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尔贝格号(德語:SMS Kolberg[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所建造的四艘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的首舰,以波美拉尼亚城市科尔贝格命名。它由但泽的希肖船厂承建,于1908年初开始龙骨架设、同年11月下水、至1910年6月投入公海舰队使用。科尔贝格号的主舰炮为十二门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最高速度达25.5节。
历史 | |
---|---|
德意志帝国 | |
船名 | 科尔贝格号 |
艦名出處 | 科尔贝格 |
建造方 | 但泽希肖船厂 |
铺设龙骨 | 1908年 |
下水日期 | 1908年11月14日 |
完工日期 | 1910年6月21日 |
除籍日 | 1919年11月5日 |
法国 | |
船名 | 科尔马号 |
艦名出處 | 科尔马 |
交船日期 | 1920年4月20日 |
除籍日 | 1927年7月21日 |
结局 | 1929年拆解报废 |
技术数据 | |
船級 | 科尔贝格级小巡洋舰 |
排水量 | 4362吨 |
船長 | 130.50米 |
型宽 | 14米 |
吃水 | 5.38-5.58米 |
動力輸出 | 19000匹马力 |
動力來源 | 四轴,两台蒸汽轮机 |
船速 | 25.5节 |
續航力 | 3250海里以14节 |
乘員 | 367人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科尔贝格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数次参加与英国人交战的行动,其中包括1914年12月的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以及随后一个月的多格滩海战。在1915年8月的里加湾海战和1917年10月的阿尔比恩行动中,它也曾两度与俄国人交锋。战争结束后,它作为战利舰被割让予法国,并更名为科尔马号(Colmar)。舰只仅在法国海军简要服役过一段时期,其中包括1924年被部署至亚洲。它于1927年除籍,并于两年后拆解报废。
科尔贝格号是为替代老旧的通报舰狮鹫号而以“狮鹫替舰(Ersatz Greif)”[註 2]为代号进行订购,并于1908年初在但泽的希肖船厂开始架设龙骨,工程编号为814。这是该船厂自1893年开始为德意志帝国海军造舰(第一艘为葛冯号巡洋舰)以来,首艘承建的小巡洋舰。它于同年11月14日下水,之后展开舾装工作。至1910年6月21日,舰只交付公海舰队使用。海上试航随即于同年11月21日启动,但期间因人员匮乏而两次中断。它于1911年正式入役,并整体接收了小巡洋舰柯尼斯堡号的船员及舰长——海军中校保罗·海因里希。[2]
科尔贝格号的全长为130.50米(428英尺2英寸),有14米(45英尺11英寸)的舷宽和5.58米(18英尺4英寸)的前吃水。在满载情况下,舰只的排水量可达4,915公噸(4,837長噸)。其推进系统由两台梅尔默斯-普芬尼格蒸汽轮机组成,以驱动四个直径为2.25米(7英尺5英寸)的三叶螺旋桨。设计可输出19,000匹公制馬力(13,974千瓦特;18,740匹軸馬力)的额定功率和25.5節(47.2公里每小時)的最高速度。发动机通过十五台燃煤船用式水管锅炉提供动力。舰只能够携带970公噸(950長噸)燃煤,这使它可以14節(26公里每小時)的速度续航3,250海里(6,020公里)。舰只的标准船员编制则为18名军官及349名水兵。[3]
科尔贝格号的主舰炮由十二门单装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组成。其中两门并排布置在艏艛前方,八门设于舰舯、每边各四门,以及两门并排布置在舰艉。[4]它们于1916-1917年间被替换成六门150毫米45倍径速射炮。舰只还装备有四门52毫米55倍径速射炮,但它们在1918年由两对88毫米45倍径速射炮所取代。此外,科尔贝格号还标配有两具450毫米(17.7英寸)鱼雷管和五枚鱼雷,均浸没舷侧的船体内。1918年则增加了两具500毫米(19.7英寸)的甲板鱼雷发射器,并可携带100枚水雷。在装甲方面,舰只司令塔的侧面有100毫米(3.9英寸)厚,而甲板的厚度则为40毫米(1.6英寸)。[3]
在1911年入役后,科尔贝格号加入了公海舰队的侦察部队[5]。它在当年曾作为护航巡洋舰陪同皇家游艇霍亨索伦号展开北欧之旅,并造访了卑尔根和巴勒斯特兰。1912年,科尔贝格号再次担当护航巡洋舰,于3月5日从基尔经由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威尼斯,在那里于3月17日接受任务,陪同皇家游艇巡游地中海。4月11日,它从克基拉島前往布林迪西,以接载帝国总理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与德皇会面,并在复活节后将他送返布林迪西。舰只于5月12日开始从热那亚返航,在经停维戈后,于5月23日在黑尔戈兰岛外围加入舰队。从6月23日至7月9日,科尔贝格号又临时担任侦察舰指挥官的旗舰。然后在1913年7月,它陪同搭乘邮轮祖国号的威廉二世穿越北海,并在8月展开另一次北欧之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科尔贝格号隶属于公海舰队驻北海的第二侦察集群。1914年8月28日,当黑尔戈兰湾海战打响时,科尔贝格号正从埃姆斯河口的警戒值勤任务中返回玉石湾,然后它与小巡洋舰但泽号和施特拉尔松德号一同,被立即派往支援在黑尔戈兰湾作战的德国部队,并发现了正在燃烧的阿里阿德涅号及其仍然幸免于难的大部分船员。由于英国人已然撤退,而科尔贝格号来得太晚,无法对战斗进行干预和协助。在这场战斗中,该舰的两艘姊妹舰——美因茨号和科隆号均遭击沉。科尔贝格号的损失也令人担忧,因为它没有按计划从埃姆斯河返抵威廉港,而是直奔黑尔戈兰湾。[6]
1914年10月14日,科尔贝格号与布雷巡洋舰鹦鹉螺号驶入北海,至福斯湾附近布设水雷区,但当意识到英国部队正在多格滩周边活动时,它们中断了行动并返回港口[7]。科尔贝格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的首个重大行动是1914年12月15-16日的突袭斯卡布罗、哈特尔浦及惠特比。它与同属第二侦察集群的另外三艘小巡洋舰,负责为由海军少将弗朗茨·冯·希佩尔指挥的第一侦察集群的战列巡洋舰提供屏护。[8]当战列巡洋舰正对城镇实施炮击时,科尔贝格号在英国海岸附近布设了一个由100枚水雷组成的雷区[9]。当德军撤退时,天气变得很糟糕,希佩尔遂下令其它小巡洋舰独立航行与主舰队会合,仅余科尔贝格号在此时加入战列巡洋舰阵中,并与它们共同推进[10]。
一个多月后,科尔贝格号于1915年1月又参加了引发多格滩海战的行动。当它遭遇到英国轻巡洋舰奥罗拉号时,交战就此展开;两艘舰均有开火,从而将英国和德国的战列巡洋分舰队都拖入了海战。[11]科尔贝格号迅速对奥罗拉号取得两次命中,作为回应,它也受到了对方的两次打击。其中一枚炮弹击中舰只的水线下方,另一枚则在水线上方爆炸;共有2名船员因此遇难。[12]1915年8月,科尔贝格号进入波罗的海以参加里加湾海战[13]。作为进军里加湾的突击部队的一份子,它被任命为三个鱼雷艇半区舰队的向导舰。8月10日,它又连同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一起负责炮击乌特岛,但协约国潜艇在该地区出没的报告促使德国人撤退。[14]1915年8月15或16日,一艘俄国潜艇曾向科尔贝格号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未能命中[15]。
1917年11月,科尔贝格号重返波罗的海,参与再次袭击里加湾的阿尔比恩行动。此时,它已被委任为第六侦察集群的旗舰,与姊妹舰奥格斯堡号及斯特拉斯堡号在一起。1917年10月14日06:00,这三艘舰离开利鲍,为在里加湾展开的扫雷行动提供护航。它们在接近时遭到俄国12英寸(300毫米)海岸炮的攻击,被迫暂时转向离开。然而至08:45,它们已抵达米开洛夫斯科浅滩驻泊,而扫雷舰则开始在雷区清除出一条通路。[16]两天后,科尔贝格号和斯特拉斯堡号加入了战列舰国王号和王储号的阵中,以扫荡里加湾[17]。在接下来的穆胡岛海战中,这些战列舰摧毁了俄国前无畏舰光荣号,并迫使公民号撤出湾区[18]。当天晚些时候,科尔贝格号移入湾区,并自13:35开始与设在穆胡岛第三大附属岛屿——沃拉岛上的一座俄国海岸炮交战,为期10分钟。俄国炮台没有回击,科尔贝格号遂停火,并于14:25与斯特拉斯堡号在克莱嫩海峡抛锚。一支由40人组成的登陆部队继而被派往占领沃拉岛的俄国炮台;他们于15:45登陆,并至17:30占据了炮台后致使其失效。[19]
至1918年,科尔贝格号已沦为担当岸防舰。它于1919年11月5日正式从海军名录中除籍,然后于1920年4月20日在瑟堡作为战利舰而以代号“W”移交法国支配。它以“科尔马号(Colmar)”之名重新投入法国海军服役。[5]1924年,科尔马号与老旧的装甲巡洋舰茹费理号一同被派往亚洲,参与殖民地值勤。1924年9月,由于上海爆发骚乱,两艘法籍舰只还加入了由约1800人组成的多国登陆部队。[20]它在法国服役仅短短数年,便于1927年7月21日再次除籍。最终,科尔马号于两年后在法国的布雷斯特拆解报废。[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