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英國新聞週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经济学人》(英语: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国的英文新闻周报,分八个版本面向全球发行,其编辑部位于伦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斯·威尔逊创办[5]。在创办之初,《经济学人》以报纸版式发行;时至今日,尽管它已经采用小开本、亚光纸的杂志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旧时的习惯,将自己称为“报纸”[6]。2017年上半年,《经济学人》实体和数字刊物的平均每周发行量合共达到144万份,其中近六成发行量位于北美地区[7]。
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 | |
---|---|
类型 | 新闻周报 |
版式 | 杂志 |
持有者 | 经济学人集团 |
创办者 | 詹姆斯·威尔逊 |
编辑 | 詹尼·明顿·贝多斯 |
创刊日 | 1843年9月 |
政治立场 | 古典自由主义[1] 文化自由主义[2] 经济自由主义 激进中间派[3] |
总部 |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圣詹姆斯街25号 |
发行量 | 909,476(纸质版) 748,459(数字版)(截至2019年7月至12月[4]) |
ISSN | 0013-0613 |
OCLC 编号 | 531780543 |
售价 | (2019年,全年订阅价) 179英镑( 英国) 275欧元( 欧元区国家) 189美元( 美国) 199加元( 加拿大) 575澳大利亚元 ( 澳大利亚) 509新元( 新加坡) 2,760港元 ( 香港) 新台币10,799元( 中华民国(台湾)) 人民币2,778元( 中国大陆) |
网站 | www |
《经济学人》归经济学人集团所有。后者的股权中有50%由包括报社编辑和职员在内的私人投资者持有,余下50%由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别直接或通过控股公司持有[8][9],二者在集团董事会均有代理人[10]。集团曾经的主要股东还包括培生集团[11]。在2016-2017财年,经济学人集团的经营利润达到5600万英镑[12]。《经济学人》主编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团下设的理事会负责。报社有大约100名雇员,其中约三分之二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市的总部办公,其余则被派驻在全球近20个国家的编辑部[13][14]。
虽然刊名为“经济学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为“经济学家”之义),但《经济学人》并非专门研究经济学,也不是学术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务的综合性新闻评论刊物,着重于对这些议题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评论。它的社论持有古典自由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立场,倾向于支持自由贸易、全球化、人口自由流动和文化自由主义(例如支持国家承认同性婚姻)。它曾将自己形容为“亚当·斯密与大卫·休谟的苏格兰式自由主义的产物”[15]。它面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读者群,其中包括许多著名学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政治人物。[16]。21世纪以来,尽管《时代》、《福布斯》、《新闻周刊》等诸多同类英文新闻杂志的发行量均陷入停滞或出现下滑,但《经济学人》的发行量和广告业绩却有显著增加[17]。这一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被经济学人集团的前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为“大众智慧”(Mass Intelligence)时代的来临[18][19]。
纸质版《经济学人》的目录页和《经济学人》官网都用斜体写着该报的宗旨:
“ | 在推动前行的智慧与阻碍进步的胆怯无知进行激烈斗争时,参与其中。 | ” |
——《经济学人》[20] |
《经济学人》由英国商人、银行家詹姆斯·威尔逊在1843年创办,当时的刊名为《经济学人:政治、商业、农业和自由贸易报》(The Economist: or the Political, Commercial, Agricultural, and Free Trade Journal),创刊的初衷是推动废除被称为“谷物法”的进口关税制度[21][22]。在创刊前夕发出的一份招股书中,《经济学人》编辑部列举了该报希望关注的十三个领域:[23]
1845年,在英国“铁路狂热”时期,该报一度与《银行公报》(Bankers' Gazette)及《铁路观察》(Railway Monitor)合并,并将刊名改为《经济学人:商业周报、银行公报及铁路观察——政治化和文学化的大众报纸》(The Economist, Weekly Commercial Times, Bankers' Gazette, and Railway Monitor. A Political, Literary and General Newspaper)[2]。
1861年,威尔逊的女婿、英国银行家、政治分析家沃尔特·白芝浩成为了该报的第三任主编。在其任上,该报开始在报道中更多涵盖政治议题,并加强了对美国事务的报道[2]。白芝浩对编辑理念的这一改革使得《经济学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成为了一些政治决策者的重要参考[2][24]。白芝浩被《经济学人》认为是其史上最伟大的主编[2];该报后来于1986年推出了以白芝浩命名的专栏,以纪念他担任主编时所做出的贡献[25]。
从1922年至1956年,在沃尔特·雷顿和杰弗里·克劳瑟分别担任该报第九、十任主编时,《经济学人》对国际事务和商业话题的报道进一步增加,影响力和权威性也达到了创刊后的新高,发行量由1920年的6170份迅猛增长至1956年的55,175份,且国际发行量在二战前曾一度增长到了总发行量的一半[2][25]。其间,该报于1941年珍珠港遇袭后开设了“美国”栏目,成为其首个专门报道某一国家的栏目[2]。
1959年,英国排版设计师雷诺兹·斯通设计了《经济学人》目前使用的报头标志[2]。1964年,报社搬进了位于伦敦威斯敏斯特市圣詹姆斯街25号的经济学人大厦,这一建筑不但成为了该报的标志之一,也被视为二战后粗犷主义建筑的代表性作品[26]。
《经济学人》在二十世纪后期进行了大量的国际化尝试。1967年,该报面向拉丁美洲读者推出了隔周发行的西班牙语版本,但未获成功,于三年后不再出版。1978年,该报大举扩张美国市场,在美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均得到了巨大提升。此外,在二十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该报先后增加了科技、亚洲等新栏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报道范围。[25]
2001年5月,《经济学人》进行了继1934年和1987年后的第三次大幅改版,改为全彩印刷并开始使用重新设计的标题和正文字体,这一版式一直延续至今[25][27]。
2012年1月,《经济学人》在每周出版的刊物中开设了“中国”栏目,这是继1941年的“美国”栏目之后的首个国家栏目[28]。
2015年8月,经济学人集团从培生集团手中回购了价值2.84亿美元的500万股股份,而培生集团所持有的其余价值4.47亿美元的股份则被出售给意大利投资公司Exor[29][30]。
曾担任《经济学人》主编的人士有[31]:
在《经济学人》创刊之初,其英文名“economist”所对应的“economism”(即“经济主义”)一词的含义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经济自由主义”。总体而言,《经济学人》支持自由贸易、全球化[34]和人口自由流动。活动家、记者乔治·蒙比尔特认为它的立场属于新自由主义,但在“合理”时也会偶尔接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的政府干预[35],例如它支持征收碳排放税以抵御全球变暖[36]。前任总编比尔·艾默特说:“一直以来,《经济学人》的理念都是自由派而非保守派的”[37]。
除了经济观点,《经济学人》在社会议题上也支持自由主义立场,例如支持承认同性婚姻[38]、支持毒品合法化[39]、批评美国税收制度[40],并支持在公共卫生问题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政府规管,如公共场所吸烟[41]和儿童体罚[42]。它一直赞同外来工人计划以及大赦非法移民[43],也始终支持控枪[44]。它还曾在20世纪出版的最后一期刊物中发布了一篇上帝的“讣告”,喻指宗教将在21世纪内消亡[45]。
《经济学人》在英国大选中既曾支持过工党,也曾支持过保守党[46],在美国大选中也分别支持过共和党和民主党候选人[47]。它把自己支持候选人的原则总结为“支持最可能采取古典自由主义政策的候选人和政党”[48]。它在官方网站上是这样描述其立场的[2]:
《经济学人》经常在报道和评论中指责政治人物和国家的腐败或不诚实行为。它在近年批评过的人物包括世界银行时任行长沃尔福威茨[49]、意大利时任总理贝卢斯科尼[50](贝卢斯科尼本人将《经济学人》蔑称为“The Ecommunist”,即原名“Economist”与“Communist”(共产党员)一词的结合[51])、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约瑟夫·卡比拉[52]、津巴布韦领导人穆加贝[53]和阿根廷时任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等[54]。它也曾支持弹劾美国总统克林顿[55],并在美军虐囚事件事发后要求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辞职[56]。
在美国政治和国际事务上,《经济学人》起初对美国入侵伊拉克表达了强烈的支持[57],但在2007年评论称这次战争行动本身“从一开始就被搞砸”,批评小布什政府在处理战争事务中展现出了“近乎犯罪的不作为”,不过仍同时认为在短期内撤军是不负责任的[58]。它后来承认最初支持伊拉克战争是错误的[59]。从1980年美国总统选举起,它在大选前夕会发表社论表达对某一总统候选人的支持。在1980年到2016年的十场大选中,它有五次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包括2004年以来的所有四次大选)、三次支持共和党候选人,另有两次(1984和1988年)拒绝支持任一候选人[47][60][61]。即使在支持了某一候选人的情况下,它有时也会在社论中表明其选择是勉强或不得已的,例如在1996年对共和党候选人多尔[62]以及2004年对民主党候选人克里的支持[63]。
相比于美国大选,该报对历届英国大选候选人的支持有着更为一致的政党倾向:它从1955年英国大选开始正式表达对政党的支持;在直至2015年的16场大选中,它几乎全部支持了保守党,只有三次支持过工党(1964、2001和2005年)[46][64][65]。在2017年大选前,尽管认为自由民主党毫无胜选可能(该党最终获得了7.4%的选票以及650个议席中的12个),但它依然首次支持了该党,以表达对两大主要政党同时采取封闭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66]。
《经济学人》一直依照自身传统,在所有栏目中都隐去撰稿人的名字,并使整本刊物保持语调一致[67]。全刊文章风格统一,似乎出自同一人之手,其行文风格平实但严谨,对语言有精准运用,并展现出一种克制的风趣感;文章写作风格紧凑,试图在有限篇幅内涵盖尽可能多的信息[68][69]。《大西洋月刊》的出版人大卫·G·布莱德利将《经济学人》的风格评价为“统一地以紧凑而引人入胜的文笔,表达了一种统一的世界观”[70]。
《经济学人》在涉及经济学内容时假定其读者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有基本的了解。例如,它不会解释“看不见的手”、“宏观经济学”或“需求曲线”之类的术语,并且可能只用六七个词来解释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不过,在讨论经济学的文章中,它不会假设读者在这一学科上有任何专业训练,而是以受过教育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作为目标读者。它通常不翻译短小的法文和德文短语或引文[71][72]。但在提及哪怕众所周知的机构时,它也会描述其类型和性质——例如在提到高盛时,文章就会补充说明“一家投资银行”[73]。
《经济学人》的内容常体现出幽默感:很多文章都含有调侃性的语句,标题和图片说明经常是双关语,读者来信栏目也常以一篇奇怪或轻松的来信作结。这样的幽默感有时会带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例如,2003年9月20日出版的刊物的封面新闻是关于世贸组织在坎昆的部长级会议,而当期的封面图片用一株竖起中指的仙人掌来喻指会议没有取得有价值的成果[74][75]。在两周后刊登的读者来信中,读者对这一封面给出了两极化的评价[76]。
《经济学人》的文章几乎从不署名,全本刊物中没有编辑与工作人员名单,甚至主编(现任为詹尼·明顿·贝多斯)的名字也不会出现。依照该报的传统,历任主编只有在离职时才会发表一篇署名文章[77]。不过,在个别情况下,文章的作者依然会被注明:不定期刊发的特别报道会由编辑署名;知名人士撰写专栏时会署名(例如时任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离任前为该报撰写的文章[78]);在书评中,如果评论者与书籍作者有潜在的利益冲突,评论者也会署名。报社编辑与记者的完整名单刊登在其官网的名录页面[79];只在网络发表的博客文章会署上作者名字的首字母,而印刷版中文章的撰稿人可以在个人网站上注明自己是该文章的作者[80]。
《经济学人》坚持匿名撰稿,一方面是沿袭英国报纸创立时的传统[81],但演变至后期更主要的原因是使刊物具备一种“集体语调”[2],尤其,《经济学人》指出,“匿名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一种信念,被写作出来的文章内容比谁是作者还要重要。”[81]例如,杂志每期的社论(Leaders)都是在所有编辑参与讨论和辩论之后写成的。[81]在大多数文章中,作者自称为“你们的记者”(your correspondent)或者“本评论者”(this reviewer)。专栏文章的作者则通常以专栏名自称。
这样的匿名撰稿制受到了一些批评。美国作家迈克尔·刘易斯曾称《经济学人》之所以保持匿名撰稿,是为了编辑部不想让读者知道撰稿者其实都是资历浅薄的年轻作者。他在1991年打趣道:“这本杂志的撰稿人都是假装老成的年轻人……如果美国读者们可以看到他们的经济学导师们其实满脸痘痘,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取消订阅。”[82]加拿大作家约翰·罗尔斯顿·索尔也曾经称该报“通过隐藏撰稿记者的姓名来创造一种幻象,仿佛其内容都是公正的真相,而不是个人观点。鉴于该报的刊名所对应的那门社会科学就最爱为胡乱的猜测与想像出的事实披上一层必然性和精确性的伪装,它的销售手段充满了改革前的天主教意味也就并不令人意外了。” [83]
每期《经济学人》的封面日期是从周六到下周五,分为非洲、亚太、欧洲、欧盟、拉丁美洲、中东、北美和英国八个版本,其中只有英国版会比其他版本多出一些文章,而其余版本大都只是在栏目的顺序上有差别。纸质版刊物于周四下午同时在六个国家付印,并于周五或周六抵达世界各地的大多数报刊销售点和订户家中[2]。该报官网在英国时间每周四晚六点左右刊出新一期刊物的内容。从2007年7月起,每期报纸的完整内容也会以MP3音频格式在其官网上与电子版刊物同时发布[84]。
该报的发行量在1843年创刊之初为1969份,在1920年超过6000份,又在二战后迅速上升,至1970年超过十万份,1992年超过五十万份,2005年超过一百万份[25]。目前,该报的发行量接受英国发行量稽核局的审计。2017年上半年,其实体发行量超过104万份,数字发行量逾40万份,发行量最高的地区是北美洲(占57%)、英国(17%)和欧洲大陆(14%)[7]。它的订阅与零售现覆盖全球二百多个国家[85],其美国读者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年收入超过十万美元[86]。
《经济学人》一度将其低发行量引以为豪。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它的宣传标语一度是“《经济学人》——没有被数百万人阅读”。二战期间担任主编的杰弗里·克劳瑟曾写道:“在新闻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内容被这么少的人读了这么久。”[87]。
《经济学人》的出版方是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经济学人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该集团的出版物还包括《首席财务官》系列杂志、年度展望特刊《The World in...》、生活方式双月刊《1843》以及美国政治报纸《Roll Call》等。
《经济学人》主要关注全球时事、政治和商业新闻,不过也有专门的科技和文艺栏目。大约每隔两周,该报会刊发一篇针对某议题进行深入探讨的“特别报道”(过去叫“调查”),关注的议题分为商业、国家和地区、经济和金融、科学和技术以及其他五个大类[88]。该报每隔三个月还会刊发一篇名为“科技季报”的科技题材专稿,内容都是关于科技界最新的趋势和发展[89]。每年末,该报会编辑出版《The World in...》特刊(省略号指年份,刊名意为“……年的世界”),展望接下来一年的国际形势[90]。从2015年4月起,编辑部会从每期刊物中选出部分文章翻译成中文,通过“经济学人商论”app发表,供使用中文的读者付费订阅[91]。2024年2月28日,《经济学人》宣布中文应用程序《经济学人全球商业评论》于5月31日停刊。[92]
《经济学人》的多个栏目下都设有专栏,各专栏的名字均与其主题相关(专栏名后的括号内为其所属栏目):
每期报纸设有固定的讣告栏目。自2003年起,该报的讣告编辑是安·若(Ann Wroe)[110]。
此外,报纸每周都在末尾刊登经济数据,就业率等数据被汇总成表每周发布,也有其它特别数据报告不定期发布。《经济学人》是英国周刊和周报中唯一发布权威官方经济数据的刊物,其对世界各国数据质量的评判也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111]。它的知名成就之一是在1986年发明了巨无霸指数,通过比较一个巨无霸汉堡在世界各国麦克唐纳的销售价格来粗略地估算不同货币之间的购买力平价汇率[112][113]。
《经济学人》收到的读者来信中,经常会有来自资深商人、政治家、外交官,以及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或是游说集团发言人的信件。无论来函者是谁,高品质或有趣的信件都可能被刊登,且被刊登时几乎从不附上来自编辑部的进一步评论。争议性强的议题常会吸引大量的信件,其中可能有很多都对编辑部的立场或评论表示批评。2005年1月,在刊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别报道后,该报就收到了来自英国电信总裁、乐施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荷兰皇家壳牌原董事、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以及英国董事学会等组织和个人的信件,其中多数均对该篇报道持批评态度[114]。2007年3月的一篇对国际特赦组织和人权议题的批评性报道不但受到了该组织的驳斥,更有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总干事等来信对该组织表示支持[115]。至于新加坡等国政府对报道的反驳则依惯例都会刊发,以在保持编采独立的基础上遵守当地的回复权法[116]。
自2002至2015年,《经济学人》曾举办一年一度的“经济学人创新大奖”(Economist Innovation Awards),奖项分为生物科学、计算与通讯、能源与环境、社会与经济创新、业务流程创新、消费者产品、企业创新奖等类别,另设一个特殊的“无边界”类别[117]。奖项提名在四月份进行,颁奖典礼在十一月份举办。从2016年起,该报创办的年度创新峰会依然照常举行,但不再设创新大奖[118]。
1999年,《经济学人》同荷兰皇家壳牌合办了一届名为“2050年的世界”(The World in 2050)的未来主义写作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可获得两万美元的奖励,且作品将在年刊《The World in 2001》上刊发[119]。
自2013年起,《经济学人》在每年圣诞节合刊中公布“年度国家(country of the year)”,“年度国家”必须在过去一年里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对国际社会有所助益[120]。
年份 | 年度国家 | 候选名单 | 理由 |
---|---|---|---|
2013年 | 乌拉圭 | 对毒品的开明立场和对同性婚姻的宽容态度 | |
2014年 | 突尼斯 | 印度尼西亚、突尼斯 | 实施了开明的新宪法,同时举行了国会和总统选举 |
2015年 | 缅甸 | 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政治过渡 | |
2016年 | 哥伦比亚 | 爱沙尼亚、冰岛、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加拿大、哥伦比亚 | 总统桑托斯与反对派达成和平协议并交付公投 |
2017年 | 法国 | 孟加拉国、阿根廷、韩国、法国 | 马克龙领导下的法国似乎正向全世界的人员、货物和思想开放 |
2018年 | 亚美尼亚 | 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 | 以不流血的方式实现了权力移交 |
2019年 | 乌兹别克斯坦 | 苏丹、北马其顿、新西兰 | 通过改革基本结束了后苏联式独裁暴政 |
2020年 | 马拉维 | 新西兰、中华民国、美国、玻利维亚 | 在一个威权地区复兴民主 |
2021年 | 意大利 | 萨摩亚、摩尔多瓦、尚比亚、立陶宛、意大利 | 挺过2020年COVID-19低潮后经济迅速复苏,新冠疫苗接种率位居欧洲前列,国内政界达成改革共识 |
2022年 | 乌克兰 | 自2013年以来内部首次无候选辩论 | 英勇、机智、韧性地抵抗俄罗斯的入侵,鼓舞了所有受压迫的人民和受威权主义威胁的国家 |
《经济学人》中批评某些专制政权的文章经常会在当地被政府审查和清理。中国政府会从该报的纸质版中撕掉批评中国政府的文章;据该报统计,从2013至2016年,平均每年只有15期(即不足每年总期数的三分之一)《经济学人》在中国大陆发行时没有被撕页[121][122]。该报也时常与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产生分歧,并曾经被后者以诽谤为名成功在新加坡法院起诉[123]。
在印度,《经济学人》和其他出版物一样,会在刊登克什米尔地图时受到政府审查,印度海关官员会在不符合政府领土主张的地图上盖上写有“不被承认”的印章。刊物有时会因此而延误投递,不过不会被截停或没收[124]。
2002年5月,津巴布韦政府拘禁了《经济学人》驻当地的记者安德鲁·梅尔德伦,并对其以“发布虚假新闻”罪名起诉。梅尔德伦此前曾援引津巴布韦媒体消息,称当地一名女子被津巴布韦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的支持者斩首,但这一假消息后被首发媒体撤回[125]。梅尔德伦最终被无罪释放,并被驱逐出境[126]。
2006年6月14日,伊朗宣布禁售《经济学人》,原因是其刊载的一份地图中将波斯湾的名称标为了“海湾”,从而违背了该国在波斯湾名称争议中的官方立场[127]。
2013年8月19日,《经济学人》披露,其6月29日出版的报纸受到了密苏里州惩教局的审查。该局发出的信件中称,服刑人员不得阅读该期刊物,原因是其可能“1. 对狱中的安全和秩序产生威胁;2. 可能促进或鼓励犯罪行为;3. 可能干扰犯人改过自新”。编辑部认为,惩教局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可能是该期报纸所配的一幅三K党成员手持绞索的图片[128]。
2016年4月2日出版的《经济学人》封面是一幅讽刺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仿毛泽东时代宣传画,封面报道标题为“谨防对习的个人崇拜”。其后,该报的官网和数位版刊物在中国大陆境内被禁止访问[129]。
《经济学人》在很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西方时事期刊中最精妙和有力者之一”[130]。卡尔·马克思在创立社会主义理论时以该报作为获取金融和经济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并曾写道:“伦敦的《经济学人》是金融贵族阶层的欧洲喉舌,也最具代表性地描述了这一阶层的态度。”[131]
2006年,《芝加哥论坛报》将《经济学人》评为最好的英文杂志,称其在国际报道中“从不只在重大灾难时才感到有必要报道遥远的国家”,并且不让保守的编辑理念影响报道的质量[132]。2014年,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美国读者的研究显示,《经济学人》在其调查的英文媒体中是读者信任度最高的一家,并且同时受到自由派和保守派政治立场读者的较高信赖[133];密苏里大学在2017年进行的类似调查同样显示该报是最受美国读者信任的新闻来源[134]。2017年,针对北美洲大型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调查发现,他们在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经济政策话题上最喜欢的新闻来源前两名分别是《华尔街日报》和《经济学人》[135]。比尔·盖茨在2016年接受访问时说,他会从头到尾阅读每一期《经济学人》[136]。
1991年,美国记者詹姆斯·法罗斯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称,《经济学人》在报道一些新闻事件时使用的社论与事件本身相矛盾[82]。1999年,作家安德鲁·沙利文在《新共和》上批评《经济学人》用“天才营销”来弥补分析和报道上的不足,并因而成为了属于美国企业精英的《读者文摘》;他认为,尽管《经济学人》对互联网泡沫破裂的预测在长期看来应当是准确的(泡沫事实上于两年后破裂),该报在1998年劳动节假期道琼斯指数跌至7400点时依然过分夸大了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危险[137][138][139]。他还认为,由于该报的记者和编辑中很多都毕业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其编辑理念受到了这种同质化思维的限制[138]。英国《卫报》曾指《经济学人》的“撰稿人几乎从不认为有什么政治或经济问题是无法通过私有化、放松管制和自由化的三板斧解决的”[140]。
1993年6月,OTIS公司的执行董事安利威朱帝接受《经济学人》访问时表示,该公司不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投资,而选择在马来西亚另一城市槟城投资六千万美元,是因为槟城是个华人占大多数的地区,该公司从事电梯生产。对此时任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穆罕默德表示这种说法反映思想狭隘,并表示如果要选择在华人占大多数的地方投资,该名投资家大可到中国大陆。时任槟城首席部长许子根也形容《经济学人》的报导怀有不良意图,且意在混淆视听。根据报导,OTIS马来西亚分行也于较后致函《经济学人》,对上述混淆人们表达不满,并认为有关谈话被错误注释和有失准确[142]。
2012年,《经济学人》被指侵入了孟加拉最高法院法官穆罕默德·胡格的电脑并发布其私人邮件,最终导致胡格辞去了孟加拉国际战犯法庭首席法官的职务。该报否认了指控[143][144]。
2014年,在受到猛烈批评后,《经济学人》撤下了一篇对美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巴提斯特著作的书评。该书以奴隶制和美国资本主义为题材。《经济学人》在最初的书评里批评道:“他的书中几乎所有黑人都是受害者,而几乎所有白人都是反派。”[145]巴提斯特认为,这样的负面评价是源于该报对“市场原教旨主义”的笃信,即认为获利能力是评价一切事物的最佳标准[146]。
2022年,《经济学人》刊发《世界上大部分粮食并非被人类吃掉》推特贴文,将粮食用作畜牧饲料和生活燃料的行为加剧了本就严峻的全球粮食危机问题,并将猪所食用的粮食总量和中国人消耗量相提并论。此番言论引来中国媒体、网民强烈不满。[147]中国日报欧洲分社社长陈卫华率先回怼,发推特表示经济学人杂志是由“一群猪”开办的,“一群种族主义的猪”;中国环球电视网主持人刘欣怒斥并表示“人写不出这种话”。[148][149]事件发酵后,经济学人已删除有关贴文并重新发布,唯此举未能平息网民怒火,新帖评论区充斥批评该媒体的贴文。[15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