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都心线

東京地下鐵系統的一條路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副都心線

副都心线(日语:副都心線ふくとしんせん Fukutoshin sen */?)是一条连结日本埼玉县和光市和光市站东京都涩谷区涩谷站、由东京地铁运营的铁路线。铁道要览日语鉄道要覧内的名称为“13号线副都心线”。和光市-小竹向原段与有乐町线共用轨道、车站、设施,而小竹向原-池袋则与同线并行于复复线路段。

事实速览 副都心线, 日语原名 ...
东京地铁 副都心线
元町·中华街站方向的10000系电力动车组快急F-liner
(2024年2月)
日语原名副都心線
假名ふくとしんせん
罗马字Fukutoshin sen
概览
运营范围 日本 东京都 埼玉县
服务类型地铁
所属系统东京地铁
起点站和光市站
终点站涩谷站
线路代号F F
线路编号13号线
技术数据
线路长度11.9公里(小竹向原-涩谷间)
20.2公里(和光市-涩谷间)
最高速度80公里/小时
正线数目复线
车站数目11个(小竹向原-涩谷间)
16个(和光市-涩谷间)
轨距1,067毫米
最小曲线半径160.4米[1]
(新宿三丁目→北参道・A线[1]
最大坡度40 [1]
(新宿三丁目→东新宿・B线[1]
电气化方式直流电1,500 V 高架电缆
闭塞方式速度制御式
信号系统东京地铁新CS-ATC
ATO
车辆基地和光检车区日语和光検車区和光检车区新木场分室日语新木場車両基地
使用车型10000系
7000系
东武9000系·9050系日语東武9000系電車
50070系
西武6000系日语西武6000系電車
东急5000系日语東急5000系電車 (2代)
5050系日语東急5000系電車 (2代)#5050系
横滨高速铁道Y500系
10节或8节编组
运营信息
开通运营2008年6月14日
乘客量1,316,631千客公里(2019年度)[2]
拥有者 东京地铁
运营者 东京地铁
关闭
副都心线使用的17000系电力动车组

线路名来自线路纵断池袋新宿涩谷三大副都心的特色。车体、线路图与换乘信息使用的线路颜色为棕色,线路记号为F

包括本线路的5间铁路公司(东武西武、东京地铁、东急横滨高速铁道)互相跨线路运行,形成埼玉县西部的滑川町川越市饭能市所泽市各方向起至神奈川县横滨市的广域铁路网。

线路资料

里程、站数以小竹向原-涩谷之间为准。

  • 线路里程(营业里程):11.9公里
    • 和光市-小竹向原(8.3公里)使用有乐町线的轨道[3]。副都心线和光市-涩谷之间的营业里程为20.2公里。
  • 轨距:1,067毫米
  • 站数:11个(包括起终点站)
  • 复线路段:全线(小竹向原-池袋之间3.0公里为与有乐町线并线)
  • 电气化路段:全线(直流 1,500 V 高架电缆
  • 闭塞方式:速度制御式(东京地铁新CS-ATC
    • 本线路使用ATO装置。
  • 列车无线日语列車無線方式:诱导无线日语誘導無線(IR)方式
  • 最高速度:80公里/小时
  • 平均速度:急行50.4公里/小时、各停40.2公里/小时
  • 图定速度日语表定速度:急行46.6公里/小时、各停31.9公里/小时
  • 车辆基地和光检车区日语和光検車区和光检车区新木场分室日语新木場車両基地
  • 最急坡度:40 (新宿三丁目-东新宿)

简介

Thumb
北参道站建设工事(2006年4月撮影)

1985年,“运输政策审议会”所提出的第7号报告,确立了副都心线线路原型“13号线”的规划,寻求纾解JR山手线埼京线“池袋站~涩谷站”段的运输压力。其中“志木站~和光市站”段以东武东上本线新建复线轨道方式处理;“和光市站~小竹向原站”段随着“营团成增站(现在的地铁成增站)~池袋站”与“和光市站~营团成增站”路段先后通车,并入有乐町线的营运线路内;“小竹向原站~池袋站”段则有分属有乐町线与副都心线的复线轨道,在副都心线通车前,此部分被纳入“有乐町新线”营运区间;“池袋站~涩谷站”段则为新建区间,于2008年6月14日通车。此外,副都心线也是现阶段东京地铁公司所兴建的最后一条新线路。

有乐町新线

“小竹向原站~池袋站”段复线轨道中属于副都心线的部分,自1994年起设置具有过渡性质的“有乐町新线”区间(或称为“有乐町线复线部分”;亦可简称为“新线”);代表色与副都心线同为棕色有乐町线。列车于有乐町新线区间仅停靠小竹向原站与“新线池袋”站(由于副都心线池袋站与有乐町线池袋站位置不同,因此加注“新线”两字作为区别),千川站与要町站皆为过站不停(副都心线“池袋站~涩谷站”段通车后,列车将开始停靠);于“和光市站~小竹向原站”段则与有乐町线共用轨道与车站(“池袋站~涩谷站”段通车后亦同)。

线路内急行运行

副都心线设有急行列车服务;副都心线东新宿站设置避车线。副都心线急行列车行驶于与山手线、埼京线、湘南新宿线并行的区间(池袋站~涩谷站路段)的所需时间大致与埼京线、湘南新宿线列车相同(约11分钟);普通列车大致与山手线列车相同(约16分钟)。

历史

包括一部分作为有乐町线兴建的路段。

  • 1972年(昭和47年)3月:都市交通审议会答申第15号追加都市计划第13号线。
  • 1973年(昭和48年)2月26日:后来的共用路段成增-池袋间的建设工程开工。
  • 1975年(昭和50年)9月2日:申请认可13号线和光市-成增间、池袋-涩谷间的地方铁道敷设免许(许可证),并更改8号线向原-池袋间的工程方法(13号线与之平行,另外建设)。
  • 1976年(昭和51年)8月11日:取得13号线和光市-成增间、池袋-涩谷间的地方铁道敷设免许,并获得8号线向原-池袋间工程更改认可。
  • 1978年(昭和53年)9月1日:相同的共用路段和光市-成增间开始建设工程,另外更改建设工事计划,第13号线开始小竹向原-新线池袋间的建设。
  • 1983年(昭和58年)6月24日:营团成增(今:地铁成增)-池袋间通车。
  • 1985年(昭和60年)
    • 7月11日:运输政策审议会答申第7号再度制定志木起至涩谷的线路。
    • 8月:小竹向原-新线池袋(现·副都心线池袋)13号线路段建设工程完工(此时尚未开始使用)。
  • 1987年(昭和62年)8月25日:和光市-营团成增(今:地铁成增)间开业。
  • 1992年(平成4年)5月:为了准备后来成为副都心线一部分小竹向原-新线池袋间(现·副都心线池袋)的开业,新线池袋站开始内装工事等的施工。
  • 1994年(平成6年)12月7日:小竹向原-新线池袋(今:副都心线池袋)间以“有乐町线新线”名义通车。中途的千川站与要町站则过站不停(车站构造物在有乐町线建设时已兴建完成)。
  • 1998年(平成10年)12月17日:13号线追加申请池袋-涩谷间的铁道事业免许。由于带有山手线的急行线的性格,建设费削减,设置站发表为4个车站[4]
  • 1999年(平成11年)1月25日:第13号线池袋-涩谷间取得铁道事业免许。
  • 2001年(平成13年)
    • 3月30日:13号线池袋-涩谷间获得施工许可。
    • 5月15日:池袋-涩谷间决定都市计划。
    • 6月15日:13号线池袋-涩谷间开工。
  • 2002年 (平成14年)
  • 2007年(平成19年)
    • 1月24日:13号线的线路名称公布为“副都心线”,同时公布第二阶段线路(池袋站-涩谷站间)的正式站名。池袋站起依次为杂司谷、西早稻田、东新宿(新宿七丁目)、新宿三丁目、北参道(新千駄谷)、明治神宫前、涩谷(括号内是建设中的临时名称)。
    • 12月5日:东新宿站构内举行轨道缔结式、东新宿变电所举行通电仪式。
    • 12月7日:池袋-涩谷间首次有列车试运行。
  • 2008年(平成20年)
    • 3月27日:发表6月14日以后的有乐町线、副都心线时刻表概要。副都心线急行与通勤急行、有乐町线在该线内首次进行通过运行的准急开始运行。
    • 4月16日:副都心线进行官方试运行。
    • 5月14日:平日早高峰时间带的往涩谷将在6月16日引入女性专用车
    • 6月13日:通车前夕在新宿三丁目站内举行通车典礼。
    • 6月14日:副都心线池袋站-涩谷间通车。同时有乐町新线编入副都心线,新线池袋站改名为池袋站,开始与东武东上线西武有乐町线-池袋线跨线路运行。比起当初预定晚了3个月通车。
    • 6月16日:通车后首次以平日时刻表运行,由于小竹向原站是复杂的跨线路运行地点,造成本线路与有乐町线全天时刻表混乱,而直通的东武东上线与西武线一部分列车也发生延误。
    • 11月29日:与有乐町线一起改点。
  • 2010年(平成22年)
    • 3月6日:明治神宫前站加入副站名〈原宿〉,急行在假日会停靠该站。
    • 10月16日:地铁成增-小竹向原间各站设置低站台门,除和光市站外,副都心线所有车站启用低站台门。
  • 2011年(平成23年)
    • 2月23日:地铁成增-冰川台、小竹向原B线引入发车提示音[6]
    • 3月14日:该月11日发生东北地方太平洋冲地震,导致发电所停止,电力供给短缺,东京电力需要实行轮流停电日语輪番停電(计划停电),停止与东武东上线、西武有乐町线、西武池袋线跨线路运行,急行、通勤急行、和光市-池袋间也暂停运行。早高峰于4/1恢复正常,假日时段与平日时段则分别在6/11与9/12恢复正常。
    • 10月4日:8时54分许,小竹向原站混凝土崩落,信号切断。
    • 12月7日:2时10分许,有乐町线丰洲站发生夜间作业事故,出现死伤者。
  • 2012年(平成24年)
    • 4月21日:和光市站设置有乐町线式低站台门,7月7日启用所有车站低站台门,与首次有乐町线设置与共同设置地面车站。该站引入发车音乐,此时副都心线所有车站都已设置。
    • 7月1日:为了和东急东横线互相跨线路运行,涩谷站恢复为两个岛式站台
  • 2013年(平成25年)
    • 3月16日:开始与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互相跨线路运行[7][8][9][10]
    • 3月18日:伴随东横线、港未来线开始互相跨线路运行,平日时刻表与女性专用车改变运用时间与扩大设定路段。
  • 2014年(平成26年)3月15日:实行时刻表改正,平日早上小竹向原站往有乐町线新木场的接续改善,平日6时台起至7时台涩谷方向起往新宿三丁目增至2班来回[11]
  • 2015年(平成27年)3月28日:和光市-小竹向原间开始一人控制[12]
  • 2019年(平成31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与东武东上线的跨线路运行路段延长至小川町站[13]
  • 2021年(令和3年)2月21日:东京地铁17000系电力动车组投入使用[14][15]

运行形态

副都心线的急行与通勤急行全部列车为10节编组,各站停车大部分为8节编组。10节编组与8节编组列车的停止位置不同,因此车站时刻表、显示屏、接近广播都会导览列车的编组节数。另外由于可经涩谷站直通至东急东横线、经小竹向原站直通西武线(途经西武有乐町线直通池袋线)、经和光市站直通东武东上线内,多数列车都有改变类别的设定,故此也会导览直通线路内的类别。

副都心线的终点涩谷站,所有列车直通至东急东横线[注 1]。当中大半列车还会经东横线的终点站横滨站进一步直通至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元町·中华街站。不过东横线、港未来线全日都有不少不直通至副都心线(涩谷站折返)的列车。

日间以30分钟的循环频率运行。其间急行每15分钟2班,各站停车间隔不定5班,当中1班在池袋站折返东横线方向。

互相跨线路运行

东武东上线直通

2008年6月14日开业当初就已经途经和光市站直通至东武东上线森林公园站,2019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后跨线路运行至小川町站。急行、通勤急行、各站停车在东武线内都作为各站停车的“普通”运行,直至2016年3月26日以后日间时副都心线急行“急行”运行时,周末假日一部分列车作为“快速急行”运行。

2016年3月26日时刻表改正前基本上都是川越市站到发列车,森林公园站到发列车只限进出邻接车站构内的森林公园检修区日语森林公園検修区与早上晚间的东武车[注 2]。2013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以后,日间以川越市站到发的急行(东武线内普通)每30分钟1班运行,2016年3月26日时刻表改正以后,改为在森林公园站到发(东武线内急行)。10节编组运行。2019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起,只限周末假日时间表的早上一部分列车在小川町站到发。

只有在平日时刻表才有早上与黄昏以后一部分列车以志木站到发。这些列车都是8节编组。

西武线直通

2008年6月14日开业当初已途经小竹向原站西武有乐町线直通至西武池袋线饭能站。西武线直通的速达列车有“急行”与“通勤急行”两种。列车在小竹向原站更改类别,西武线内可改为快速急行、快速、准急、各站停车。

2013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以后,日间时段的急行在西武线内快速升级为“快速急行”。此时段急行(西武线内快速急行)与各站停车(西武线内各站停车)每30分钟运行2班,1小时有1班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的急行,1班在保谷站石神井公园站到发的各站停车。2013年改正前饭能站到发的急行(西武线内快速)与石神井公园站到发的各站停车各以30分钟间隔运行。

西武线内各站停车列车全日运行,日间如前述设定在保谷站、石神井公园站到发。早上、黄昏有以清濑站、小手指站到发的列车,周末假日往饭能有1班,所泽站到发有1班来回。所泽到发列车为8节,除此以外的列车不论节数运行。

西武线内准急列车在所泽站、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

西武线内快速列车在饭能站到发与平日往所泽。

西武线内快速急行列车在所泽站、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

2016年6月16日公布收费指定席直通列车将于2017年春引入[16]。2017年1月10日公布了运行开始预定日、时刻表和收费等细节。列车名为“S-TRAIN”,并于同年3月25日起开始运行[17]

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

2013年3月16日时刻表改正起,新的另一端终点站涩谷站可直通至东急东横线,东横线的终点横滨站可直通至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开始跨线路运行至元町·中华街站

副都心线的涩谷侧,除涩谷开往和光市2班列车外(早上首班车有1班,平日黄昏与周末假日夜间各1班)全数列车跨线路运行至东急东横线。日间时段,副都心线急行在东急东横线内作为特急,副都心线各站停车当中1小时有4班在东急东横线内作为急行运行。另一方面,东急东横线开抵的列车1小时6班当中,2班往池袋,余下4班在涩谷站到发(不直通副都心线),直通至小竹向原方向的列车有三分之二。

东急线内作为特急、通勤特急的列车在横滨站与元町·中华街站到发,都使用各公司的10节编组列车,周末假日只限1班特急往横滨(到达横滨站2号站台,可换乘1号站台停车中的各站停车往元町·中华街)。

东急线内作为急行运行的列车大半都在“元町·中华街站”到发,不过也有在武藏小杉站菊名站横滨站到发的列车。

东急线内作为各站停车运行的列车以“元町·中华街站”到发为中心,一部分列车以武藏小杉站、元住吉站、菊名站到发与往横滨。

此互相跨线路运行开始时东横线涩谷站-代官山站间进行地下化,副都心线涩谷站开业当初就与东京急行电铁(当时。以下“东急电铁”)的100%子公司东急铁路服务东急田园都市线半藏门线)车站将车站管理业务一体化[注 3]。车站构内的旅客信息屏与发车标等为东急样式,接近广播与发车音乐则由东京地铁提供。现在作为副都心线出发的列车使用东京地铁样式的发车音乐与唤起注意广播。

与副都心线的互相跨线路运行开始以前东横线与港未来线全部列车皆为8节编组,往副都心线的直通作为契机将除速达列车(特急、通勤特急、急行)的一部分列车外增强为10节编组,东横线与港未来线的速达列车停靠站进行站台延伸工程,以停靠10节编组列车。但是各站停车一直都以8节编组运行。此为副都心线开业当初起各站停车就采用8节编组的原因。

列车类别

副都心线有以下类别列车运行。副都心线内现行的停靠站参见“车站列表”。包括S-TRAIN在该线内有速达运行的优等类别,是日本地铁首次有3种类列车运行。

S-TRAIN

2017年3月25日起周末假日开始运行指定席列车[17]。在港未来线元町·中华街站-西武秩父线西武秩父站之间运行。乘车必须购买指定席券,中途只停靠涩谷站、新宿三丁目站、池袋站(另有只供乘务员交替的小竹向原站作运行停车),而且不发行只在副都心线内的指定席券。池袋站起不能乘车。地铁线内运行指定座列车是千代田线运行“特急浪漫特快”以来第2例。

急行(包括F Liner)

Thumb
周末假日急行在明治神宫前站停车起,以红色或红底黑字显示。2016年3月26日改正以后,适用于没有名称的急行F Liner。
Thumb
东武9000系日语東武9000系電車F Liner急行往森林公园

东京地铁线路继东西线快速后第2例在地铁线内开行不加费速达列车,和光市站-涩谷站间全线运行急行,全数列车以10节编组运行。

定期时刻表当中大部分急行都在东新宿站追过各站停车。因此,南行在新宿三丁目站之后可换乘各站停车(东横线、港未来线内急行),北行在池袋站后同样可换乘各站停车。与有乐町线的换乘站小竹向原站,可换乘东武东上线方向到发的急行与和光市到发的各站停车(直通有乐町线)、之后直西武线方向到发的各站停车(直通有乐町线)、西武线方向到发的急行(西武线内定期列车除急行以外的类别)与东武东上线方向的各站停车(直通有乐町线)。涩谷站可换乘东急东横线的各站停车(涩谷站终到的东横线各站停车多数都停靠不同的到站站台,不能换乘副都心线急行的情况较多)。日间时段涩谷站起的东横线内作为“特急”,西武线直通列车在小竹向原起作为“快速急行”,在东武东上线直通列车作为“急行”运行。这个组合改变的列车类别获命名为“F-liner”。至2016年3月25日前,东武东上线直通列车的东武线内类别为“普通”。

乘搭速达列车的急行、通勤急行在池袋站-涩谷站的乘车时间与埼京线湘南新宿线相同,均为11分钟。早上与晚间除和光市到发以外列车都跨线路运行至东武东上线或西武池袋线,所有列车都直通至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

虽然停靠站并无分别,不过F Liner与平日运行时的急行为红色,周末假日运行时的急行为朱红色。

东武东上线直通列车主要在森林公园站到发,一部分也在川越市站小川町站到发。川越市站到发列车在和光市站类别改为“普通”,森林公园站到发列车改为“普通”、“急行”,小川町到发列车改为“急行”、“快速急行”(快速急行只限周末假日)。日间北行、南行均可在小竹向原站换乘和光市站-有乐町线新木场站间的各站停车。除此以外该站北行可换乘有乐町线开抵往西武池袋线小手指的列车,南行可换乘池袋线石神井公园开往有乐町线新木场的列车。

西武池袋线直通主要在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一部分列车也运行至保谷站清濑站、石神井公园站。小竹向原站类别会改为“各停”“准急”“快速”“快速急行”(快速急行为2013年3月起[18][注 4]。日间北行、南行都可在小竹向原站换乘东武东上线川越市站-有乐町线新木场站间的各站停车。

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列车除周末假日2班菊名开出的列车外所有列车在元町·中华街站到发,涩谷站改别类别为特急、通勤特急、急行。

另外,副都心线内到发也有设定在和光市站到发。当中周末假日只限往和光市1班兼作车辆会让涩谷开(元住吉检车区回送),可换乘东急东横线开至涩谷的急行列车。

当初与都营地铁新宿线的急行相同,不设2站以上连续停车,但在2010年3月6日时刻表改正起,周末假日时刻表急行也在明治神宫前〈原宿〉站停车。此起,虽然停车日有限,但可换乘东京地铁其他线路。2016年3月28日起平日时刻表,急行也在明治神宫前站停车[19],2016年3月26日时刻表改正起,东武东上线内急行或西武线内快速急行、副都心线内急行、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内的特急组成的列车命名为“F Liner”[20][21]

通勤急行

Thumb
设定开始当初西武6000系运行的通勤急行只限以和光市到发,2016年3月28日起直通西武线。照片为平日早上只限运行2班通勤急行往清濑,小竹向原起各站停车。(2016年3月31日池袋

在平日早高峰时段运行。和光市站小竹向原站间为各站停车,小竹向原站涩谷站间通过运行。车辆与车站的类别显示为“通勤急行”或“通急”,北行的小竹向原站-和光市站间所有列车至和光市为止各站停车,该路段则作各站停车导览。早上有数班东武线内急行运行的列车,此时会作宣布。所有列车以10节编组运行。与急行同样在东新宿站进入通过线,超过各站停车。

基本上以橙色、黄色显示。

西武线直通的通勤急行,直至2016年3月26日实施的时刻表改正以前,与小竹向原站-涩谷站间的急行并无停靠站分别,该时段的运行直通东武东上线为速达列车,和光市站到发为通勤急行,西武线直通为急行,同年3月28日以后平日的急行也在明治神宫前站停车,小竹向原站-涩谷站间急行停靠站,而且因为通过明治神宫前站与通勤急行停靠站出现差异,西武线直通列车也新设通勤急行。因此通勤急行的设定上比急行等级低,比西武线直通列车的急行等级高。

以东武东上线内的普通类别为中心,也有一部分急行。川越市站(只限普通)、森林公园站到发。

西武有乐町线、池袋线内的类别以准急为中心,一部也以快速急行、快速、各站停车为中心。也存在以清濑站(只限各站停车)、保谷站、所泽站、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

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大多数列车都以元町·中华街站到发,涩谷站会改变类别为特急、通勤特急、急行,急行的一部分列车在武藏小杉站、菊名站、横滨站开。

各站停车

车站、车辆的类别显示也导览作“各站停车”。池袋站-涩谷站间的所需时间与山手线相同的16分钟。基本上东京地铁车辆、东急电铁车辆、横滨高速铁道车辆都作8节编组运行,不直通东急东横线的列车都在涩谷站改变类别,皆以各公司的10节编组运行(东横线、港未来线内的急行通过站有效长度日语有効長为8节,东横线内各站停车的列车必然为8节)。车辆编组视乎时刻表决定,车站时刻表的数字四角围起来的列车为8节编组(但是检查车辆不足与时刻表混乱时也会有以8节编组运用代替10节编组)。开业时起所有列车都在东新宿站进入待避线,通过线侧的墙壁拆去后,2015年5月30日起待避急行、通勤急行通过的列车在东新宿站则进入本线。东急东横线内作急行的列车在东新宿站待避急行、通勤急行。东横线内各站停车列车在日间以外待避通过列车,大半都在副都心线内涩谷站(多数都前往东横线自由丘[注 5])、小竹向原站。

日间以北行涩谷站、新宿三丁目站为基准,南行以小竹向原站、池袋站基准,东武东上线森林公园站到发F Liner正前行走的东横线内急行的和光市站到发列车,可换乘小竹向原站,西武池袋线小手指站、保谷站-有乐町线新木场站间的各站停车。

2017年3月25日的时刻表改正,东横线、港未来线内急行只限在东新宿站待避座席定员制列车S-TRAIN。此时不另收费列车先到涩谷站、小竹向原站。

基本上和光市站池袋站到发与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以港未来线、东急东横线-副都心线-西武池袋线直通,以早晚为中心,新宿三丁目站到发直通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和光市起直通东武东上线。因此,小竹向原开往元町·中华街在早上有1班,只限副都心线内运行涩谷开往和光市的列车2班[注 6]千川开往武藏小杉平日1班,往元町·中华街于平日为去里[注 7]

2017年3月25日改正,日间的东横线菊名站到发的各站停车统一在池袋站到发。此列车因为除元住吉站待避F Liner特急以外不需待避速达列车,池袋站-大仓山站间不论南行北行都是先抵列车[注 8]

东武东上线直通以志木站(只限平日)为中心,一部分列车在川越市站、森林公园站到发。对于和光市站,东武线内作为急行运行,平日除1班来回外全部列车类别都由“各停”改为“普通”。8节编组全部以志木站到发。

西武池袋线直通以保谷站、石神井公园站(一部分列车为清濑站、所泽站、小手指站、饭能站)到发运行。日间设有保谷站、石神井公园站到发。基本上以8节编组运行,一部分也以10节编组运行。小竹向原站存在数班快速急行、快速、准急更改类别的列车[注 9],存在夹着副都心线,在池袋线、西武有乐町线内为准急,东横线、港未来线内为急行等两端皆为优等列车。东横线内急行需在东新宿站待避通过。

东急东横线直通在日间菊名站与元町·中华街站到发运行以早晩为中心,存在武藏小杉站元住吉站到发与在横滨停运的列车。一部分列车在涩谷站改变类别为急行、特急、通勤特急。受站台有效长度影响,东横线内各站停车列车均为8节编组,不使用东武车和西武车。平日深夜运行新宿三丁目站开的各站停车(东横线内急行)往横滨站终到的列车可在横滨站先行换乘往各站停车往元町·中华街,副都心线新宿三丁目站、北参道站、明治神宫前(原宿)站,是横滨站以南的最终列车。此列车终点横滨站折返成为急行往武藏小杉站,使用横滨站上行列车的2号站台到站。另一方面此列车在涩谷站先行各站停车(东横线内各站停车)可与和光市站开往元町、中华街站列车换乘,涩谷站以南以此各站停车成为横滨站以南的末班车。

类别色基本上以蓝色与黑白显示,车站与车辆显示不同。

西武巨蛋的观光客输送

西武巨蛋举办职业棒球比赛等活动时,往小手指的急行(西武线内快速急行)将改为往西武球场前的急行(西武线内快速)。此时,作为代替,运行云雀之丘开的快速急行往小手指,不带“F Liner”名称。

使用车辆

自身车辆

全部车辆都属于和光检车区日语和光検車区

10000系(有乐町线、副都心线车辆)
为了池袋-涩谷间开业而制造的东京地铁成立后首种新系列车辆。2006年(平成18年)9月1日起开始在有乐町线营业运行,至翌年2007年度为止已有10节编组20班(200节),在开前配备10节编组2班(20节)。最终在2010年(平成22年)1月建成10节编组36班(360节),完成增建。副都心线乘降门位置与有乐町线共通。
副都心线的色带颜色为茶色。但是至1次车的第04编组为止与有乐町线共通,在茶色色带之下还有细条金色色带。
至1次车的第05编组为止中间车2节可抽起作8节编组运行,7000系的8节编组不足时可作8节化运行。
17000系(有乐町线、副都心线车辆)
2021年2月21日开始引入,全数替换已有的7000系[22]

过去使用的车辆

7000系(为用于有乐町线而制造的车辆)
作为有乐町线用车辆而制造,其中改造编组也用于本线路。东急东横线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只限各停停车的车站站台基本上不延长至10节编组,为了用于两线互相跨线路运行的各站停车用车辆,第03、09、13、15、16、20、27-34编组均为8节编组,而带色都改为与10000系相同,并实施副都心线专用车用的改造。
一部分编组为10节编组并进行副都心线相关工程,带色也与10000系同样更改。最终形成与有乐町线兼用的10节编组有6班(60节),副都心线专用的8节编组有15班(120节)的体系,余下的7000系废车。

此线直通的东急东横线可在换乘日比谷线中目黑站看到与日比谷线用车辆并行的情况,而东横线与东急目黑线并行的田园调布站日吉站间可看见与三田线和南北线车辆并行。

有乐町线用07系全为6编组(07-101F-106F)时,预定也用于同系列,西早稻田站工地也描绘了该系列的插图,北参道站建设预定地附近的看板也使用该系列的照片。之后,与有乐町线的共用站小竹向原站设置低站台门,门距不同的07系无法停靠有乐町线、副都心线,最终所有编组都转往东西线[注 10]

直通车辆

列出小竹向原站-涩谷站间使用的车辆。

西武铁道

所有车辆分别属于小手指车辆基地日语小手指車両基地武蔵丘车辆基地日语武蔵丘車両基地

40000系
0番台(双座位车)作为“S-TRAIN”跨线路运行。除代走时外,原则上不在副都心线、东急东横线内、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内作一般列车营业运行。50番台(长座位车)作为一般列车与6000系共通使用。
6000系
除6101、6102编组以外全部编组都跨线路运行。

东武铁道

所有车辆都属于森林公园检修所日语森林公園検修区

50000系50070型
现在有10节编组7班在籍,与9000系、9050系共通使用。
9000系、9050系
第1编组(9101F)[注 11]以外使用10节编组9班90节(9102F-9108F、9151F、9152F)。在副都心线开业前除9101F以外都已完成编组直通对应工程。以电机子斩波控制日语電機子チョッパ制御的9000系是用于东京地铁、东急东横线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车辆当中唯一不使用VVVF控制的车辆。

东急电铁、横滨高速铁道

所有车辆都属于元住吉检车区日语元住吉検車区

5000系日语東急5000系電車 (2代)5050系日语東急5000系電車 (2代)#5050系(包括4000番台)
Y500系
2013年3月16日起东急东横线、横滨高速铁道港未来线开始跨线路运行时开始直通。全部编组都可以直通。东急电铁车辆与横滨高速铁道车辆可通用。跨线路运行前的2012年9月起,东急5050系4104F、4105F、5155F各编组已进行副都心线、有乐町线、东武东上线、西武池袋线各线先行营业运行[23]
相模铁道
所有车辆都属于柏台车辆中心日语かしわ台車両センター

车次编号

可根据定型编号分辨是哪一间公司的车辆运行。2020年3月14日改正时刻表后,东京地铁车辆的车次编号末尾字母为“S”(8节编组为01S-19S/10节编组为21S-97S的奇数编号)、“M”为西武铁道车辆(02M-38M的偶数编号)、“T”为东武铁道车辆(01T-23T的奇数编号)、“K”为东急电铁车辆(8节编组横滨高速铁道车辆与共通的01K-35K/10节编组为51K-60K/时刻表混乱时为41K-46K)。车次编号为6位数字显示,东横线、港未来线以前3位车次编号显示,700番台为东京地铁车辆,100番台为西武铁道车辆,000番台为东急电铁、横滨高速铁道车辆,800番台为东武铁道车辆(例外是“01S”为东横线、港未来线的“701”)。车次编号可在‘MY LINE 东京时刻表’(交通新闻社)等确认。

10节编组与有乐町线共通,西武车也只直通至和光市站。多数使用地铁车辆,一部分使用东急车、西武车与东武车。8节编组大半用于平日和周末假日,地铁车辆用于涩谷始发的东急东横线、港未来线直通列车。2016年3月26日时刻表改正,东武东上线内急行运行开始起,日间直通路段延长至森林公园站,平日日间恢复使用东武车。

2013年3月16日改正时刻表,东京地铁车辆为10节编组2班与8节编组3班在东急元住吉检车区日语元住吉検車区夜间停泊,10节编组各1班为西武的武藏丘车辆基地日语武蔵丘車両基地停泊与东武的森林公园检修区日语森林公園検修区夜间停泊。东京地铁车辆基地和光检车区日语和光検車区有2班东武,2班东急、横滨高速车辆的8节编组与10节编组,1班西武车辆,新木场车辆基地日语新木場車両基地在夜间停泊1班西武车。

车站列表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