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聆听i/ˌwɪkɪˈpdiə/聆听i/ˌwɪkiˈpdiə/)是维基媒体基金会运营的一个多语言的网络百科全书,并以创建和维护作为开放式协同合作项目,特点是自由内容、自由编辑、自由著作权[2][3]。目前是全球网络上最大且最受大众欢迎的参考工具书[4][5][6],名列全球二十大最受欢迎的网站[7],其在搜索引擎中排名亦较为靠前[8]。维基百科目前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营运[9][10][11]。Wikipedia是混成词,分别取自于网站核心技术“Wiki”以及英文中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截至2023年11月,所有语言的维基百科有超过6200万篇条目,每月超过1400万次编辑(平均每秒约5.2次编辑),每月有超过20亿个独立设备访问各个语言的维基百科网站[12]。大约26%的流量来自美国,其次是日本(5.9%)、英国(5.4%)、德国(5%)、俄罗斯(4.8%)。[13]

Quick Facts 网站类型, 语言 ...
维基百科
Wikipedia
Thumb
Thumb
维基百科标志,各种文字组成的球状符号,大多数为字母W或Wi的发音
截图
Thumb
维基百科多语言门户网站的截图
网站类型
网络百科全书
语言326种语言
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
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1]
网址wikipedia.org 编辑维基数据链接
注册可选(但编辑受到保护的页面等操作需要登录账户)
推出时间2001年1月15日,​23年前​(2001-01-15
现状活跃
内容许可
Close
Quick Facts 汉语名称, 繁体字 ...
Wikipedia
汉语名称
繁体字 維基百科
简化字 维基百科
藏语名称
藏语 ལྦེ་ཁེ་རིག་མཛོད
越南语名称
国语字 Wikipedia
壮语名称
壮语 Veizgiek Bakgoh
方块壮字 維基百科
老壮文 Veiƨgiek Bakgoƅ
朝鲜语名称
谚文위키백과
汉字위키百科
日语名称
汉字 ウィキペディア
蒙古语名称
蒙古语 Википедиа
维吾尔语名称
维吾尔语ۋىكىپېدىيە
印地语名称
印地语 विकिपीडिया
英语名称
英语 Wikipedia
俄语名称
俄语 Википедия
Close

历史

维基百科最早是在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两人的合作下于2001年1月13日在互联网上推出的网站服务,并于1月15日正式展开网络百科全书项目[14]。其中桑格结合了维基百科网站合作核心之“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书之意的“encyclopedia”创造出新混成词“Wikipedia”。在创立之初,维基百科的目标是向全人类提供自由的百科全书,并希望各地民众能够使用自己选择的语言来参与编辑条目。其他书面印刷的百科全书多是由专家主导编辑,之后再由出版商印刷并加以销售。维基百科在性质上一如其号称般属于可自由访问和编辑的全球知识体,这也意味着除传统百科全书所收录的信息外,维基百科也能够收录非学术但仍具有一定媒体关注度的动态事件。2006年《时代》杂志所评选的时代年度风云人物”中,便提到了全球上百万人于线上以协作方式促进了维基百科的快速成长,同年提及的其他重要网站还有YouTubeMySpaceFacebook[15]

成果

维基百科是强调Copyleft自由内容协同编辑以及多语言版本一个的网络百科全书项目,以互联网Wiki技术作为介质,已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项目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相关的发展事宜。维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愿者们合作编撰而成,截至2020年,整个维基百科已收录了超过5,500万篇条目,其中英语维基百科以超过600万篇条目在数量上位居首位。维基百科允许访问网站的用户自由阅览和修改绝大部分页面的内容[16],整个网站的总编辑次数已超过10亿次[17][18],整个维基百科有超过300种独立运作的语言版本,且已被普遍认为是规模最大且最流行的网络百科全书[19][20][21][22][23]。根据知名的Alexa Internet其网络流量统计数字指出全世界总共有近3.65亿名民众使用维基百科,且维基百科也是全球浏览人数排名第13高的网站,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无商业广告的网站[19][24][25]。根据估计,维基百科每个月便有将近2.7亿的美国人民前往该网站浏览[26]

由于维基百科能够十分迅速地整理出与最近发生事件相关的信息,并且任何人都能够深入整理资料内容,这使得许多人也渐渐将维基百科视为一个新闻来源[27][28]。同时为方便一般学生或者浏览群众能够简单了解条目的内容,维基百科中的绝大多数条目都尽可能以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复杂的概念[29]。随着维基百科的普及,维基新闻维基教科书等姐妹项目也随之应运而生。尽管维基百科在其官方政策上坚决拥护可供查证中立观点这两项要求,维基百科仍因任何人都能参与编辑的特性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士的批评,其中以条目的质量、信息的准确度、呈现态度的客观性以及无法提供一致的准确内容为多。部分人士指称问题在于维基百科所采用的Wiki技术,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内容这种作法本身就是维基百科最大且无法改变的弊病[30],这般情况下破坏者能够轻易在易引起争纷的政治宗教条目中添加虚假内容、删除正确信息或者任意添加偏见性内容[31]。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士以及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等知识分子对于条目准确性的争议则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他人对于维基百科的偏见[32][33][34]。为尽可能解决各界对于条目质量的质疑,维基百科也陆续提出许多相对应的方针与指引来保障文章的质量,同时希望协同编辑时能够列出足以供他人查证、审核及确认的资料来源。但批评者也提到,维基百科上的许多信息都是由那些崇尚流行文化等事物的民众为编写自己喜爱的项目而成[35],这意味着许多情况下网站十分容易受到各种理由而来的人为破坏[36][37][38];批评者也同时指出,就算一些报告证实许多条目在遭到破坏后能很快被轻易恢复,但维基百科内仍包含有大量未经证实或相互矛盾的信息[39]。不过《自然》在2005年的调查中认为,维基百科在科学文章这一领域与作为传统百科全书代表的《大英百科全书》有着相似的精确度,但两者在内容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严重缺失”[40][41]

使用

编辑方式

2009年4月维基媒体基金会对于维基百科可行性研究的影片,其中也有部分用户对于编辑制度提出质疑[42]

与传统百科全书相比,维基百科最主要的特点为采取开放的精神。这意味着不论是拥有维基百科账号的用户或者是其他匿名的浏览者,在阅读条目的同时也可以把自己所认为适合的内容添加于文章之中;不过在一些特别敏感或者是容易受到破坏的内容则会赋予不同程度的“保护”,借此以暂时禁止浏览者对于一些文章编辑的权限[43]。不过不同语言版本的网站或多或少会修改这项政策,例如在英语维基百科中便只有注册用户可以创建新条目[44]。然而维基百科其条目内容并不会归属于创建者或者任何编辑者,同时也不会要求任何文章必须给公认的权威人士审核;相反的,编辑者对于文章的内容和架构大多必须经达成共识以作处理[45]

在一般情况之下,所编辑过的文章都能够立刻检讨与修正。一些时候编辑维基百科者可能为条目加入内容不精确的字句、具意识形态的偏见或者是无意义的话语,而这些编辑结果必须等待另一名编辑维基百科者发觉并纠正内容。面对这种情况,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有各自负责管理的行政架构,同时也允许针对这一现象自由地修改相关政策。例如在德语维基百科便对条目采用“稳定版本”政策,也就是编辑内容在经过他人查阅后才会显现给一般浏览者观看[46]。不过英语维基百科则没有采取德语维基百科的模式,其中前者在2010年决定先测试2个月再做决定。英语维基百科的推动者希望能够借由“查阅更改”的方式来避免新加入的用户编辑“争议”内容或者是轻易破坏文章内容,透过审查的步骤使得一般浏览者只会看见查阅前的文章内容。然而在这次测试后英语维基百科社区并没有就“暂定修改”系统达成共识,最终于2011年5月将文页面中所有的“暂定修改”内容删去[47]

Thumb
维基百科其使用MediaWiki的页面纪录比较,其中于此可以了解两个版本之中经过修改的页面,其中红色的文字即为前后文章的修改之处

无论是否有于维基百科之中注册,文章贡献者能够借由软件来编辑内容。每一篇条目都有名为“历史”的页面记录着过去每一次文章的修订,不过在针对诽谤性内容、犯罪威胁记录或者是侵犯著作权等情况时也有可能会将过去纪录删除。例如日语维基百科对于某些受到注目案件的受害者真实姓名会选择删除处理,甚至也会依同样理由干涉其他语言版本的内容[48]。不过一般编辑者也可以于此页面的选项,撤销有关内容的不当更改或者是恢复先前被删去的内容。而每一篇条目之中也会有与其相关的“讨论”页面,这能够协调编者们针对该条目的编辑活动[49]。另外在数名编辑者们也能够在固定的“讨论”页面之中寻求“共识”,并常常会以投票来决定条目的内容或者是架构[50]

此外编辑者也可以于网站的“最近更改”处查看最近修改过的条目,借此来了解其他参与者的工作。而一些长期参与的编辑成员则会将他们感到有兴趣的条目列入“监视列表”之中,如此一来这些用户便能够轻松地跟踪这些条目的最新修改。许多已有一定程度发展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编辑者则往往会更常查阅“监视列表”的变动,原因在于随着维基百科参与人数的增长会使得“最近更改”列表项目大幅增加。另外每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会另外有一个待巡查页面的列表,借此来审查新创建的条目之中是否有过于明显的问题[51]。经常遭受到破坏的条目则可以对文章内容申请“半保护”,这样便只有维基百科的自动确认用户能够编辑[43];而当某一条目过度具有争议性而引起激烈争执的话,条目也有可能变成只有系统管理员能够修改的“全保护”状况[43]

除了参与维基百科的志愿者外,维基百科也广泛使用经过设计的计算机程序“机器人”来纠正常见的拼字错误或者语法问题,甚至有些“机器人”能够自动分析统计数据、并以相同格式来编写地理条目的基础内容[52]。另外也一些“机器人”被设计来检测他人对于维基百科的攻击或者破坏,除了能够自动或半自动的修复这些文章内容外,透过内容过滤器的设置也能够及时警告用户其编辑“不受欢迎”。而透过网络地址的锁定,“机器人”也能够阻止其他用户正在添加可能具有商业性质的广告网页,或者是使用傀儡账号或IP地址来破坏[53]。不过许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在设计出“机器人”之后,必须先经过社区批准才能够运作[53]

条目分类

Thumb
维基百科借由MediaWiki所推出的编辑界面

维基百科一开始所出现的条目内容大多松散且未经过组织,不过通常在之后便会有志愿者对其修改,且根据内容扩展情况条目题材给予分类,借由分类的方式也可以帮助其他用户更加容易依照内容和属性查阅每一篇文章[54]。一篇新条目如果只有一些浅短的定义和条目链接的话,通常会将条目列为“小作品”并且要求他人协助修改。而另一方面如果条目内容极为完善的话,则可能会另外提名为“特色条目”[49][55][56](feature article,后来中文维基称为典范条目)。研究员贾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便发现这类被列为“特色条目”的文章,往往是由数名维基编辑者在密集修改的情况下才能够达成[55][56]。“特色条目”在提名之后会由其他编辑用户决定是否有资格,而在成为“特色条目”便通常会轮流登上维基百科主页上展示。以英语维基百科来说,平均每天会展示一篇特色条目。然而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报告发现,维基百科中特色条目间的文章质量始终无法一致,这使得研究人员认为维基百科社区对于条目内容的评估其实“并无效果”[57]

在2007年在准备制作维基百科印刷版本时,英语维基百科则决定依照当时文章质量的比例来安排各种不同文章质量的条目刊出[58]。另外维基百科社区的数名编辑用户也可能会自行组织“专题”,借此一同编辑特定领域主题的条目文章,并且借由相关的讨论页来同时协调多篇文章的结构与用词。

破坏行为

Thumb
英语维基百科上所观看到对于条目文章的修改,可以看见右方编辑纪录中对多孔动物门这个条目的破坏

最常见和明显的破坏类型包括插入虚假信息、广告言语、高度党派意见、是自我观点的文句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垃圾邮件等,面对这些破坏行为时大多情况下维基百科社区能够借由编辑修改的方式删调试误信息,甚至能够完全消除特定页面的破坏纪录[59]。然而一些较为少见的破坏行动则可能更难被察觉到,这包括强硬修改成为自己喜爱的格式内容、对条目的标题或者是分类页面中的解释进行破坏的页面语义,甚至是直接修改条目文章的底层代码等等。[60]

然而由于破坏的次数与可行性,使得维基百科长期以来和其他百科全书相比一直面对这个独特的挑战。而这也使得维基百科被批评浏览者始终无法肯定自己当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坏,在一定机会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插入虚假的信息,又或者实际重要的内容反而遭到删除等等的破坏。前《大英百科全书》主编罗伯特特·麦克亨利(Robert McHenry)便提到了维基百科面临破坏威胁的困境[61]

明显的破坏通常很容易从维基百科的文章中移除,根据实验维基百科在检测且修复破坏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几分钟[36]。然而美国政治人物约翰·席根塔勒在其个人经历部分参入了虚假的资料,却一直到这项破坏编辑过后4个月才被发现,并且随即被新闻媒体大幅报导[63]。在这次事件之中约翰·席根塔勒、发现此事的《今日美国》编辑部主任和自由论坛(Freedom Forum)暨范德堡大学创始人则询问威尔士是否有任何方式能够知道是谁编辑这些错误信息,威尔士在第一时间则回答说并没有办法[64][65]。虽然最终能成功追查到肇事者并要求出面道歉,这一事件也导致维基百科其网站上政策的修订,特别是针对那些在世人物的传记文章要求更加严格的验证标准[66]

规则制定

维基百科的内容基本上受到美国的著作权与相关法律限制,同时也要遵从以佛罗里达州为主的维基百科服务器所在州份的当地法律规定。除了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外,维基百科的编辑用户也被要求遵守依照“五大支柱”所制定的种种方针和指引,并希望能够在这规范之下创造许多适宜的条目内容[67]。这些规定同样与维基百科的条目一般存储在wiki系统上,然而如果要编写或者修改维基百科的政策和指引则必须经由维基百科社区的同意,不过同样的也能够借此轻易删除或修改不符合规定的规则。许多非英文版本的维基百科项目最初大多是翻译英语维基百科的规则来作为自身基础,而在之后也渐渐会因应自身的发展而在规则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内容方针

英语维基百科等语言版本在内的维基百科项目对于条目内容也多有订定数条相关规则,其中大多要求文章内容必须以百科全书式的写法,而反对编写出如同词典般的文章内容[68]。另外对于作为话题的事件是否收录于维基百科中这一部分,则也要求用户在编辑时应该要注重“关注度指引”;这通常意味着条目内容必须在主流媒体或者主要学术刊物中能够作为独立主题的文章,同时能够得到明显足够且可靠的次要来源来支持条目的创建[69]。此外维基百科项目为了能够建立一个备受公认的传达知识媒体,这使得在条目内容中不允许存在有虚构的信息或者是原创的研究[70]。而为了避免条目的内容遭到其他浏览者的质疑,因此维基百科也要求文章需要可靠的消息来源以作为参考。然而这得维基百科的内容反而变成“可供查核但并不正确”,许多维基百科编辑者反而忽视维基百科的作法而另外参入自己的想法;这使得条目常常在审查其正确性时并不会有重大问题,然而实际上文章内容却已经被维基用户另外诠释[71]。久而久之反而使得正确信息更加难以被有效的呈现,从而阻碍了应该被列入维基百科全书内的信息增长[72],甚至在最后后可导致维基百科不能在采取中立观点纪录之[73]。为此如果有正反两面意见和观点都拥有相应的外部来源作为辅助外,维基百科往往会要求文章内对于条目的观点必须采集整理出适当分量的信息内容[74]

争议解决

作为一则流行的笑话,维基百科的问题在于它只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但从理论来讲它完全不能正常运作。[75]

维基百科社区内有许多方法解决争议,其中最常出现的是被称作“修改、回退、讨论”(BOLD, revert, discuss cycle)的编辑循环之中,其中往往是一名编者对于条目作出更改,稍后另一名编者将其修改回退至未修改版本,最后两名编辑用户便于讨论页上讨论彼此所遭遇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76]。然而在某些时候双方编辑者可能忽视这个过程,进而在就条目内容或者结构上爆发编辑战,也就是反复发生一名用户编辑、然后由另一名用户回退的情况[77]

编辑者如果希望能够解决问题,除了在讨论页商讨外,也可以于相关的维基专题页面中获得更广泛的社区共识,或者是另外邀请第三方并征询相关意见。而如果双方已经就条目问题爆发言语冲突的话,编辑者也可以在专门页面报告对方违反礼仪或者是不文明应对。另外维基百科也提供“互助客栈”或者是“调解委员会”的服务来协助双方编辑问题的处理,不过实际上对于双方问题的处理并没有约束能力或者处分职权,而是偏向重是借由沟通的方式获取共识。而如果是就是否删除条目方面,则维基百科内也有另外的页面来处理。不过虽然维基百科许多情况之下多会借由调解的方式处理,然而一些维基百科用户则认为调解针对某些具有争议性之问题并无法有效解决[78]

仲裁处理

Thumb
英语维基百科仲裁委员会的介绍页面

包括英语维基百科在内的维基百科项目中,则另外设立有仲裁委员会(Arbitration Committee)作为最后的争议解决手段。虽然许多在维基百科上的纠纷通常是由两个对立观点的编辑用户就条目文章的内容编辑出现严重分歧而爆发的,然而仲裁委员会明确拒绝这类观点争议案件并认为双方应该能够直接解决内容问题。根据统计分析指出委员会通常会忽视双方爆发争议的内容,而将重点放在争端发生的方式[79]。这般作法的原因在于仲裁委员会并非将自身目的定为解决争议纠纷并维护编辑的和平环境,相反的更加偏向淘汰不适任的问题编辑者来吸引潜在更多热心编辑用户的参与。也因此尽管委员会偶尔会在审查争执问题时会谴责新的编辑内容违反维基百科的政策(例如内容在经过修改后反而立场不中立),但是就文章的内容部分并不会有绝对的规定。其中包括提出警告并暂缓执行惩处(63.2%)、禁止编辑文章(43.3%)、禁止参与主题讨论(23.4%)或者是禁止浏览维基百科(15.7%),其中完全禁止使用维基百科主要是因为确认假冒他人行为或者是有反社会行为出现;而如果该用户并假冒他人或者显现出反社会倾向,相反的其不当行为仅是违反社区共识或者是编辑政策的话,仲裁委员往往则是会发出警告来作处理[79]

隐私问题

在尊重隐私权为前提的情况下,维基百科借由关注度的规定使得普通公民能够有权力保有自己的隐私;然而维基百科提到将会维护一般平民的“私人生活”,但是条目中所出现的人物角色并非都是法律所提到的“公众人物”(public figure),这导致维基百科在提到注重匿名的网络空间或者是要求在现实(Real life)中匿名者之权益上有些微冲突[80]。Wikipedia Watch则认为“维基百科对于那些重视隐私的人们是一个潜在威胁”,并且提到“维基百科中如果采用责任制的结构,将是解决隐私问题的第一步”。另一个比较特别的个案则是尽管本人与其他重要人物相比并不重要,但是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于维基百科的条目之中[81]

2006年1月时德国法院下令德语维基百科关闭其在德国的站点,原因在于德语维基百科将已经逝世的混沌电脑俱乐部英语Chaos Computer Club(Chaos Computer Club)黑客成员“Tron”的本名鲍里斯·佛罗瑞斯克发表出来,随后佛罗瑞斯克的父母亲便向法院提出诉讼并要求他们儿子的姓名能够自维基百科中删除[82]。随后法院便要求禁止使用德国域名“www.wikipedia.de”重新定向在德语维基百科中,不过德国用户仍然能够直接访问总部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服务器网址“de.wikipedia.org”。不过到了2006年2月9日,对于维基百科的禁令再度被德国法院推翻,并且否决了其父母亲所坚持着有关只能使用匿名“Tron”以维护隐私权的方式。之后原告在2006年5月再次要求上诉,不过却遭到柏林市法院(Berlin state court)拒绝继续审理[83]

社区活动

组织结构

Thumb
2006年维基媒体国际会议讨论状况,其中维基媒体国际会议是维基百科用户和其上的维基媒体基金会一同举办的年度会议活动

虽然实际上维基百科并非总是传达有关负面的信息内容[84],维基百科社区经常被形容为“邪教组织[85],而且这类说法往往是由未能适应社区的用户所发出的批评[86]。然而维基百科在某些事情执行上更加重视社区的凝聚力,这也意味着即使是没有任何资格提出者也能够参与妥协或者讨论,而这种只寻求共识的作法有时候也被批评为“反精英主义[87]

到了今日维基百科社区已经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官僚体系”,其中为了能够有效掌握维基百科中条目的编辑修改动向,使得许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陆续由志愿担任管理人员者组织“明确的权力结构[88][89]。这些志愿协助管理工作的“管理员”往往在维基百科社区中也是拥有良好信誉的编辑用户,在成为有部分特权的“管理员”之后便拥有能力删除页面、屏蔽正在被破坏的文章或者是社区严重争执时删除污辱性对话,甚至也能够停止违规用户的编辑权利[90][91]。不过“管理员”的权力行使者要在于编辑部分的行使,期望能够阻止用户对于维基百科的破坏性编辑,而对于普通的编辑用户实质上并无管辖权力[90]。此外,管理员在决策决定这一方面也并未享有任何特殊权力[92]

新进用户

根据统计,有将近60%的注册用户在其注册之后的24小时之内,并没有随即编辑与条目内容。面对这项数据,可能的解释是这些用户注册加入维基百科只是为了一些目的,或者是害怕自身的经验反而让他们无法与维基百科社区交流[93]埃里克·高德曼(Eric Goldman)则写道主要原因之一是害怕没有了解维基百科内的基础文化,包括在讨论页上签名、编辑惯例以及具有礼仪的讨论等等习惯,甚至担心有些熟悉维基百科的用户会特意将他们刚加入维基百科者的贡献视为一种破坏。为此维基百科多鼓励新进用户渐渐熟悉维基百科社区的惯例,除了编辑条目之外也能够建立专属自己的用户页,学习维基百科一些特定技巧与规格并且了解遭遇争端时的解决步骤,甚至也能够学习了“令人费解的维基百科文化笑话以及内部各种讨论参考”[94]。但是在另一方面非注册用户在使用维基百科时则往往会被视为“二等公民”看待[94],原因在于“所有维基百科社区的成员多认可这些注册参与者,相信他们在获得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持续参与维护工作”,但是对于IP地址的贡献历史则往往不能够确定有其完整纪录来作为参考,而一些特定用户在遭遇冲突时也往往会转换成非注册用户来维护自身观点[95]

2009年Business Insider推出了有关维基百科的研究报告,担任文章编辑暨新闻记者的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便表示在维基百科上随机抽样的文章之中,大部分最近文章的文字编辑纪录主要是由“外人”(鲜少参与创建或者编辑的用户)所贡献,而绝大多数文章的编辑整理以及格式调整则是由“自己人”(维基百科注册用户)负责[96]

编辑条目

Thumb
参与2005年8月6日举办的维基媒体国际大会的维基用户和相关人士,从左而右分别是陈霆、“阿仁”、“虎儿”、“太田尚志”、吉米·威尔士、“Andrew Lih”和斯特凡·迈耶尔(Stephan Meyer)

维基百科并不要求使用的用户必须鉴定其身份[97],然而维基百科全书其非传统模式的增长模式反而促使“是谁编辑维基百科?”这类问题成为今日数个Web 2.0主题的议题之一,甚至如digg等科技网站也多次探讨这类问题[98]。威尔士曾经表示维基百科只有“一个社区……以及数百个志愿负责的专门小组”,并表示贡献维基百科和其他项目的团队在很多部分“都十分像任何一个传统组织”。威尔士在调查524名维基百科用户时发现,有超过50%的内容仅由0.7%的维基用户编辑。然而艾伦·斯瓦尔茨在以同样的方法评估维基百科条目的贡献者时则获得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再其所采样的几篇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的内容(借由文字字节计算)反而是由低编辑次数的用户所贡献[99]。而2007年达特茅斯学院研究人员其研究数据则指出:“匿名和偶尔贡献者在维基百科的修改作为,反而成为维基百科网站注册者视为可靠知识来源的判断依据。”虽然这些匿名贡献者经常只修改与自身有关的领域,然而维基百科大多对于这些用户给予支持,甚至期望他们在提供内容信息的同时也能给予可供核查的资料来源[100]

2003年,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安德烈·奇福利利(Andrea Ciffolilli)认为,Wiki软件创造一个共同发展的环境底下,凭借著低交易成本和“创造性建设”的方针使得维基百科成功鼓励他人参与其中。而2008年乔纳森·齐特林(Jonathan Zittrain)所出版的《网络的未来》(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一书中,则认为维基百科成功的个案开启了如何开放合作的研究,同时也期望借此培育网络上的创新想法[101][102]。然而在2008的研究之中发现,维基百科的用户并不太同意自身比其他组织还要注重开放程度[103][104]。甚至在2009年时,有一项研究报告指称:“有迹象显示出,维基百科社区对于新内容反而给予越来越多的阻力。[105]”而在2009年举办的OOPSLA大会上,维基媒体基金会首席技术官暨高级软件设计师布里昂·维伯(Brion Vibber)则发表了“社区性能优化:让你本人能够顺利运行您的网页”(Community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aking Your People Run as Smoothly as Your Site)一文。并在会议中表示维基百科除了必须不断处理这个大型社区的募款问题外,同时也面临了软件开发过程的下一步挑战[106]

用户交流

维基百科在与大英博物馆合作下,在2010年6月由相关人员一同编辑“霍克森宝藏”(Hoxne Hoard)

在Wiki软件的协助之下每个条目除了有编辑页面之外,同时也会拥有相对应的“讨论”页面,而维基百科的主要社区成员便会在此相互讨论,同时借由“用户对话页”也能够联系到特定的维基百科用户。透过这些页面能够帮助维基百科用户达成共识,并且借由交谈的方式来协助维基百科网站的运作,这包括相关文章的内容应该包含什么、维基百科网站的规则如何修改或者是对于任何问题促使社区采取行动[107]

另一方面在英语维基百科管理员暨维基媒体基金会前任理事长迈克尔·斯诺的主导下[108],英语维基百科首次推出了作为社区报纸的《维基短信》(Wikipedia Signpost)[109]。在《维基短信》之中除了介绍了有关维基百科近期发生的新闻和事件,同时也协助推广包括维基共享资源在内的从姐妹项目所发起的大型活动[110]

此外维基百科用户有时候会基于对方优秀的贡献付出,因此提供相关的“维基星章”以作为奖励之用。期望透过个别设计的“维基星章”来促使维基百科社区的进步,这些“维基星章”所赞扬的观点包括有简单的编辑条目工作、社区协助,行政工作到和与其他维基百科姐妹项目的链接工作等等。同时许多研究分析则认为维基百科采行“维基星章”自由授予的制度,促使了整个维基百科社区能够一同从事大范围的合作项目[111][112]

资料统计

Thumb
维基百科各个语言版本与其参与编辑、来自世界各地的用户对照表

根据一项研究发现,维基百科在内容上的贡献者“只有13%为女性,而贡献者平均年龄则是在25岁左右”。为此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执行董事苏·加德纳(Sue Gardner)便表示,希望在2015年时能够将参与维基百科的女性编辑用户增加到25%左右[113]全国妇女研究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Women)主席琳达·巴施(Linda Basch)则指出在参与维基百科的女性编辑者之中,根据统计有超过50%已经完成在美国的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课程[114]

而在2012年时塔哈·亚西尔(Taha Yasseri)和雅诺什·柯特兹(János Kertész)则在《PLoS ONE》发表研究文章,并以各个维基百科社区其昼夜活动模式作为相对比较基础,进而估计其他世界各地不同地区使用户在各个语言版本维基百科的贡献比例。举例来说,报告显示英语维基百科中,来自北美地区的编辑次数局限于接近50%的比例,而这个比例在简易英语维基百科更降低至25%[115]。对于这项报告,维基媒体基金会则是希望能够在2015年将南半球编辑用户的数量增加到37%[116]

条目内容

Thumb
2008年时,有关维基百科内条目分类所占比例的圆饼图

维基百科其建立目的在于以网络百科全书的方式收录所有人类的知识,这也意味着在百科全书中所收录的条目将会涵盖每个主题[68]。特别是维基百科能够收录将近TB等级磁盘空间(Disk space)的条目,这使得维基百科比起其他传统印刷的百科全书能够收录更多主题与内容,这其中也包括有可能会让人反感或者受到侵犯的色情类型文章[68]。尽管维基百科的这个想法并不需要辩论,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被认为有争议点出现。例如在2008年时维基百科便引用了这项政策,针对网络联署要求英语维基百科撤除“穆罕默德的图像表达”(Depictions of Muhammad)这类条目的想法而作出了否绝的决定。然而也由于维基百科中收录了有关政治、宗教、色情等等敏感的主题内容,曾经引起不同国家对维基百科实施审查制度。英国互联网供应商曾经屏蔽一个被认为涉及性虐待儿童图像的页面[117]。中国大陆[118]和巴基斯坦[119]亦曾经完全屏蔽维基百科。

2008年时,卡内基梅隆大学帕罗奥多研究中心一同针对维基百科在2006年7月到2008年1月间有关主题内容的分布以及各个领域的增长情形来作研究,其中各个主题所占比例与增长情况分别为“文化艺术”类型约占30%(增长210%)、“传记人物”约占15%(增长97%)、“地理位置”类型约占14%(增长52%)、“社会科学”类型约占12%(增长83%)、“历史事件”类型约占11%(增长143%)、“自然科学”类型约占9%(增长213%)、“应用技术”类型约占4%(增长-6%)、“宗教信仰”类型约占2%(增长38%)、“身体保健”类型约占2%(增长42%)、“数学逻辑”类型约占1%(增长146%)以及“哲学思想”类型约占1%(增长160%)[120]。不过在这次研究之中所计算的大小仅是指条目的数量,因此可能数量所占比例较高的主题其条目则是短篇文章为主,而数量所占比例较低的主题其条目内容则有比较多的描述。其中为了弥补关注相关主题者较为缺乏的类型和条目,英语维基百科在2011年策划了“维基百科爱图书馆”(Wikipedia Loves Libraries)的活动,希望借此能够与纽约公共图书馆等各大公共图书馆合作完善表演艺术这领域的文章内容[121]。不过在贡献者协助以及相关条目增长项目推动的同时,维基百科对于其所该收录的条目范围也不断有编辑用户提出质疑,甚至有所谓“保留主义”和“删除主义”的概念出现[122][123][124][125]

截至2009年为止,根据估计在地球上有将近50亿的人口都能够浏览维基百科的条目内容。然而牛津互联网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则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维基百科在条目地理分布上极为不平均,其中绝大多数文章内容都是在描述有关于北美洲、欧洲和东亚的内容,而对于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与非洲大部分地区有关的条目则只占一小部分[126]。然而在许多来自同一观点生活的编辑用户在修改主题或者条目时,便有可能出现所谓系统性偏差(Systemic bias)的情况,进而导致条目观点可能与当时主流或者潜在读者群的标准不同。而威尔士则在2011年指出条目内容的不平衡主要是受限于编辑用户的比例,在这之中又主要是以发达国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男性所掌握着[127]。另外在维基百科之中条目内容也有“可能选择性的偏见”,特别是许多公众人物的文章反而多是引用反对者的意见作为主轴[128]。尽管许多情况下会有编辑用户争论这些观点是否含有偏见,同时维基百科对这些争议内容有时也会发起大规模的讨论,然而威尔士则指出对于争议性政治议题或者两极化观点的政治人物仍常有偏见内容出现[31]

语言版本

Thumb
主要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其增长情形,其中当前前三名的版本包括有英语维基百科(标记为“en”并使用红色)、德语维基百科(标记为“de”并使用薰衣草色)和法语维基百科(标记为“fr”并使用青色)
Thumb
自2001年1月开始在维基百科项目之中,英语维基百科条目数量(红色)和前十大语言版本维基百科条目数量(蓝色)所占百分比。其中可以看见截至2007年7月为止,英语维基百科仍然拥有着所有维基百科近23%的条目数量

目前维基百科一共有326种语言版本,其中英语宿务语瑞典语德语法语荷兰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兰语瓦瑞语越南语日语中文埃及阿拉伯文葡萄牙语阿拉伯语乌克兰语等版本拥有超过100万篇条目,另外还有44个语言版本的超过10万篇条目和82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超过10,000篇条目[129][130][131]。其中在所有维基百科项目中规模最大的语言版本为英语维基百科,根据统计光是实质的条目数量便已经超过640万篇,截至2021年1月,英语维基百科的流量占维基百科总流量的48%,访问量排名前10的语种约占总流量的85%。[132]

由于维基百科是基于互联网上运行的,因此来自全球各地的贡献者可能在浏览相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时却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国家的习惯用语影响而使得彼此用语出现些微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条目的文字拼写或者用法习惯上出现冲突(例如英语用户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用户的繁简体转换问题等等)[133],或者是受到不同地点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使得对于条目内容的观点不一[134]。另外尽管在各种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观点”般普遍施行的方针,然而许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仍然必须依照自己主要使用用户的国家其法律限制,这使得各个维基百科项目在方针和作法上并非一致。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则是各维基百科必须依照相关法律限制决定是否能够根据许可而采纳自由内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内容[49][135][136]

威尔士则对于维基百科发展各种语言版本表示支持,并提到“应该要尽可能让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够使用他们自己的语言,一同努力创造并且充分推广的高质量之自由百科全书”[137]。不过虽然每个语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独立的功能与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会有相关组织负责监督维基百科项目的运行,其中包括由元维基负责协调各个维基百科的运作并且提供所有语言版本维基百科重要统计数据的维护工作[138],另外还有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维护维基百科以及与之相关的项目运作[139]。此外元维基也提供了每个维基百科应该都要有之条目的列表,其内容涉及到包括传记、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科学、技术、食品和数学等主题的基本内容[140]。不过另一方面当某个特定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有相关条目的文章时,并不意味着另外一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能有同样质量的文章内容,例如一些位于美国的小城镇条目便可能仅有英语版本提供参考。甚至也有些条目或许能够于与之相关语言的维基百科中创建,但并不意味着便能够满足其他语言版本维基百科的“关注度”标准。

绝大多数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其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文章多只占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维基百科项目并不允许用户直接张贴机翻内容,但是一些维基百科社区也往往鼓励编辑用户自己翻译其他语言版本的内容[141]。而在维基百科项目中如果条目内容也存在于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时,便能透过“跨Wiki链接”的技术于同一页面的左侧或右侧列表中链接数个不同语言的条目内容。另外在多媒体使用这一部分,各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接能够使用维基共享资源的图片、声音与影片等媒材。

截止2024年11月21日的63,981,397条条目在各语言版本中的分布[142]

  en(10.8%)
  ceb(9.6%)
  de(4.6%)
  fr(4.1%)
  sv(4.1%)
  nl(3.4%)
  ru(3.1%)
  es(3.1%)
  it(3%)
  pl(2.6%)
  arz(2.5%)
  zh(2.3%)
  ja(2.2%)
  uk(2.1%)
  vi(2%)
  war(2%)
  ar(1.9%)
  其他(36.6%)

PLOS ONE表示根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英语维基百科中的51%的编辑来自北美,简单英语维基百科中这一比例为25% [143]

英语维基百科

2014年3月1日,经济学人表示英文版的编辑人数七年内下降了三分之一,而且英文维基百科活跃编辑的流失率相对于其他语言来说要更高。自2008年以来,其他语言平均每月编辑5次或更多的维基人数量相对稳定,相比之下,英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编辑人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约为50,000人,到2014年初降至30,000人。[144]

浏览

内容授权

Thumb
维基百科所使用的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

维基百科的项目早在2001年创建时便决定采用原本是为自由软件设计的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透过Copyleft授权的方式允许文章内容他处再次传播、借此创作延伸作品、允许使用在商业用途并且仍由维基百科保有著作权[145]。但是这对于引用维基百科作为参考资料的报告是一个极为糟糕的选择,原因在于GNU自由文档许可证文本要求这些引述维基百科的文件也必须完全遵守GNU自由文档许可证的授权。2002年12月时知识共享授权(Creative Commons license)首次推出,不同于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专门为软件授权所订定、知识共享授权则是专门用来给予各种设计创作的作品使用。在知识共享授权推出之后,包括许多博客以及在网络上创作的作品纷纷也采用此一授权发布。但一开始维基百科项目仍无法直接将许可转换成为知识共享授权,原因在于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知识共享两种授权内容并不兼容[146]。一直到2008年11月时,自由软件基金会特别重新修改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147];这使得维基百科与其姐妹项目在2009年4月时邀请社区成员举行讨论与投票,并且预定在2009年6月时完成更改许可协议的工作[148]。最终维基百科在2009年8月1日时将其条目授权改为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同时维基百科的内容也适用于新版本的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149][150]

不过对于多媒体文件来说,各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则有各自的处理方法。包括英语维基百科在内的语言版本允许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使用非自由的文件,不过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则由于主要使用国缺乏相关合理使用依据而禁止,例如日语维基百科便受限于《著作权法》而不得使用非自由文件。对于使用如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协议等自由内容的多媒体文件,则往往会上传至由维基媒体基金会所管理的维基共享资源,并且能够同时提供给各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使用。而维基媒体基金会所不允许上传到维基共享资源文件,则是由维基百科作为贡献者所上传文件的托管服务,而对于条目内容有关的法律案件维基媒体基金会亦不需负责[151][152]

传播介质

Thumb
中文维基百科所推出的《维基读本》第一期封面,由维基百科用户“百无一用是书生”担任刊物主编

由于维基百科的内容是根据开放式许可来作为许可协议,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重复发表维基百科内的文章,同时重新发布内容时也不需要付费。除了维基百科自身网站之外,维基百科的内容不论是于在线或者是离线都曾经使用不同媒体来向外发表,这包括有:

  • 网站内容:数以千计的“镜像站点”纷纷再次发布维基百科的条目内容,有些网站甚至也能够提供维基百科中所引用的参考来源,在这之中最为著名的网站包括有Answers.comReference.com。另外在维基百科推出与移动设备友好界面前,另外有非官方的Wapedia来传播维基百科的内容。
  • 应用程序:维基百科本身也推出许多于移动设备上运作的应用程序来推广维基百科的内容,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BlackBerryFirefox OS等用户都能够借此浏览维基百科的条目。
  • 搜索引擎:一些互联网搜索引擎便会借由Powerset等技术,以在自身搜索结果中能够将维基百科的内容列为特殊选项,这其中包括有BingDuckDuckGo等。
  • 各式光盘:维基百科已经多次将自身条目集结推出光盘,例如英语维基百科在2006年时推出收录2,000多条条目的《维基百科精选》(Wikipedia CD Selection)[153],波兰语维基百科也推出收录共有240,000篇条目的光盘[154],而德语和西班牙语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有类似的项目[155][156]。另外维基百科也与英国SOS儿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s UK)合作、以维基百科的内容为主推出名为“维基百科校园版”(Wikipedia for Schools)的CD/DVD系列,并且同样是以自由、经人工审核且非商业性授权发布,期望光盘中的内容能够对于英语世界带来正面帮助。其中光盘所收录的内容主要是以英国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作为标准,不过也能够另外协助链接到维基百科网站上的条目链接,而如果将其以百科全书的形式出版的话预估要有20册左右[157]
  • 书籍刊物:许多维基百科的用户期望能够将自身的条目内容集结,并且尝试以传统出版书籍的方式来推广[158][159]。其中包括美国出版公司Books LLC以及德国出版商VDM Publishing便曾与维基百科合作,而自2009年以来包括英语、德语、俄语、法语维基百科的用户纷纷将自身条目采用随选打印的方式出版各式书籍刊物[160]
  • 语义查询:自2007年开始,DBpedia开始自英语维基百科的“infoboxes”和“页面分类”提取数据资料,借由资源描述框架的技术创建可供查询的语义网项目。同时直接透过包括Semantic MediaWiki等转换技术的协助,使得维基百科的数据资料能够在网站上扩展成为可供阅读的语句。而这些导往其他网站的数据信息也能够重新使用于维基百科项目,除了能够在同一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文章之中引用,同时也能够提供信息给其他不同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使用[161]

然而维基百科对于其他网站重新使用维基百科的完整条目并非完全鼓励,特别是反对他人直接透过网络蜘蛛复制文章内容[162]。然而这些以数据库转存储(Database dump)技术过去只能够转移维基百科的文章内容,一直到2007年以后才有相关技术能够同时给予图像转移的服务[163]。另外数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多设置有“询问处”的服务,由志愿者借由维基百科内的条目来回答其他网络用户所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根据《文献资料工作杂志》(Journal of Documentation)的研究员普宁娜·肖杰夫(Pnina Shachaf)的统计,维基百科其“询问处”的回答质量大约与一所标准图书馆其咨询台相当,其中在所有回复中大约有55%仍有其准确性[164]

移动版本

维基百科原本默认的介质是经由链接互联网的标准网页浏览器来提供用户浏览与编辑服务,另外用户也能够以移动设备网页(Mobile Web)的模式浏览。而在2004年时,移动电话用户便能够以无线应用协议Wapedia的服务来浏览维基百科。到了2007年6月时,维基百科首次推出了专门给无线设备使用的官方网站“en.mobile.wikipedia.org”,这同时也支持了包括更为先进的iPhoneAndroid平台设备与Palm Pre等移动设备[165]。之后维基百科为了支持移动浏览的方式也推出各式各样的设备与应用软件,借此来优化或者提高维基百科的内容在移动设备的显示,有些甚至还附加有元数据地理信息等等功能[166][167]

支持

管理组织

维基百科是由属于非营利组织的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托管与资助,同时维基媒体基金会还管理包括维基词典维基教科书等与维基百科相关的项目[168]。维基媒体基金会的经营主要是依赖公众或者企业的捐赠和补助金[168]。而单一资金捐赠最多者则是在2010年时,由互联网公司Google所提供的200万美元补助[169]。资金除了协助各地用户发展自己的维基百科项目外,同时也拿来协助推广维基百科项目的筹办以及相关的资金补助。其中根据统计2008年和2009财政年度中,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开支总额为每个月470,000美元,其中大约有40%拿来支付30名支薪员工的薪资,另外有将近70,000美元则是提供给互联网托管服务所需的金费[170]。而在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年度预算中,维基媒体基金会则将所需金额提高到9,700,000美元[171]。而除了维基媒体基金会有聘请员工协助管理外,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也能自行征选支薪员工,例如德语维基百科便聘请了20名顾员协助管理维基百科社区、维护系统运作以及主办活动等[172][173]

硬件设备

Thumb
维基百科的服务器集群结构图(截止于2010年12月)
Thumb
访问维基百科时的请求过程(截止于2022年8月)

维基百科早期仍然只使用一台服务器来支撑软件架构,2004年后将服务器改用分布式的多层次架构(Multitier architecture)。2005年1月时,维基百科将自身网站项目移往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的39个专有服务器中,其中有一个作为主要的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 server)来运行MySQL,另外还有多台作为支持用的数据库服务器使用;其他还有21个作为网页服务器运行Apache服务端软件,另外还有7个运行Squid来作为网络缓存服务器使用。维基百科这些服务器计算机集群主要是以Linux操作系统为主(其中又以Ubuntu占大多数),而少部分则是使用OpenSolaris操作系统来运行ZFS[174][175]。截至2009年12月为止,维基百科在佛罗里达州总共安设了300台服务器以应付主要维基百科用作的需求外,另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也架设了44部服务器提供缓存服务,而雅虎也提供23部服务器设在大韩民国首尔[176]

如果以一天来作统计标准,维基百科平均每秒会收到将近25,000次到60,000次的页面更新,其中不加密的请求通过LVS负载均衡到前端的缓存服务器[177],使用https的加密请求则会由LVS负载均衡到运行nginx的ssl终端服务器上还原成不加密的请求,再送往缓存服务器[178]。这些缓存服务器原先运行Squid[179],现在运行Varnish[177],之后更多不断更新的数据资料以及3个月间浏览维基百科的纪录也会在此存储[180]。而在缓存服务器中无法代理的请求则会送往LVS软件中,并负载均衡到应用服务器上,这些服务器目前以Apache运行PHP程序mediawiki,未来有计划迁移到HHVM[181]。之后由应用服务器负责将页面更改的请求送往各个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达成网站页面在更新后所呈现的效果。而为了能够有效增加浏览速度,维基百科的网页显示采用在删除前采用了分布式缓存设计,这使得网页能够快速进入经常浏览的页面内容。

软件运用

最早维基百科是使用克利福德·亚当斯(Clifford Adams)利用Perl所编写的UseModWiki引擎,并且以驼峰式大小写的方法编写超链接的语法,后来这项特点也被纳入当前所使用的MediaWiki双架构语法之中。2002年1月开始,维基百科改采用马格努斯·曼斯克专门为维基百科编写出来的PhpWiki,同时也支持了MySQL数据库的使用。但尽管之后不断修改软件以适应维基百科本身指数增长的需求,到了2002年7月维基百科决定转移到另外一个同样以MySQL为基础、使用PHP编写并开放源代码的MediaWiki来负责运作[182]。MediaWiki同样采用了GNU通用公共许可协议,这使得它能够使用于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和相关的姐妹项目。其中作为自由开源Wiki引擎,由李·丹尼尔·克罗克(Lee Daniel Crocker)所编写的MediaWiki同时拥有程序设计、变量网页模板嵌入包含域名转址等功能,而之后其他维基百科用户也纷纷以MediaWiki为基础另外设计扩展的功能[183]。例如在2005年4月时维基百科便另外在MediaWiki之中加入了内置搜索的功能,这也使得搜索结果的操纵从原本MySQL的设计改由Lucene负责[184][185]。今日维基百科所使用的搜索引擎为Lucene Search2.1[186],其中较为特别的是该软件是基于Lucene数据库2.3版本以Java为基础编写[187]

影响

姐妹项目

维基媒体基金会的主导之下,维基百科也催生数项姐妹项目。其中第一个相关项目为2002年10月所建立的“悼念:九一一Wiki”(In Memoriam: September 11 Wiki),内容则是详细介绍九一一袭击事件。2002年12月时推出了提供具有字典功能的维基词典,而一个礼拜后维基媒体基金会则推出收录话语的维基语录,以及同样共同协作编辑提供自由教科书暨注释说明的维基教科书[188]。在这之后维基媒体基金会也陆续推出收集自由内容之多媒体的维基共享资源、提供各种民众所编写之新闻的维基新闻、作为物种目录的维基物种、收录有采用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或者其他公共领域文本文件的维基文库,以及作为收录自由内容的网络学习资源与提供自由在线教学环境的维基学院项目。然而在所有的项目之中,只有维基共享资源其完整度能够与维基百科相比[189]

出版厂商

一些观察家指出维基百科的出现代表着传统百科全书其利益受到威胁,因为负责后者推广的出版厂商并无法与免费的维基百科竞争。而尼古拉斯·卡尔在其2005年所撰写的文章《Web 2.0的反思》(The amorality of Web 2.0)之中,则批评随着Web 2.0大力发展的同时包括维基百科在内由用户自行创作内容的网站,可能取代更为专业的内容产业出版者,因为“任何时候免费都胜过质量”。卡尔并说道:“在令人狂喜的Web 2.0梦想中隐藏的是业余人士占有主导权,我想像不出有什么东西比这更可怕的。[190]”但对于维基百科或者相似的项目是否会完全取代传统出版刊物,仍然一直是不断受到学术界所质疑的概念之一;例如《连线》杂志编辑群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便在《自然》中提到,维基百科所采用“群体智能”的方式并不会取代有着严谨同行评审的优秀学报(Scientific journal)。

社会交互

Thumb
作为维基百科萌拟人化过后的美少女角色维基娘,由日语维基百科维基人Kasuga~jawiki”所绘制

随着维基百科条目数量自2001年呈逻辑斯谛函数(Logistic function)稳定增长[191],维基百科作为参考资料网站的地位也逐渐上升[192]。根据Alexa InternetcomScore的统计,维基百科曾经是世界上最常浏览网站前十名之一[24][193]。而维基百科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也促使它在Google搜索结果中拥有重要地位[194],而维基百科在搜索引擎的访问量也有约50%是来自Google搜索[195]。YouTube则打算在影片内嵌入维基百科条目以遏制阴谋论的传播[196]。随着互联网使用的发展,维基百科也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197]。根据2009年年底的统计指出,全球使用维基百科的人数高达3.65亿人次[25]皮尤研究中心则调查美国民众于生活中网络的使用,发现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参考维基百科的意见[198]。2006年10月时另一份针对维基百科的调查则推估,网站在引入广告后的市场价值可能有近5.8亿美元之谱[199]

到了今日,维基百科的内容也陆续使用于学术研究、书籍刊物、会议报告和法案资料等使用[200][201]。例如加拿大国会网站中便于“相关链接”中提供维基百科的条目来介绍同性婚姻,而在“进一步浏览”中也提供有关《国民婚姻法令》的资料[202]。不过尽管如美国联邦法院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等陆陆续续引用维基百科的内容作为凭据[203],不过这些组织往往是拿维基百科作为自身看法的支持资料使用,而不会拿维基百科的内容来作为判断的依据[204]。另外维基百科的条目也常常被拿来作为主要的来源依据,而一些美国情报体系也曾经在报告中以维基百科作为自身来源[205]。比较特别的是在2008年12月时,科学杂志《RNA生物学》(RNA Biology)表示如果想在杂志刊载有关RNA的研究报告,作者必须先以Rfam上的数据资料来协助维基百科编辑RNA相关条目[206]

维基百科也经常被作为新闻资料的来源使用[207][208],然而由于维基百科自由使用的性质也曾多次出现过记者抄袭条目内容[209][210]。2007年7月时,英国广播公司广播第四电台(BBC Radio 4)也以维基百科作为主题拍摄30分钟的纪录短片。英国广播公司认为维基百科在流行社会中的使用增加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维基百科的认识,这也让“维基百科”这个词语成为21世纪的重要名词之一。英国广播公司也提到维基百科与Google、FacebookYouTube已经成为令人熟悉的词语,甚至如同20世纪的胡佛吸尘器公司(The Hoover Company)和可口可乐一样作为品牌而不再需要解释[211]。而在2007年9月16日《华盛顿邮报》则报导表示,维基百科已经成为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重要的交会点之一。《华盛顿邮报》对此表示:“当使用Google搜索其中一名候选人的名字时,第一个搜索结果即为维基百科的网站。这使得这些条目的内容如同判定候选人的重要度一般。同时每一天这个时候,与总统有关的内容不断被编辑、分析和辩论无数多次。[212]”而在2007年10月时路透社发表了《维基百科成为最近身份象征》(Wikipedia page the latest status symbol)的文章,在该篇报导中提到维基百科已经足以拿其中的条目来判断事物的知名度[213]

但是维基百科的高知名度也引来社会开始推测其所带来的负面意义与影响,例如许多批评者认为同样是编辑条目的内容,拥有着法律专业的学生便比一般民众的文字修改更为明确且简洁[29]。而在2007年9月28日意大利政治家弗兰科·格瑞里尼(Franco Grillini)便于议会中向文化资源部部长提出质疑,要求政府对于维基百科和自由风景(Freedom of panorama)之关连展开检讨。格瑞里尼声称作为排名第七名的咨询网站、维基百科对于自由风景说法的使用已侵犯意大利有关现代建筑和艺术作品之照片的规定,甚至进而对于意大利的国家旅游收入造成了严重冲击。

获得奖项

2004年5月时,维基百科一次获得了两个重要奖项[214]。首先是获得了在年度电子艺术大奖所新设立的“电子社区”项目中获得第一名,维基百科也将电子艺术大奖所颁发的10,000欧元奖金作为捐款使用,并且于同一年年末参与奥地利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所举办的活动。此外维基百科也获得威比奖所颁发的“社区”奖项,同时也被国际数字艺术与科学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提名为“最佳实践”类别[215]。2007年1月26日时,品牌频道(Brandchannel)则将维基百科列为用户评价排名第四高的品牌,同时就“哪一项品牌在2006年时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票选中获得15%的支持率[216]。而在2008年9月时,维基百科则和鲍里斯·塔迪奇彼得·盖布瑞尔一同获得了德国德意志工场基金会(Werkstatt Deutschland)胜利女神四马战车奖(Quadriga),并由大卫·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于柏林喜歌剧院(Komische Oper Berlin)颁发奖项给代表维基百科的威尔士,并且捐赠25,000欧元给德语维基百科作为奖金[217]

反面讽刺

Thumb
扬科维奇自己创作歌曲《又白又宅》(White & Nerdy)影片中,出现了维基百科编辑的画面

维基百科由于其开放性质与参差一定数量的错误信息,以及任何人能够轻易为了破坏条目而编辑修改文章内容,这一特点也促使维基百科成为许多媒体的讽刺对象。喜剧演员斯蒂芬·荷伯荷伯报告(The Colbert Report)的许多情节中便不断提及维基百科上的资料;同时也创建了他也创造了新词语“wikiality”,并表示这词意味着“我们可以合作创造一个人人都同意的事实─只是实际上是它是我们刚刚才同意的”[218]。2006年7月时,《洋葱新闻》(The Onion)也在自己头版中发表了题为“维基百科庆祝美国独立第750周年纪念”,来讽刺维基百科其条目内容的准确度问题[219]

而在电视情景喜剧中也曾多次提到维基百科的特性,例如在2005年电视系列节目《办公室》的《谈判》(The Negotiation)中,情节中的迈克尔·斯科特(Michael Scott)便说:“维基百科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东西,在此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写自己所喜欢的主题,所以你也可以在这里知道你所想得到最好的信息。[220]”而在2007年电视系列节目《实习医生成长记》的《我的第一名医生》(My Number One Doctor)中,则提到维基百科在一些较为轻微的疾病中可以作为参考工具使用;不过在情节中派瑞·考克斯(Perry Cox)博士也提到向自己病患提到维基百科的内容,表示维基百科上编写生食主义(Raw foodism)能够有利于骨肿瘤(Bone tumor)治疗的用户,其实在过去也曾经编写过《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剧集列表[221]

2008年时,喜剧分享网站大学笑了没(CollegeHumor)制作了《维基百科教授》(Professor Wikipedia)的短片,内容中则以虚构的教授教导自己学生内容混杂且无法验证的信息,同时不时还会出现极为荒谬的语句[222]。2009年7月时,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则推出了搞笑作品Bigipedia,内容则是模仿维基百科将其他荒谬内容放置于网站上[223]。2010年时喜剧演员丹尼尔·杜殊(Daniel Tosh)则鼓励喜爱自己主持节目《杜殊》(Tosh.0)的观众,前往浏览维基百科的节目条目中并且协助修改之[224][225]

评论

虽然维基百科对于编写不恰当的条目往往会提供有需要改善的标记,然而评论家也指出个别文章的风格以及质量仍然有十分大的变化[226]。而特别是针对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公众人物或者是历史人物,往往会有编辑用户抱持着固有的偏见并将其作为事实加入文章内容中。虽然维基百科的将其自身的任务定调为单纯提供消息而不评断有争论性的价值观,但往往有一些文章仍因此而必须重新对内容审查且修改。但是也有些文章之所以被要求严格审查却是因为较为个人的因素,这包括内容令人不愉快、内容过于艰深专业、文章过于琐碎而不重要,甚至是因为条目所指的事物令人反感等等。而在2006年时,Wikipedia Watch则批评在英语版本的维基百科网站中随便搜索便有数十起编辑用户抄袭其他文章的案例[227];面对维基百科侵犯其他文章权益的行为,威尔士则表示:“我们需处理这样的作为必须抱持绝对强硬且毫不手软的态度,因为这种抄袭行为100%与我们所有的核心原则格格不入。[227]

准确度

Thumb
约翰·席根塔勒便曾形容维基百科是“有缺陷且不负责任的研究工具”,照片为席根塔勒前往纳士维演讲的镜头,摄于2005年10月16日[63]

一般传统的百科全书大多是如同《大英百科全书》一样安排专家仔细编写而成,也因此对于这些百科全书而言文章的准确度才能够为百科全书带来上声誉。但是在另一方面,同样期望能成为百科全书的维基百科则经常被提到其条目所陈述的事实不准确,甚至是有错误的信息不断被引用提及。澳洲国立大学便对于维基百科主要是由未经过验证的用户编写而成抱持质疑的态度,并且提到绝大多数共同编辑条目内容的编辑用户往往并非相关类型的专家,但也坦承维基百科在某一程度上仍能够作为工具书的角色[228]。而2005年12月在杂志《自然》一篇非科学的报告之中,则指称英语维基百科在一些科学文章的精确度实际上十分接近《大英百科全书》的水准。《自然》邀请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随机抽查同一个条目内容并检查条目错误,发现两者在犯下“严重错误”这方面都有极为接近的几率。根据统计维基百科发现错误的频率只稍微落后《大英百科全书》平均3项错误,另外《自然》也在文章中提到维基百科其文章的结构安排往往不佳[40][41]。但是《自然》这个说法提出后随即引起许多争议,特别是就维基百科与《大英百科全书》两者准确度比较这一部分更引发争论[229][230]。2014年,根据美国坎贝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维基百科与疾病有关的条目中,十分之九有事实上的错误[231]

由于维基百科其Wiki的编辑架构并允许任何人添加、修改和删除条目内容的影响,使得对于内容的问题上并不会要求任何编辑用户索赔或者负责,这也让维基百科始终“无法有效地保证”条目的内容[232]。但是尽管维基百科就缺乏相关问责制度这方面不断尝试作出改善,然而仍或多或少会有些匿名用户陆续加入虚假的信息并不断争论这些消息的正确与否,面临类似的情况往往只能够以“破坏”的名义处理[233]。但是批评者仍然认为维基百科其开放的性质和大部分信息皆缺乏正确来源的因素,使得维基百科并不能说十分可靠[234]。而一些评论家则认为维基百科在某些条目可能是可靠的,但是任何一篇条目都不能简单确定它是否真的可靠[235]。而一些如《大英百科全书》等传统参考书籍的编辑,便曾多次质疑维基百科是否有作为百科全书的效用和地位[62]。但实际上维基百科绝大多数较高质量的条目往往能够长期维持其水平,也意味着破坏形容对于内容并没有批评者所提到的如此庞大影响;另外绝大多数维基百科的管理员针对如政治、宗教等具有争议性质的内容或者曾长期受到各式破坏的条目,则往往会以巡查编辑行为的方式来维护条目质量,甚至在面临严重破坏行为时采取条目保护的措施。对此经济学家泰勒·科文则说:“如果不得不要我从维基百科或者是中型的经济杂志文章中挑选哪个消息是正确的,我仍然会毫不啰嗦地选择维基百科。”他表示就算传统来源的杂志是刊登非虚构的事物,仍然是会在文章内容抱持着自身过去的偏见或者是其自创的看法,在他看来杂志文章过度的报导反而会让人忽略了新闻报导的相关信息。不过他也提醒到在互联网间仍常常会发现不正确的信息,这也意味着学者和专家必须随时保持警觉并纠正他们的错误[236]

而另一方面,维基百科采取开放式结构反而使得其在互联网上成为容易攻击的目标,这也意味着许多破坏者能够一次推动大量的作乱消息或者垃圾邮件来影响维基百科的运作[48][237]。同时包括美国众议院在内的政治界以及其他特殊利益集团往往也会要求自己的组织成员,特意前往编辑相关的条目并且加以美化[39][238],甚至微软还提供金钱方面的奖励来要求维基百科用户协助“修饰”相关条目[239]。这个问题也曾经多次借由模仿的方式证实可以执行,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斯蒂芬·荷伯荷伯报告(The Colbert Report)中便直接讽刺性提起条目问题[218]。此外在2007年8月时维基扫描仪正式运作,并且开始追查没有使用维基百科账户反而利用匿名编辑功能修改维基百科条目者的身份;其中在经过网站调查与比对后,发现许多各式企业或者政府机构成员、职员或者是员工往往以匿名的方式修改与自身相关的文章内容[240]

文章质量

由于维基百科的贡献者通常只会修改一小部分的条目内容,而鲜少会一次花费长时间修订所有的文章内容,这使得在同一个条目之中可能会同时混杂着参差不齐的质量内容。历史学教授洛伊·罗森维(Roy Rosenzweig)便认为《美国传记大词典》(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其在线版便远远赢过维基百科,原因在于《美国传记大词典》拥有着“明确且引人入胜的散文”,而这点对于许多优秀的历史著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部分[33][241]。而罗森维将维基百科中亚伯拉罕·林肯的条目与专门研究南北战争的历史学家詹姆斯·M·麦克弗森所撰写的《美国传记大词典》在线版有关内容相比,认为两者基本上都能够准确叙述林肯生活的主要内容;但是他也提到:“麦克佛森有着丰富的语境变化……他的字句巧妙地捕捉到了林肯的声音……并且也有能力使用极少句话语便能够传达深刻的剧情。”而相反的维基百科的文章则被批评为“冗长且沉闷的”。同时罗森维还批评说:“鼓励NPOV政策根本就是胡来的想法,这样人们根本就不能在维基百科之中看见任何有关历史的整体诠释。”其中他便引用了维基百科对于威廉·昆特里尔(William Quantrill)作为例证,尽管这篇条目在内容质量上多获得正面评价,但是罗森维则批评内容的结论部分极为“胡扯”。他表示:“一些历史学家将他描述为机会主义分子与嗜血的逃犯,然而这里人们能把他视为一名大胆的士兵和当地的民间英雄。[33][241]

其他批评者也对于文章也有提出类似的看法,认为即便维基百科的内容是正确无误的,但是往往是以缺乏文采且几乎不可读的风格写作。经常浏览维基百科的评论家安德鲁·奥罗斯基(Andrew Orlowski)便评论说:“即使维基百科的条目在事实上是100%正确的,且这些事实往往都有经过细心选择;然而在读条目内容时仿佛文章是先从一篇外文翻译过一遍后又再度翻译成为第三种语言,而且每次翻译时都是由那些不懂言语的人负责。[242]”而于托马斯·杰斐逊大学(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癌症中心学者雅各布·劳伦斯(Yaacov Lawrence )在评论维基百科的癌症条目时,则提到条目内容上大多是准确的,但是对于大致上需要有九年级阅读水平的内科医师数据查询(Physician Data Query)内容却往往只用一般大学英文的词语形容。这使得他认为维基百科之所以缺乏“可读性”,原因在于其来自不同的来源和杂乱无章的编辑[243]。而《经济学人》则认为有完善编写的条目往往更加可靠的,然而“不雅或谩骂的散文格式往往是反映杂乱的思想和不完善的信息”[244]

可靠性

Thumb
维基百科的内容采用众包的创作方式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该网站添加虚构不正确的信息,然而人们也能够轻易修正这种行为所带来的错误,照片为2004年在西班牙所举办的校园派对(Campus Party)活动

大多数大学的学院讲师(Lecturer)都不鼓励学生在学术作品上,引用任何百科全书来取代一次文献的功用[245],而一些大学甚至特别强调禁止有关维基百科内容的引用[246][247]。同时威尔士也强调无论是任何类型的百科全书通常都不适合作为学术来源使用,更不应该将维基百科视为权威依据而加以引用之[66]

不过在2007年2月时,《The Harvard Crimson》则发表文章报导指出数名哈佛大学教授将维基百科视为其教学大纲的来源之一,但是彼此对于维基百科的使用却出现分歧的情况[248]。其中2011年所出版的哈佛法学院教科书《Legal Research in a Nutshell》中便提到在加强相关规定且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开放维基百科作为参考来源将会成为一项极大的“福音”,并且认为“虽然维基百科没有权威性的认证,然而开放对其的使用可以提供些基本事实,同时也能够协助领往更加艰深困难的来源数据”[249]

此外在2007年6月时美国图书馆协会前任会长迈克尔·高尔曼(Michael Gorman)则将维基百科连同Google作出谴责,认为学术界如果赞同知识分子使用维基百科作为来源的话就如同“一名营养师建议经常食用大麦克汉堡和各种食物”般[250]。他表示学生学习仅愿意使用互联网上来源的情况令人沮丧,尤其当前有越来越少的文书资料被引用于学术资料中,而大多是取报章杂志或者网络消息的信息作为主要来源。而在同一篇文章中,牛津互联网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研究员珍妮·弗莱(Jenny Fry)便评论引用维基百科作为来源者说:“你不能说因为孩子们使用互联网便是偷懒的行为,实际上许多学者在他们研究的同时也会使用到搜索引擎来查询资料。但不同的是,后者有更多的经验来判断什么是他所要找到的资料以及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因此孩子们应该是要被教导如何在正确以及适当的时机使用互联网查询。[250]

争议内容

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所以……你不知道维基百科有一个色情问题吗?
--拉里·桑格于相关文章中所使用的开头[251]

由于使用图像传达消息,维基百科在某些程度上遭到了批评,其中一些条目包含令人反感的内容例如粪便尸体人体性器官的不雅图像,维基百科之中也包括一些专门描述色情内容的图像、有关自慰和射精等硬调色情的影像。这些与维基百科条目相关的图像或者详细信息便能透过互联网传达的方式让任何人观看,在这其中也包括尚未有完善判断能力的儿童。其中作为维基百科创始人之一的拉里·桑格便说维基百科可以有一些色情内容,但是对于丝毫不保留便能让孩童浏览的作法感到不满,同时他也批评维基百科有过于极端且特意的照片和影片在其中[252]

对于这类争议内容维基百科也经常受到许多人士要求改善,例如英语维基百科其描述德国重金属乐团蝎子乐队其专辑条目《处女杀手》便受到质疑。在《处女杀手》的专辑条目之中,维基百科便直接引用了该专辑原始封面作为介绍;然而该封面的内容则是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的女孩照片,在许多国家也由于最初封面引起争议而由另一图像作为取代。2008年12月时,网络观察基金会在接受英国民众指称维基百科内含有儿童色情产品将其列为黑名单之中,并且指称同样为非营利民间组织的安排这类争议图片只会让人感到“反感”[253],随后英国主要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陆陆续续禁止用户访问维基百科4天[254]

2010年4月时,拉里·桑格向联邦调查局致函表示担忧在维基共享资源的两个分类中含有儿童色情的图像,并且认为这可能已经违反了《美国猥亵法》(United States obscenity law)的条文规范[255]。桑格后来表示虽然这些涉及恋童或者萝莉控的图像并不是拍摄真正的儿童,但是其“对儿童实施性虐待的色情表现”已经足以违反《2003保护法案》(PROTECT Act of 2003)的规定[256],同时他也认为这些图像并不适合人们在学校机关浏览维基百科[257]。而依据《2003保护法案》的法律规定,法律禁止在美国境内传播包括摄影、卡通图像或者是绘画等等形式的儿童猥亵作品[256]维基媒体基金会发言人杰伊·沃尔什(Jay Walsh)则强烈反对桑格的指控,强调维基百科内并没有任何东西是“让我们感到是非法的”,并表示如果真的有的话也已经由我们自行删除之[258]。不过在桑格投诉维基百科之后,威尔士在没有询问社区意见的情况下立即删除这些图像,这使得一些维护这类型条目的志愿者认为删除的举动过于草率。稍后威尔士表示自愿放弃在担任共同创办人时所获得的部分特殊权力,同时在维基媒体基金会的邮件列表中写道:“我们鼓励这类讨论是因为就真正的哲理与内容问题作出利益抉择,而不是批判我这次行为的执行速度有多快。[259]

类似项目

先前构想

早在维基百科开设网站以前,由民众自行编写条目并交互利用多媒体的百科全书概念便已经多次出现。其中最早是1986年连同BBC微电脑系统(BBC Micro)所推出的英国广播公司末日审判书(BBC Domesday Project)项目,内容收录了由超过100万名英国贡献者所提供的文档文件和照片信息,内容则包括了有关英国本土的地理、艺术和文化等方面。英国广播公司末日审判书的项目成为第一个交互式多媒体百科全书,同时也是第一个将大量多媒体文件透过内部链接的方式呈现之项目,英国广播公司末日审判书一推出随即和许多英国交互式地图系统合作。而在2008年时,末日审判书项目将其一部分内容改成于网站上使用的用户系统来运作[260]

但是最早发想借由互联网的方式共同架构的百科全书项目,则是网络概念先驱之一的瑞克·盖茨(Rick Gates)在1993年10月于Usenet新闻组中提出的构想,但是最后以此派生出来的Interpedia却一直处于项目阶段[261]。而早期较为成功且结合与民众交互的网络百科全书项目,包括在1998年由Slashdot所协助发展的Everything2、以及道格拉斯·亚当斯于1999年所开设的H2G2。其中这两个网络百科全书与过去许多媒体百科全书项目相比,其各自的编辑环境相对较为轻松,不过也同样开始专注在更加多元且详尽的条目呈现上。但尽管这些项目在本质上都与维基百科本身极为相似,但都并没有如Wiki技术般有更加便利的编辑功能,同时项目也并不给予一般民众用户充分的编辑权限。

同期发展

在维基百科网站刚创立时除了原本作为主要项目的Nupedia之外,在2001年1月时另一个同样有类似概念、由自由软件基金会理查德·斯托曼所推出的GNE网络百科全书项目。但尽管在过去维基百科、Nupedia和GNE三者作为彼此独立的百科全书运作,发展到今日Nupedia和GNE纷纷宣布停止运作并且将自身网站内容移植于维基百科网页上[262]。而随着维基百科的快速成长,许多网站也纷纷效仿了协同编辑建立知识库的核心概念。在这其中有如Susning.nu以及自由百科般仍沿用维基百科其开放的核心价值,但也有如头条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保守百科般决定对于用户实施非正式的自主审查制度。另外也有些网络百科全书则试图要解决维基百科已知的内容问题,且为了能够提供更加可靠且具有高质量的条目往往采取过往常见的同行评审制度,这类型的百科全书项目包括有Scholarpedia大众百科[263][264]。另外也有许多网络凭借者维基媒体基金会的软件技术与团队协助,也纷纷与维基百科一同合作建构开放使用的生物数据库生命大百科全书以及收录有古书资料目录的Marefa[265]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