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東亞史書體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紀傳體,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皇族、外戚、一般人物稱「傳」,列國諸侯稱「世家」或「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意」或「考」,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馬遷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五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记》纪传体體例编纂而成,“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1]。而朝鮮的《三國史記》《高麗史》以及日本的《大日本史》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本紀簡稱紀,記一國大事,詳述帝王興廢,為全書的總綱,為帝王的傳記。始於司馬遷的《史記》。在《史記》中,歷代的帝王傳記稱為「本紀」,不過也有例外,如呂雉不是皇帝,但其傳記也稱本紀。另外項羽也是無皇帝之實,卻列本紀者,主要是因為司馬遷認為,其在當時有如同皇帝般的領導力,為實質的國家元首。之後的史書從陳壽《三國志》開始,開國皇帝的先祖及後來即位為皇帝,但其父為藩王的人物也被列入本紀,少數如《魏書》、《金史》、《秦史》,敘述帝王稱帝前的先祖時,取古《尚書》世紀名,稱「世紀」。
列傳簡稱傳,為該朝大臣與其他知名人物生平之傳記。
《史記》在一般的列傳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列傳稱「類傳」,即同一類的人物放在一起作傳,如〈刺客列傳〉、〈循吏列傳〉、〈儒林列傳〉、〈酷吏列傳〉、〈游俠列傳〉、〈佞幸列傳〉、〈滑稽列傳〉、〈日者列傳〉、〈龜策列傳〉、〈貨殖列傳〉,范曄《後漢書》體例新增了七篇類傳,即〈黨錮傳〉、〈宦者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逸民傳〉、〈列女傳〉。其中〈文苑傳〉是獨立自〈儒林傳〉之外,代表文學與經學的區別,後來的正史如《明史》皆沿用之。
其餘如〈風教傳〉為謝承《後漢書》所獨創,〈清介〉、〈純固〉、〈勇俠〉、〈知足〉、〈遊說〉等類傳為魚豢《魏略》所新增。
歐陽修撰《新五代史》亦廣立類傳,且最具特色,例如〈家人傳〉、〈臣傳〉、〈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義兒傳〉、〈伶官傳〉、〈雜傳〉等等。
世家始見於《史記》,內容記載了自西周至西漢初各主要諸侯國的興衰歷史。其敘事方法,大體與本紀相同,即以編年之體記載列國諸侯之事。因為「王侯開國,子孫世襲」而名。後人總結為「公侯傳國則為世家」(《後漢書·班彪傳》),「司馬遷之記諸國也,其編次之體與《本紀》不殊。蓋欲抑彼諸侯,異乎天子,故假以他稱,名為《世家》」(劉知幾《史通》),「世家以紀侯國」(趙翼《廿二史劄記》)。不過《史記》也有例外,如孔子不是諸侯,但其傳記也稱世家,主要是因為司馬遷認為孔子有諸侯般的影響力。
《漢書》之後多數史著取消《世家》改為《列傳》,遭到了趙翼等一些學者的批評:「《傳》者,傳一人之生平也;王侯開國,子孫世襲,故稱《世家》。今改作《傳》,而其子孫嗣爵者,又不能不附其後,究非體矣。」[2]所以《世家》一體,後代史書也屢屢採用,有歐陽修《新五代史》撰有《世家》10卷,《宋史》有《世家》6卷。有的雖改名目,其體例依然,如《東觀漢記》、《晉書》、《西魏書》、《十國春秋》、《西夏書》之“載記”、《遼史》之“外記”,《西夏書》敘其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的先祖之“世記”。清代王鳴盛曾言:「考《世家》之名,《晉書》改稱《載記》,要皆不過小小立異,大指總在司馬氏牢籠中」(《十七史商榷》)。可見《世家》一體的重要影響。
志又作書(見《史記》)、意(見《東觀漢記》)、記(見王隱《晉書》)、考(見《新五代史》)、典(見華嶠《漢後書》)和錄(見郝經《續後漢書》),其記載重點是記錄社會、經濟、交通、天文與學術的事物演變。
類別方面,有禮、儀、樂、律、曆、刑法(又稱刑罰)、天文(又稱天象)、符瑞(又稱祥瑞)、五行(又稱災異)、封禪(又稱郊祀、祭祀)、河渠(又稱溝洫)、食貨、藝文(又稱經籍)、地理(又稱地形、州郡、郡國、疆域)、職官(又稱百官)、輿服(又稱車服)、釋老、兵、選舉、朝會、交通、邦交等20餘類。
表,一作譜(見華嶠《漢後書》),與本、傳、志不同,以紀年為主,把重要的歷史大事或歷史人物,按年代或時期用表格的方式表示出來,目的在指示史實的體年,以簡馭繁,一目了然,以使人易於理解,可補其他體例的不足。
優點是「〈紀〉以包舉大端,〈傳〉以委曲細事,〈表〉以序其年爵,〈志〉以總括遺漏。逮於天文、地理、國典、朝章,顯隱必該,洪纖靡失。」[3]。
紀傳體也有缺點,像是記事重複互見,例如《史記》寫「鴻門宴」事,此一事件在《項羽本紀》描寫最為詳盡,但《高祖本記》、《留侯世家》、《樊噲滕灌列傳》中又一再出現。劉知幾說:「同為一事,分在數篇,斷續相離,前後屢出。」、「編次同類,不求年月,後生而擢居首帙,先輩而抑歸末章。」[3]。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史記》 | 西漢 | 司馬遷 | 130卷 | 同左 | 原稱《太史公書》,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有本紀12卷,表10卷,書8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 |
《通史 (梁武帝)》 | 南朝梁 | 蕭衍 | 602卷 | 已佚 | |
《小史》 | 唐代 | 高峻、高迥 | 109卷、目錄1卷,宋代續補10卷 | 已佚 | 又稱《高氏小史》,據《史記》至《隋書》諸正史和唐朝歷朝實錄節錄而成。 |
《佛祖統記》 | 南宋 | 志磬 | 54卷 | 同左 | 為佛教通史。 |
《弘簡錄》 | 明代 | 邵經邦 | 254卷 | 同左 | 起唐五代,迄宋遼金。 |
《尚史》 | 清代 | 李鍇 | 70卷 | 同左 | 上起軒轅,下迄秦代,有本紀6卷,世家12卷,列傳38卷,年表4卷,志10卷,附世系圖1卷、序傳1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殷商史記》 | 民國 | 嚴一萍 | 記殷商事。 | ||
《春秋紀傳》 | 清代 | 李鳳雛 | 53卷 | 同左 | 記春秋事。 有本紀1卷,列國世家13卷,列國大夫列傳37卷,條例1卷,系圖1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太史公書後傳》 | 東漢 | 班彪 | 65卷 | 續補《史記》。已佚。 | |
《漢書》 | 東漢 | 班固 | 100卷 | 120卷 | 原為10紀、8表、12考、70列傳。 今分為13紀、10表、18志、79列傳。 |
《東觀漢記》 | 東漢 | 劉珍 | 143卷 | 22卷 | 已佚,吳樹平輯本較佳。 |
《後漢書》 | 孫吳 | 謝承 | 130卷 | 8卷 | 已佚,周天游輯本較佳。 |
《後漢記》 | 孫吳 | 薛瑩 | 100卷 | 1卷 | 已佚,周天游輯本較佳。 |
《續漢書》 | 西晉 | 司馬彪 | 83卷 | 5卷 | 已佚,原有帝紀9卷、志8卷、列傳65卷、敘篇1卷。8志分為30卷,獨立刊行。 周天游輯本較佳。 |
《漢後書》 | 西晉 | 華嶠 | 97卷 | 3卷 | 已佚,原有帝紀12卷、皇后紀2卷、列傳70卷、譜3卷。 周天游輯本較佳。 |
《後漢書》 | 東晉 | 謝沈 | 122卷 | 1卷 | 已佚,周天游輯本較佳。 |
《後漢南記》 | 東晉 | 張瑩 | 55卷,或58卷 | 1卷 | 已佚,周天游輯本較佳。 |
《後漢書》 | 東晉 | 袁山松 | 100卷 | 4卷 | 已佚,周天游輯本較佳。 |
《後漢書》 | 南朝宋 | 劉義慶 | 55卷 | 已佚。 | |
《後漢書》 | 南朝宋 | 范曄 | 90卷 | 100卷 | 原為帝紀10卷,列傳80卷。 今分為帝紀12卷,列傳88卷。 |
《後漢書》 | 南朝梁 | 蕭子顯 | 100卷 | 已佚。 | |
《後漢書》 | 清代 | 王廷璨 | 14卷 | 同左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魏略》 | 曹魏 | 魚豢 | 50卷 | 25卷 | 已佚,張鵬一輯本較佳。 |
《魏書》 | 曹魏 | 王沈 | 48卷 | 已佚。 | |
《魏書》 | 曹魏 | 夏侯湛 | 已佚。 | ||
《吳書》 | 孫吳 | 韋昭 | 55卷 | 已佚。 | |
《三國志》 | 西晉 | 陳壽 | 66卷 | 65卷 | 有魏志30卷、蜀志15卷、吳志20卷。 敘篇1卷已佚。 |
《續後漢書》 | 宋代 | 蕭常 | 44卷 | 同左 | 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有帝紀2卷、年表2卷、列傳19卷、吳載紀12卷、魏載紀9卷。 |
《修改三國志》 | 宋代 | 李杞 | 69卷 | 以蜀漢二主為紀,列魏、吳其後。 已佚。 | |
《蜀漢書》 | 宋代 | 翁再 | 卷數不詳 | 以蜀漢為正統。 已佚。 | |
《蜀漢書》 | 宋代 | 鄭雄飛 | 卷數不詳 | 以蜀漢為正統。 已佚。 | |
《續後漢書》 | 元代 | 郝經 | 90卷,分卷130 | 同左 | 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有年表1卷、帝紀2卷、列傳104卷、錄23卷。 |
《續後漢書》 | 元代 | 張樞 | 73卷,一作63卷 | 已佚 | 或名《刊定三國志》。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吳、魏為載記。 |
《季漢書》 | 明代 | 謝陛 | 56卷 | 記三國事,尊蜀漢昭烈為正統,自獻帝迄少帝為本紀3卷,附以蜀漢諸臣為內傳,吳、魏之君為世家,而以其諸臣為外傳,漢末袁紹諸人為載記。 | |
《續後漢書》 | 明代 | 呂尚儉 | 60卷 | 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 | |
《季漢書》 | 清代 | 章陶 | 90卷 | 同左 | 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 |
《季漢書》 | 清代 | 湯成烈 | 64卷 | 同左 | 記三國事,以蜀漢為正統。今存稿本的志傳部分。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晉書》 | 東晉 | 王隱 | 93卷 | 1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東晉 | 虞預 | 44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東晉 | 朱鳳 | 14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中興書》 | 南朝宋 | 何法盛 | 78卷 | 7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南朝宋 | 謝靈運 | 36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南朝齊 | 臧榮緒 | 110卷 | 18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南朝梁 | 蕭子雲 | 102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史草》 | 南朝梁 | 蕭子顯 | 30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南朝梁 | 沈約 | 111卷 | 1卷 | 已佚,湯球輯本較佳。 |
《晉書》 | 南朝梁 | 鄭忠 | 7卷 | 已佚。 | |
《東晉新書》 | 南朝梁 | 庾銑 | 7卷 | 已佚。 | |
《晉書》 | 唐代 | 許敬宗 | 130卷 | 已佚。 | |
《晉書》 | 唐代 | 房玄齡等 | 132卷 | 130卷 | 原有敘例、目錄各1卷,帝紀10卷,志20卷,列傳70卷,載記30卷。 敘例、目錄今己失傳。 |
《晉略》 | 清代 | 周濟 | 66卷 | 同左 | 有6紀、5表、36列傳、11國傳、7彙傳、1序目。 |
《晉記》 | 清代 | 郭倫 | 68卷 | 同左 | 有世系1卷、本紀3卷、內紀1卷、志8卷、列傳41卷、十六國錄14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漢趙記》 | 前趙 | 和苞 | 10卷 | 1卷 | 《新唐志》作14卷。 記前趙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趙書》 | 前燕 | 田融 | 10卷 | 1卷 | 《隋志》曰:一曰《二石集》。《兩唐志》作《趙石記》。 記後趙石勒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二石傳》 | 東晉 | 王度 | 2卷 | 1卷 | 記後趙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二石偽治時事》 | 東晉 | 王度 | 2卷 | 《兩唐志》作《二石偽事》。 記後趙事。已佚。 | |
《漢之書》 | 東晉 | 常璩 | 10卷 | 1卷 | 記成漢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燕記》 | 前燕 | 杜輔 | 記前燕事。已佚。 | ||
《燕書》 | 後燕 | 范亨 | 21卷 | 1卷 | 記前燕慕容儁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後燕書》 | 後燕 | 董統 | 30卷 | 記後燕事。已佚。 | |
《燕書》 | 後燕 | 封懿 | 記後燕事。已佚。 | ||
《南燕錄》 | 南燕 | 張詮 | 5卷 | 1卷 | 《兩唐志》作《南燕書》。 記南燕慕容德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南燕錄》 | 南燕 | 王景暉 | 6卷 | 1卷 | 新唐志作《南燕記》 記南燕慕容德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南燕書》 | 遊覽先生 | 7卷 | 記南燕事。已佚。 | ||
《燕志》 | 北朝魏 | 高閭 | 10卷 | 1卷 | 記北燕馮跋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秦書》 | 何仲煕 | 8卷 | 記前秦苻健事。已佚。 | ||
《秦記》 | 南朝宋 | 裴景仁 | 11卷 | 1卷 | 記前秦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後秦紀》 | 北朝魏 | 姚和都 | 10卷 | 1卷 | 記後秦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涼記》 | 前燕 | 張諮 | 8卷 | 1卷 | 記前涼張軌事。已佚。有湯球輯本。 |
《涼書》 | 前涼 | 劉慶 | 12卷 | 記前涼事。已佚。 | |
《涼書》 | 前涼 | 劉昺 | 10卷 | 記前涼張軌事。已佚。 | |
《涼記》 | 後涼 | 段龜龍 | 10卷 | 記後涼呂光事。已佚。 | |
《涼書》 | 北朝魏 | 高道讓 | 10卷 | 記北涼事。已佚。 | |
《涼書》 | 北朝魏 | 宗欽 | 10卷 | 記北涼沮渠蒙遜事。已佚。 | |
《夏國書》 | 夏國 | 趙思群 | 記夏國事。已佚。 | ||
《十六國春秋》 | 北朝魏 | 崔鴻 | 100卷 | 同左 | 記十六國事。已佚。有屠喬孫,湯球輯本。 |
《戰國春秋》 | 北朝齊 | 李概 | 20卷 | 記十六國事。已佚。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宋書》 | 南朝宋 | 徐爰 | 65卷 | 已佚。起於東晉義熙,終訖劉宋大明。 | |
《宋書》 | 南朝宋 | 61卷 | 劉宋大明年間編撰,隋代已佚。 | ||
《宋書》 | 南朝齊 | 孫嚴 | 65卷 | 已佚。 | |
《宋書》 | 南朝梁 | 沈約 | 100卷 | 同左 | 有本紀10卷,志30卷,列傳60卷 |
《南齊書》 | 南朝梁 | 蕭子顯 | 60卷 | 59卷 | 原稱《齊書》,有本紀8卷,志11卷,列傳40卷,自序1卷。今本自序1卷已佚。 |
《齊書》 | 南朝梁 | 劉陟 | 10卷 | 已佚。 | |
《齊書》 | 南朝梁 | 沈約 | 20卷 | 已佚。 | |
《齊史》 | 南朝梁 | 江淹 | 13卷 | 已佚。 | |
《梁書》 | 南朝梁 | 謝吳 | 100卷 | 已佚。 | |
《梁史》 | 南朝陳 | 許亨 | 53卷 | 已佚。 | |
《梁書》 | 南朝陳 | 謝昊、姚察 | 100卷 | 已佚。隋代僅存49卷。 | |
《梁書》 | 唐代 | 姚思廉 | 56卷 | 同左 | 以其父姚察舊稿及他人著作整理完成。有本紀6卷,列傳50卷。 |
《梁史》 | 北朝周 | 蕭欣 | 100卷 | 已佚。 | |
《陳書》 | 南朝陳 | 顧野王 | 3卷 | 已佚。 | |
《陳書》 | 南朝陳 | 傅綜 | 3卷 | 已佚。 | |
《陳書》 | 南朝陳 | 陸瓊 | 42卷 | 已佚。 | |
《陳書》 | 唐代 | 姚思廉 | 36卷 | 同左 | 有本紀6卷,列傳30卷。 |
《南史》 | 唐代 | 李延壽 | 80卷 | 同左 | 有本紀10卷,列傳70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魏書》 | 北朝齊 | 魏收 | 130卷 | 同左 | 有帝紀14卷、列傳96卷、志21卷。 原闕29卷。後人根據《北史》、《高氏小史》、魏澹《魏書·太宗紀》、張大素《後魏書·天文志》等書訂補而成。 |
《魏書》 | 隋代 | 魏澹、魏克己 | 初92卷,後107卷 | 有帝紀12卷,列傳78卷,史論及例1卷,《目錄》1卷。唐代時,魏澹孫魏克己續十志15卷。[4]已佚。僅《太宗紀》保存於《魏書》。 | |
《後魏書》 | 唐代 | 張大素 | 100卷 | 已佚。僅《天文志》2卷保存於《魏書》。 | |
《元魏書》 | 唐代 | 裴安時 | 30卷 | 已佚。 | |
《西魏書》 | 清代 | 謝啟昆 | 24卷 | 同左 | 有帝紀1卷、表3卷、考6卷、列傳23卷、載記1卷。 |
《北齊書》 | 隋代 | 李德林 | 24卷 | 已佚。 | |
《齊書》 | 隋代 | 王劭 | 100卷 | 已佚。 | |
《北齊書》 | 唐代 | 張大素 | 20卷 | 已佚。 | |
《北齊書》 | 唐代 | 李百藥 | 50卷 | 同左 | 有本紀8卷,列傳42卷。 原闕33卷。後人根據《北史》和《高氏小史》等書訂補而成。 |
《周書》 | 唐代 | 令狐德棻 | 50卷 | 同左 | 原稱《後周書》,有本紀8卷,列傳42卷。 原闕5卷,殘缺3卷。後人根據《北史》和《高氏小史》等書訂補而成。 |
《周史》 | 隋代 | 牛弘 | 18卷 | 已佚。 | |
《隋書》 | 隋代 | 王劭 | 60卷,一作80卷 | 已佚。 | |
《隋書》 | 唐代 | 魏徵 | 85卷 | 同左 | 有帝紀5卷、列傳50卷,志30卷。 |
《隋書》 | 唐代 | 張大素 | 32卷 | 已佚。 | |
《北史》 | 唐代 | 李延壽 | 100卷 | 同左 | 有本紀12卷,列傳88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唐書》 | 唐代 | 吳競 | 100卷 | 已佚。起唐高祖,終唐睿宗。未成。 | |
《唐書》 | 唐代 | 韋述、柳芳等 | 130卷 | 已佚。據吳競本而成。起唐高祖,終唐肅宗乾元年間。 | |
《舊唐書》 | 後晉 | 劉煦等 | 200卷 | 同左 | 原稱《唐書》,有本紀20卷,志30卷,列傳150卷。 |
《新唐書》 | 北宋 | 歐陽修等 | 255卷 | 同左 | 有本紀10卷,志50卷,表15卷,列傳150卷。 |
《續唐書》 | 清代 | 陳鱣 | 70卷 | 同左 | 以後唐、南唐為唐朝延續,有本紀7卷,表4卷,志10卷,世家13卷,列傳36卷。 |
《渤海國志長編》 | 民國 | 金毓黻 | 20卷 | 同左 | 以記載唐代渤海國為主。有總略2卷,本紀2卷,表4卷,考4卷,傳5卷,附錄3卷。 |
《南詔史》 | 現代 | 李惠銓 | 62卷 | 同左 | 以記載唐代南詔國為主。本紀17卷,志23卷,傳22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朱梁列傳》 | 後唐 | 張昭遠 | 15卷 | 記後梁人物。已佚。 | |
《後唐列傳》 | 後唐 | 張昭遠 | 30卷 | 記後唐人物。已佚。 | |
《蜀書》 | 後蜀 | 李昊 | 《宋志》記20卷、《通志》記40卷。 | 記前蜀事。已佚。 | |
《舊五代史》 | 北宋 | 薛居正 | 150卷 | 同左 | 原稱《梁唐晉漢周書》,有本紀61卷,列傳77卷,志12卷。 已佚,有清輯本、陳尚君輯本二種。 |
《新五代史》 | 北宋 | 歐陽修 | 74卷 | 同左 | 有本紀12卷、列傳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譜11卷、四夷附錄3卷。 |
《南唐書》 | 北宋 | 馬令 | 30卷 | 同左 | 記南唐事。有國主書5卷、列傳22卷、滅國傳2卷、譜1卷。 |
《南唐書》 | 北宋 | 陸游 | 18卷 | 同左 | 記南唐事。有本紀3卷、列傳15卷。 |
《九國志》 | 北宋 | 路振 | 49卷 | 12卷 | 記十國事。已佚,有周夢棠重編本。 |
《十國春秋》 | 清代 | 吳任臣 | 114卷 | 同左 | 有吳14卷,南唐20卷,前蜀13卷,後蜀10卷,南漢9卷,楚10卷,吳越13卷,閩10卷,荊南4卷,北漢5卷,紀元表、世系表、藩鎮表、百官表各1卷,地理表2卷。 |
《南漢書》 | 清代 | 梁廷枏 | 18卷 | 同左 | 記南漢事。有本紀6卷、列傳12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國史》 | 北宋 | 王旦等 | 120卷 | 官修史書,記宋太祖、宋太宗事。有本紀6卷、志55卷、列傳59卷,附目錄1卷。已佚。 | |
《三朝國史》 | 北宋 | 呂夷簡等 | 155卷 | 官修史書,記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事。有本紀10卷、志60卷、列傳80卷,目錄等5卷。已佚。 | |
《兩朝國史》 | 北宋 | 王珪等 | 120卷 | 官修史書,記宋仁宗、宋英宗事。有本紀5卷、志45卷、列傳70卷。已佚。 | |
《神宗正史》 | 北宋 | 鄧洵武等 | 120卷 | 官修史書,記宋神宗事。已佚。 | |
《哲宗正史》 | 北宋 | 王孝迪等 | 210卷 | 記宋哲宗事。已佚。 | |
《四朝國史》 | 南宋 | 李燾、洪邁等 | 350卷 | 官修史書,記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欽宗事。有本紀15卷、志200卷、列傳135卷。已佚。 | |
《四朝國史》 | 南宋 | 李心傳 | 不詳 | 官修史書,記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事。已佚。 | |
《中興四朝國史》 | 南宋 | 史嵩之 | 不詳 | 官修史書,記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事。寶祐五年(1257年)書成。已佚。 | |
《中興四朝志傳》 | 南宋 | 謝方叔 | 不詳 | 官修史書。已佚。 | |
《東都事略》 | 北宋 | 王稱 | 130卷 | 有帝紀12卷,世家5卷,列傳105卷,附錄8卷。 | |
《宋史》 | 元代 | 脫脫 | 496卷 | 同左 | 官修史書,有本紀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傳255卷 |
《宋史質》 | 明代 | 王洙 | 100卷 | 同左 | 《宋史》的補充之作。 |
《宋史新編》 | 明代 | 柯維祺 | 200卷 | 同左 | 有本紀14卷、志40卷、表4卷、列傳142卷 |
《宋史記》 | 明代 | 王惟儉 | 250卷 | 同左 | 有紀15卷、表5卷、傳200卷、志30卷。 |
《南宋書》 | 明代 | 錢士昇 | 68卷 | 同左 | 有本紀7卷、列傳60卷、附篇1卷。記南宋事。 |
《宋史稿》 | 清代 | 陳黃中 | 219卷 | 已佚 | |
《宋史翼》 | 清代 | 陸心源 | 40卷 | 同左 | 以人物為主,補《宋史》列傳之不備。 |
《元祐黨人傳》 | 清代 | 陸心源 | 10卷 | 同左 | 以宋代元祐朝人物為主。 |
《南宋書》 | 清代 | 蔣伯超 | 不分卷 | 僅記南宋人物73人。 | |
《宋史筌》 | 朝鮮王朝 | 李算 | 150卷 | 同左 | 有紀8卷,志47卷,世家2卷,傳91卷,《目錄》、《義例》各1卷。 |
《大理史》 | 現代 | 李惠銓 | 66卷 | 同左 | 以記載宋代大理國為主。本紀24卷,志23卷,傳19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契丹國志》 | 南宋 | 葉隆禮 | 27卷 | 同左 | 有本紀12卷,列傳7卷,晉遼宋往來文書、各國饋貢禮物數、地理、風俗、諸番雜記、歲時雜記各1卷,行程錄及使北記2卷。 |
《遼史》 | 金代 | 蕭永祺 | 75卷 | 已佚。有本紀30卷,志5卷,列傳40卷。 | |
《遼史》 | 金代 | 陳大任 | 已佚。 | ||
《遼史》 | 元代 | 脫脫 | 116卷 | 同左 | 有本紀30卷,志32卷,表8卷,列傳45卷,〈國語解〉1卷。 |
《大金國志》 | 南宋 | 宇文懋昭 | 40卷 | 同左 | 有本紀26卷,傳3卷,雜錄3卷,天文、地理、制度、風俗等7卷,行程錄1卷。 |
《金史》 | 元代 | 脫脫 | 135卷 | 同左 | 有本紀19卷、志39卷、表4卷、列傳73卷,附《金國語解》1卷 |
《西夏書》 | 清代 | 周春 | 15卷 | 10卷 | 未完稿,存列傳卷1-4,載記卷1、3-5,地理考1卷,官氏考1卷。 今人胡玉冰校補,有傳4卷、載記5卷、考2卷,附世紀1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元史》 | 明代 | 宋濂等 | 210卷 | 同左 | 有本紀47卷、志58卷、表8卷、列傳97卷。 |
《元史類編》 | 清代 | 邵遠平 | 42卷 | 同左 | |
《元史新編》 | 清代 | 魏源 | 95卷 | 同左 | 有本紀14卷,列傳49卷,志22卷。 |
《元書》 | 清代 | 曾廉 | 102卷(分子卷為114卷) | 同左 | 有本紀15卷(實17卷),志10卷(實17卷),列傳76卷(實78卷),自序1卷(實2卷)。 |
《蒙兀兒史記》 | 清代 | 屠寄 | 150卷(分子卷為160卷) | 同左 | 記蒙兀兒事。有本紀15卷(實18卷)、列傳127卷(實129卷)、表7卷(實12卷)、志1卷。其中14卷有目無文。另外尚有已寫成的40篇列傳未刊入。[5] |
《新元史》 | 民國 | 柯劭忞 | 154卷 | 同左 | 有本紀26卷,表7卷,志70卷,列傳154卷。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石匱書》 | 明代 | 張岱 | 220卷 | 同左 | 起自洪武,迄於天啟。本紀17卷,表6卷,志14卷,世家9卷,列傳171卷,自序、目錄各1卷。 |
《罪惟錄》 | 清代 | 查繼佐 | 張宗祥等整理定為102卷 | 同左 | 有帝紀22卷,志32卷,列傳36卷。 |
《明書》 | 清代 | 傅維鱗 | 171卷 | 同左 | 有本紀19卷、宮闈紀2卷、表16卷、志48卷、記5卷、世家3卷、列傳76卷、敘傳2卷。 |
《明史稿》 | 清代 | 萬斯同著,熊賜履修訂 | 416卷(北京圖書館藏) 313卷(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276卷(上海復旦大學圖書館特藏) |
同左 | |
《明史稿》 | 清代 | 王鴻緒 | 310卷 | 同左 | 本紀19卷、志77卷、表9卷、列傳205卷。 |
《明史》 | 清代 | 張廷玉 | 332卷 | 同左 | 有本紀24卷、志75卷、表13卷、列傳220卷。 |
《石匱書後集》 | 明代 | 張岱 | 63卷 | 55卷 | 記崇禎一代以及南明史事。有本紀3卷、世家3卷、列傳57卷(今本僅49卷)。 |
《南疆逸史》 | 清代 | 溫睿臨 | 56卷 | 同左 | 記南明弘光、隆武、永曆三朝遺事。分《紀略》4卷、《列傳》52卷。 |
《小腆紀傳》 | 清代 | 徐鼒 | 65卷,後徐承禮補遺5卷 | 同左 | 記南明史事。分紀7卷、傳58卷、補遺5卷。 |
《東林列傳》 | 清代 | 陳鼎 | 24卷 | 同左 | 以明代東林書院、東林學派相關人物為主。 |
《南明史》 | 民國 | 錢海岳 | 120卷 | 同左 | 有本紀5卷、志9卷、表10卷、列傳96卷。 |
《吳王張士誠載記》 | 民國 | 韓國鈞、支偉成 | 5卷 | 同左 | 仿《晉書》雜霸之主別立《載記》之體而著。 |
《大順史稿》 | 現代 | 黃衛平 | 21卷 | 同左 | 以明末清初大順政權相關人物為主。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宗室王公功績表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 | 1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46年編撰。 |
《蒙古王公功績表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 | 1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44年編撰。 |
《滿漢名臣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 | 80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編撰。 |
《貳臣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 | 8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編撰。 |
《逆臣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 | 2卷 | 同左 | 清代乾隆朝編撰。 |
《國朝先正事略》 | 清代 | 李元度 | 60卷 | 同左 | 記清代建朝至咸豐朝朝野聞人傳記。 |
《國朝先正事略續編》 | 清代 | 朱孔彰 | 40卷,後附續編6卷 | 同左 | 又名《咸豐以來功臣別傳》、《中興名臣事略》,績清代咸豐朝以後朝野聞人傳記。 |
《清史列傳》 | 清代 | 編撰人不詳,近人王鐘翰校閱 | 80卷 | 同左 | 記載清朝人物。有《列宗室王公》3卷,《大臣劃一傳檔正編》22卷,《大臣傳次編》10卷,《大臣傳續編》9卷,《大臣劃一傳檔後編》12卷,《新辦大臣傳》5卷,《已纂未進大臣傳》3卷,《忠義傳》1卷,《儒林傳》4卷,《文苑傳》4卷,《循吏傳》4卷,《貳臣傳》2卷,《逆臣傳》1卷。 |
《清史稿》 | 民國 | 趙爾巽 | 536卷 | 同左 | 有本紀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傳316卷。 |
《清史》 | 民國 | 張其昀等 | 550卷 | 同左 | 有本紀25卷、志136卷、表53卷、列傳315卷,補編21卷。 |
《新清史》 | 民國 | 國史館清史組 | 未完成。僅有本紀33卷,禮志12卷。 | ||
《清史》 | 現代 | 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 | 預定92卷 | 預定分《通紀》8卷,《典志》39卷,《傳記》22卷,《史表》13卷,《圖錄》10卷,約3220萬字。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列女傳》 | 漢代 | 劉向 | 原7卷,後人續補1卷 | 同左 | 記東漢初以前主要女性人事。 |
《兗州先賢傳》 | 漢代 | 仲長統 | 1卷 | 已佚。 | |
《陳留耆舊傳》 | 漢代 | 圈稱 | 2卷 | 曹魏散騎侍郎蘇林續補1卷。已佚。 | |
《汝南先賢傳》 | 三國 | 周婓 | 1卷 | 已佚。 | |
《東萊耆舊傳》 | 三國 | 王基 | 1卷 | 已佚。 | |
《吳先賢傳》 | 三國 | 陸凱 | 4卷 | 已佚。 | |
《豫章烈士傳》 | 三國 | 徐整 | 3卷 | 已佚。 | |
《高士傳》 | 晉代 | 皇甫謐 | 10卷 | 3卷 | 嵇康著3卷,皇甫謐續補7卷。記三國以前歷代高節人事。 |
《荊州先賢傳》 | 晉代 | 高範 | 3卷 | 已佚。 | |
《益部耆舊傳》 | 晉代 | 陳壽 | 14卷 | 已佚。 | |
《益州耆舊雜記》 | 2卷 | 一作《續益部耆舊傳》。已佚。 | |||
《交州先賢傳》 | 晉代 | 范瑗 | 3卷,一作4卷 | 已佚。 | |
《諸國清賢傳》 | 1卷 | 已佚。 | |||
《魯國先賢傳》 | 晉代 | 白褒 | 2卷 | 已佚。 | |
《楚國先賢傳》 | 晉代 | 張方 | 12卷 | 已佚。 | |
《陳留先賢傳》 | 晉代 | 陳英宗 | 1卷 | 已佚。 | |
《濟北先賢傳》 | 1卷 | 已佚。 | |||
《廬江七賢傳》 | 2卷 | 已佚。 | |||
《襄陽耆舊傳》 | 晉代 | 習鑿齒 | 5卷 | 已佚。 | |
《會稽先賢傳》 | 三國 | 謝承 | 7卷 | 已佚。 | |
《會稽後賢傳記》 | 三國 | 鍾離岫 | 2卷,一作3卷 | 已佚。 | |
《會稽典錄》 | 晉代 | 虞預 | 24卷 | 已佚。 | |
《零陵先賢傳》 | 1卷 | 已佚。 | |||
《徐州先賢傳 (劉義慶)》 | 南朝宋 | 劉義慶 | 10卷 | 原1卷,劉義慶續補9卷。已佚。 | |
《武昌先賢志》 | 南朝宋 | 郭緣生 | 2卷 | 原1卷,劉義慶續補9卷。已佚。 | |
《海岱志》 | 南朝齊 | 崔蔚祖 | 10卷 | 已佚。 | |
《吳郡錢塘先賢傳》 | 南朝梁 | 吳均 | 5卷 | 已佚。 | |
《良吏傳》 | 南朝梁 | 鍾岏 | 10卷 | 已佚。 | |
《丹陽尹傳》 | 南朝梁 | 晉元帝 | 10卷 | 已佚。 | |
《幽州古今人物志》 | 北朝魏 | 陽休之 | 13卷 | 已佚。 | |
《唐才子傳》 | 元代 | 辛文房 | 10卷 | 同左 | 記唐朝、五代時期詩人傳記。 |
《貧士傳》 | 明代 | 黃姬水 | 2卷 | 同左 | 記明初以前以前歷代貧士傳記。 |
《疇人傳》 | 清代 | 阮元 | 46卷 | 同左 | 記清代乾隆以前歷代天文、曆法、數學名家傳記。 |
《神仙傳》 | 晉代 | 葛洪 | 20卷 | 10卷 | 記晉代以前仙人事跡傳記。 |
《續仙傳》 | 十國南唐 | 沈汾 | 3卷 | 同左 | 記唐代至五代人物成仙事跡傳記。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大金集禮》 | 金代 | 張暐 | 40卷 | 同左 | 《金史》中的各志的藍本。 |
《三國食貨志》 | 民國 | 陶元珍 | 不分卷 | 同左 | 三國經濟考証之書。 |
《三國新志》 | 民國 | 劉公任 | 7卷 | 同左 | 分世系、政治、經濟、學術、職官、軍備、地理7卷。 |
《三國地理志》 | 現代 | 梁允麟 | 不分卷 | 同左 | 三國地理考証之書。 |
《北齊地理志》 | 現代 | 施和金 | 5卷 | 同左 | 北齊地理沿革考証之書。 |
《北周地理志》 | 現代 | 王仲犖 | 10卷 | 同左 | 北周地理沿革考証之書。 |
《北周六典》 | 現代 | 王仲犖 | 10卷 | 同左 | 北周職官沿革考証之書。 |
《新補金史藝文志》 | 民國 | 楊家駱 | 12卷,附總目1卷 | 同左 | 金朝經史子集書籍及石刻考証之書。 |
《新清史地理志圖集》 | 民國 | 王恢 | 不分卷 | 同左 | 清代地理沿革考証之書。 |
《新清史禮志》 | 民國 | 國史館清史組 | 12卷 | 同左 | 清代禮儀制度之書。 |
《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 | 現代 | 劉心明、王承略 | 27卷 | 同左 | 收錄各正史《藝文志》及清代以後學人所補的各史《藝文志》共83種。 |
書名 | 朝代 | 作者 | 原卷數 | 今傳本卷數 | 補充 |
---|---|---|---|---|---|
《兩漢太守刺史表》 | 民國 | 嚴耕望 | 3卷 | 同左 | 記載兩漢地方州級、郡級行政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歷代方鎭年表》 | 民國 | 吳廷夑 | 56卷 | 同左 | 分〈季漢方鎮年表〉1卷、〈三國方鎮年表〉1卷、〈晉方鎮年表〉1卷、〈東晉方鎮年表〉2卷、〈宋齊梁陳方鎮年表〉4卷、〈後魏方鎮年表〉2卷、〈東西魏北齊周隋方鎮年表〉5卷、〈唐方鎮年表〉8卷、〈五季方鎮年表〉2卷、〈北宋方鎮年表〉4卷、〈北宋經撫年表〉2卷、〈南宋制撫年表〉1卷、〈遼方鎮年表〉1卷、〈金方鎮年表〉1卷、〈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1卷、〈明督撫年表〉10卷、〈清疆帥年表〉10卷。 |
《五代十國方鎭年表》 | 現代 | 朱玉龍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五代十國時期地方方鎮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唐方鎮年表》 | 民國 | 吳廷夑 | 8卷 | 同左 | 記載唐代地方方鎮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北宋經撫年表》 | 民國 | 吳廷夑 | 5卷 | 同左 | 記載北宋時期地方路級行政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南宋制撫年表》 | 民國 | 吳廷夑 | 2卷 | 同左 | 記載南宋時期地方路級行政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補遼史交聘表》 | 現代 | 張亮采 | 5卷 | 同左 | 記載遼朝與中國的五代十國、宋朝及周邊鄰國高麗、西夏等國互相遣使通好往來的年表。 |
《金史拾補五種》 | 現代 | 陳述 | 12卷 | 同左 | 有〈金史氏族表〉6卷、〈女真漢姓考〉2卷、〈金賜姓表〉2卷、〈金史同姓名表〉1卷、〈金史異名表〉1卷。 |
《明督撫年表》 | 民國 | 吳廷夑 | 6卷 | 同左 | 記載明朝地方省級行政長官人事嬗遞的年表。 |
《明代職官年表》 | 現代 | 張德信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明朝中央、地方官員人事嬗遞的年表。 |
《清代職官年表》 | 現代 | 錢實甫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清朝中央、地方官員人事嬗遞的年表。 |
《國民政府職官年表》 | 民國 | 張朋園、沈懷玉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央、地方官員人事嬗遞的年表。 |
《民國職官年表》 | 現代 | 萬仁元、王玉文、孔慶泰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民國中央、地方官員人事嬗遞的年表。 |
《民國職官年表外編》 | 現代 | 佟佳江 | 不分卷 | 同左 | 記載民國東北地區地方官員人事嬗遞的年表。 |
《歷代史表》 | 清代 | 萬斯同 | 53卷 | 同左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