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神話中的女仙; 周人﹐女﹐其他族。古今女史﹐名媛彙詩﹐名媛詩歸﹐名媛尺牘﹐漢武內傳有著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和中国民间信仰的女神,也是道教的女仙。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学者陈梦家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2]。根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其状如人,但又长相奇特,以豹尾虎齿且善啸的形象出现,是与人首蛇身的女娲、人首鸟身的九天玄女类似的兽形女神,在后世和女娲、九天玄女一样逐渐演变为人形姿态的神灵,成为中国神话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西王母居于昆仑山上的瑶池,和东王公相对应。
西王母又称为“王母娘娘”、“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3]、“西瑶仙姥”[4]、“无极圣母”[5]。尊号为“九灵太妙龟山金母”[6]、“太灵九光龟台金母”[7]、“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西王母”[8][9]、“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10]、“西灵金母梵炁祖母元君”[11]、“九灵太真万炁金母元君”[12]、“西极金真万炁祖母元君”[13]、“西元九灵上真仙母”[14]、“西池极乐金慈圣母”[15]、“瑶池金母无上慈尊”[16]、“西华金母元皇上帝”[17]、“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18]、“掌法圣后白玉龟台金母元君”[19]、“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真元君”[20][21]、“紫微元灵白玉龟台元灵元真元君”[22]、“太妙天紫府化炁西华金母元君”[23]、“太华西真白玉龟台梵炁祖母元君”[24]、“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25]、“九灵太妙白玉龟台玉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青金丹皇大道君”(梵炁之主雌一真母,又曰下元梵炁之母合延之神)[26]、“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真梵炁祖母元君”[27]、“九灵太妙白玉龟台夜光金真万炁祖母元君”[28][29]、“紫微元灵白玉龟台九灵太妙夜光金真万炁祖母青金丹皇大道君”[30]、“西池元始玄真女真教主太阴金母”[31]、“西华淸灵金母宏慈太妙无上元君”[23]、“西华太妙宏慈金母天尊”[32]、“西华太妙金母无上元君”[33]、“西华至极瑶池金母皇君”[34]、“西华金母录籍女仙元君”[35]、“西华道祖太妙金母天尊”[36]、“西元龟山九灵真仙母青金丹皇君”[37][38]、“白玉龟台九灵太妙青金丹皇夫人金母尊神”[39]、“九光玄女紫微元灵金母尊神”[40]、“九光青金西汉夫人太真金母元君”[41]、“大圣西华金母大天尊”[42]、“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大天尊”[43][44]、“天上王母娘娘大天尊”等。南朝道士陶弘景所撰的《真诰》卷之一记载:“案有数号者,并以多为高,西王母称九灵,则八灵宜在七灵前,而今返在后者,亦所未详。”[45]西王母尊号中的“九灵”意指“九天的仙灵”[46]。
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47]
西王母是中国最古老的女性神祇,早在殷商卜辞中祭祀东母(司管生育的东方之神—碧霞元君)和西母(司管死亡的西方之神—西王母),就有“西母”[48][49][50]之称,学者陈梦家认为“西母”指的就是西王母,东母和西母大概就是指日月之神[51],并且举证代国、扶余国和殷皆有日月崇拜之俗,这一习俗与《山海经》所载甚为切合[52]。王晖及多数学者也都认为东母是指日神,而西母则是月神[53]。日本学者赤冢忠将东母和西母的崇拜与日出、日落的自然运行规律联系起来[54]。陈梦家和赤冢忠都认为东母和西母可能是司管太阳出入的女性神。而学者宋镇豪并不赞同将东母和西母视为主管太阳出入的女神,他认为“共生于东,犹言拜求生命于东方。”,并且东母和西母也可能与商代的“入日” 和“ 出日”祭礼(寓意于太阳东出西落的周日视运动观测)紧密相关,所以“东母、西母为商朝人心目中的司生死之神,分居东、西方并掌管人间的生死。”[55]学者常玉芝则认为东方主生,象征生命和再生,西方主死,象征死亡,大概东母为生命之神,西母为死亡之神,和宋镇豪的说法完全一致。这与东王公和西王母的信仰一脉相承,至于甲骨文中的“东母”与“东王公”的关系,二者都与太阳、东方崇拜相关,与“西母”不同的是,“东母”是女性神,“东王公”是男性神。
在《山海经》中,西王母是掌管天之厉(天灾和疫病)和五残(五种类的刑罚)[56]的凶神,其形象为人形、头发蓬乱、头上戴胜(玉质首饰)、豹尾、虎齿且善啸[57],这种人头兽身的形象显示出浓厚的图腾色彩。
《山海经·西山经》:“蠃母之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郭璞注: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58]
《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有三青鸟为取食。”[59]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60]
《太平御览》卷之三十八又言:“西王母者,神人也。人面蓬头发,虎牙豹尾,善啸,穴居,名西王母,在昆仑山下。”[61]西王母统领着一群爱惹麻烦的妖怪,被称为“万妖之母”[62]。从战国到西汉,西王母已经脱离豹尾虎齿的原始形象,成为了带有一些异邦色彩的女帝王形象。
《穆天子传》卷三记载:
“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素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于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中心翱翔。世民之子,惟天之望。”[63]
周穆王到西方巡游时,路过西王母所在的国度,并把一百匹锦缎和三百匹白绸作为献礼进献给西王母。西王母接受了周穆王的献礼,并在瑶池宴请了周穆王。西王母描写成了天帝之女,她喜爱居住在荒野,与虎豹为群,与喜鹊为伴,守此一方,为天帝之女。她所说的“将子无死”,代表了她作为长生女神所拥有的特征。但是更多的是以远方异族部落领袖的身份出现。其中周穆王作为西王母的贵宾,一同畅饮于瑶池的情节被后世传承,《竹书纪年》和《史记·赵世家》都描写了周穆王拜见西王母的故事[64]。
《淮南子》描述,西王母居住在流沙之濒,金城郡临羌县西北塞外。因夏桀失德,西王母卸下头饰,黄帝啸吟长叹。羿向西王母求不死药,被姮娥盗食成仙奔月[65]。
《太平御览》第四卷又言:“张衡《灵宪》曰: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又曰:月者,阴精,积而成兽,象兔、蛤焉,其数偶。”[66]
东汉时期的班固所撰的《汉武故事》、《汉武帝内传》以及其他一些六朝小说中均描述有汉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信仰仙道和长生不老的皇帝,在七月七日那天,汉武帝听闻西王母即将降临宫殿而赶忙做好迎接西王母的准备,到了七月七日深夜二更时,西王母驾乘着紫云车降临到汉武帝的宫殿。汉武帝将西王母迎接到宫殿后,西王母则赠予汉武帝七颗仙桃与之享用(有的文献则说是五枚仙桃)[68]。西王母的仙桃又称为“蟠桃”,种植于昆仑仙山上的蟠桃园里,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拥有起死回生、长生不老的功效。传说只要吃一个仙桃就能够延长三千年的寿命。文献中记载:王母命侍女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王母以三颗与帝,帝食之甘味,收核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69]
《汉武帝内传》中首次描写了西王母的绝世容颜:
“王母上殿东向坐,着黄金褡襡,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
明代·洪应明著作的《仙佛奇踪》与宋代人编纂的《太平广记》等古典文献中也有引用和提及。其中还提到上元夫人在女仙中的地位仅次于王母:“夫人年可二十余,天姿精耀,灵眸绝朗……。”另外在《汉武帝内传》中还给出了供王母差遣的贴身侍女(墉宫玉女)的名字:王子登、董双成、石公子、许飞琼、阮凌华、范成君、段安香、安法婴、郭密香、田四飞、李庆孙、宋灵宾等。文献对其侍女描述为“侍女年可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姿清发,真美人也。”武帝问她们是何人,东方朔回答武帝说:“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
早在汉初,就流传着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药的传说,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中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70]直到汉代道教兴起以后,道教开始推崇王母,那就要抬高她的身份和地位,于是东晋时期的文人编纂出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尊神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和太元圣母之女的神话,西王母的身份也再次发生转变(另一说,元始天王是西王母之师[71][72])。晋·葛洪《元始上真众仙记》的〈枕中书〉中记载:
“《真书》曰: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溟涬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根,天地之外,辽属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结,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君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𬘡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柑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金玉珠者,天地之精也,服之与天地相毕。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
“西汉九光夫人,始阴之气,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昆仑玄圃,金为塘城,四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琼华之屋,紫翠丹房,七宝金玉积之连天,巨兽万寻,灵香亿千,西王母九光所治,群仙无量也。”[73]
文中讲述在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之时,已有盘古真人,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后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生天皇十三头,之后又生东王公和西王母。因此,道教称扶桑大帝东王公为元阳父,太真西王母为九光玄女。东王公化万物,西王母化万灵,西王母又称为万灵主母,而九天玄女则是由西王母演化而来。
《仙苑编珠》卷上又述:“天皇东立,王母西旋。自元始天王、太元圣母还上官之后,经一劫乃生天皇氏,治世三万六千年,受书为扶桑大帝,居东极扶桑官,为东王公。今世间皇太子居东宫,象此也。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西王母,居西极昆仑山。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也。”[74]
《集说诠真》引《仙传拾遗》中又说“西王母居昆仑之间,有城千里,玉楼十二。左侍玉女,右侍羽童。三界十方女子登仙者,都是她的属下。”其圣地为昆仑山脉,并掌管仙界所有女仙的名籍,为诸女仙的领袖。从此西王母的地位一步登天,当初虎齿豹尾的形象也很难再被世俗接受,于是道教文人又为此编纂出了一个巧妙的说法将其分离开来,宣称人身虎首、豹尾蓬头的半兽形态并非王母真形,而是“西方白虎之神,西王母的使者”。道教典籍《逍遥虚经》所云:“蓬发戴胜,虎齿善啸者,此乃王母之使,金方白虎之神,非王母之真形也。”[75][10][76]
“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故其《柱铭》曰: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员周妃削,肤体美焉。其《鸟铭》曰: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77][78][79]
“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80]
宋代的《太平广记》也记载了西王母同样的来历。西王母和东王公一起,是天地阴阳之气的显化,协助天地、赞襄化育。西王母还统理所有得道的女仙。凡成仙得道之人,男的先拜东王公,女的先拜西王母,然后才能去朝见三清。[81][82]
汉初,遇四五小儿路上群戏,一儿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莫知之,子房知之,往拜之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此二元尊,乃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源,化生万灵,育养群品。木公为男仙之主,金母为女仙之宗。长生飞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觐金母,后谒木公,然后昇三清,朝太上矣。此歌乃玉童教世人拜王公而揖王母也。”子房佐汉,封留侯,为大司徒。[83][84]
刻石纪边于彝山之上而还《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见西王母,宾于昭宫。世之升天之仙,凡有九品,第一上仙,号九天真王。第二次仙,号三天真皇。第三号太上真人,第四号飞天真人,第五号灵仙,第六号真人,第七号灵人,第八号飞仙,第九号仙人。凡此品次,不可差越。然其升天之时,先拜木公,后谒金母。受事既讫,方得昇九天,入三清,拜太上,觐奉元始天尊耳。故汉初有四五小儿戏于路,中一儿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莫知之,惟张子房知之,乃往拜焉,曰: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仙人得道升天,当揖金母而拜木公也。[85]
明代·王世贞所撰的《有象列仙全传》卷一记载:
“西王母即龟台金母也。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于伊川。姓缑(一作杨,一作何),讳回,字婉妗,一字太虚。配位西方,与东王公共理二气,调成天地陶钧万品。凡上天下地,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居昆仑之圃,阆风之苑,玉楼玄台九层,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女五,华林、媚兰、青娥、瑶姬、玉卮。
周穆王八骏西巡,乃执白圭玄璧谒见西王母,复觞母于瑶池之上。母为王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问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后汉元封元年降武帝殿。母进蟠桃七枚于帝,自食其二,帝欲留核。母曰:此桃非世间所有,三千年一实。耳偶东方朔于墉间窥之,母指曰:此儿已三偷吾桃矣。是日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笛,王子登弹八琅之璈,许飞琼鼓灵虚之簧,安法兴歌玄灵之曲,为武帝寿焉。”[86][87]
清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记载:“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88]东王公(木公)和西王母(金母)为不伦的兄妹关系,生有九子五女。而道教典籍《灵宝领教济度金书》中又说西王母生了八子,长子是南极长生大帝[89],与元始天王或浮黎元始天尊的配偶神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混为一谈[90]。
道教典籍《太上淸灵毓真西华瑶池金母宝忏》记载:
伏以混沌未开,孰见淸甯之奠;洪濛既剖,始有高厚之分。气之淸轻者为天,天曰乾父;气之重浊者成地,地曰坤母。因是两仪以生四象,四象以立八极。而主木德者王公,位肇乎东,则名木父;司金德者王母,位镇乎西,则称金母。道冠五行之首,品重十华之先。王公统司乾籍,王母职掌坤纲。佐覆载以施功,与天地而合德。第木公崇尚淸静,金母累示神奇。临坛多垂训之文,助国庇生民之夀。
臣等伏闻昆仑宿海,灌溉群伦;紫府洪炉,陶镕万类。是为水火既济,乃尔开辟鸿濛。惟火资生,非木则火无所丽;惟水肇始,非金则水无所滋。故赞化之功,端造乎木;调元之柄,望兆乎金。缅维西华金母,本九玄之化炁,显灵异于西陲。炁育先天之金,流光耀彩,德推群阴之母,毓秀锺英。月姊并驾于中天,天后齐驱乎梵阙。云鬟侍御左右,均列仙班;鸾驭趋参宫府,总司女籍。诚坤道之津梁,抑瑶天之主宰。
臣等伏闻淸静无为,每端居而𥳑出;拯提有愿,恒謦欬而潜通。恍如大士之感孚,寻声救苦;俨若攴天之响应,动念垂慈。渊虚冲漠之中,神光普照;赫弈灵通之用,化度无边。[23]
道教典籍《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卷上记载[102]:
西王母以开皇元年正月上寅之日,乘虚泛灵,逸遨九霄,静斋龟山,上登自然流精紫阙金华琼堂,游观北窗,朝礼玄文,瞻崖思灵,心想上真。于是妙感玄觉,丹心表明,时忽有天真大神,挟日带月,项负圆光,从群仙羽盖,乘飞舆紫云九精流霄,垂跪王母前称:九天凤宫领仙王,姓上玄,字开明,奉元始天王命,使赍九天金书紫字青金丹皇之文,降授于王母焉。锡号西元九灵上真仙母,封西龟之岳。又授素书一卷,上真始生变化元录,总领仙籍,承统玉清。又以青琼之板,给九天凤衣飞青羽裯,晨婴玉冠凤云之舄,神凤紫轮飞行羽盖二十四乘,五色仗幡命灵之节。又以上宫金华玉女七百人,侍卫于仙母焉。使治流精紫阙金华琼堂,一月三登玉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于是天真大神启授事毕,悉反驾玉宫。仙母于是受命登座,告斋琼堂,命侍女王子登、董双成等,以神光锦巾,盛受金书紫字青琼之板,青金丹皇锡文,上真始生变化元录,飞玄紫文,凡四事,封以丹皇之章,藏之于琼瑶之室。命金华玉女、紫晨玉童各三十人,侍卫灵文。依三天旧典俯仰之格,申告五帝五岳灵山河海正神,咸令一月五条至学人名,功过区别,随品奏言。仙母常以八节之日,又一月五过,宴景云宫,时适五岳,历观河源,游盻八极。当此之时,则五星出分,日月停光,百阳激电,流金焕精,天丁前驱,五老仗幡,仙母常乘九色之辇紫云飞轮,从天仙玉女各五千人。女则乘凤,男则策龙,飞仙羽服,皆手执华幡,笳箫鼓吹,百和合音,鸾唱凤啸,激朗云陈,华光交焕,三景合明,紫童扬香以却秽,神妃散华以灌真,天钧奏其旌盖,紫烟翳乎虚庭,玉景流盼于太空、神化威制于万灵。当此之时,六天顺命,群凶束形,祆魔丧眼,天朗气清,盖高仙之妙观,标丹皇之洞灵也。
王母德酬高玄,故为万气之母,是致元始锡征丹皇之号,玄授素书元录一卷,使授后圣神仙之徒,知元始之道结自然之号,有变化之气。得见其篇者,则九天逆书于仙籍,方诸刻名于丹台,加其精思,无出九年,克得与真被颜寝房,随四时变化,飞腾九天也。
高上元始告灵九天太空祖宗。西王母讳婉衿,寔天九灵之炁,混西金之魄,结紫云之胞骨,炼日精之晖,吐纳七曜之华,协晨霞而飡太阳凤髓,噏于月精兰脑,凝于玉根金藏,结络丹形,入缠紫心,表明于丹皇妙图,高列于帝轩,寝景灵岳,灰心上清,功济万品,惠溢有生,秉节独操,累劫长存,故致高上曲华,元始锡焉。以婉衿有金真之德,锡禅西元九灵上真仙母,青金丹皇之号,封掌龟山,总领元录,依俯仰征青琼之板金书玉字,给九天凤衣飞青羽襡,晨婴玉冠凤云之舄,神凤紫轮飞行羽盖二十四乘,五色仗幡命灵之节,流金火铃夜光之烛,灭魔玉章九天韶信,卫以上宫西华玉女七百人,治西龟之山流精紫阙金华之宫,一月三登玉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五岳河海十方灵官,莫不总制,依具以言。诸应仪轨,悉如瑶台大有旧典三天正文,施行青琼板金书玉字。
道教典籍《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卷下记载:
龟山九灵真仙母,元混西金之炁,形长七千万丈。
春三月,头建宝琅扶晨羽冠,服紫炁浮云,身披九色龙锦羽裙,腰带流金火铃虎符龙书,坐太空之中丹绿青三色云之上,光照焕曜,洞映紫清,思之还长七寸七分。
夏三月,仙母则变形为九色之凤,一体九头,文彩焕烂,光明奕奕,洞照太虚,思之还反真形。
秋三月,仙母则变形为人形凤头,衣九色飞云锦襡,腰带交灵紫绶,立九色之云,光明焕焕,洞明上清,思之还反真形。
冬三月,仙母则变形为紫青黄三色之光,更相累沓,沌沌混混,光明洞发,此则反九灵之炁,更受炼元混西金之精,思之还反真形。
修行仙母之道,当以九月九日,及秋分之日,入室西向九拜,朝仙母毕,还北向叩齿九通,思仙母随四时形像,在上清宝素宫九玄府玉皇乡西龙里中,回真下降,入兆明堂中,便咒曰:灵化通玄,飞景九元,凝精结神,上为金仙,混合成一,散形亿分,上造太晨,策空蹑云,保命黄箓,长灵劫年,金简素籍,名刊帝轩,永享太华,与天同存。毕,仰咽九炁止。此九灵上道,秘于九天之上大有之房,万劫一传,得者不死,修之飞仙。
中国四周百二十亿万里,下极大风泽五百二十亿万里,昆仑处其中央,弱水周匝绕山,山高平地三万六千里,上三角,面方长万里,形似偃盆,中狭上广。其一角正北,干辰星之精,名阆风台;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一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并其支辅。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流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上通璇玑,元气流布,五常玉衡,普引九天之澳灌,万仙之宗根,天地之纽,万度之柄矣。上生金银之树,琼柯丹宝之林,垂苏瑰以为枝,结玉精以为实,其树悉刻题三十六国音诸天内文,上楼紫驽、凤鸾、白雀、朱鹗、鹍鸡、灵鹄、赤鸟、青鹊,下则飞禽游兽,与昆仑同生,初无死耗。但玄文宝经,隐书古字,有千二百亿万言,在玄圃之上,积石之阴,仙人有九万人,皆停散于灵山。学者常诵诸天内音,外国三十六音,地下九垒之音,九年,仙人自当降送灵山之神奇,三十六年,得乘五色云舆,上登昆仑之山也。[109][110]
《太上混元真录》记载:“或见西王母乘凤凰车,后驾六赤龙车,前三朱雀。见之勿惊,与人语慎勿答。”[111]
《西岳华山志》记载:“王母数现,或衣黄裳,戴金冠,乘宝辇,驾五色斑龙九头,上有羽盖,左右金童、玉女、仙官、将吏,莫穷其数,后于现处建其祠堂。”[112]
西王母转变成为诸女仙的领袖以后,九天玄女自然也成为了王母娘娘驾下的一名女仙。北宋景德道士—张君房编纂的《云笈七签》中记载:“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继云:“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113]其中描述了西王母是辅佐黄帝的保护神,她差遣九天玄女下凡协助黄帝战败蚩尤。另外还有《山堂肆考》、《集书诠真》引《通考全书》中称八仙之一的铁拐李正是西王母把仙术传授于他,点化他得道成仙的[114]。《八仙上寿宝卷》与沪剧《庵堂相会》的唱词中说王母娘娘是上八仙中的一位神仙。东晋南朝的道教典籍《上清七圣玄纪经》将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列为上清七圣之一[115]。
与西王母相关的经书典籍有《瑶池金母普度收圆定慧解脱真经》、《西王圣母诸仙庆贺蟠桃宝卷》(又名《护国威灵西王母宝卷》)、《瑶池金母金丹忏》、《玉皇王母救劫保生真经》、《王母降下佛坛经》、《王母消劫救世宝忏》、《王母消劫救世真经》、《瑶池金母养正真经》、《瑶池金母收圆了道真经》、《太上淸灵毓真西华瑶池金母宝懴》等。
清代光绪十三年孟冬月重刊《玉露金盘》〈瑶池金母叙〉记载[116]:
“且言无极老母。即是金母娘娘。自混沌未分,乾坤未开之时。老母就是一灵真性。统含阴阳之炁。独守其中。及至天地分开。辨了上下。老母真性。结盘虚无。散则弥漫宇宙。卷则敛如黍珠。”
“虚空并无一物,地上亦无人烟鸟兽。是时老母乃呵太符元始之炁。化成谷管。上接天门斗口。下贯地角黄罗。引清气而上升。倾浊气而下降。清气之中。有一点清阳化为日。一点清阴化为月。始分昼夜。天地光明。老母左右。常有百万天神拱向听使。按时变化。”
《诸真诰章·宝诰大全》记载[117]:
〔西王金母宝诰〕
“天池开泰,无极圣母,龙华胜会宴瑶池,万灵统御传教旨,诸仙献寿,列圣称觞,天威咫尺,功高德重,代燮权衡,仙主道宗,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天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救众生之苦难,洒甘露于尘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极瑶池大圣西王金母天尊! ”
〔西池金母诰〕
“灵钟神州,声驰阆苑,托体庚辛之乡,沐浴壬癸之境,玉楼重重,不数巫山十二,翠水叠叠,能教桃熟三千,清虚标征实之奇,坤顺辖乾阳之柄,五老与为,周旋八洞,时承懿旨,飞鸾开化,乎女宗驾鹤谈玄,于净土克推仙祖,允司妇仪,大悲大愿,至玄至仁,西华清灵金母,宏慈太妙,无上元君。”
《三教云篇》卷十四〈申王母礼仪〉记载:
先天慈母。救劫推尊。三千桃熟宴群真。
功贯复宇轮。福寿双盈。万古庆长春。
无上瑶池金母万缘古佛。
真空不坏。功在补天炼石以前。
无极化生。迹著搏土为人而后。
种芝草于别山。一发千本。
授地图于睢水。画野分疆。
由清净而神运化。实古今所奉慈亲。
恭维。西池佛母至尊。无上消劫行化大天尊。
大哉王母。清净福神。受命于洪荒未辟之初。炼形于混沌将剖之际。开天地而默运神。
化宴蟠桃。以会群仙。德配昊天。
无穷其妙。道高南极。莫喻其神。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消劫行化。西天金母瑶池万缘古佛。
洪荒未辟。佛称王母德崇高播。泽长十二万年如一日。重新世界散天香。
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没有明确关系。王母是先秦到汉代兴起的女神,玉皇大帝则是唐代以后才广受尊谒的道教尊神。
魏晋时期有“玉皇道君”与“高上玉帝”两位大神,但到了唐代,玉皇大帝才广受尊奉为主管天地之神,韦应物称:“奏之玉皇乃升天”,白居易称:“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至诚”。到了宋代,玉皇大帝的信仰更盛。
王母被汉末道教吸收后,进一步体现了她作为长生修仙的女神特征。所有女性修仙,最后都要去拜见王母。西王母掌管女仙们的仙籍,东王公则掌管男仙们的仙籍。
由长生女神,成为女性修仙的女神。在晋代六朝以来,王母被道教上清派崇拜,她不仅管理修仙的女性,还收养了许多生死之间的少女。由此转变为女性的母亲神,拥有众多女儿。从此西王母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为了一位气派雍容、无比尊贵、被女性簇拥的大母神。
而到了宋元戏曲,王母慈祥的一面更被看重。在元代戏曲杂剧中,女仙西王母被彻底神格化,尊奉为“王母娘娘”,多在蟠桃会故事里出现,作为献桃的生命、长寿女神。在后世,当玉皇大帝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三界之主时,对东王公(亦号玉皇君[118][119],有时也与元阳上帝混同)的信仰逐渐演变成了对玉皇大帝的崇拜,和王母娘娘一同调合阴阳,促使自然和谐、万物生长。这种身份在吴承恩《西游记》以及民间戏曲《争玉版八仙过海》等作品中有所体现。以致在明代和清代的文学作品中,将王母娘娘视为“天母”,并和至高神玉皇大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的更把王母娘娘给配为玉皇大帝的皇后,成为了以封建官僚制度为体系的天庭的女主宰[120][121][122][123]。从最初的西王母到至今王母娘娘的转变,她的崇高地位依旧没有被动摇。
在《有象列仙全传》和《仙佛奇踪》中提到西王母有五个女儿,她们是华林、媚兰、青娥、瑶姬、玉卮。而在《东游记》中她们的名字与前述略有不同,是华林、媚娴、青娥、瑶姬、王扈[124]。晋代至隋代诗序中的王母之女为:
《墉城集仙录》中增加了云华夫人,王母第二十三女,太真王夫人之妹也,名瑶姬。瑶姬最早记载于先秦《山海经》,《襄阳耆旧记》提到她是赤帝女儿。
唐代传奇小说《玄怪录》中崔书生娶的王母第三女玉卮娘子,出现在后世多部小说诗词中。
明代·汤显祖所著的《紫钗记》中描述有王母观道姑和水月观音院尼姑相互诋毁王母娘娘和观音菩萨的情节[130]。
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瑶池金母被描写成昊天上帝的妻子,与昊天上帝有一女儿龙吉公主[131]。
明代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将王母娘娘描写成一个在天界中拥有奇珍异宝的贵妇人。[132][133][134]她差遣七衣仙女前往蟠桃园摘蟠桃在瑶池中举办蟠桃圣会,在得知孙悟空搅黄了蟠桃胜会后,将此事向上禀告给玉皇大天尊。第七回中孙悟空被如来佛祖降伏后,王母娘娘在安天大会上与一群仙子载歌载舞。[135]
众皆畅然喜会,只见王母娘娘引一班仙子、仙娥、美姬、美女飘飘荡荡舞向佛前,施礼曰:“前被妖猴搅乱蟠桃一会,请众仙众佛俱成功。今蒙如来大法链锁顽猴,喜庆‘安天大会’,无物可谢,今是我净手亲摘大株蟠桃数颗奉献。”佛祖合掌向王母谢讫。王母又着仙姬、仙子唱的唱,舞的舞。满会群仙,又皆赏赞。
清代·刘一明所著的《西游记百回详注》还提到在蟠桃会上,王母娘娘会和其他神仙因卦象不合而发生坐席残乱的事[136]。
明末清初作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说白蝴蝶因偷采蟠桃花蕊,被王母娘娘驾下守花的青鸾啄死,后来托生于世,成为了圣人庄子[137]。
清代·吕熊所著的古典小说《女仙外史》中说王母是一位万劫不坏的金仙。[138]可以变化世间一切有情、有形之物,可以消灭五行,超脱万劫,唯有斗姥西王有此神通,其余仙真皆未闻未见者[139]。第三十九回又说:“那风流有才情的仙子,又是西王母娘娘为主,偶然有个思凡下降的。”[140]
织女原是星宿,沿帝星靠近北极,与太一天帝有关。织女原是汉代天帝的孙女,汉代《史记·天官书》称织女为“天孙”[141]。后期在民间传说,被改为王母的外孙女,有时候也说是王母的女儿,和七仙女混为一谈。
从男女不得自由恋爱的清代开始,《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将王母娘娘塑造成了禁止神仙有思凡之欲[142]的刑神,因此拆散牛郎织女的王母娘娘成为了封建专制的代表人物,但故事结局中王母娘娘却留下后路给织女,准许织女于七月七日在鹊桥上与自己的夫君见面。在早期的故事中,牛郎与织女是受到天帝的赏识才结为连理,但后来两位过度沉浸于爱情中,不再努力固守自己的工作,造成织女不按时织布影响天理的运作,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天帝决意拆散这对情侣。
另一位七仙女则是受到玉帝阻碍,因为天命已到必须回到天庭,而与董永公开自己的身份,辞别归天,和王母无关。
王母娘娘到了现代的一些相关影视剧中带有浓重的女权主义色彩,其中表现出王母娘娘才是天界真正的掌权者,也有的把过去王母娘娘的误解形象转化为原本的慈母形象。
在民间传说里,因其名为王母而认为是天帝之母,其位阶与“东王木公”相对,故有称东王公为天父、西王母为天母。其形象一步登天,从豹尾虎齿的半兽女神开始逐渐转化为一位仪态万千、年可三十许的绝美人形女神,成为了尊贵的“西方天界之母后”。掌管着长生不老的仙药,同时还主宰着位于西方昆仑山上的蟠桃园。象征物是蟠桃和三足鸟。民间还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143][144](也有的说是四月十五日[145]、七月十八日[146][147]、八月十五日[148])为王母娘娘的圣诞日,届时王母娘娘要举行蟠桃会,宴请各路大小神仙,群仙为其祝寿于瑶池,又为长生不老的象征。她是汉代壁画中占据主神地位的女神,在葛洪的《枕中书》和羌族文化中又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女娲在后世和西王母信仰相互融合,被赋予了和西王母近似的形象。西王母在天宫为众女仙的首领,是修仙女性所崇奉的女神,并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专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与华北地区所尊奉的碧霞元君混同起来。
西王母在广州地区有送子保婴,授人寿福禄的神格。清代文人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卷六〈神语〉记载:
“广州多有祠祀西王母,左右有夫人,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痘疹者,凡六位。盖西王母弟子,若飞琼、董双成、萼绿华之流者也。相传西王母为人注寿注福注禄,诸弟子亦以保婴为事,故人民事之惟恐后。考西王母见《山海经》、汲冢《周书》、《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而庄子云:夫道在太极之先。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是则开辟以来,有天地即有西王母,而道家以为西王母者,金母也。木公生之,金母成之。人类之所以不绝于天地间者,以有金母之成之也。金母者,天下之大母,故曰王母。居于西,以成物为事,故曰西王母云。壁上多绘画保婴之事,名子孙堂,人民生子女者,多契神以为父母,西王母与六夫人像,悉以红纸书契名帖其下,其神某,则取其上一字以为契名,婚嫁日乃遣巫以酒食除之。”[149]
西王母在后世为珠光宝气的贵妇形象。她所居住的昆仑山(《山海经》中提到西王母所居住的山又叫“玉山”[150])以盛产“玉”而闻名,而瑶池又有玉池之称,“瑶”自体就有美玉之意[151]。西王母和五行中的“金”有很大的关联,而“金”能生“水”,位属西方。清代文人吕熊所著的《女仙外史》卷一描述瑶池的水是由融成玉的精髓所化,溶溶漾漾,像酒浆一样,瑶池之水被视为具有生育的功能。[152]《稚川真人校证术》的〈先天论〉又言:“夫物禀先天之黑,位属庚辛,上应太白金星,是谓西王母,产出南方赤凤髓,是谓后天,号曰金铅,又曰美金华,又曰铅白霜,又曰金液。”[153]
最初西王母有过一段短暂的司兵斗刑罚的职能,最初的怪物形象就是司天厉及五残,为掌管天灾、刑罚与杀戮之神[154]。在《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同样继承了司兵的职能,描写出西王母腰佩分景之剑这样威风凛凛的女战神形象,还有玉山主人的《雷峰塔奇传》中王母布天罗地网,手持斩妖剑欲斩偷盗仙丹的白娘子。从唐代开始西王母的战神职能被驾下的九天玄女取代,从王母差遣玄女授兵法给黄帝的故事就有所体现,而王母的职能则转变成了王权的保护神。
“昔西王母降于王屋山,授帝兵法,用战蚩尤于涿鹿之野,以剪灭妖孽,除天下害。然后治邦国,立社稷,分土地,封诸侯,五行定,巨盗除。王母再遣元女授帝秘诀一十九章、《阴符》三百余言,至于金丹玉篆之文、宝符飞空之术、入火履水之法,无不备焉。黄帝乃建迎仙之官,修登真之要,出灵章秘书以广道教,施之则六合之内无不济也。”[155]
《河图出军诀》称黄帝得《王母兵符》。[156][157]
又法:五月五日书赤灵符,及西王母兵信神符数十符,皆辟兵之道也。[158]
西王母还拥有爱欲之神的神格,王嘉所撰的《拾遗记》卷三〈周穆王〉记载:
“三十六年,王东巡大骑之谷。指春宵宫,集诸方士仙术之要,而螭、鹄、龙、蛇之类,奇种凭空而出。时已将夜,王设长生之灯以自照,一名恒辉。又列璠膏之烛,遍于宫内,又有凤脑之灯。又有冰荷者,出冰壑之中,取此花以覆炊七八尺,不欲使光明远也。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导以文虎、文豹,后列雕麟、紫鹿。曳丹玉之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共玉帐高会。荐清澄琬琰之膏以为酒。又进洞渊红花,嵰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青花白橘。素莲者,一房百子,凌冬而茂。黑枣者,其树百寻,实长二尺,核细而柔,百年一熟。”[159]
文中描述周穆王即位第三十六年,他在东方的大骑之谷巡游时的一个临近夜晚之际,在春宵宫中点满了灯烛。夜间,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有文虎、文豹开道,后有雕麟、紫鹿跟随。手上提着丹玉之履,铺上碧蒲之席和黄莞之草垫,和周穆王在玉帐中相会。他们以清澄琬琰之膏(琼浆玉液)为酒,之后西王母又将洞渊红花,嵰州甜雪,昆流素莲,阴岐黑枣,万岁冰桃,千常碧藕,青花白橘这些珍贵的滋补养生品进献给周穆王。
另外,丹波康赖的《医心方》第二十八卷所述:
“《玉房秘诀》云:冲阳子曰:非徒阳可养也,阴亦宜然。西王母是养阴得道之者也。一与男交而男立损病。女颜色光泽,不着脂粉,常食乳酪而弹五弦。所以和心系意,使使无他欲。又云:王母无夫,好与童男交,是以不可为世教。何必王母然哉。”[160]
这里提到西王母是养阴得道之者,有损阳补阴的方术,一旦与男子性交,男子立即损病,而女方即使不着脂粉都显得气色有光泽。另外又说王母没有丈夫,喜欢和童男性交,不可为世所教。在后世有关仙女思凡下降的故事均起源自西王母风流成性的神格。
清代地理学家丁谦所著的《穆天子传地理考证》中认为西王母国即是古代迦勒底国,西王母则是其国的月神。西王母在《道藏三洞经》中就是太阴之元气的化身,被认为拥有月神的神格。在多数出土的汉代壁画石像板所描绘出的西王母仙境是在月亮上,西王母的旁边都有玉兔捣药和蟾蜍炼丹的画面。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七记载:“王母,太阴之精也,豹尾,虎齿,善笑。”[161]
《云笈七签》卷之一百记载:“昆仑山北玉山之神人也。西王母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山海经》曰虎颜,一云虎色。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之山,有三青鸟常取食,此神人西王母也。”[162]
《轩辕黄帝传》记载:“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帝之女也。人身、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山,有三青鸟常取食此神。”[163]
西王母为太阴之精。《洞渊集》记载:“月者,太阴之精,皇后大臣之象。”[164]《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记载:“月为太阴之精,诸水之母。”[165]《还丹金液歌注》记载:“色黑,而属北方壬癸水,为太阴之精,善能制阳。”[166]《周易参同契注》记载:“铅为月,北方坎水属戊,太阴之精为白虎。”[167]
从原始宗教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西王母的形象应当是从上古巫术仪式中的女祭司形象发展而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祭司等职位是由部落中的女性长者担任的,她成为部族的最高权威,是天地鬼神的代言人,负责主持祭祀,而上古时期的祭祀中,杀死祭物(包括活人)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而杀死祭物的工作则是由女祭司来完成的——这也是西王母之所以被视为死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西汉末年,西王母信仰重新成为民间的一种风尚。哀帝建平四年(前3年),大旱,民不聊生,大批关东百姓离乡逃难,逃难的过程中以稻杆当作西王母筹,作为西王母的香火,求取庇佑。经历郡国二十六,直达帝都,并于京师聚会,歌舞祭祀西王母[168]。而民间对西王母的崇拜,连官方也慎重其事,在一本记载西汉制度的《汉旧仪》里就记载到当时的郡太守和县令等级官员都要祭祀西王母。西王母的神力也因此得到极大推崇。
两汉之际崔箓的《易林》中说:
弱水之西,有西王母,生不知老,与天相保。
王母多福,天禄所伏,居之宠光,君子有昌。
患解忧除,王母相于。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民间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被改造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个重要的民间信仰。
这种由民间发起的宗教狂热最终影响到孕育中的早期道教,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不死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久视的追求。因此,汉代利用上古巫术资料并加以改编,创造出我们所熟悉的西王母和与之相对的东王公,道教则将西王母和东王公都吸收。而后在道教通俗化的过程中,东王公被演绎为东华帝君,掌管修仙男性。而西王母则掌管修仙女性,被戏曲尊称为王母娘娘。
但随着时间推移,先秦女神西王母,在道教中的地位虽然始终未降,但其影响力却日益衰退,即在中国有名的女神行列之中,南方所信奉的海神妈祖与东北地区所信奉的山神碧霞元君的信仰也远远超过了西王母。但在此之间也有以西王母顶替妈祖和碧霞元君神职的情况,她们有时候也被认为是由西王母演化而来的独立神格。近年考古研究发现,“西王母”可能是古中国西北一部落的名称,只因该部落剽悍凶恶,而被中原的华夏族讹传为刑杀之神。
《焦氏易林》总结了民间向西王母祈愿的种类:长寿、福禄、趋吉避凶、家族兴旺、远游平安、婚嫁美满、赐子等。正是因为西王母具有这些职能,自汉代以来就受到民间的厚礼祭拜。泰山南麓虎山水库下建有王母池,其正殿为祭祀王母娘娘的王母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王母池都要举行盛大道场以示庆贺。此外,在北京东便门内有一座蟠桃宫,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著名的蟠桃宫庙会,此庙虽然规模小,但名气却很大,庙内的主祀神是王母娘娘,蟠桃宫这一俗称就是因蟠桃盛会的传说而得名。建于明代的青羊宫斗姥殿中于西边供奉着西王母(居右)、正中供奉着先天大梵斗姥元君(居中)、东边供奉着虚空无上地母慈尊(居左)这三大女神的神像,有时候这三者相互混同起来。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