强制的可能变少,为私利而强制的却很多;倚仗强权“化私为公”的会变少,倚仗强权“化公为私”的却会变多。而告别强制则需要制约权力。一种政治理想是否为乌托邦不是首要问题,其关键在于是否尊重个体的自我意愿。造成苏东国家灾难的,是由于其一党专政、集中制、中央计划经济、强制集体化,而并非因为乌托邦理想。而只要“有乌托邦而无强制”,在成熟民主社会中,乌托邦就能通过对现实的批判而促进现实社会的进步。[31]
许多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个论点极大程度忽视了巴黎公社和苏联的建立论证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存在性(即马克思提及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忽略了修正主义的存在和阻碍修正主义出现的批判思想的存在(列宁提过的批判批判再团结)还有关于阶级斗争的论点。
从二十世纪的东欧至现有的共产主义国家,许多共产主义政权遭遇了其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指控。根据《共产主义黑皮书》编者斯特凡·库尔图瓦的估计,全世界因为共产主义而死亡的人数,在八千五百万人至一亿人之间[32]。2006年欧洲委员会议员大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表决《国际社会谴责极权共产政权的必要性》决议,该决议表示“对极权共产主义大规模违反人权的谴责以及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理解和认定”。此决议在投票阶段中获99票赞同,42票反对,12票弃权,另有164名代表未列席。[33]此后,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和后来担任德国总统的约阿希姆·高克提出《关于欧洲良知和谴责共产主义罪行布拉格宣言》,作为响应欧洲议会设立了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谴责称“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都经过了尝试,它导致了苦难、腐败和腐朽。社会主义对权力的渴望导致扩张、侵略和压迫。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该抵制社会主义及其给每个人带来的苦难。”[34] 2018年,当时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访问中国,在他的四川大学发表演讲中提醒中国年轻人,马克思主义曾经为德国和东欧带来浩劫。[3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