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2019年,香港式连侬墙(英语:Lennon Wall)指的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期间所产生的粘贴标语讯息等的众多民主拼接墙[2]。2019年6月,金钟夏悫道香港政府总部继2014年再次出现连侬墙,以反映市民对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心声和对示威者的支持。其后,香港各区居民自发于当区开设连侬墙,以鼓励市民为香港打气及表达对政府于《逃犯条例》修订过程中处事手法的不满。至此,连侬墙不再局限于金钟一带,而成为普遍覆盖全港十八区的社区性民主墙。不过到2019年12月因政府加强清理,警方亦频密巡查后,大部分的连侬墙已经消失。
此条目应避免有陈列杂项、琐碎资料的部分。 (2019年7月9日) |
此种连侬墙的多处出现,被认为是舆论战走进社区的表现,建制阵营会以影响卫生为由主张清理连侬墙,间中亦有不知名团体动员“清理”连侬墙,但这些疑被动员人士的清理手段普遍粗暴,纸碎往往散落一地,甚或只以黑漆遮盖便作罢,“清理”之后环境反而更为糟糕。资深传媒人杨健兴撰文批评相关手段无清洁之实,实质只是要清走自己不喜欢、不接受的言论,目的并不纯洁[3]。
在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运动期间,香港各区都出现连侬墙,墙上贴满写上市民心声的记事贴,除此之外也贴满图文兼备带有资讯内容的文宣,建制阵营指这些文宣带动仇警情绪[4][5],认为连侬墙影响市容和煽动政治恶意。但就香港社会当下局势而论,连侬墙和文宣的出现乃源于警暴频临失控,港警选择性执法、执法不公,面对公众又不能开诚报公,香港市民对警察愈见反感但却有心无力,文宣某程度可让市民面对时局无力郁闷之时心理上可稍稍得到纾缓[6]。
这些文宣并非只为情绪宣泄,亦转载各种市民未必知道的资讯,当中包括香港政治、议会生态、历史事件(如六四事件和文化大革命的死伤人数)、哪些香港高官拥有外国国籍 / 儿女在海外升学、香港税收公帑用在何处、大学及医疗界别被削经费数字、香港有哪些大白象工程、红色团体,亦有列举基本法、警察通例懒人包,简明扼要告知市民权益和法律知识。由于文宣是通过线下实体的形式被张贴在位于公共空间(如屋村、巴士站)连侬墙,对于较难通过网络吸收资讯的中老年人群而言,这些平台可让他们了解更全面,不致因为只看单一电视台或免费建制媒体(如大公报、无线电视)而被“带风向”[7]。
“连侬墙”源自捷克布拉格修道院大广场,1980年代捷克群众在墙上涂鸦,书写约翰・连侬(John Lennon,又译蓝侬)的歌词以发泄对政权不满,此后连侬墙成为抗争象征。而香港连侬墙首次出现于2014年“雨伞运动”,有市民以便利贴贴在“占领区”(夏悫道政府总部)下一道墙)数天后写满心声的便利贴贴满整道的水泥墙,遂有“第一代连侬墙”之称[8]。
2019年6月12日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占领行动期间,连侬墙再次出现于金钟政府总部外,并蔓延至中信桥和夏悫花园平台通道。主要表达了市民反对《逃犯条例》修订的心声和对示威者的支持,以及设临时灵堂悼念3名反修例而自杀的示威者,期间亦有人发起悼念活动[9][10]。在6月30日举行撑警集会期间,有集会人士破坏和撕走政府总部旁的连侬墙,以及逝去的反修例人士梁凌杰和卢晓欣的凭吊区[11]。到晚上市民重新布置现场。7月2日,政府派出工人清理,有年轻人响应号召收拾,作为历史记录[12]。其后,各区市民亦在多区发起重建“连侬墙”行动,令各区市民可以留言,为香港打气。其中以港铁大埔墟站附近的行人隧道的连侬墙因各通道墙身都贴满彩色便利贴,被名为“连侬隧道”[13]。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指出,食环署会评估“连侬墙”所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如有相关投诉,食环署会作出跟进[14]。大律师陆伟雄指设连侬墙触犯了《公众卫生及市政条例》第104条,而自行撕毁连侬墙则会触犯《刑事罪行条例》第60条[15]。
香港政府清理金钟连侬墙后,市民在多个地区设立连侬墙,遍地开花。连捷克布拉格的元祖连侬墙亦写上了中文“香港加油”字样声援港人。到7月11日下午,加拿大多伦多联合车站有港人号召发起连侬墙行动。[16]到7月12日晚上,有香港人在东京涩谷站忠犬八公像前设“第一回东京突发连侬墙”。发起人之一的Joanna表示,由于日本当地较难找到可以贴的墙壁,而且认为会对当地人造成打扰,所以以手持木板贴上便利贴的方式进行[17]。而“只揪Sir”的海报于台湾台北西门町、温哥华列治文-布里格豪斯站和英国伦敦街头出现。相比第一代连侬墙,第二代分布更为广泛,且出现了“长辈图”,以吸引中老年人士注意,并争取他们理解及支持反送中与其他相关诉求。
到2019年11月初,政府开始大规模清理各区“连侬墙”,但其后在部分地区有市民把海报贴回[18]。2021年,一名香港摄影师拍摄的连侬墙全景图获得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专业组社会事件第三名。[19][20]
2019年6月30日支持香港警察集会期间,有支持警察的示威者到连侬墙外清撕墙上的便利贴,及高声指骂反修例示威者“收钱”,部分人更以“都冇人用”为借口取走连侬墙的物资(便利贴、胶纸、笔等),引起在场反修例的市民不满,情况混乱。其后反修例示威者决定先行撕走墙上纸条,收起保留,以免受撑警人士进一步破坏。用作悼念6月15日在金钟堕楼不治死者梁凌杰,以及6月29日堕楼身亡的教大女生卢晓欣的凭吊区,亦遭到捣乱、破坏[53]。
冲突和混乱过后,墙上的标语和悼念身故反修例人士字句都已经被拆走或被撕毁[54],连侬墙的物资亦被撑警人士搜掠至空空如也。此事亦触发市民不在局限于金钟设立连侬墙,而是到各区不同地方设立。元朗有年轻人在7月2日自发筑起连侬墙[55],引起多区仿效,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56]。
连侬墙在各区出现后,大埔墟站A出口外连接公共运输交汇处及新达广场等地的隧道亦有设立连侬墙,后来面积不断扩大,甚至布满整个隧道的墙壁,因而被称为“连侬隧道”[57]。
2019年7月10日,连侬隧道出现多张地政总署告示,勒令任何人士在7月12日前停止占用隧道栏杆及附近土地,有市民怀疑当局要清走“连侬墙”。地政总署翌日澄清仅联合其他政府部门,在大埔区清理违例停泊的单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只是平常针对违泊单车的跨部门行动,不会“清墙”[58]。
2019年7月10日凌晨12时半,有市民发现10多辆警车进入运头塘小巴站附近有超过100名警员身穿防暴装备及盾牌,前往大埔“连侬隧道”撕走针对警员资料,据知为挑衅示威者“只揪”的警员“只揪Sir”的个人资料,数十分钟后警员便登车离去。[59][60]民主党立法会议员涂谨申认为警方的行动十分荒谬,反映警方非常虚怯。[61]。网民其后改图制作“撕纸王”及“Finding Memo”海报对警方行为作出嘲讽[62]。
2019年7月13日凌晨约3时15分,30名警员再度前往大埔“连侬隧道”撕走针对“只揪Sir”及其他警员资料的海报和单张,表示怀疑有人违反《个人资料(隐私)条例》,需要搜证。整个行动约25分钟,而警员并不像之前这样全副武装。在场市民仅以手机拍摄警方行动,双方未有发生冲突。[63][64]
2019年7月16日凌晨,约50名戴口罩人士,在大埔连侬隧道墙上贴上多张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的旭日旗,不同国家的国旗,包括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旗,以及写有“八国联军”字眼的纸张。而张贴期问,该批人恐吓留守连侬墙人士,不准拍照及拍片,在场人士随即报警。警方接报赶至,惟该批男女已经逃离现场,在地上留下多个水桶及油扫。由于有人手持怀疑天拿水危险物品进入隧道,令该处一度充斥刺鼻气味,消防曾接报到场,列作“特别服务—怀疑气体泄漏”戒备及处理。[65][66]
2019年7月19日凌晨,逾300名身穿黑色及白色上衣的男女,乘坐旅游巴到大埔连侬隧道墙进行破坏,部分人操中国内地口音。他们撕毁多张墙上的便条纸,用脚踢物件和取走隧道内的物资。亦有人将隧道口印有“连侬隧道”的标语撕下,并换上“寿终正寝”的标语,以及在隧道入口放上花牌。而花牌上放有何韵诗、林卓廷、毛孟静及谭得志的黑白相,上面分别写上“通番卖国”、“卖国求荣”、“卖友求利”及“一路好走”字眼。另有花牌被放上蔡英文的黑白照。而且张贴大量建制派发起的“守护香港大集会”宣传海报和遮蔽原本墙上的便条纸。其间有记者闻讯赶至采访,被在场多名白衣人围住和被恐吓。其后警方接报到场,在附近查问一批男女,登记身份证,其中一女子怀疑未有携带证件被带走。[67][68][69]
到2019年11月22日早上,警方、食环署及路政署合作,为连侬隧道进行大清洗行动。清洁工人先有高压水枪向墙射上清洁剂,其后用铁铲铲走墙上的标贴海报。全程均有警员在场巡逻及驻守,未有发生冲突。[70]
2019年7月12日晚上约9时,两位市民手持横额从油塘站A出口到达,他们把横额系在油塘港铁站对出的两条柱之间,称这是“流动连侬墙”,又把胶纸、笔、Memo纸放在地上,欢迎市民前来写上心声和祝愿。发起人称他只是路过,来这儿消费,指未知之后会去哪里,惟会顺从民意。大约11时30分,有人拆走以横额制成的流动连侬墙,又将贴在柱上的Memo纸除下,清理现场,指会把它们带到周日的沙田游行。又有人表示,担心会增加清洁工工作量,积累民怨,故帮忙清理所有在柱上的贴纸,将其转移到纸皮板,现场仅留下两块纸皮板作“油塘连侬墙”。[71]同日,多名市民到油塘站重建连侬墙,期间有一名休班警员疑在现场拍摄在场人士的正面照,随即被数十名市民包围和被要求出示委任证。市民在油塘站包围该名休班警员期间,有一名女子于混乱中被撞跌地上。而该名女子事后则被警察群组起底,包括样貌、名字、住址及工作地点,有人更呼吁到她的工作地点劝她要看精神科医生。她所属的公司收到多个与她有关的骚扰电话,甚至有人到她的工作地点进行骚扰。她对事件感到恐惧,暂时不用上班以避风头,并联络立法会议员邝俊宇,将于数天内就事件去警署报案,希望停止个人私稳被发放[72]。
2019年7月30日晚上,天水围天秀路的连侬墙发生纠纷,一名中年男子声称被3名青年袭击,警方到场后拘捕3名在连侬墙收拾垃圾和清洁的年轻人。随后大批市民到天水围警署门外聚集,抗议警方无理拘捕3名青年,要求警方立即释放,警署落闸,有警员在闸外与抗议民众交涉,双方曾举起中指互相指骂,至7月31日凌晨近2时,其中两名青年获准保释离开。但人群未有散去,继续等待仍在拘留的一名青年。到凌晨两时半,有一辆黑色私家车沿天耀路南行时突然发动袭击,向聚集警署外的人群发射近10枚烟花[73],造成11人受伤,及后最后一名青年获准保释,到凌晨4时人群散去。
于北区大会堂外的连侬墙,由于墙上内容主要为悼念反送中运动中离世人士,所以亦名为追思墙。2020年8月29日晚上,十数名亲中派人士正在拆除追思墙,有数名街坊上前质疑对方为何破坏追思墙,其后亲中派人士向其施袭,导致多人受伤,而十数名亲中派人士逃去。
2019年7月18日早上,钻石山一天桥上的连侬墙被路政署外判工程商工程人员拆除。外判工程商表示当时因工程需要,才除去张贴于施工范围的纸张,并非因反对任何意见而作出破坏。而路政署回复香港01指,署方并无指示承建商移除张贴于行人天桥上的标贴及单张。[80]
2019年7月25日下午,有市民在日出康城公众通道筑起连侬墙期间,被居民阻止并发生冲突,其后开始清除连侬墙。之后有多名持手仍盾牌的警员到场。最后连侬墙被不明人士清除,并弃置在附近垃圾筒。当区区议员张美雄认为该处虽然是24小时公众通道,但在公契上是私人地方,而且清洁保养费用是由居民和业主承担,所以设立连侬墙时也要听取居民意见,取得过半数票才可进行。他亦表示居民不应在私人地方表达意见。将军澳民生关注组社区主任陈展浚则表示该处为位于屋苑范围的公共空间,而连侬墙是由组织和居民自发设立,应让一众街坊表达意见。[81]
位于葵芳站对面的行人隧道,设有玻璃天幕和特高楼底。由于有人在连侬墙上贴上巨型精致文宣,被民众戏称为“葵芳连侬美术馆”。其中一幅为日本插画家大友升平〈平成圣母〉的二创,改编成香港的〈自由女神〉。[82]
2019年7月11日,联合出版集团辖下的网媒HKG报(HKGPro)于其Facebook专页连出两个帖文,呼吁支持者在13日到英国及美国领事馆贴上便条纸,以示对英美两国干预香港事务的不满。但在13日当天,两个领事馆外都未有任何人聚集和在墙上张贴便条纸。而英国领事馆则预留了其中一面墙供市民张贴便条纸。[87][88]
网上流传片段指片中元朗天主教中学副校长陈秀芬女士破坏连侬墙,以及与拍片者粗口互骂,期间陈副校长以粗口回应说:“你系咪要X啊,除裤啦”;拍片者要求陈副校长交待在哪里工作时,陈副校长以粗口回应称:“我驶x话畀你知!”。
2019年9月6日,元朗天主教中学校长黄见仪代表校方于该校网页发出声明指“对于陈副校长于下班后在公众地方涉嫌撕掉宣传单张及海报,及其于回应拍摄者时引起的言语冲突,本校定当严厉处理、认真了解、不偏不倚地跟进是次事件”。
教育局表示,已收到相关投诉,会按既定程序跟进事件,并强调社会重视教师专业操守,“任何损害教师专业形象的行为都绝对不能接受”[89][90]。
一班青年在8月份开始发起《青年快闪·社区清洁》大行动,于各区号召义工进行清洁。希望透过快闪社区清洁,把社区爱心重建,用爱停止怨恨,用爱停止暴力,用爱感动社区。[91]
警方表示,2020年1月17日凌晨约3时接报有人于屯门龙门路聚集,怀疑有人企图在上址毁坏一天桥设施。警员到场在附近兜截,拘捕5男3女,年龄介乎14至61岁,其中一名31岁被捕男子为休班警务人员,他在警区防暴队内驻守,是反送中运动以来首位被捕的防暴警,涉嫌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该警员已被即时停职接受调查。消息称,现场贴有多张嘲笑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及政府官员的文宣,而被捕警员贴在墙上的亦是同类海报。[92][93]
2020年1月21日凌晨约3时许,约50名防暴警员与一辆垃圾车到将军澳尚德邨停车场清理纪念科大学生周梓乐及陈彦霖连侬墙。同时将遗像、鲜花、蜡烛、纪念品及文宣宣一并清走。防暴警员持长枪,在四周及停车场内戒备。有街坊知道后感到不满及激动,有人一度将杂物及砖块堵路,令附近一带行车交通受阻。到凌晨约5时半,有市民和工人自发清理,其间防暴警截查两名市民。[94]
2020年2月24日傍晚时分,15名年轻人在葵涌邨连接晓葵楼和葵涌商场之间的行人天桥贴重建连侬墙期间,突然有20多名军装警员到场截查及拘捕,并拉起封锁线。警方举动引起居民围观和与指骂警员,其后约20多名防暴警员到场。警员表示会以涉嫌刑事毁坏罪拘捕他们。到晚上8时许警员离开。葵青区议员梁锦威认为警方拘捕贴文宣的人士是不合理做法,同时与街坊互骂的行为表现不专业。而街坊表示是屋邨保安报警。[95]到2月25日,警方透过facebook短片表示“有老师带住学生去犯案”,绝不是文明社会接受。被捕人士年龄介乎14至29岁,其中一人为马鞍山一间中学的教师,涉嫌刑事毁坏被捕。葵青区议员梁锦威表示7名女子已先后获保释,而其余8名男子则选择拒绝保释,到2月26日获无条件释放。[96]
2020年3月11日下午4时许,数名被指为“大妈”在黄大仙中心北馆撕毁连侬墙的文宣,引来多名市民围观和上前理论,希望不要再破坏。其后多名防暴警到场,只截查围观的3名男女,未有理会破坏连侬墙的“大妈”。防暴警记录他们的身份证等资料后,3人获得放行,但其中一名女学生因身上有长者八达通卡而被带入黄大仙站站长室,最后未有被捕。[9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