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铁血十八星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又称铁血旗、九角旗、九角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时所采用的旗帜。[1]原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会旗。1907年8月间,焦达峰、刘公、孙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会会员筹组共进会,任务是谋划准备在长江中游的反清武装起义,议定以十八星旗为会旗。1911年9月,在同盟会推动下策划武昌起义。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组成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定十八星旗为旗帜。并将原型稿交由李白贞、赵师梅、赵学诗、陈磊,命四人依图样放大裁剪,制作20面起义用旗。[2][3]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0月27日) |
武昌起义在1911年10月10日晚7时左右爆发,起义军成功占领武昌全城。 10月11日,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俗称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为其旗帜。1912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五族共和旗(简称五色旗)为中国国旗、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及空军旗、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北洋政府不久后旋即将十八星旗改版为十九星旗。1928年(民国十七年)12月17日,中国政府立法通过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国官方正式国旗,颁行全中国使用,同时陆军军旗亦改版,十九星旗被废。虽然今日十八星旗、十九星旗已无法律地位,不过目前仍有民间团体使用十八星旗[4][5],亦有部分支持中华联邦主义人士使用这两面旗帜。
铁血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即革命须抱铁血主义;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清朝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6][7]
十九星旗是十八星旗的变体。由于东三省的议会代表提出原有十八星旗没有包含东三省。1912年(民国元年)1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专门决议,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1912年(民国元年)5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北京提出“国旗统一案”,仍然以五色旗为国旗,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海军旗。
但是否继续以十八星旗为陆军旗则受到多数东三省籍的临时参议院议员反对,因为十八星旗并不包括东三省,也不能代表全中国。于是议员们提出意见修改十八星旗,先是有提议在旗中央加上一颗较大的黄星,以表示中国的统一;后又认为中央黄星大有侧重中央、忽视地方之意,中央黄星又改成与其他黄星一般大小,成为十九星旗。十九星旗的提案被议会表决通过,取代十八星旗成为陆军旗。[8]1912年6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公布此次国旗议案结果,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个具有法律意义的国旗方案。1928年12月17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国民政府全面废除铁血旗。[9][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