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大乘佛教重要经典,阐述早期大乘佛教提倡的般若学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语: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又译作《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为大乘佛教般若部中之经典。
本经由须菩提请问佛陀如何安住菩提心、如何降伏妄心,佛陀由此阐述一切法自性空的道理,回答“菩萨应离一切相(梵语作sarva-saṃjñā,一切想,即:我、人、众生、寿者之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指出一切事物自性皆空,虚幻不实,若要成就无上智觉,则不应住六尘而生心,要破除“我执”及“法执”,扫除一切法相(梵语作dharmasaṃjñā,法想),心无所住,才能解脱,成就佛道[1]。
南北朝的开善智藏大师持诵金刚经多有灵验感应,唐朝以后的僧人,将本经视为阐扬佛性密意的经典,更因禅宗自六祖惠能听闻此经而开悟以来,各祖师的提倡,地位甚高,唐玄宗敕定《孝经》、《道德经》、《金刚经》为三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亲自为此三经作注。宋代公家以《金刚经》测验僧侣。明成祖因国师临济宗的姚道衍之请,集僧俗二界善知识作《金刚经集注》[2],并亲笔作序。(应为文胆所撰,成祖亲笔抄录)[3]
《金刚经》为禅宗大力弘扬,加上士大夫大多尊崇此经,认为读通之后可以放下执著并成就佛果,民间则认为本经典有不可思议感应,单纯诵经时也能感召金刚不动佛、金刚藏王菩萨、四金刚菩萨(金刚眷、金刚索、金刚爱、金刚语)、八大金刚来护法。明朝末年的秘密宗教大力推崇《金刚经》,将“空”等同于“道”,视之为能源出万物的“真空家乡”[4]。
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有六种汉译[10],其中被《大正新修大藏经》收录的版本分别为:
六译中流传最广者为鸠摩罗什法师译本,与出土梵文本最能对应者为达磨笈多法师译本与玄奘法师译本;达磨笈多译本与梵文马克斯·缪勒版本几乎是完全对应。[5]黄念祖评价玄奘译文为“准确完备,力保原面,虽篇幅稍增,而原语具存,辞义详明,可免误解杜撰之弊”。[12]
1996年,许洋主出版新编、译、注梵文《金刚经》五册。[13][14]
在藏传佛教的甘珠尔中,金刚经有一种译本,名称是《圣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能断大乘经》,别称《三百颂般若》[15]。西藏传统对般若经的分类有“六部母般若,十一部子般若”的说法,金刚经属于子般若中的一种。
这部经的原题目是玄奘大师所翻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梵语:vá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vájra)有两种意义:
金刚者为不可坏,非生灭法,非有为法,本就如此,法尔如是。[17]
由于人们认虚为实、认假为真,所以顽固地执著自我和外部客观世界是真实的,由此造作无量无边的身业、口业、意业,并且受这三种业力的牵引、拖累,以致长劫地生死轮回,经受不可言状的种种痛苦,始终无法获得自由和解脱。在佛教释义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靠着无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够超越欲界、色界、无色界,最终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这就是本经题的深刻涵义[18]。
本经的主旨为“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19][20]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原语为:na kvacit-pratiṣṭhitaṃ cittam utpādayitavyam,直译为:应生起“不住于任何一处之心”[21]。
凡夫众生与修行者最大的差别,在于众生执著四相(所谓四相,指阿特曼相(我相,ātman)、补特伽罗相(人相,pudgala)、萨埵相(众生相,sattva)、至婆相(寿者相,jīva)而轮回不断;而大乘行者则能于佛法修行中证悟金刚智慧渐渐舍离于四相之执著,直至圆成无上正等正觉。[24][25]
佛祖对弟子须菩提的开示就是:菩萨、大菩萨们要想获得身心安宁,首先要修福、度无量无边众生,虽然救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而心中不能存留“我度了众生”的念头。也就是说,菩萨要去除四相,如果没有去除四相,就不是真正的菩萨。[26]
首先必须行三大布施:财布施(施予钱财)、法布施(施予能转化执著的出世间佛法,或能解决问题的入世间理论或准则)、无畏布施(施予能使人安心安定的各种作为),去除贪爱执著,进而远离贪嗔痴等“三毒”,认清自我肉身与意念为空虚幻有,没有值得执着的地方。
具体分析,菩萨救度众生,首要教导众生修行“六度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或止观)、般若。首先是布施,不管是财布施、法布施还是无畏布施,都不要著布施的相,既没有行布施的我,也没有受布施的人,更没有所布施的物,三体皆空,那样布施的福德才会像虚空一样辽阔无垠[27]。
佛陀提到了自己前世修行作为忍辱仙人,修持忍辱波罗蜜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28]。忍辱仙人被节节支解,亦即千刀万剐而能忍辱成功,关键是做到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要破除四相及一切相,就要明了一切法相的本质是空无所有。佛说:“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再如代表智慧的般若波罗蜜(第一波罗蜜),“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28]以此类推,诸如持戒、精进、禅定,皆是名相,只有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才能真正地持戒、精进、禅定。[28]
人们生活在现实世界中,须衣食住行交往,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意识心分清他人、自己、外界、内心,然而意识心从来不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24]。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是何等的心?已证悟“大乘实相金刚心”的须菩提明白,那眼前说法的佛祖所说的如来是自心如来,也就是金刚心如来藏。佛祖明白须菩提的所证,因此明确地告诉他及听法的大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29][30],即人们见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幻相,当然肉眼看到的如来也不是真正的如来,以慧眼来见如来,才是真见如来。要知道如来并无实质之形象,肉眼当然不能得见,只有真正证悟到“诸相非相”的金刚心,才能得窥见如来之真实面貌:“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31][32]
须菩提担心未来的众生不会相信这种深法,佛祖回应道:“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就是佛灭后“五百年”到“五个五百年后”还会有人相信这种法。这些人自然不是寻常人,也不是亲近过几位佛的人,而是在无量佛前种了善根的人,他们已经证悟了实相的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信受此经所说离四相的真实法的人,以此金刚心为实相,他们所种的善根已经非常深厚了[33]。
不但要破除四相,不执著于俗人眼中的“佛”[31],还要不执著佛所说的“法”[29][30],以及佛所证到的“法”[24]。佛问须菩提,“我所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所证的‘法’么?”[34]须菩提明白佛的用意,所以按照佛的说法进行了说明:“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24]佛进一步询问:“须菩提啊,你告诉我,如来当年在燃灯佛那里,是否证到了‘法’?”须菩提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世尊,您当年在燃灯佛处,就‘法’而言,实际并无所得。”[35]
佛祖说:“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的沙粒,每一粒变成一条恒河,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多不多呢?”须菩提答道:“光一条恒河的沙粒变成的恒河就无数可计了,何况这么多条恒河的沙粒呢!”[36]这时佛告诉须菩提:“这么多恒河的沙粒,每一粒再变成三千大千世界,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珍贵的七种宝贝装满这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然后用这些珍宝去作布施,那他(她)得的福德多不多呢?”毋庸置疑,多得无法形容了[37]。佛进一步讲:“若善男子、善女人,即使能够理解、接受本经中的四句偈诗、实行四句偈,然后给别人解释,那么他(她)得到的福德,比布施那么多三千大千世界珍宝的人得到的福德还要多。”[38][39]
为了强调此经的重要,佛陀又作了如下比喻:“假如有人早晨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和生命来进行布施,上午也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和生命来进行布施,下午还用恒河沙那么多的身体和生命来进行布施,像这样布施无量百千万亿劫的时间,那么这个人所得的福德真是不可思议、难以言表了。可是假如另一个人听了这部经,完全信任,没有怀疑,那么他得到的福德,比前面无量亿劫每天布施三恒河沙那么多身体和生命的人所得的福德还要多,如果他再去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那他的福德就更加殊胜无比了。”[40]
须菩提终于彻底理解了佛所讲的甚深涵义,这种契入经藏所带来的喜乐使这位长者由于深解义趣,以致在释迦牟尼佛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前忍不住涕泪悲泣起来,这是因为对解空第一的须菩提长者来说,系深刻地明白了佛所说的甚深妙义而感到由衷的喜悦。[41]
佛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揭示了宇宙间至高无上的究竟真理,佛告诉须菩提尊者,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佛,以及他们取得的无上正等正觉,都是由这部经所明示、暗指所述的真实心如来藏所成,也因如此才说众生与佛无二[42]。
按现代的逻辑和修辞标准衡量,古代佛经的叙述方式是不严密,用了大量古代隐喻,有很大的模糊性多意性, 还有很多梵文音译词汇,这使得对佛经哲理解释有一定的挑战性。 专家们的各种哲理解释往往也有不同之处。 将引用较多的偈颂列举和哲理上解释如下:
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译本中有大量的类似于“如来说〇〇,即非〇〇,是名〇〇”的文字,如“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31][24][32][52]等等。
这些文字是《金刚经》的一个重要立论:即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语言文字的名相施设而已,有它背后要传达的真相,而真相不离两边也不即两边。这种立论被称为《金刚经》的三段论,以阐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不二哲理[53]。
斯坦福大学宗教学教授Paul Harrison的新译本指出,这类梵文复合词可以翻译成两种意义,除了传统翻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另一种译法是:“‘庄严佛土’中没有‘佛土’,所以成为‘庄严佛土’”;其意义是‘佛土’不能离开其各种显现方式(如‘庄严佛土’)而存在。[54]
印度的瑜伽行唯识学派论师无著、世亲,以及中观学派论师功德施、莲花戒造有《金刚经》释论。菩提留支又传出世亲弟子金刚仙所造的《金刚仙论》解释世亲之论,不过金刚仙的身份受玄奘慈恩一系的人质疑,不为其取用[55]。
从东晋到民初,各家对金刚经撰述不绝,主要有吉藏、慧净、智俨、窥基、宗密、柏庭、宗泐、如玘、德清、智旭等人。另外,近人太虚、慈舟、印顺、圆瑛、江味农、丁福保等,皆著有金刚经的注疏或讲记。
年代 | 注疏者 | 名称 | 备注 |
---|---|---|---|
东晋、刘宋 | 作者题僧肇,实为谢灵运 [61][62]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 | 依罗什译本 |
? | 作者题智𫖮,疑伪托 [63] | 金刚般若经疏 | 依罗什译本,多袭取谢注 |
南陈、隋 | 吉藏 | 金刚般若疏 | 依罗什译本 |
大唐 | 慧净(578-?) | 金刚般若经注 | 依罗什译本,因庾初孙的请托而注 |
大唐 | 智俨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 | 依流支译本 |
大唐 | 窥基 | 金刚般若经赞述 | 依罗什译本 |
大唐 | 窥基 | 金刚般若论会释 | 会释五经、二论 |
大唐 | 道氤(668-740) |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 依罗什译本,宣演唐玄宗注本 |
大唐 | 昙旷 | 金刚般若经旨赞 | 依罗什译本 |
日本 | 空海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题 | 依唐密宗义解释 |
大唐 | 宗密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 | 依罗什译本,子璇治定(自宋代以后获重视)[64] |
大宋 | 子璇 | 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 依罗什译本,解释宗密纂要 |
大宋 | 柏庭(1149-1241)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会解 | 依罗什译本,以天台宗义为主融会各家 |
大明 | 宗泐、如玘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 | 依罗什译本,应明太祖诏令作 |
大明 | 德清 | 金刚决疑 | 依罗什译本 |
大明 | 智旭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 | 依罗什译本 |
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雕刻印刷品,现存于大英图书馆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该印刷品原藏于敦煌莫高窟的“千佛洞”,后由英国考古学家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从王圆箓处购得,上面标明“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公元868年)”等字样[65]。
中国唐朝受佛教影响而兴起变文,其中《金刚经变文》[66]、《降魔变文》都是以金刚经为主题[67][68]。
敦煌莫高窟中有金刚经变相,简称《金刚经变》[69],将金刚经文的内容画在石窟墙壁上。莫高窟中的金刚经变相有17窟,可分为中唐9窟,晚唐8窟。[70]
金庸所著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描述少林寺三位高僧的“金刚伏魔圈”以“金刚经”的“无我相, 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为最高旨义。[7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